跳至內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 79Au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金屬:金色

金的晶體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金(Gold)·Au·79
元素類別過渡金屬
·週期·11·6·d
標準原子質量196.966570(4)[1]
電子排布[Xe]4f145d106s1
2,8,18,32,18,1
金的電子層(2,8,18,32,18,1)
金的電子層(2,8,18,32,18,1)
歷史
發現中東人(早於公元前6000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溫
19.30 g·cm−3
熔點時液體密度17.31 g·cm−3
熔點1337.33 K,1064.18 °C,1947.52 °F
沸點3129 K,2856 °C,5173 °F
熔化熱12.55 kJ·mol−1
汽化熱324 kJ·mol−1
比熱容25.418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1646 1814 2021 2281 2620 3078
原子性質
氧化態-1, 1, 2, 3, 4, 5
兩性氧化物)
電負性2.54(鮑林標度)
電離能第一:890.1 kJ·mol−1
第二:1980 kJ·mol−1
原子半徑144 pm
共價半徑136±6 pm
范德華半徑166 pm
金的原子譜線
雜項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
磁序抗磁性[2]
電阻率(20 °C)22.14 n Ω·m
熱導率318 W·m−1·K−1
膨脹係數(25 °C)14.2 µm·m−1·K−1
聲速(細棒)(室溫)2030 m·s−1
抗拉強度120 MPa
楊氏模量79 GPa
剪切模量27 GPa
體積模量180[3] GPa
泊松比0.44
莫氏硬度2.5
維氏硬度216 MPa
布氏硬度25 HB MPa
CAS號7440-57-5
同位素
主條目:金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195Au 人造 186.01  ε 0.227 195Pt
197Au 100% 穩定,帶118粒中子
198Au 人造 2.69464  β 1.374 198Hg
199Au 人造 3.139  β 0.452 199Hg

拼音jīn注音ㄐㄧㄣˉ粵拼gam1,音同「今」),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Au(源於拉丁語Aurum),原子序數為79,原子量196.966570 u。純金是有明亮光澤、黃中帶紅、柔軟、密度高、有延展性金屬。金在元素周期表中在11族,屬過渡金屬,是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幾種元素之一。金在標準狀況下是固體,在自然界中常以游離態單質形式存在,如岩石、地下礦脈沖積層中堆積的砂金或金粒。金能和游離態的形成固溶體琥珀金,在自然界中也能和形成合金。礦物中的金化合物不太常見,主要是化金。

金的原子序數宇宙中天然存在的元素中是較高的。據信這種重元素是在兩顆中子星碰撞時的超新星核合成中產生[4],在太陽系形成前的塵埃中就已存在。由於地球形成之初還處於熔化狀態,早期地球的金幾乎都已沉入地核。因此,現在地球上地殼地幔的金多是拜後來後期重轟炸期(約40億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所賜。

金能抵抗單一的侵蝕,但卻能被王水溶解。這種混合酸能和金反應生成四氯合金酸離子。金也能溶於鹼性氰化物溶液,這是其開採電鍍的原理。能夠溶解銀及卑金屬硝酸不能溶解金,這些性質是黃金精煉技術的基礎,也是用硝酸來鑑別物品裡是否含有金的原理,這一方法是英語諺語「acid test」的語源,意指用「測試黃金的標準」來測試目標物是否名副其實。此外,金能溶於水銀,形成汞齊(也是一種合金),但這並非化學反應

金在有歷史記載以前就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貴金屬,用於貨幣、保值物、珠寶藝術品。以前國內和國際通常實行以金為基礎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但1930年代時金幣已停止流通。70年代,隨着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結束,世界範圍內的金本位制終於讓位給法定貨幣制度。不過因其稀有,易於熔煉、加工和鑄幣,色澤獨特,抗腐蝕,不易和其他物質反應等特點,金的價值並不下降。

截至2021年 (2021-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底,人類總共開採205,238公噸的金。[5]產量中的50%用於珠寶,40%用於投資,還有10%用於工業[6]因其高延展性,導電性,抗強酸、強鹼、化學藥品之侵蝕性,在大多數反應中的惰性和導電性,金一直在各類電子設備中用作耐腐蝕的電子連接器,這是它的主要工業用途。此外它還用於屏蔽紅外線,生產有色玻璃英語colored glass金箔,以及修補牙齒。有些金在醫學上仍作為消炎藥使用。

詞源

[編輯]

英語「gold」和很多日耳曼語族的相應單詞同源,源於原始日耳曼語*gulþą,而後者則源於原始印歐語*ǵʰelh₃-,意為「閃耀,閃光;呈黃色或綠色」。[7][8]

符號Au則是來自拉丁語aurum,意即「金」。[9]後者本身則來自原始印歐語*h₂é-h₂us-o-,意為「發光」。這個詞和拉丁語aurora(「黎明」)的源詞*h₂éu̯sōs詞根相同,是*h₂u̯es-[10]也許是因為這種詞源關係,是科學出版物中常說aurum意思是「閃亮的黎明」。[11]

特性

[編輯]
產自澳大利亞的金塊

延性及展性

[編輯]

金是延性及展性最高的金屬。一金可以打成一平方米薄片或拉長成4000公尺的細絲,或者說一盎司金可以打成300平方英尺。金葉甚至可以被打薄至半透明,因為金反射黃色光及紅色光能力很強,透過金葉的光會顯露出綠藍色。因延展性非常好,黃金可以打成金箔和拉成金絲。金箔用於塑像建築工藝品的貼金,常見於寺廟教堂內的裝飾貼金。金箔也可入中藥

與其他物質的反應

[編輯]

金可以很容易便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那些製成的合金可以增加硬度或製造奇特的顏色(見下)。金是的良導體,亦不受地球大氣層及大部分反應物影響。熱、濕氣、及大部分侵蝕劑只對金有少量化學影響,令金適合作為硬幣及珠寶;相反地,鹵素可以與金起化學反應,而王水則可以通過形成氯金酸根離子(AuCl4)溶解金。

金的氧化及還原

[編輯]

常見金的氧化態包括+1(一價金)及+3(三價金)。溶液中的金離子可以容易地被還原沉澱成為金單質,方法是透過加入其他金屬作還原劑。所加入的金屬被氧化成為金屬離子後溶於水中,而金離子被還原為0價後形成沉澱。澳洲國立大學法蘭克·理斯(Frank Reith)近期進行研究顯示微生物在金沉澱物的形成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它們運送及沉澱金令金在沖積沉澱物中形成金粒或金塊狀[12]

顏色

[編輯]

其他金屬顏色通常是銀灰色的,因為它們的「離域電子」,一般是最外層電子,能夠吸收及放出的光子頻率範圍較大,覆蓋各種色光的波長範圍。金的反應則不同,因為相對論量子化學中微妙的相對論效應影響金原子的原子軌域[13],導致最外面的兩層電子軌道過窄,能級差僅1.9ev,能量對應於可見光的藍色波段,而藍色對應的互補色為黃色。

其他性質

[編輯]

純金是無味道的,因為它非常耐侵蝕(其他金屬的味道源自金屬離子)。溶於王水,生成三氯化金水溶液一氧化氮氣體。另外,金的密度相當高,為19,320 kg/m³。與此比較起來,的密度為11,340 kg/m³,而密度最高的元素是,其密度為22,661 kg/m³。

應用

[編輯]

金融交易

[編輯]
成堆金條

在很多國家,金是貨幣交易標準,也會用來製作硬幣珠寶。由於純金太軟,所以金通常會與及其他卑金屬製成合金來增加硬度。金在合金的含量會以克拉(k)來量度,而純金則是24k。在1526年至1930年代流通的金幣,由於其硬度的關係,通常會是22k合金,稱為皇冠金。但在今天,金不再擔任日常貨幣流通角色。

在歷史上,金曾經天然地充當貨幣的角色。19世紀中期,曾形成金本位制度。儘管現在世界上各國多以紙幣作為法定貨幣(且部分國家禁止金作為貨幣流通),但金依然被視為一種「準貨幣」,黃金儲備在各國財政儲備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美國鷹幣背面
中國農業銀行1000克金條

收藏用金幣

[編輯]

現在,貴金屬幣主要用作收藏或投資,所以通常是24k的。然而,美國鷹幣南非克留格爾金幣英國沙弗林金幣仍因為歷史因素而被製成22k。加拿大楓葉金幣的純度,為99.99%(準確度:0.9999)。現代部分其他有99.99%純度的金幣有「澳洲金袋鼠」(它最早以澳洲金塊的形式在1986年出現,而袋鼠主題則是在1989年加入)、部分澳洲農曆系列的金幣[14]及奧地利愛樂金幣。美國鑄幣局在2006年起發行的美國水牛金幣亦有99.99%的純度。

珠寶

[編輯]

原材料

[編輯]

由於24k純金比較軟,所以在作珠寶時,金常常會被製成合金以改變硬度、延展性、熔點、顏色及其它特性。在22k、18k、14k或10k的合金中,會含有較高成分的卑金屬。銅是卑金屬中最常用的,會使合金有偏紅的色澤。在數百年前及俄羅斯的珠寶中也有以銅模鑄造,含25%銅的18k金—玫瑰金。而14k金銅合金與部分青銅合金顏色幾乎一樣,兩者皆可用作製作徽章。 藍金是由製成合金而成,但因為藍金較脆弱,所以較難使用在珠寶製作上。紫金是由製成合金而成,通常只用在專門的珠寶上。14k或18k的金與製成合金後呈綠黃色,所以被稱為綠金。而金與製成合金則可形成白金合金。白色18k金合金呈銀色,並含有17.3%鎳、5.5%及2.2%銅。但由於鎳有毒,受歐洲法律限制,所以有時會用另一種方法,用鈀、銀及其他白色金屬製造白金合金。但是它的製作成本比前者為高。高純度的白金合金比起銀或純銀的抗侵蝕能力高很多。日本工藝品木目金充分利用了不同金合金間的顏色對比,製造出裝飾性如同木紋年輪的效果。

焊料

[編輯]

由金製造的焊錫銅焊通常用作高溫硬焊或連接金製珠寶的部件。金匠利用獨立焊錫接口組合複雜物件。金焊錫通常有三種不同硬度,硬度高的焊錫會被優先使用,其次是較低硬度的焊錫。金焊錫必須與連接物品的純度相同。合金會在嚴格監控下製造,使它們的顏色與黃金或白金吻合。

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展出的220kg金磚

醫療

[編輯]

另類醫療

[編輯]

在中世紀,由於金罕有及漂亮,所以被認為對健康有益(雖然實際上不是)。現在,隱微術英語Esotericism者仍認為金有治療疾病的力量,並用作另類醫療。其實,部分金的鹽類的確有防止發炎的性質,並被用作治療關節炎。但由於金屬狀態的金對所有體內的化學反應呈現惰性反應,所以只有金的鹽類及其放射性同位素有醫學價值。

牙醫學

[編輯]

金合金多在牙科修復學上使用,特別是牙齒修復,例如牙冠及永久牙橋。金合金的細微延展性,可令表面與其他牙齒吻合,所以修復效果比陶瓷製的大臼齒好。在文化角度,有些文化喜歡製作金牙齒在門牙上。

一個有金牙的塔吉克族女人

膠態金

[編輯]

膠態金是金納米顆粒膠體溶液,在水中呈深紅色。它是由檸檬酸鹽抗壞血酸鹽的還原反應來還原溶液中的氯金酸,然後在納米技術下製成。膠態金多用在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上。免疫膠態金標記英語Immunogold labelling技術充分發揮了金粒子吸收蛋白質分子到其表面的能力。有些有抗體塗層的膠態金粒子更可偵察細胞表面的抗原[15]電子顯微鏡觀察下,免疫膠態金會集中在抗原上。[16] 除醫學用途之外,膠態金亦用作金色顏料,塗在燒製前的陶瓷上。 另外化妝品廠商聲稱含膠態金護膚品可以打開肌膚的離子通道,讓保養品的滲透效果更好,可以加強肌膚防禦力、增加保濕,質地滋潤易吸收,幫助抗氧化、消滅及修復受損細胞等,但目前並沒有任何正式學術文獻發現膠態金對護膚有所功效,反而膠態金有可能沉澱在毛孔中,阻塞毛孔引致炎症,因此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也曾提出警告。

輻射治療

[編輯]

金的放射性同位素金-198(半衰期:2.7日),可以用作部分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治療[17]

食用

[編輯]
格但斯克金箔酒

金箔是鋪在美食上的金薄片或粉末,多用作糖果及飲品上的裝飾[18]。金箔在中世紀歐洲以薄片或粉末形式,被貴族加在食物及飲品中,以突顯貴族的富裕、食品的罕有及珍貴或健康,但人體無法消化亦無法吸收金,而金亦不會在體內被儲存,人體亦完全不需要金,所以所有進食的金會經由糞便排出體外,因此金對健康無任何幫助裨益,但亦沒有任何害處。用作食物添加劑的金的E編碼為175。格但斯克金箔酒(俗稱黃金水),是一種在波蘭格但斯克德國施瓦巴赫生產,含有金葉片的傳統草藥利口酒。部分昂貴的雞尾酒亦加有金箔[19]

電力傳導

[編輯]

金的導電係數非常高,常用在3C產品的電路板上。

高能量傳導用途

[編輯]

金的金屬的電子密度為5.90×1022 cm−3。金有十分高的電傳導性,所以被用作含高電流的電線(雖然以相同容量計算銀比金有更高的電傳導性,但金有抗侵蝕的優點),例如曼哈頓計劃中的原子實驗。然而,在實驗中,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的磁石上使用了高電流銀電線。

電子接件

[編輯]

雖然金會被氯氣侵蝕,但由於其高傳導性、及高抗氧化、抗環境侵蝕(包括能夠抵抗其他非含氯的酸),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電子工業上,令電線接件有良好連接。例如在昂貴的電子接件連接線,例如聲音、圖像及通用序列匯流排的連接線。但使用金電線卻有很大爭議。它常被影音專家批評不必要,而且被視為市場營銷的伎倆。某些電子測量儀器的接頭也會鍍金,以避免氧化。但金在其他應用層面,例如高濕度、高腐蝕性的大氣電子接觸、失敗率高的接觸,例如部分電腦、通訊設備、航天器噴射機引擎等等仍十分普遍,而且在未來亦不太可能被其他金屬取代。

開關接觸

[編輯]

除了電力接觸外,金亦應用在開關電力接觸上,因為金抗侵蝕、高導電性、高延性及無毒[20]。因為開關接觸通常會比電子接觸更易侵蝕。

電磁輻射的反射體

[編輯]

由於金是電磁輻射的優良反射體,所以它被用作人造衛星、保暖救生衣的紅外線保護面層、太空人的頭盔及電子戰機如EA-6徘徊者式電子作戰機的保護層。另外,金也用作部分金唱片反射層。

攝影調色劑

[編輯]

攝影上,金調色劑可把溴化銀的黑白相片變成棕色或藍色色調,或增加它們的穩定性。在棕褐色調相片中,金調色劑會令相片變成偏紅色調。柯達有幾種金調色劑,使用了金氯化物[21]

受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前的加上金塗層的昆蟲樣本

電子顯微鏡的傳導物質

[編輯]

金或金與的合金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中,擔當了生物樣本及其他非傳導物質,如塑膠及玻璃,傳導的角色。塗層以等離子濺鍍方式加上。金的高電傳導性把電荷導向地面,而其高電子密度令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束有停止電子力量,有助限制電子束穿透樣本的深度。這有助增加對樣本位置及其表面形狀的測量精確度,及增加圖像的空間解像度。金在電子束照射下,亦會製造一個次級發射,這些低能量電子通常會作為掃描電子顯微鏡訊號來源。

其他

[編輯]

歷史

[編輯]
杜林紙草地圖,顯示礦藏位置

早期的黃金描述

[編輯]

金在史前時期已經被認知及高度重視。它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被用於裝飾及儀式。早在前2600年的埃及象形文字已經有金的描述,米坦尼國王圖什拉塔稱金在埃及「比泥土還多」[23]。埃及及努比亞等國家和地區擁有的資源令它們在大部分歷史中成為主要的黃金產地。已知的最早的地圖是在前1320年的杜林紙草地圖英語Turin Papyrus Map[24],顯示金礦在努比亞的分佈及當地地質的標示。原始的採礦方法由斯特拉波描述得知,當中包括放火。大型金礦亦在紅海對岸產生,現今為沙烏地阿拉伯漢志地方。

前6世紀至前1世紀的黃金

[編輯]

在此期間,黃金開始被人們以貨幣的形式使用。最早已知使用金作貨幣的地方為呂底亞,在前700年呂底亞便以銀和金作合金的形式製成錢幣。在前6世紀或前5世紀期間的中國,一種稱為郢爰的金幣在楚國流通。古希臘約在前550年便在中東及地中海地區開採黃金。在前323年,希臘人的採礦地點分佈由直布羅陀遠至小亞細亞和埃及[24]。當時希臘的首飾主題以人或動物的外形為主,經典例子有當時的阿伽門農的面具、與及其他戒指[25]

前1世紀至2世紀的黃金

[編輯]
戰國時代黃金鳥
拉斯.梅杜拉斯的環景攝影

開採黃金的技術在此時得到提升。古羅馬人發展出一種利用水力採礦英語hydraulic mining來大型開採金的新方法,特別由前25年開始在伊比利亞半島及由150年在達西亞行省開始使用。其中一個最大的金礦位於西班牙加利西亞拉斯·梅杜拉斯英語Las Médulas,在那處有七個長形高架渠令他們可以淘洗出大部分的沖積礦物。在外西凡尼亞的金礦亦十分大,直到最近仍然有人使用露天採礦技術英語opencast mining採礦。金亦蘊藏在威爾斯較小的金礦,例如Dolaucothi的砂礦及硬岩礦。他們使用的各種採礦方法由老普林尼在1世紀末期完成的著作博物志中詳細描述。在當時,黃金的主要用途在於製成首飾,而金幣的使用比希臘亦更為普遍。首飾的主題主要由描繪神話變成較平凡的幾何圖案[25]

3世紀至12世紀的黃金

[編輯]

東羅馬帝國的初期,純金的首飾開始加入寶石的元素。其主題主要是歌頌教會及國王的權力。此時黃金打制技術達到一個高峰。但在歐洲中世紀的早期,因為羅馬人開始從西南歐及西歐撤退的關係,羅馬人製造首飾的精湛技術開始在鄰近地區消失。在撒克遜人居住地方發現的金飾看出技術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供應大部來自東羅馬帝國,而羅馬人的撤出令黃金變得十分罕有[25]。其後伊斯蘭勢力擴大,東羅馬浮誇的黃金首飾因大部分被用來建造清真寺及資助軍事活動而開始消失[25]。但在其後黃金首飾的打造技術及數量卻出現一個復甦,當中的例子有法蒂瑪王朝時期的黃金手鐲[26]

12世紀至13世紀的黃金

[編輯]

在歐洲人開闢美洲期間,常有報告指美洲原住民大量展示出金的裝飾品,特別是中美洲秘魯哥倫比亞。事實上,在秘魯地區前1200年的查文文化已經開始使用黃金作裝飾。而納斯卡人在500年之前發展出鑄金的技術,他們利用黃金與銅製造成玫瑰金,令它的熔點下降方便鑄造。而黃金打造技術在12世紀開始的奇姆文化達到高峰,具代表性的有用金製成的動物、雀鳥及植物,現在保存得最好的收藏品位於波哥大波哥大黃金博物館[25]。但在西班牙入侵後大部分的黃金被熔化並運去歐洲。

14世紀至16世紀的黃金

[編輯]

非洲馬里帝國舊大陸以其擁有大量黃金而聞名。帝國統治者曼薩·穆薩(1312年–1337年)在舊大陸因為他在1324年往麥加的大朝覲而著名。當他在1324年7月經過開羅時,常有報告指他有一隊駱駝隊陪同,而那駱駝隊有幾千人,及接近一百隻駱駝。由於他花費了過多金錢令整個北非經濟需要一個世紀才能恢復,原因是他引起了快速的通脹[27]。一個當時的阿拉伯歷史學家指出:

而在歐洲,因為正值文藝復興時期的關係,王室及教會對於黃金的裝飾有大量的需求,而剛剛自南美掠奪的黃金提供了充足的供應,令金飾技術得到迅速發展。而傑出的金匠如本韋努托·切利尼溫佐·雅姆尼策爾英語Wenzel Jamnitzer令使用黃金的藝術得到發展,一些當時的藝術家如桑德羅·波提切利都曾經當過金匠[25][29][30]

19世紀的黃金

[編輯]

在19世紀期間,尋金熱在有金礦發現的地方便會發生。美國最早主要淘金潮發生的地方在喬治亞州北部的一個稱為達洛尼加小鎮[31]。期後因為發現金礦而發生的淘金潮有加利福尼亞淘金潮科羅拉多州派克峰淘金潮英語Pike's Peak Gold Rush中奧塔哥淘金潮澳洲淘金潮英語Australian gold rushes威特沃特斯蘭德淘金潮英語Witwatersrand Gold Rush黑山淘金潮英語Black Hills Gold Rush克朗代克淘金潮。因為金礦的歷史價值,很多歷史上的金礦仍然以其他方式運作。

黃金開採的現況

[編輯]

在遠古時期,金從地質角度上較易取得,但自從1910年以來發現的礦藏的75%已經被開採[32]。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人類迄今一共開採了18.7萬噸黃金,未開採的地下儲量為 5.7萬噸。估計世界上所有已經冶煉的金可以形成一個邊長20公尺的立方體,體積為8000立方公尺[32]

文學中的金

[編輯]
一個在前340年至前330年普利亞紅彩陶器雙耳噴口杯英語Krater上繪畫著伊阿宋交回金羊毛的故事

希臘神話

[編輯]

金羊毛的傳說中的可能指在古代使用羊毛砂礦去收集金粉。黑海的東南角因為金而著名。那裡的採礦由彌達斯當國王時已經開始,而那些金的重要性在於它是製造現今世界上最早的硬幣,地點在於約前630年的呂底亞

聖經

[編輯]

金在《舊約聖經》經常被提及,由〈創世紀〉2章11節(在哈腓拉英語Havilah),亦是在〈馬太福音〉提及的東方三博士帶來的禮物之一。〈啟示錄〉21章21節形容新耶路撒冷這城市有街道由純金製造,與水晶一樣清晰。

烏托邦

[編輯]

雖然部分組別的金屬的價格可以比金高出很多,但是金仍然長期被視為最受歡迎的貴金屬,而其價值在歷史中被用作很多貨幣的標準(稱為金本位)。金被視為純正、珍貴、皇室及包含以上所有特徵的角色。金作為財富及威望的象徵被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中被取笑;在那想像中的島嶼上,金常見得可以用作奴隸的鎖鏈、餐具及坐廁。當其他國家的大使來訪時,因為他們炫耀他們的金製珠寶及獎章,烏托邦人誤會他們是僕人,而反而對那些只是適度打扮的人表示崇敬。

分布

[編輯]

自然狀態

[編輯]

金在自然中通常以其單質形式出現,即金屬狀態,但亦常與銀形成合金。天然金通常會有8-10%的銀,而銀含量超過20%稱為琥珀金。當銀含量上升時,物件的顏色會變得較白及較輕。

來源

[編輯]

礦石含有天然金時,金會以粒狀或微觀粒子狀態藏在岩石中,通常會與石英或如黃鐵礦硫化物礦礦脈同時出現。以上情況稱為脈狀礦床英語Lode、或是岩脈金。天然金亦會以葉片、粒狀或大型金塊的形式出現,它們由岩石中侵蝕出來,最後形成沖積礦床的沙礫,稱為砂礦,或是沖積金。沖積金一定會比脈狀礦床的表面含有較豐富的金,因為在岩石中的金的鄰近礦物氧化後,再經過風化作用、清洗後流入河流溪流,在那裡透過水作收集及結合再形成金塊。

金礦石

金礦石

[編輯]

金亦有時會以與其他元素,特別是形成化合物的形式出現。例子有針狀碲金礦英語calaverite針碲金銀礦葉碲礦英語nagyagite碲金銀礦英語petzite白碲金銀礦[33]。金亦有極少機會與水銀以汞齊形成出現,另外亦會以一個低濃度海水出現。

生產

[編輯]

開採黃金的大小

[編輯]

有經濟效益的提金由大型容易開採礦藏中的礦石質素平均小於0.5 g/1000 kg(0.5 parts per million, ppm)便可以達成。在露天開採的金礦中,通常礦石的質素為1至5 g/1000 kg(1–5 ppm),地下硬岩開採英語Hard rock mining或是地下開採的礦石的質素通常至少有3 g/1000 kg (3 ppm。由於金的質素要達到30 g/1000 kg(30 ppm)才可能被肉眼可以看得見金,所以金礦中的金是看不到的。

南非的產金業趨勢

[編輯]
世界黃金生產趨勢

自從1880年代開始,南非便成為了世界黃金供應的一大部分來源,約有50%的已經生產的黃金由南非而來。1970年的生產佔世界供應的79%,約有1,000。但在2007年只有272噸。以上明顯的下降是因為開採的困難度增加、影響工業的經濟因素的改變及安全監察的加強。在2007年中國生產了276噸取代了南非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者,為1905年來首次取代南非的地位[34]

南非金礦

[編輯]

位於南非的城市約翰內斯堡因為威特沃特斯蘭德淘金潮而形成,而當時發現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金礦。位於自由邦豪登省盆地的金礦礦場,走向和傾角英語strike and dip均十分廣闊,成為世界最深的金礦,而當中Savuka及TauTona陶托那金礦是現今最深的金礦,有3,777公尺。在1899年至1901年大英帝國阿非利卡人波耳人第二次波耳戰爭的其中一個起因便是採礦工人權利及南非黃金財富所有權之爭。

其他主要生產者

[編輯]
澳洲維多利亞州往地下金礦的入口

其他主要的黃金生產者有美國、澳洲、中國、俄羅斯及秘魯。在南達科他州內華達州的金礦提供了美國三分之二的黃金用量。在南美有富爭議性的帕斯瓜拉瑪礦場英語Pascua Lama計劃,其目的為開發位於智利阿根廷邊境的阿塔卡馬沙漠高山的豐富資源地區。現在約有四分之一的世界黃金出口估計源自手工業或是小型採礦[35]

工業精煉

[編輯]

在初期生產後,金接著通常會被沃爾威爾法英語Wohlwill process或是密勒法 (金屬精煉)作工業精煉。其他試金英語assaying純化英語Purification小量黃金的方法包括加銀分金法、金銀分離法及灰吹法,或基於溶解金於王水中的精煉方法。

海水化金

[編輯]

欺騙的手法

[編輯]

世界海洋含有大量的黃金,但都以濃度極低的狀態存在,可能其十億分率只有0.1-0.2。有很多人自稱能夠合乎經濟效益地從海水中取得黃金,但直到現在他們全部均是錯誤或有欺騙成分的。普雷斯科特·傑尼根英語Prescott Jernegan在美國1890年代進行一個海水化金的詐騙。在1900年代一個英國的騙子亦進行同樣的騙局[36]

商業上的嘗試

[編輯]

發明哈柏法的德國籍發明家弗里茨·哈伯試圖商業地運作海水化金,希望以此幫助償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賠償。但他不幸地把海水中金的濃度估計過高,可能因為其樣本受到污染。他的努力只可以生產少量的金,而令德國政府的虧損比其商業價值高出很多。現今仍然未有商業上可能的海水化金的方案得到確認。黃金合成在經濟上來說不可能,而在可見未來上亦不可預見。

黃金的供求

[編輯]
2005年黃金出口

平均採金及提金的成本為每金衡制盎司US$238,但它亦會因應開採模式及礦石質素而改變。在2001年,全球金礦生產出2,604噸,即那年全部黃金需求的67%。世界黃金協會估計在2005年全球黃金供應為3,859噸,而需求為3,754噸,有105噸的盈餘[37]。在2006年,估計所有曾經生產的黃金有158,000噸[38]。以現在的消耗量,黃金的供應估計可以維持45年[39]

價格

[編輯]
自從2001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以每金衡制盎司的美金計的早上黃金現貨定價(Gold Fix)
自從1968年每盎司的實際美元及2006年美元計的金價

黃金的高價是因為其數量極為稀少。在地球地殼中只有十億分之三是金。

量度方法

[編輯]

與其他貴金屬相似,金是以金衡制及克計算。當它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時則用克拉顯示其金的含量,以24克拉為純金以較少克拉的以比例計含金量則較少。而金條的純度亦可以以0至1的小數表示,稱為千分純淨度,例如0.995便是十分純淨。

定價方式

[編輯]

黃金的價格由公開市場控制,但倫敦一個在1919年九月開始稱為黃金現貨定價的體制提供黃金業一個每日的基準指標。而下午黃金現貨定價則在1968年出現,目的為了當美國市場開市時作一個價格本位。

金與貨幣的關係發展

[編輯]

固定價格

[編輯]

歷史上金用來支持貨幣,在稱為金本位經濟系統中,特定重量的金會被稱為貨幣單位的一個名稱。美國政府有一段長時間設定美元的價格為每金衡制盎司$20.67($664.56/kg),但在1934年美元的價格重新估價為每金衡制盎司$35.00($1125.27/kg)。在1961年,因為維持此價格變得很困難,有一些美國及歐洲銀行同意操縱市場去防止貨幣因為黃金需求上升而帶來進一步貶值。

私人與國際市場的分開處理

[編輯]

在1968年3月17日,經濟因素令黃金互助基金的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兩層的價格機制,黃金仍然用在國際戶口以每金衡制盎司$35.00($1.13/g)的舊價格處理,但私人市場的黃金價格卻容許其自由浮動。以上兩層的價格機制在1975年被廢除,在那時黃金價格完全由自由市場控制。中央銀行仍然持有歷史性的黃金儲備作為一種保值,雖然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少。

黃金儲備

[編輯]

世界最大的黃金儲備位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持有約3%的已開採黃金[40],而同樣裝滿貴金屬、在諾克斯堡美國金銀儲備英語U.S. Bullion Depository亦有相同持有量[41]

2015年11月,全球持有黃金的前10名國家依序為: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中國俄羅斯瑞士日本荷蘭印度。第一名美國擁金量為8133.5噸,第二名德國為3381.0噸。[42]

價格記錄

[編輯]

由1968年開始,黃金在開放市場的價格轉變幅度很大,倫敦黃金現貨定價由1980年1月21日$850/oz ($27,300/kg)的高位至1999年6月21日$252.90/oz ($8,131/kg)的低位[43]。1980年的高位只有到2008年1月3日的倫敦黃金現貨上午定價才能達到一個$865.35/oz的新高位[44]

長期價格趨勢

[編輯]

由2001年4月黃金美元價格已經是原本價格的三倍[45],引起了長期的熊市(或稱為商品大蕭條英語2000s commodities boom)已經完結,而牛市已經回歸的推測[46][47]。在2008年3月,黃金價格上升至超過US$1000[48],但其實質對名目價值仍然低於1980年1月21日$850/oz的高位很多。以通脹計算的話,1980年的高位等於以2007年美元計的US$2400。在上一個世紀,主要經濟危機如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機令原本已經有經過通脹調整的道指和黃金比值英語Dow/Gold ratio下降很多,大部分情況都會低於4很多[49]。在此艱難的時間,投資者會透過投資貴金屬特別是金和銀等來保障其資產。從2001年起的長期趨勢顯示此情況已再次出現。其主要原因在於歐洲[50]及美國[51][52]貨幣供給的急速上升,即貨幣膨脹英語monetary inflation與美國的高雙赤字英語double deficit[53][54]。此嚴重的經濟問題令2007年次級房屋信貸風暴、高通貨膨脹和主要貨幣特別是美元日用品大幅的折舊發生。

化合物

[編輯]

雖然金是一種貴重金屬,它仍然會形成很多不同類型的化合物,其中金所呈氧化態大多在-1至+5之間,主要為一價金(Au(I)) 及三價金(Au(III))。一價金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多為與較「」的配體(如硫醚硫醇負離子及叔)形成的配合物,通常呈直線形結構。其中一個例子便是二氰合金(I)離子(Au(CN)2),是氰化法提金時溶液中金的主要存在形態。一價金不易與水形成配離子。二元鹵化金氯化金(I)(AuCl)為鋸齒形聚合物長鏈結構,金原子以直線形排列。大部分含金藥物中的金也都為正一氧化態。[55]

三價金也是一種常見的氧化態,例子有三氯化金(AuCl3)、三氧化二金(Au2O3)、氯金酸(HAuCl4,可由金溶於王水得到)等,為d8結構,呈平面正方構型英語Square planar molecular geometry

其他價態

[編輯]

金也可以呈二價、五價或負一價。二價金化合物通常含Au-Au鍵,呈抗磁性,例如[Au(CH2)2P(C6H5)2]2Cl2也可作配體,與金(II)形成[AuXe4](Sb2F11)2[56]Au(V)是已知金的最高氧化態,特徵化合物為五氟化金(AuF5)。[57]Au(-I)的例子則包括眾多金化物,如金化銫(為氯化銫型結構)、[58]金化、金化四甲基金化銨((CH3)4N+Au),Au-在溶液中表現出部分鹵素陰離子的性質,研究表明Au-離子的顏色為無色,但是Au-本身也很容易受到來自陽離子的作用。[59]

許多含金化合物的分子晶體有親金相互作用,以R-Au…Au-R表示,也稱金鍵,強度與氫鍵相當,鍵長在300pm左右[60]。該相互作用是分子間作用力的一個新類型,使不少晶體中存在「金鍊」、「金面」、雙分子締合(R-Au…Au-R)或大環分子內金鍵[61],並具有一些特殊性質,目前正在廣泛研究之中。

混合價化合物

[編輯]

金也可以生成很多簇合物[59]其中的金多為分數氧化態,例如八面體型的{Au(P(C6H5)3)}62+,以及屬於二元金──氧族元素化合物的AuS。它含等量的Au(I)和Au(III)。

含有金-金屬鍵的配合物

[編輯]

金可以形成眾多配合物,其中一類是含有金-金屬鍵的簡單配合物,如Au2、AgAu、AuSn等,它們存在於氣相中,其他化合物如(Ph3PAu)2Fe(CO)4等也已被合成。另外一類是金原子簇配合物,其原子簇可含2個、3個、6個、9個或11個金原子,如{[(Ph3P)Au]3O}BF4、[N(PPh3)2]{Au[Co(CO)4]2}等。[62]

同位素

[編輯]

在全部金的同位素中,只有金-197屬於穩定同位素,天然豐度接近100%。其他36種同位素(原子量169到205)均為人工合成,且帶有放射性。當中金-195的半衰期最長,達到186日,金-171的半衰期最短,只有30µs。

金曾經被建議作為核武器中一種鹽彈的原料,而是另一種建議且較為人知的原料,可製成鈷彈。一層天然金的外罩經由熱核武器放出的密集高能量中子通量放射後,會發生核轉變英語Nuclear transmutation成為有半衰期2.697日的放射性同位素Au-198,製造出約.411 MeV伽馬射線,顯著增加了武器核微粒幾天的放射性。此武器的製造、測試及使用仍未被人所知。

象徵意義

[編輯]
瑞士鑄造的一公斤金條

正反意義

[編輯]

在歷史上金曾與偉大聖潔及極度邪惡兩個極端聯繫起來。在《出埃及記》中,金牛犢偶像崇拜及反叛神的標誌。在共產主義政治宣傳中,黃金懷錶及其黃金錶鏈是階級敵人資產階級和工業大亨的特點。另一方面,在創世記中,亞伯拉罕被描述為一個擁有很多金銀財寶的人,而摩西被指示要用黃金覆蓋約櫃施恩座。卓越的雄辯家約翰一世便有「金口銀舌」之稱。而中國古代皇帝的說話被比喻為「金口玉言」以示鄭重。

金在儀式中的象徵

[編輯]

結婚戒指傳統上會以黃金製造,原因是它的耐久性及不受時間過去所影響,令它不但是一個適合抵受每日磨損的物料,而且亦是一個代表關係的象徵。在東方正教會,結婚的男女在婚禮時會以一個黃金王冠作裝飾,為婚禮中的一個象徵性儀式。金與特別的週年紀念有關,特別是50週年,如結婚紀念日稱為金婚、而登基五十週年(golden jubilee)的英文亦與金有關聯。中世紀的國王會以受膏及黃金王冠作其正式就任的標誌,後者象徵天堂永久閃耀的光,即作為一個基督徒的國王,其權威是受到神所啟示的。

現代使用黃金的象徵手法

[編輯]

人類的偉大成就亦會常以金作獎勵,通常是以勳章及裝飾品的形式。競賽的勝利者或是獎項常以授與金牌的形式作獎勵,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諾貝爾獎;而很多獎像則會用金製成需要的形狀,例如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艾美獎金棕櫚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信用卡公司把它們的產品透過用黃金有關的命名和顏色與財富聯繫起來,但因為希望互相勝過對方的關係,現在金的地位已經被鉑甚至黑金卡取代。金的象徵性價值在全球分別很大,甚至在相同地區中亦有不同。例如金在土耳其十分普遍,但在西西里島則是一個十分珍貴的禮物。

毒性

[編輯]

純金在進食時是無毒性及非刺激性的[63],在有些時候金會以金葉的形狀用作食物的裝飾,但人類無法消化純金,而純金亦不會在體內生成離子被儲存,所以所有進食的純金會經由糞便排出體外。它亦是金色杜松子酒英語Goldschläger金箭肉桂蒸餾酒英語Gold Strike及格但斯克金箔酒的添加物。金在歐洲聯盟已經被准許為一個食物添加物,其在國際食品法典標準英語Codex Alimentarius的E編碼為175。

金的可溶性化合物,即金鹽類英語Gold salts例如在電鍍中使用的氰化金鉀對於肺臟肝臟都有毒。現今為止只有很少因為氰化金鉀而致命的個案[64][65]。金的毒性可以透過使用如二巰基丙醇螯合劑作減輕。

其他

[編輯]
這一重達156安士(4.42千克)的金塊是一位個人探礦者在南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中發現的

製備

[編輯]
  • 傳統上採用「淘金」法。
  • 現代開採的金礦可用氰化法提取:先以氰化鈉(NaCN)溶液處理粉碎的山金礦石,再用還原。
4 Au + 8 NaCN + O2 + 2 H2O → 4 NaAu(CN)2 + 4 NaOH
Zn + 2 NaAu(CN)2 → 2 Au + Na2Zn(CN)4
  • 使用電解法精煉可以得到純度為99.999%的金。

「咬金測試」

[編輯]

用「咬一咬黃金」去確定黃金的真偽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雖然這方法並不專業,「咬金測試」應該可以在黃金上做記號,原因是金以摩氏硬度作準則是一種軟的金屬。越純正的金越容易做記號。

不過因為比金更軟,加上顏色的就可以欺騙此測試。如果有足夠數量的鉛因為咬而被吸收的話,這樣亦會引起鉛中毒的危機。

元素符號由來

[編輯]

金的符號為Au,來自金的拉丁文名稱(Aurum)。而Aurum來自Aurora 一詞,是「燦爛的黎明」的意思。在古墨西哥的阿茲台克人使用的語言中,黃金的寫法是teocuitlatl,意思是「上帝的大便」。

煉金術

[編輯]
古代的煉金術士用太陽的符號代表金

製造金是煉金術主要目的之一,煉金術概念認為金可以由一種稱為賢者之石的神秘物質與如等的其他物質進行相互作用來製造。雖然煉金術師們從未成功過,但是他們的努力引起了人們對於物質本身能夠做些甚麼的興趣,而此正是現今化學的基礎。他們表示金的符號是圓中點英語Circled dot(☉),而這在天文學符號中、埃及象形文字及古代漢字均代表太陽。而現今人工金的製作方法,參見金合成

根據核物理學的理論,若要把其他物質(元素)轉變為金,需要利用核反應改變原子核質子數。此方法需要龐大能量,不符經濟效益。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rohaska, Thomas; Irrgeher, Johanna; Benefield, Jacqueline; Böhlke, John K.; Chesson, Lesley A.; Coplen, Tyler B.; Ding, Tiping; Dunn, Philip J. H.; Gröning, Manfred; Holden, Norman E.; Meijer, Harro A. J. Standard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21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22-05-04. ISSN 1365-3075. doi:10.1515/pac-2019-0603 (英語). 
  2. ^ Lide, D. R. (編).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PDF) 86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5. ISBN 0-8493-0486-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03). 
  3. ^ Kelly, P.F.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CRC Press. 2015: 355. ISBN 978-1-4822-0624-1. 
  4. ^ Earth's Gold Came from Colliding Dead St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lease No.: 2013-19
  5. ^ Above-ground stocks. gold.org. [5 Febr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3). 
  6. ^ Soos, Andy. Gold Mining Boom Increasing Mercury Pollution Risk. Advanced Media Solutions, Inc. (Oilprice.com). 6 January 2011 [26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7.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8. ^ Hesse, R W. (2007) Jewelrymaking Through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SBN 978-0-313-33507-5
  9. ^ Notre Dame University Latin Diction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7 June 2012
  10. ^ de Vaan, Michel.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Latin and the other Italic languages. Leiden: Boston: Brill. 2008: 63. ISBN 978 90 04 16797 1. 
  11. ^ Christie, A and Brathwaite, R. (Last updated 2 November 2011) Mineral Commodity Report 14 — Gold,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Nuclear sciences Ltd – Retrieved 7 June 2012
  12. ^ Environment & Nature News - Bugs grow gold that looks like coral - 28/01/2004. [200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13. ^ Relativity in Chemistry. [200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14. ^ Perth Mint Australian Lunar Series coins. [200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1). 
  15. ^ Faulk W, Taylor G (1979) An Immunocolloi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mmunochemistry 8, 1081–1083.
  16. ^ Roth J, Bendayan M, Orci L (1980) FITC-Protein A-Gold Complex for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Immunocytochemistry.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28, 55–57.
  17. ^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in Nanomedicine: Hybrid Nanoparticles In Imaging and Therapy of Prostate Canc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14. -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18. ^ The Food Dictionary: Varak. Barron's Educational Services, Inc. 1995 [2007-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3). 
  19. ^ Gold Flakes Martini - 24 Karat Cocktail. [2008-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20. ^ General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s. Electrical Contact Catalog (Material Catalog). Tanaka Precious Metals. 2005 [2007-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1). 
  21. ^ Kodak (2006) Toning black-and-white material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8-17.. Technical Data/Reference sheet G-23, May 2006.
  22. ^ Supercars.net. 1994 McLaren F1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5-24
  23. ^ Nicholas Reeves, Egypt's False Prophet: Akhenaten, Thames & Hudson, p.69
  24. ^ 24.0 24.1 A Brief History Of Gold. [200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History of Gold in Civilisations - An Overview. [200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4-01). 
  26. ^ BBC - Religion & Ethics - Islamic art: Meaning and design. [2008-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1). 
  27. ^ Mansa Mus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kiwix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8-10 - Black History Pages
  28. ^ Kingdom of Mali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8-31. - Boston University: African Studies Center
  29. ^ Modern Jewelry History. [2008-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6). 
  30. ^ Renaissance Goldsmiths. [2008-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5). 
  31. ^ Garvey, Jane A. Road to adventure. Georgia Magazine. 2006 [2007-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2). 
  32. ^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数据中心. [2008-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2). 
  33. ^ China now world's largest gold producer; foreign miners at door - MarketWatch. [200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6). 
  34. ^ Beinhoff, Christian. Removal of Barriers to the Abatement of Global Mercury Pollution from Artisanal Gold Mining (PDF). [2008-08-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26). 
  35. ^ Dan Plazak, A Hole in the Ground with a Liar at the Top (Salt Lake: Univ. of Utah Press, 2006) (contains a chapter on gold-from seawater swindles)
  36. ^ World Gold Council > value > research & statistics > statistics > supply and demand statistics. [200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19). 
  37. ^ World Gold Council. [2008-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38. ^ How Long Will it Last?. New Scientist. 2007-05-26, 194 (2605): 38–39. ISSN 0262-4079. 
  39.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2008-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40. ^ Fun Facts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Mint. [2008-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41. ^ World Official Gold Holdings as of November2015. 世界黃金協會. 2015年11月4日 [2015年12月8日] (英語). 
  42. ^ kitco.com: GOLD - London PM Fix 1975 - present (GIF). [200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43. ^ LBMA statistics. [2008-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10.
  44. ^ 黃金美元價格.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45. ^ A Bull Market in Gold – Technically Speaking by Mark Thornt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7-24.
  46. ^ Gold starts 2006 well, but this is not a 25-year high! | Financial Planning. [2008-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1).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21.
  47. ^ 2008 London Gold Fixings. [2008-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10.
  48. ^ 200年來的道指和黃金比值.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9). 
  49. ^ Monetary developments in the euro area. [200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8). 
  50. ^ Federal Reserve: Money stock measures. [200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51. ^ Money supply in the USA, alternate data series. [200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8). 
  52. ^ CIA: Rank order -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200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4). 
  53. ^ Double deficit in the USA. [2008-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9). 
  54. ^ Shaw III, C. F. Gold-Based Medicinal Agents. Chemical Reviews. 1999, 99 (9): 2589–2600. ISSN 0009-2665. doi:10.1021/cr980431o. 
  55. ^ Seidel, S.; Seppelt, K. Xenon as a Complex Ligand: The Tetra Xenono Gold(II) Cation in AuXe42+(Sb2F11)2. Science. 2000, 290 (5489): 117–118. PMID 11021792. doi:10.1126/science.290.5489.117. 
  56. ^ Riedel, S.; Kaupp, M. Revising the Highest Oxidation States of the 5d Elements: The Case of Iridium(+VII).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6, 45 (22): 3708–3711. doi:10.1002/anie.200600274. 
  57. ^ ScienceDirect: Effects of relativistic motion of electrons on the chemistry of gold and platinum. [2008-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3). 
  58. ^ 59.0 59.1 Holleman, A. F.; Wiberg, E.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1. ISBN 978-0-12-352651-9.
  59. ^ 注意:金原子本身半徑較大。
  60. ^ Chem. Commun., 1996, 11: 1281.
  61. ^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卷 鹵素 銅分族 鋅分族. 張青蓮 主編. 科學出版社. P492. 3.8.5 含有金-金屬鍵的配合物
  62. ^ S Dierks. Gold MSDS. Electronic Space Products International. May 2005 [200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0). 
  63. ^ Wright, I. H.; Vesey, C. J. Acute poisoning with gold cyanide. Anaesthesia (Wiley). 1986, 41 (9): 936–939. ISSN 0003-2409. doi:10.1111/j.1365-2044.1986.tb12920.x. 
  64. ^ Wu, Ming-Ling; Tsai, Wei-Jen; Ger, Jiin; Deng, Jou-Fang; Tsay, Shyh-Haw; Yang, Mo-Hsiung. J. toxicol., Clin. toxicol. Metals. 2001, vol. 39, no 7, pp. 739-743 ISSN 0731-3810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金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