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鐵(拼音:tiě,注音:ㄊ丨ㄝˇ,粤拼:tit3;英語:Iron),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为Fe(源于拉丁語:ferrum),原子序數为26,原子量為u,属于第一列 55.845 過渡元素,位在週期表的第8族。依質量計,是在地球上是佔比最多的元素,為地球外核和內核的主要成分。它也是地殼中含量第四多的元素。
地殼中的純鐵十分稀少,基本上只存在於隕石中。鐵礦的蘊藏量相當豐富,但要提煉出可用的鐵金屬,需要可以達到1500 °C以上的窯或火爐,比冶煉銅的溫度還要高500 °C。僅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類開始在歐亞大陸導入這一製程,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鐵在某些地區開始取代銅合金,作為工具或武器,這個事件被認為是從銅器時代過渡為鐵器時代,歷史上的一些帝國由此技術的突破而誕生。由於其機械性能和低成本,鐵合金(如鋼、不銹鋼和合金鋼)是到目前為止仍是最常見的工業金屬。
一個成年人的身體含有約4公克(0.005%的體重)的鐵,主要分布在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這兩種蛋白質在脊椎動物代謝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前者負責在血液中運送氧氣,而後者則承擔起在肌肉中儲藏氧氣的責任。為了維持人體中鐵的恆定及代謝,需要從飲食中攝取足量的鐵。鐵也是許多氧化還原酶的活性位置上的金屬,其涉及細胞呼吸作用及植物和動物的氧化還原反應。[4]
在化學上,鐵最常見的氧化態為二價鐵離子和三價鐵離子。鐵具有其他過渡金屬的特性,包括了其他第8族元素、釕和鋨。鐵可形成各種氧化態的化合物(-2到+7)。鐵也可形成多種錯合物,例如:二茂鐵、草酸鐵離子及普魯士藍,具有大量的工業、醫學及研究應用。平滑的純鐵表面為如鏡般的銀灰色。但鐵容易與氧和水反應,產生棕色或黑色的水合鐵離子,就是俗稱的鐵鏽。不同於其他金屬會產生鈍化層的氧化物,鐵鏽擁有的體積大於原本的金屬,因而容易剝落,露出新的表面繼續鏽蝕。
物理性质
鐵是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硬而有延展性,熔點為1539℃,沸點为2750℃,有很強的鐵磁性,並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導熱性。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2.87埃。日常生活中的铁通常含有碳因而暴露在氧气中容易在遇到水的情况下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度较高的铁则不易腐蚀[5]。
同素异形体
铁有四种已知的同素异形体,通常表示为α、γ、δ和 ε。
前三种可以在常压下存在。当液态的铁冷却到 1538 °C以下时,它会结晶成 δ-铁,有着体心立方晶系 (bcc) 。继续冷却到 1394 °C时,它会变成γ-铁(奥氏体),为面心立方晶系 (fcc) 。到了912 °C 以下,铁又会变成体心立方晶系的 α-铁。[6]
铁在非常高的压力和温度下的物理特性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7][8] 因为它们与有关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核心的理论相关。在约 10 GPa 和低温下,α-铁会转变成六方最密堆积 (hcp) 结构,又称为ε-铁。高温下的 γ-铁也会变成 ε-铁,不过需要更高的压力。
在 50 GPa 以上的压力和至少 1500 K 的温度下,稳定的β相态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实验证据。它应该具有正交晶系或双 hcp 结构。[9] (令人困惑的是,“β-铁”有时也用来指居里点以上,从铁磁性变为顺磁性的α-铁,即使其晶体结构没有改变。)[10]
科学家通常假定地球内核由ε(或β)结构的铁镍合金组成。[11]
熔点和沸点
铁的熔点、沸点和摩尔原子化焓都低于早期的 3d元素——钪到铬,显示 3d 电子对金属键的贡献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而被吸引而减少。[12]然而,它们高于前一个元素锰的值,因为该元素具有半填充的 3d子壳,因此其 d电子不容易离域。这个趋势也出现在钌中,但没出现在锇中。[6]
铁的熔点在低于 50GPa 的压力下通过实验很好地定义。对于更大的压力,公布的数据(截至 2007 年)仍然存在数十吉帕斯卡和超过一千开尔文的差异。[13]
化学性质
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
2O
3),和四氧化三铁(Fe
3O
4)(FeO·Fe
2O
3)。
铁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得到Fe2+(亚铁离子,浅绿色),和氧化性酸反应得到Fe3+(铁离子,黄色),铁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
铁和氯气反应(点燃)得到三氯化铁,而和硫反应(加热)只能得到硫化亚铁:
铁和Fe3+反应得到Fe2+:
化合物
铁可以形成多种价态的化合物,其中以+2价和+3价的化合物最为典型。常温下+3价的化合物较为稳定,高温下+2价的化合物较为稳定。铁有多种氧化物,如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氧化態 | 代表性化合物 |
---|---|
−2 | 四羰基铁酸二钠(Collman試劑) |
−1 | Fe 2(CO)2− 8 |
0 | 五羰基铁 |
1 | 二羰基环戊二烯基铁二聚物 ("Fp2")、[Fe(CN)5(NH3)]4- |
2 | 硫酸亚铁、二茂铁 |
3 | 氯化铁、四氟硼酸二茂铁 |
4 | Fe(diars) 2Cl2+ 2 |
5 | FeO3− 4 |
6 | 高铁酸钾 |
发现
铁是古代就已知的金属之一。铁矿石是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铁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但人类发现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要迟。首先是由于天然的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非常稀少,而且鐵容易氧化生锈,加上鐵的熔点(1812K)又比铜(1356K)高得多,使得鐵比铜难于熔炼。
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空落下来的陨石,陨石中含铁的百分比很高,是铁和镍、钴等金属的混合物,在融化铁矿石的方法尚未问世,人类无法大量获得生铁的时候,铁一直被视为一种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
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铁仍然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名称由来
铁,化学符号Fe的来源是拉丁文名称Ferrum。
《說文解字》:「鐵,黑金也。从金,𢧤聲。銕,古文鐵,从夷。」
分布
铁是宇宙中第六丰富的元素,也是最常见的耐火元素。[16]它是因为大质量恒星的硅燃烧过程在恆星核合成的最后放热阶段形成的。
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在自然界,游离态的铁只能从陨石中找到,而分布在地壳中的铁都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铁的主要矿石有:赤铁矿(Fe2O3),含铁量在50%~60%之间;磁铁矿(Fe3O4),含铁量60%以上,有亚铁磁性,此外还有褐铁矿(Fe2O3·nH2O)、菱铁矿(FeCO3)和黄铁矿(FeS2),它们的含铁量低一些,但比较容易冶炼。
制备
单质铁的制备一般采用冶炼法。以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为原料,与焦炭和助溶剂在熔矿炉内反应,焦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焦炭接触就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铁作用就生成金属铁。
以上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越大越好,要使反应进行完全必须在800度以上进行。
化学纯的铁是用氢气还原纯氧化铁来制取,也可由五羰基铁来制取,通过其热分解来得到纯铁。
铁也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得到:
用途
在日常生活裡,铁可以算是最有用、最廉價、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工農業生产中,铁是最重要的基本结构材料,铁合金用途广泛,例如鋼就是鐵和碳及其他金屬的合金;国防和战争更是钢铁的较量,钢铁的年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準,被稱作工業之母。
对于人体,铁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8]。在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無論在重要性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居於首位。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含有3克多铁,相当于一颗小铁钉的质量。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是铁的配合物,它具有固定氧和输送氧的功能。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只要不偏食,不大出血,成年人一般不会缺铁。但由于女生会来月经等而造成血液流失,导致女性的铁质流失,所以女性宜食的食品中很多都含有丰富的铁质。(但是体内铁浓度过高会导致铁过载)
所谓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也是由于血红素中铁離子(II)上原本氧气的连接位被一氧化碳占据,丧失了吸收氧分子的能力,使人窒息中毒而死亡[19]。
铁还是植物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元素,缺铁会导致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使植物新长出的叶子变黄。[20]一般土壤中也含有不少铁的化合物。
国家/地区 | 2016年 |
---|---|
中國 | 808.4 |
日本 | 104.8 |
印度 | 95.6 |
美国 | 78.5 |
俄罗斯 | 70.8 |
韩国 | 68.6 |
德国 | 42.1 |
土耳其 | 33.2 |
巴西 | 31.3 |
乌克兰 | 24.2 |
世界10大鐵消費國之消費量
單位:千公噸
国家/地区 | 1977 | 1982 | 1987 | 1992 |
---|---|---|---|---|
中國 | 125812.0 | 110772.0 | 173528.0 | 209593.0 |
前蘇聯 | 198160.0 | 201574.0 | 205434.0 | 171912.0 |
日本 | 115240.0 | 122172.0 | 112451.0 | 127413.0 |
美國 | 111901.0 | 47505.0 | 58747.0 | 64810.0 |
德國 | 47503.0 | 42935.0 | 44126.0 | 43177.0 |
巴西 | 18001.0 | 12703.0 | 39368.0 | 36497.0 |
南韓 | 4376.0 | 12334.0 | 16487.0 | 28730.0 |
法國 | 36691.0 | 28776.0 | 22882.0 | 22492.0 |
英國 | 19693.0 | 11041.0 | 18290.0 | 18578.0 |
比利時 | 24200.0 | 18613.0 | 18382.0 | 19420.0 |
10大國總計 | 701577.0 | 608425.0 | 709695.0 | 742662.0 |
全球總計 | 891288.0 | 818067.0 | 880515.0 | 959609.0 |
參考文獻
- ^ Ram, R. S.; Bernath, P. F. Fourier transform emission spectroscopy of the g4Δ–a4Δ system of FeCl. Journal of 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3, 221 (2): 261. Bibcode:2003JMoSp.221..261R. doi:10.1016/S0022-2852(03)00225-X.
- ^ Demazeau, G.; Buffat, B.; Pouchard, M.; Hagenmuller, P.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high oxidation states of transition elements in oxides stabilization of six-coordinated Iron(V). Zeitschrift für anorganische und allgemeine Chemie. 1982, 491: 60–66. doi:10.1002/zaac.19824910109.
- ^ Lu, J.; Jian, J.; Huang, W.; Lin, H.; Li, J; Zhou, M.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Fe(VII) oxidation state in FeO4−.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6, 18 (45): 31125–31131. Bibcode:2016PCCP...1831125L. PMID 27812577. doi:10.1039/C6CP06753K.
- ^ Iron. Micronutrient Information Center, Linus Pauling Institut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rvallis, Oregon. April 2016 [6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 ^ 超高純度鐵(日文):http://techon.nikkeibp.co.jp/article/WORD/20060317/11505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p. 1074–75
- ^ Hirose, K., Tateno, S. The Structure of Iron in Earth's Inner Core.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10, 330 (6002): 359–361 [2021-07-08]. Bibcode:2010Sci...330..359T. PMID 20947762. S2CID 206528628. doi:10.1126/science.11946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7).
- ^ Chamati, Gaminchev. Dynamic stability of Fe under high pressure. Journal of Physics (IOP Publishing). 2014, 558 (1): 012013. Bibcode:2014JPhCS.558a2013G. doi:10.1088/1742-6596/558/1/012013 .
- ^ Boehler, Reinhard. High-pressure experiments and the phase diagram of lower mantle and core materials. Reviews of Geophysic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0, 38 (2): 221–45 [2021-07-08]. Bibcode:2000RvGeo..38..221B. S2CID 33458168. doi:10.1029/1998RG000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 ^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p. 1075–79
- ^ Stixrude, Lars; Wasserman, Evgeny; Cohen, Ronald E. 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of Earth's inner co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997-11-10, 102 (B11): 24729–39. Bibcode:1997JGR...10224729S. doi:10.1029/97JB02125 .
- ^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16
- ^ Boehler, Reinhard; Ross, M.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Minerals_High-Pressure Melting. Mineral Physics. Treatise on Geophysics 2. Elsevier. 2007: 527–41. ISBN 9780444527486. doi:10.1016/B978-044452748-6.00047-X.
- ^ 《化学 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P83.ISBN 978-7-107-17648-7
- ^ 《化学 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三、铁的重要化合物.P61.ISBN 978-7-107-17648-7
- ^ McDonald, I.; Sloan, G. C.; Zijlstra, A. A.; Matsunaga, N.;; Matsuura, M.; Kraemer, K. E.; Bernard-Salas, J.; Markwick, A. J. Rusty Old Stars: A Source of the Missing Interstellar Ir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0, 717 (2): L92–L97. Bibcode:2010ApJ...717L..92M. arXiv:1005.3489 . doi:10.1088/2041-8205/717/2/L92.
- ^ 《化学 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P89.ISBN 978-7-107-17649-4
- ^ 徐素萍.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2008-09-25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 ^ 一氧化碳中毒. [2013-08-01].[永久失效連結]
- ^ 黄勇等. 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7-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外部链接
- 元素铁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铁(英文)
- 元素铁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铁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铁(英文)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