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聯與聯合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聯合國會員國
會員前正式成員國
時期1945年 (1945) – 1991年 (1991)
安理會席位常任理事國
常駐聯合國大使

蘇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之一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蘇聯在聯合國的席位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創建聯合國

[編輯]

蘇聯在聯合國和其它主要國際和區域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active role / 活躍的角色)。應美國的提倡,蘇聯於1945年在聯合國的成立中發揮作用[1]。蘇聯堅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享有否決權,《聯合國憲章》的修改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一致通過。

從1945年聯合國成立到1955年,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占多數,只有少數非西方國家加入聯合國。1955年以來隨著更多國家獨立並加入聯合國,美國對聯合國大會支配權得以終結[來源請求]。這些新國家加入聯合國以後在西方國家和蘇聯之間選邊站的情形,使蘇聯得以擴充盟友陣營[2][查證請求]

1945年聯合國剛剛成立時,蘇聯抗議印度[註 1]菲律賓[註 2]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因為聯合國原則上只接納主權獨立國家作為其會員國。蘇聯要求其15個加盟共和國[註 3]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但美國同樣要求其48個州[註 4]成為聯合國會員國。最終蘇聯兩個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白俄羅斯與蘇聯一同加入聯合國[3],因此1945年至1991年蘇聯在聯合國享有三個席位(俗稱「一國三席」),美國則放棄將其州份加入聯合國的要求。

安理會及否決權

[編輯]

截至1973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總共128次否決中,蘇聯行使了109次否決權,其中18次用於保護其國家利益不受美國侵犯,其餘的則用於應對冷戰中西方國家採取的反共行動[來源請求]。行使否決並不一定使事態陷入僵局,對於蘇聯行使的75%的否決權,聯合國都採取了進一步行動[4]

蘇聯深信並堅稱否決權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提出可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聯合國大會行使否決權的意見[4]。1950年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安德烈·維辛斯基聲稱,否決權是聯合國的基石和最高原則[5]

對華關係

[編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掌控中國大陸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地區中華民國雖仍在聯合國繼續代表中國,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已出現爭端。蘇聯支持中國共產黨以對抗西方國家,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主要成員國為美國與其盟友,均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非法政權,極力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取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取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以前,蘇聯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性的16個國家之一[6]

1950年1月中蘇關係出現重大轉折,蘇聯駐聯合國代表抵制聯合國活動以抗議中華民國繼續享有中國在聯合國席位。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雅科夫·馬利克是唯一離席抗議的聯合國代表,他聲稱蘇聯會進一步抵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7]。蘇聯駐聯合國代表缺席,導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了聯合國軍參加韓戰的投票[1]。蘇聯對聯合國的抵制發生了事先未能預料的失敗。

各國質疑蘇聯對華關係以及中國代表權問題上的行動,因為蘇聯總是投票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6]

與西方關係

[編輯]

多年來,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審議中發揮了指導作用,但到了1960年代,許多殖民地獲得獨立並加入了聯合國。這些國家占據了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其它機構的多數席位,且越發接受蘇聯的反帝國主義號召。到1970年代,聯合國的審議工作越來越反對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聯合國大會中親蘇和反美的投票趨勢就證明了這一點[1]

1987年西方媒體報道說,作為蘇聯盟友的東歐和亞洲社會主義國家從聯合國得到的發展援助比從蘇聯得到的多。這與社會主義國家對聯合國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口頭支持相矛盾,這種新秩序將把財富從富裕的北半球國家轉移給貧窮的南半球國家。1987年9月蘇聯宣布將償還其欠聯合國的部分債務[8]

蘇聯的外交政策立場並未在聯合國贏得支持。蘇聯和第三世界國家常常認為,帝國主義造成並繼續維持世界財富分配的差距,並反對蘇聯對第三世界的適當援助。蘇聯還因其侵占阿富汗,以及越南侵占柬埔寨遭到強烈反對,1987年蘇聯提出的關於建立國際和平與安全綜合體系的建議支持者也寥寥無幾(第三世界國家棄權即是明證)[1]

與聯合國各機構關係

[編輯]

1950年1月蘇聯曾因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抵制聯合國,但1950年8月蘇聯又重返聯合國各機構,這開啟了蘇聯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組織的新政策。截至1980年代末期,蘇聯已加入聯合國大多數機構,但仍拒絕參加農業、糧食和人道主義救濟等各項工作[8]

戈巴契夫時代,蘇聯一再建議聯合國更多地參與解決超級大國和區域的問題及衝突。儘管這些建議沒有得到執行,但它們構成了蘇聯外交政策的新舉措,與過去蘇聯外交政策的性質截然不同,有利於緩解世界緊張局勢[8]

蘇聯解體與席位繼承

[編輯]

1991年12月21日除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喬治亞以外的原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共同發布《阿拉木圖宣言》,聲明成立獨立國家國協並終止蘇聯的存在,同年12月25日唯一一任蘇聯總統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辭職,翌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宣告蘇聯終止存在,蘇聯完全解體。根據《阿拉木圖宣言》精神,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中央政府在聯合國的席位。

腳註

[編輯]
  1. ^ 當時為英屬印度,1947年以印巴分治方式獨立,其中印度自治領印度共和國前身)繼承了英屬印度聯合國的席位。
  2. ^ 當時為菲律賓自由邦,是美國非合併屬地,1946年獨立為菲律賓共和國
  3.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外。
  4. ^ 當時阿拉斯加夏威夷尚未成為美國州份。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Raymond E. Zickel. Soviet Union : a country study–10: Foreign Policy. 美國國會圖書館聯邦研究部. 1994年: 445. ISBN 0160363802. 
  2. ^ John G. Stoessinger. The United Nations & the superpowers : China, Russia, & America. 蘭登書屋. 1977年: 25. ISBN 0394312694. 
  3. ^ Adam B. Ulam. Stalin: The Man and His Era. : 606—607. 
  4. ^ 4.0 4.1 John G. Stoessinger. The United Nations & the superpowers : China, Russia, & America. 蘭登書屋. 1977年. ISBN 0394312694. 
  5. ^ Issaka K. Souaré. Africa in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1945-2005. Adonis & Abbey Publishers Ltd. 2006年: 204. ISBN 1912234831. 
  6. ^ 6.0 6.1 John G. Stoessinger. The United Nations & the superpowers : China, Russia, & America–Two; The General Assembly; Problems of Membership and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蘭登書屋. 1965年. ISBN 0394312694. 
  7. ^ Soviets boycott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HISTORY. 2009-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8. ^ 8.0 8.1 8.2 Raymond E. Zickel. Soviet Union : a country study–10: Foreign Policy. 美國國會圖書館聯邦研究部. 1994年: 446. ISBN 016036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