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康城影展
开幕影片 | 《乱世佳人》 |
---|---|
闭幕影片 | 《通往都柏林的岩石之路》 (最后放映的角逐电影) |
举办地点 | 法国康城节庆宫 |
创办时间 | 1946年 |
颁发奖项 | 尚未颁发 |
主持人 | 葛丽丝·凯莉 |
放映数目 | 28(正式竞赛片)[1] 2(非竞赛片) 11(短片) |
举行日期 | 1968年5月10日至5月24日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第21届康城影展原定于1968年5月10日至5月24日在法国康城节庆宫举行,但由于1968年5月法国的社会动荡而被取消。[2][3]
背景
[编辑]本届影展的特点是之前围绕朗格卢瓦事件的争议。1968年2月9日,法国电影园(一个非盈利组织)的董事会会议上,文化部和国家电影中心与动画中心(取决于后者)决定免职电影园的导演和共同创始人亨利·朗格卢瓦的职务。尽管他们不是多数人,但朗格卢瓦的支持者,如法兰索瓦·杜鲁福拒绝投票。[4] 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促成了这一决定,因为他想实施管理变革以在该机构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经过另一次投票,都尔和安锡影展的导演皮埃尔·巴尔班成为新的导演。[5]
亨利·朗格卢瓦是一个非常受欢迎和深受喜爱的人物,这一决定引发了法国新浪潮的电影制作人以及演员、评论家和影迷的大量抗议和示威,他们于2月12日在夏乐宫的电影资料馆前示威。[6] 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导演,如查理·卓别林、史丹利·库柏力克、罗伯托·罗塞里尼、奥逊·威尔斯和路易斯·布纽尔,也发信支持朗格卢瓦,甚至威胁要取回他们之前交给电影资料馆的电影副本。[7] 2月14日,又举行了一次示威活动,但这次索邦大学的学生加入了艺术家的行列,这是接下来几个月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前奏。法国电影制作人决定成立保护电影资料馆委员会。在此刻,以上种种问题已不再是文化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4月22日,电影园大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并投票决定恢复朗格卢瓦的资格,并获得马尔罗的批准,他也将政府代表从大会中撤出,但作为交换,将公共资金削减到最低限度。[8]
影展期间
[编辑]该届影展于5月10日开幕,由维克托·弗莱明执导的70毫米《乱世佳人》修复版。[9] 美国电影女演员、摩纳哥王妃葛丽丝·凯莉担任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主持人。[2]
法国电影界人士对巴黎发生的示威活动很敏感。5月10日至5月11日晚上,学生和警察在拉丁区发生了暴力冲突,这成为了路障的第一个晚上。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法国评论家协会发表声明,要求影展的参与者参加定于5月13日举行的支持罢工学生的示威活动,并呼吁暂停影展,并呼吁康城影展的人们支持学生们“抗议警察的暴力镇压,这是对国家文化自由、大学的世俗传统和民主原则的攻击”。[10] 然而,该组织拒绝了。
5月17日,电影专业人士大会电影将军联盟(法语:États généraux du cinéma)在巴黎呼吁停止康城影展。彼得·伦农的纪录片《通往都柏林的岩石之路》在影展上放映。本片是该届影展放映的最后一部角逐电影。[11][12][13]
次日,5月18日,在导演尚卢·高达、让-加布里埃尔·阿尔比科科、克劳德·贝黎和演员让-皮埃尔·里奥在场的情况下,组织了电影资料馆保护委员会成员一次小组讨论会,讨论亨利·朗格卢瓦事件。讨论非常热烈,前一天从巴黎抵达的法兰索瓦·杜鲁福解释说,虽然火车被封锁,工厂罢工,但继续举办影展是简直荒谬的。尚卢·高达相信,有了这次中断,使电影将表现出对学生运动的声援。克劳德·雷路许、让-克萝儿·卡里埃、女演员玛莎·梅里尔以及评审团成员路易·马卢和罗曼·波兰斯基与他们一同在旧节庆宫尚·考克多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为了声援法国各地抗议的工人和学生,影展必须结束。[14][15] 随后,路易·马卢、莫妮卡·维蒂、罗曼·波兰斯基和特伦斯·扬辞去了国际评委会的职务,而阿伦·雷奈、克劳德·雷路许、卡洛斯·索拉和米洛斯·福曼则要求撤回他们的角逐电影。路易·马卢宣布“评审团不在本地工作”。[16]
波兰斯基对这些措施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方法让他想起了共产党人在他的祖国波兰所做的事情,但最终支持取消该届的影展。[2] 此外,来自苏联的诗人、评审团成员弗谢沃萝儿·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认为取消影展的想法令人发指,以至于他甚至拒绝参加紧急评审团会议。[17] 导演罗贝尔·法夫尔·勒布雷声称:“我们将在明天中午结束影展”。[18]
同一天晚上,卡洛斯·索拉的《薄荷冰沙》是唯一一部待放映的电影。索拉在他当时的女友兼电影主角杰拉尔丁·查普林的陪同下,不想让自己的电影被观看。[19] 然而,尽管他完全反对,但放映开始了。索拉和洁拉汀跳上舞台,大喊要求不要启动放映机,让观众震惊。法夫尔·勒·布雷特下令打开遮住银幕的大布幕时,索拉和洁拉汀决定紧紧抓住幕布,以防他们后退。此时,杜鲁福和高达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最后,本片没有上映,这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然后与想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发生了肢体冲突。[20][21][22]
作为对他所有行为的惩罚,杜鲁福后来被该组织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23] 最终在5月19日中午12点和既定的影展结束前五天,由罗拔·法夫尔·勒·布雷特领导的董事会一致投票决定取消本届影展,不颁发任何奖项。在被角逐参加国际影展最高奖的28部电影中,只有11部被放映。[24]
主竞赛评审
[编辑]以下人士被选为长片和短片的评审:[25]
长片
- 安德烈·尚松:档案管理员(评审团主席)
- 莫妮卡·维蒂:演员
- 克萝儿·阿夫利纳:作家
- 鲍里斯·冯·博雷斯霍尔姆(Boris von Borresholm):制片人
- 韦利科·布拉伊奇:导演
- 保罗·卡代阿克:制片人
- 让·莱斯屈尔:诗人
- 路易·马卢:导演
- 扬·诺德兰德(Jan Nordlander):记者
-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
- 弗谢沃萝儿·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诗人
- 特伦斯·扬:导演
正式竞赛长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黑人耶稣》 | Seduto alla sua destra | 瓦莱里奥·祖利尼 | 意大利 |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时》 | Vingt-quatre heures de la vie d'une femme | 多米尼克·德卢什 | 法国、 西德 |
《安娜·卡列尼娜》 |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 亚历山大·扎尔希 | 苏联 |
《米兰的强盗》 | Banditi a Milano | 卡洛·利扎尼 | 意大利 |
《泡泡查理》 | Charlie Bubbles | 亚伯特·芬尼 | 英国 |
《红军与白军》 | Csillagosok, katonák | 扬乔·米尔克洛什 | 匈牙利 |
《城堡》 | Das Schloß | 鲁道夫·内尔特 | 西德 |
《格拉斯医生》 | Doktor Glas | 马伊·策特林 | 瑞典 |
《导演流浪指南》 | Feldobott kö | 沙劳·尚多尔 | 匈牙利 |
《闪光的风》 | Fényes szelek | 扬乔·米尔克洛什 | 匈牙利 |
《一起来玩吧》 | Grazie, zia | 萨尔瓦托雷·桑佩里 | 意大利 |
《让我们绕着桑树走》 | 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 | 克莱夫·唐纳德 | 英国 |
《消防员舞会》 | I protagonisti | 米洛斯·福曼 | 捷克斯洛伐克 |
《我爱你,我爱你》 | Je t'aime, je t'aime | 阿伦·雷奈 | 法国 |
《乔安娜》 | Joanna | 麦可·萨恩 | 英国 |
《蓝色的高卢人》 | Les Gauloises bleues | 米歇尔·库尔诺 | 法国 |
《打仗游戏》 | Mali vojnici | 巴赫尔丁·琴吉奇 | 南斯拉夫 |
《一个都不能走》 | O slavnosti a hostech | 杨·涅梅茨 | 捷克斯洛伐克 |
《薄荷冰沙》 | Peppermint Frappé | 卡洛斯·索拉 | 西班牙 |
《芳菲何处》 | Petulia | 理查德·莱斯特 | 英国、 美国 |
《迷情夏日》 | Rozmarné léto | 伊利·曼佐 | 捷克斯洛伐克 |
《特维和他的七个女儿》 | טוביה ושבע בנותיו | 梅纳赫姆·戈兰 | 以色列 |
《爱你、想你、恨你》 | The Girl on a Motorcycle | 杰克·卡迪夫 | 英国、 法国 |
《漫长的一天》 | The Long Day's Dying | 彼得·柯林森 | 英国 |
《三部曲》 | Trilogy | 弗兰克·佩里 | 美国 |
《黑猫》 | 薮の中の黒猫 | 新藤兼人 | 日本 |
《马修的日子》 | Zywot Mateusza | 维托尔德·莱什琴斯基 | 波兰 |
非竞赛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乱世佳人》 | Gone with the Wind | 维克托·弗莱明 | 美国 |
《勾魂慑魄》 | Tre passi nel delirio 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 |
费德里高·费里尼、罗杰·华汀、路易·马卢 | 意大利、 法国 |
后续
[编辑]导致本届影展取消的抗议活动也带来了一些变化。1968年6月14日,法兰索瓦·杜鲁福和路易·马卢等法国电影制片人借此机会创立了法国导演协会 (SRF),其使命是“捍卫电影创作的艺术、道德、职业和经济自由,并参与电影新结构的发展”。[26] 在下一届的影影展上,该组织将开始与官方的独立评选,称为导演双周。[27]
四十年后的2008年影展中,一些当时无法放映的作品得到了修复:卡洛斯·索拉执导的《薄荷冰沙》、多米尼克·德卢什执导的《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时》、亚历山大·扎克希执导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彼得·柯林森执导的《漫长的一天》。克劳德·雷路许和弗朗索瓦·赖兴巴赫执导的《法国13日》也被放映,尽管该片不是正式竞赛长片的一部分。[28]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Official Selection 1968: All the Selection.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13).
- ^ 2.0 2.1 2.2 Flashback: Cannes 1968. variety.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 ^ 1968 - Sous la plage, les pavés (Under the beach, the cobblestones). cannes-fest.com. [3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8) (法语).
- ^ Lebovics, Herman. Mona Lisa's Escort: Andre Malraux and the Reinvention of French Culture. New York Ci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9. ISBN 0-8014-3565-X.
- ^ de Baecque, Antoine; Toubiana, Serge. François Truffaut. Folio. 2001: 235–236. ISBN 978-2-07-041818-3.
- ^ Bergan, Ronald. Francois Truffaut: Interviews (Conversations With Filmmakers). Jackson, Mississippi: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8: 13. ISBN 978-1-934110-13-3.
- ^ HENRI LANGLOIS, 62, HISTORIAN OF FILM. The New York Times (Paris). January 14, 1977 [April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 ^ Menand, Louis. After the Revolution. The New Yorker. October 13, 2003 [April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 ^ The History of Cannes. RTÉ News. 5 May 2013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 ^ Roxborough, Scott. Cannes: In 1968, It Took a Revolution, Not Coronavirus, to Close Down the Festiva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March 19, 2020 [April 25,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Rocky Road to Dublin. leonardo.info.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13).
- ^ Righteous Eire. friez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13).
- ^ X Eisen, Erica. What do you do with your revolution? Rocky Road to Dublin versus 1968 Irela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June 18, 2018 [April 27,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 ^ Claude Lelouch, Jean-Luc Godard, and François Truffaut. sgtr.wordpress.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 ^ Chung, Justin. In May 1968,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ground to a halt. Fifty years later, it's still sparking controversy.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20, 2018 [March 1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美国英语).
- ^ Thomas, V.C. 1968 - Sous la plage, les pavés. Volute productions. [April 27,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8).
- ^ Grey, Tobias. Second chance, 40 years later. Variety. May 8, 2008 [May 2,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2).
- ^ Belinchón, Gregorio. Mayo del 68: el día en que se paró el festival de Cannes. El País (Cannes). May 12, 2018 [March 1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4) (西班牙语).
- ^ Boquerini. Aquel Festival de Cannes de 1968. El Correo. May 3, 2018 [March 11, 2020] (西班牙语).
- ^ 1968 Cannes fest revisited. canada.com /news.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August 2015).
- ^ Cannes 1968: Fighting on the Beaches. focusfeatures.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13).
- ^ Cannes 1968. sgtr.wordpress.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 ^ Wise, Damon. Cannes 1968: The Year Jean-Luc Godard and François Truffaut Led Protests That Shut Down The Festival. Deadline. May 18, 2018 [March 1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英国英语).
- ^ Donadio, Rachel. At Cannes, a Rich History of Capturing Politics, Mores and Film Icons. The New York Times (Paris). May 17, 2017 [March 1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5) (美国英语).
- ^ Juries 1968: Long film.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Qui sommes-nous?. SRF.fr. [April 28,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4).
- ^ Wong, Cindy H. 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1: 46. ISBN 978-0-8135-5065-7.
- ^ Cannes 2008 - Classics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Movie). festival-cannes.com. [April 28, 2020].
其他媒体
[编辑]- 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 Cannes Festival, May 19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Jean-Luc Godard, Roman Polanski, François Truffaut and Louis Malle lead the debat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should we stop the festival? Favre le Bret Robert, President of the Festival, announces the festival closed. (duration 10′25″)
外部链接
[编辑]- 1968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68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9-01-13.
- 21èm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Can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