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均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均州隋朝時設置的,在今湖北省境。

開皇五年(585年),改豐州為均州,州名取自均水大業元年(605年),均州廢。義寧二年(618年),以淅陽郡武當縣均陽縣置均州。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均州廢,二縣改隸淅州。貞觀八年(634年),以武當縣、鄖鄉縣復置均州。曾改名為武當郡。土貢:山雞尾、麝香。戶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萬八百九。下領三縣:武當縣、鄖鄉縣、豐利縣[1]

明朝時,均州屬襄陽府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州治武當縣省入均州。所屬鄖縣成化十二年(1476年)歸鄖陽府[2]。民國初年,全國廢州改縣,均州改為均縣均州城已淹沒於丹江口水庫下。

唐朝均州轄縣
618年 武當縣均陽縣平陵縣
624年 武當縣均陽縣(廢除平陵縣
625年 武當縣鄖鄉縣安福縣堵陽縣[3]來屬,廢除均陽縣
627年 廢除均州(武當縣鄖鄉縣改屬淅州;廢除安福縣堵陽縣
634年 重設均州,武當縣鄖鄉縣豐利縣
659年 武當縣[4]鄖鄉縣豐利縣

刺史

[編輯]
唐朝夔州刺史

註釋

[編輯]
  1. ^ 新唐書·志第三十·地理四》均州武當郡,下。義寧二年析淅陽郡之武當、均陽置。貞觀元年州廢,二縣隸淅州。八年以武當、鄖鄉復置。土貢:山雞尾、麝香。戶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萬八百九。縣三:有府一,曰至誠。武當,上。義寧二年析置平陵縣,武德七年省,八年省均陽入焉。東南百里有鹽池。有武當山。鄖鄉,上。本隸淅陽郡。武德元年以鄖鄉、安福置南豐州,並置堵陽、黃沙、白沙、固城四縣。八年省黃沙、白沙、固城,是年州廢,以鄖鄉、安福、堵陽隸淅州。貞觀元年省安福、堵陽入焉。有精舍山,本獨山,天寶中更名。豐利。上。有伏龍山;有錫義山,一名天心山。
  2. ^ 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襄陽府......均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武當縣省入。南有武當山,永樂中,尊為太岳太和山。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北有漢江,一名滄浪水。東北有均水,自河南淅川縣流入。又東南有黑虎廟巡檢司。東南距府三百九十里。鄖陽府......鄖倚。元屬均州。成化十二年置鄖陽府,治此。
  3. ^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西流河村
  4. ^ 改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均縣鎮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