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文星書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星書店是一間台灣書店,以出版文星雜誌及《文星叢刊》著名,1963年至1966年由李敖擔任主編,在1960年代這書店的出版對台灣青年思想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沿革

[編輯]

1952年,蕭孟能與妻朱婉堅台北市衡陽路15號創辦文星書店,由葉明勳擔任發行人,蕭孟能擔任社長。文星書店最早的業務是發售及影印外語書籍,也出版了一些翻譯、改編而成的兒童文學圖書。1957年11月,文星書店開始發行《文星》雜誌。

1961年,《文星》雜誌刊登了李敖的文章〈老年人與棒子〉,引起注意。1963年,李敖正式加入文星書店擔任主編,在他的影響下,文星書店主張中國走現代化的道路,強調自由、民主、開明、進步、戰鬥等觀念;同年,《文星叢刊》第一輯出版。據李敖在其回憶錄中所言,1965年5月27日到1965年6月8日舉辦的香港書展,參展單位22間、參展書籍2萬7千4百多冊中,文星書店就獨佔了2萬4535冊、將近總數的百分之九十。[1]

1965年8月31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警總)查禁及扣押《文星》雜誌第九十期,理由是雜誌中張湫濤撰寫之《陳副總統和中共禍國文件的攝制》一文中,附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原文,「有為匪宣傳之虞,觸犯《台灣省戒嚴期間新聞報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第二條第三款」。同年12月,警總查封《文星》雜誌第98期,蕭孟能之父蕭同茲自請文星書店停業。[1]

1966年7月18日,警總查禁了殷海光的《中國文化的展望》、李敖的《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教育與臉譜》、《歷史與人像》、《文化論戰丹火錄》、《上下古今談》、《傳統下的獨白》、陸嘯釗的《惡法錄及其他》、李聲庭的《人權·法治·民主》、《我志未酬》和艾莎道拉·鄧肯的《鄧肯女士自傳》(於熙儉翻譯)。1966年8月1日,李敖正式離開文星書店。1966年12月24日,胡適夫人江冬秀法院按鈴申告文星書店負責人蕭孟能盜印胡適遺作。

1968年1月25日午,警總突擊搜查文星書店資料室。同年2月15日,文星書店總經理鄭錫華因「叛亂嫌疑」被捕。2月20日,蕭孟能亦因「叛亂嫌疑」被查,警總指在文星書店資料室查到禁書《思想雜談》。3月16日,文星書店宣佈將於4月1日結業。4月1日,文星書店正式停業。[2]

出版品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李敖. 《文星》(1962-1966 二十七到三十一歲). 李敖回憶錄. 
  2. ^ 辛廣偉. 台灣出版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