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威尼斯共和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最尊貴的威尼斯共和國
Serenìsima Repùblica
Vèneta威尼斯語

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
義大利語
697年—1797年
威尼斯國旗
國旗
威尼斯國徽
國徽
1789年威尼斯共和國的大致疆域
1789年威尼斯共和國的大致疆域
首都埃拉克萊亞
(697年-742年)
馬拉莫科英語Malamocco
(742年-810年)
威尼斯
(810年-1797年)
常用語言拉丁語威尼斯語意大利語希臘語南斯拉夫語支
政府議會制
寡頭
共和制
總督 
• 697年-717年(首)
保羅·盧奇奧·安納費斯托
• 1789年-1797年(末)
盧多維科·馬寧
立法機構大議會
• 上院
參議院
• 下院
十人議會
歷史時期中世紀近代
• 建立
697年
1082年
1202年-1204年
1571年
• 《萊奧本條約英語Treaty of Leoben
1797年4月17日
1797年10月18日
貨幣威尼斯里拉英語Venetian lira
前身
繼承
拜占庭帝國
奇薩爾皮尼共和國
奧地利大公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今屬於 義大利
 克羅地亞
 希臘
 阿爾巴尼亞
 賽普勒斯
 蒙特內哥羅
 斯洛維尼亞
 土耳其
威尼斯共和國的疆域及與奧斯曼帝國對峙圖,15世紀-16世紀

威尼斯共和國威尼斯語:Repùblica de Venèsia;義大利語Repubblica di Venezia),拉丁語中傳統上稱「La Serenissima」(義大利語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意為「最尊貴的威尼斯共和國」),清代曾經譯為「呡年呻」[1]閩南語讀作Bîn-nî-sin,為英語Venetian之音譯),是位於現今北意大利,以威尼斯潟湖社群為中心的海上共和國。它於5世紀至1797年存在,聖馬可飛獅為其國徽象徵。共和國於中世紀時發展成為一個經濟中心,並在文藝復興時期穩固了這一地位。雖然在文藝復興時期,以意大利文出版已成為標準,但直至今日威尼斯語依舊被居民使用。

威尼斯早期因鹽的交易而開始繁榮,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這座城邦開始成為海權國英語Thalassocracy。它統領了地中海以及歐洲與北非、亞洲的貿易。威尼斯海上力量參與了十字軍東征,其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尤其出名。然而威尼斯視羅馬為敵人,並保持了由威尼斯宗主教規劃的高程度的宗教及意識形態獨立,以及高度發達的獨立出版業,其在幾個世紀裡作為避開羅馬天主教審查制度的安全之所。威尼斯逐步征服了亞得里亞海沿岸,成為最為富裕的商人階級的居住地,對城內知名的藝術及建築創作進行贊助。威尼斯的商人們是當時歐洲極具影響力的金融家。這座城邦同時也是一些知名的歐洲探險者,如馬可·波羅,以及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貝內德托·馬爾切羅英語Benedetto Marcello的故鄉。

共和國由威尼斯總督統治,其由威尼斯大議會的成員選舉,城內的商人和貴族形成寡頭政治。威尼斯及其他意大利地區的海上共和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威尼斯居民們逐漸地開始支持這套治理體系。

美洲以及通往東印度的大西洋新航路的開闢,象徵着威尼斯作為海上共和國開始走向衰落。它在地中海的勢力與疆域也因奧斯曼帝國的持續進攻而萎縮。1797年,威尼斯共和國被撤退的奧地利和法國軍隊洗劫,隨後被拿破崙一世入侵,威尼斯共和國被分為奧地利威尼斯省英語Venetian Province、法國附庸國奇薩爾皮納共和國以及法屬伊奧尼亞群島英語French rule in the Ionian Islands (1797–1799)。19世紀,意大利統一後,威尼斯成為了意大利王國的一部分。

歷史

[編輯]

威尼斯緊靠着意大利半島,早先屬西羅馬帝國[2]。5 世紀時,日耳曼民族征服意大利半島,滅亡西羅馬帝國[2],根據當時的文獻與傳說,沿岸城鎮的居民逃往瀉湖並建立了半永久性的居住點,成為了日後威尼斯的起點。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征服意大利時,已發展成一座正式城鎮的威尼斯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領土[2]。威尼斯於8世紀獲得自治權。第一位受君士坦丁堡承認的總督為奧爾索·伊帕托。公元1000年前,威尼斯的經營大致不出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兩岸及附近沿海[2]

中世紀盛期,約1000年後,威尼斯貿易伸張至亞德里亞海,並參與歐洲與黎凡特的貿易[2],而變得非常富裕。威尼斯海軍(由恩里科·丹多洛統率)於1204年4月13日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攻陷君士坦丁堡,並屠城劫掠,對威尼斯的擴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接連獲得重要領土、港灣[2]。在瓜分拜占庭帝國土地時,威尼斯獲得愛琴海內的許多島嶼,包括克里特島優卑亞島,建立一個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在1253年至1381年的威尼斯-熱那亞戰爭及關鍵的基奧賈戰爭(1380年)中,威尼斯最終擊敗海上死敵熱那亞共和國,獲得勝利及1380-1499年的百年盛世。因為熱那亞商船與艦隊從此不在東地中海出現,被迫將貿易重心放在西地中海,讓威尼斯獨佔東方貿易和利潤最高的香料貿易,而與奧斯曼帝國在1470年的初期作戰,威尼斯仍能保持較土耳其優的海軍實力,直到1499年被土耳其海軍超越為止。

15世紀,威尼斯市政會議丟失一些要地:1430年威尼斯失去塞薩洛尼基,1470年把盛產小麥的內格勒蓬島讓給奧斯曼帝國,1475年瀕臨亞速海的塔納,但在15世紀從熱那亞奪取塞浦路斯島[3]

在15世紀初期,威尼斯人開始向意大利內部和達爾馬提亞擴張。威尼斯安插了貴族,以管理這些地區。威尼斯的這些行動是為了對抗14世紀末米蘭公爵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的擴張威脅,威尼斯人對於1402年吉安勢如破竹的征服而感到驚恐,於是在1420年代向外擴張到倫巴底西部,第一次建立一個真正的領土帝國。威尼斯控制的人口從母城的15萬,增加到16世紀連同加盟區的250萬人。從1402到1410年,威尼斯已奪取整個威尼托地區的大部份,包括很多重要城市包括維羅納帕多瓦,成為意大利中北部的第一霸權,並與米蘭公國爭霸了30多年(1421年-1454年)[4]

15世紀下半開始,威尼斯人亦與教宗爭奪羅馬涅的控制權。這導致1508年康布雷聯盟與威尼斯開戰、成員包括教宗儒略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他們聯合一起欲消滅威尼斯共和國,幾乎讓威尼斯萬劫不復。特別是五萬法軍1509年於安那迪勞戰役中大勝3.5萬的威尼斯軍,讓馬基維利評論說:「威尼斯人一戰丟掉了八百年以來他們祖先的努力成果」。但後來聯盟自己內部分裂,加上威尼斯人的堅忍不拔,上至總督貴族破家捐財、下至平民各自武裝,多次奮鬥拚死力搏,終於找到可趁之機瓦解聯盟,不但起死回生逼退法軍,還多次找到盟友或交換盟友,試圖奪回慘丟的領土和利益。結果至1521年威尼斯雖然未有嚴重的領土損失,但已耗盡國力及人物力資源。這讓威尼斯人深刻感受到,他們財富與國際地位的巔峰期已一去不返,而且威尼斯徹底喪失了陸上的霸權勢力,不再像過去一百年那樣主導意大利中北部的政治格局(改由西班牙和法國主導)[4]

從十五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和東地中海的擴張,爭奪威尼斯的勢力範圍,甚至侵占威尼斯的領土,歐洲傳統的貿易航線受到威脅。美洲新大陸於該世紀末被發現,繞非洲通往東方的航路被開通。奧斯曼帝國於1517年征服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傳統東西方通道完全被土耳其人控制。從此,國際貿易逐步從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轉移,威尼斯開始衰落。

1570年,塞浦路斯被奧斯曼帝國入侵,並於1571年被征服。儘管神聖聯盟(包括大量威尼斯軍隊)於該年稍後的勒班陀戰役中取勝,但威尼斯在確定失去塞浦路斯之後便很快跟土耳其人議和。1669年,經過長達24年的較量克里特島終於被土耳其占領。

由18世紀開始,雖然威尼斯共和國能繼續統治威尼斯地區、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和愛奧尼亞群島,但它已經衰落,儘管壯麗的城市與藝文發展使威尼斯成為了一個旅遊勝地,但做為國家的影響力已逐漸萎縮到無足輕重的程度。在1797年拿破崙法軍入侵威尼斯,隨後割讓給奧地利。1805年又變為拿破崙意大利王國一部分,1814年又被奧地利占領。在1848年起義中威尼斯共和國曾短暫復國,但很快便被奧地利征服,成為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的一部分。1866年,脫離奧地利,統一到以撒丁尼亞王國主導的意大利王國

政府

[編輯]

總督

[編輯]

威尼斯總督Doxe)是專制的統治者。最初總督由拜占庭帝國任命,從11世紀起,則改由本地選舉產生。總督為終身制,但常有被彈劾、被暗殺、被罷免和被流放者[2]。自公元726年,至1797年威尼斯滅亡,總督共119人,千餘年中,總督平均任期九年[2]

威尼斯總督上任前需宣誓(promissione ducale),誓言不僅使總督效忠威尼斯,還規範其職責、限制其權力,相當於職業合約[2]。總督誓言起初不過是一種形式,但後來越來越複雜。11世紀之後,新總督就職前,由一個特別委員會草擬誓辭,另外一個委員會檢閱前任統領的記錄,並提醒特別委員會添加、修改誓詞[2]

1228年,里奧多貴族削弱威尼斯總督的職權,設立顧問團(日後名為「哥蘭提亞」)和最高法庭(日後名為「沙羅維亞」)。[5] 他們亦成立了兩個部門稱為「薩比安提斯」(sapientes),於日後發展成了六個部門。「薩比安提斯」轄下的部門和某幾個其它組織被稱為一個「高里捷奧」(collegio),它是一個協助實行政府職務的部門。1229年由主要議會選舉出來的六十人1建立了一個參議院,名為「威尼斯元老院」(Consiglio dei Pregadi或Senato)。在這段時間總督還有少許實權,而真正的權力操控在威尼斯大議會上,這是一個極為限制的議會式機構,只准許共和國內的貴族成員參與。威尼斯聲稱其政府是「古典的共和國」,因為其政府是由總督的君主專制、參議院的貴族政治和大議會的民主政治三種體制混合而成的聯合政府

威尼斯唯一的貴族是商業貴族,在1297年通過了一部憲法,除了約兩百個最富有的家族外,將其他人排除在統治威尼斯的大議會(又稱「大元老院」)之外。由此它避免了專制主義和民權政府兩個極端,使寡頭政治得以安穩地維持其權力達幾個世紀之久。威尼斯政府的管理方法好比是一種廣泛的商業合作,在這種合作中,領導家族作為股東和董事產生作用,無論如何這使得威尼斯獲得一種中世紀後期不常見的內部安寧和繁榮。

1335年,「十人議會」設立並變得權力強大,而大約於1600年它因為職權受到規限而變得隱匿、沒有多大作為。它的權力隨着時代轉變有所不同,由原來是大議會的從屬,到後來甚至反過來職權高於大議會。

宗教

[編輯]

威尼斯人信奉天主教,但是不受教宗約束,這在中世紀是一種獨特的現象。威尼斯主教由威尼斯參議院提名後,由執政官通知教宗,教宗可以否決,但不能自推候選人[2]。威尼斯有60個到70個教區,各教區神父由本區內房產所有人推舉,然後由威尼斯主教任命。一般僧侶受貴族監視。聖馬爾谷是威尼斯的主保聖人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與威尼斯執政官官邸相連[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乾隆52年(1787)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之環海全圖,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3. ^ 費爾南.布羅代爾. 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年: 572–573. ISBN 9787100064620 (中文(簡體)). 
  4. ^ 4.0 4.1 (美)威爾·杜蘭著、幼獅文化公司譯,《世界文明史‧第五卷‧文藝復興》,頁352、358
  5. ^  此句或之前多句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Dog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8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9–380. 1911.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