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世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千纪 1千纪 | 2千纪 | 3千纪
世纪 16世纪 |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2世纪
年代 1800年代 | 1810年代 | 1820年代 | 1830年代 | 1840年代 | 1850年代 | 1860年代 | 1870年代 | 1880年代 | 1890年代

1801年1月1日19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该世纪属于“不列颠治世”初期与全盛时期,这段期间最显著的是英国西欧北美1840年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英国是19世纪遥遥领先的世界大国和海上霸主,有着当时“世界工厂”的称号,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的倡导者,并且是早期议会民主制的诞生地,无论在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水平亦有显著的贡献。连带的,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并影响到社会科学(包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诞生或重塑。另一方面,英国透过强大的生产力与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并以倾销的方式促进许多古文明国度,如中国印度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走向“现代化”。

此外,民族主义兴起,使多数欧洲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代国家,并开始建立与保存本国的历史与文化

社会上,大量的社会冲突不停发生,使得社会主义势力逐渐地得到扩张,这其中又以深深触发下一世纪冷战的马克思主义最为著名。

艺术上,上世纪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后来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又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希望透过绘画文学音乐摄影等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与人物,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为著名。

历史

[编辑]

19世纪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动荡的世纪,中国爆发太平天国之乱,欧洲在拿破仑的铁蹄下变成一片焦土,英国进行着工业革命,而俄罗斯也进行农奴制的改革,德意志走向统一,奥斯曼帝国旗下的阿拉伯民族纷纷征求独立,印度爆发反英战争日本开始维新,美国逐步成为美洲第一强国。

19世纪挪威生活的油画

东南亚

[编辑]
  • 缅甸:1886年,贡榜王朝灭亡,英国将缅甸纳为英属印度的一省,并将首府设于仰光
  • 暹罗在拉玛四世(蒙固王)统治时代,暹罗开始受到欧洲列强的压迫。1855年,英国迫使拉玛四世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深感西方技术文化先进的拉玛四世开始在国内推行现代化,力图使暹罗向欧洲的国家模式靠拢。他的继承人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大刀阔斧地对国家进行改革。拉玛五世鼓吹某种民族主义君主制。在他的鼓励下,暹罗的封建制度几乎被扫除,开始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拉玛五世被迫向英国和法国割让领土,但也因此让暹罗免于变成列强的殖民地。
  • 马来半岛:1824年英国与荷兰签署1824年英荷条约,最终确立英国对马来亚的霸权,同时也决定当代马来西亚的雏形。1826年,英国把槟城(即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与纳闽联合组成海峡殖民地。海峡殖民地最初由位于加尔各答的东印度公司所管理,其后槟城新加坡先后成为这个殖民地行政中心。直到1867年,其行政权由印度总督移交给伦敦的殖民地事务大臣管理。华侨习惯称其为“叻屿岛甲”或“三州府”。在19世纪里,英国与马来亚的其它苏丹国签署协议,在这些国家中设立代办,帮助苏丹管理其国事,这些代办很快就成为这些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 东印度群岛:由荷兰统治。
  • 菲律宾群岛:在19世纪,西班牙在教育上加大投资。通过在1863年12月20日的教育法令,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下令建立免费的公共教育系统。西班牙语作为传授语言。这个使得受过教育的菲律宾人数量增加。此外,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缩短了行驶至西班牙的时间。这个使得在西班牙和欧洲学习并且扩宽视野的菲律宾人增加。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12月10日,西班牙被美国打败,签署巴黎条约,美国政府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购买菲律宾主权,美国统治时期开始。
  • 越南:1861年(嗣德十四年)法军在对华作战后全力进侵南圻。1862年(嗣德十五年),迫使阮朝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割让边和定祥嘉定等地给法国。1883年中法战争后,中国丧失其原宗主国地位。1882年签订第一次顺化条约,1884年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后沦为法国保护国。
  • 新加坡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受到英属印度当局的管辖。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峡殖民地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

随着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发展以及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新加坡成为航行于东亚和欧洲之间船只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后,随着当地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新加坡也成为全球主要的橡胶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1873年到1913年间,当地的贸易增长八倍。经济的发展也吸引区域内的移民。到1860年,人口已经增长到80,792。

东亚

[编辑]
19世纪前往北美洲兴建铁路的中国劳工
  • 中国

19世纪对于中国是个“革新”的世纪,这段时间中国先后爆发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同治回乱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战争。当中这些对西方列强的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一再的冲击了中国人。关闭锁国的清廷开始有“西学东鉴”的声音,由此西方的思想和学术开始大规模涌入中国。

  • 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长达200多年后,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遭遇和中国一样的问题,政治保守,思想陈旧,封建意识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的进步。19世纪中期,一艘美国军舰来到江户湾,虽然只是请求上岸通商,但是最终却导致倒幕运动,爆发推翻幕府统治的序幕。戊辰战争后,大政奉还,重新掌握政权的天皇家族主张西学,改变日本命运的明治维新运动开始。

  • 朝鲜半岛

19世纪的前期,由于朝鲜纯祖对天主教的排斥,这种政策实际上阻碍朝鲜的发展。受影响于日本变法的成功,朝鲜王室开始有效仿日本和主张“亲华抵日”的两种对垒。因两班制的影响,王权的实际力量大大削减,大部分的情报掌握于两班阶层甚至是贱民之手,王权无法亲眼见识到日本维新后的力量,这当然是无法压制住底层民众声音的。终于,这种低沉的压迫引发东学党事件,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的新式军队。朝鲜王室是存是留,何去何从,从此由列强掌控。

  • 琉球群岛

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日本弘化四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王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主权国家,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汉文、英文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琉美修好条约。琉球海上贸易受到冲击。 1871年,一群前往首里上缴年贡的琉球宫古岛人回程时因台风漂流至台湾东岸,部份被当地原住民杀害。后来中国政府将生还的琉球人送回国,但日本却认为琉球人为日本属国人民,日本以保护属国人民为由,向中国交涉。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王国属于日本的“内藩”,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

南亚

[编辑]

中亚·中东

[编辑]

欧洲

[编辑]

工业化国家的人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每个角落与各个部落。可另一方面演化论民族主义使他们逐渐产生白种人的负担这种优越感,进而埋下20世纪前半叶种族屠杀的伏笔。

北美

[编辑]

伴随着世界的不宁静,美国也打响征服美洲的第一枪,在7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版图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淘金热自由女神的建立,西部铁路的开发,可以说美国正在大步迈向未来。对法、英、西班牙等其他美洲统治者集结主力在欧洲的时候,美国也对周边新兴起的民主国家蠢蠢欲动。先后发动对墨西哥海地古巴等国家的入侵。宗教上,美国的浸信会开始分裂,摩尔门教耶和华见证人共济会等纷纷在美洲这片热土上与殖民者的天主教势力作斗争。但是上帝很公平,在美国眼看进入中美洲的时候,爆发以南方种植园主以同一理由所率领的反叛。由此美国打响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最终北军以解放黑奴的名义完胜。这个新兴的国家,若不是南部的叛乱,美国完全有能力保住墨西哥,从而打开进往南美洲的大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飞速发展,其实力远远超过同一时间扩张的其他欧洲列强。欧洲人开始大规模向美国迁徙。虽然世纪初美国还很弱小,甚至曾有英军火烧白宫等尴尬事件,但是到了19世纪末,美国毫无疑问的成了美洲的领头羊。“美国人”(American)这个词在英语里彻底代替了“美洲人”。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编辑]

天灾人祸

[编辑]

1800年代

[编辑]

1810年代

[编辑]
坦博拉火山破火山口

1820年代

[编辑]

1830年代

[编辑]
  • 1833年嵩明地震:1833年9月6日,中国云南嵩明发生一场8.0级地震[3]。地震倒塌房屋48888间,草房38733间,压死6700余人。据修复寺庙的碑记和后人调查资料统计,20座寺庙、亭阁等建筑崩倾倒塌,佛像倾裂。水济五孔石桥摇平,聚川桥、专龙桥震倒,镇水桥塌损。回族坟墓地开裂尺许。杨林的庙宇、民舍几乎倒尽[4]

1840年代

[编辑]
爱尔兰大饥荒中的Skibbereen英语Skibbereen,由伦敦新闻画报委托英国科克郡画家James Mahony (1810–1879)制作而成。
  • 1842年海地角地震:1842年5月7日,海地北部的一个重要海港、北部省首府海地角发生强度为8.1级地震并且出现大范围破坏性海啸,严重影响海地北部海岸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边境地区,大约有5000人死于地震,另有300人死于海啸。
  • 爱尔兰大饥荒: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5]。在受大饥荒影响最为严重和同为爱尔兰语诞生之地的爱尔兰西部和南部,这段时期被则被称为An Drochshaol[6],意为坏时光(又译作“艰难时刻”)。而灾情最严重的的1847年则被称为“黑色47年”[7][8] 。在大饥荒的影响下,约有100万人死于饥饿,另有超过100万人被迫离开爱尔兰[9]。大饥荒使爱尔兰当时的总人口减少了20%至25%[10]
  • 1850年西昌地震:1850年9月12日,中国四川西昌发生一场7.5级地震。城内城外及各乡场受灾户27,880余家,灾民135,382口,倒塌瓦屋、草房26,106间,压毙20,652人[11]
  •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50年—1864年)是中国南部由自称耶稣之弟的客家人洪秀全发起的叛乱。很多资料称此乱总死亡人数为约20,000,000,另一些则称高达50,000,000,“一些史学家估计自然灾害和政治镇压可能在1850年—1865年间造成了200,000,000中国人丧生”。这一数字不像真的,因这近乎是1851年中国估计人口的一半。

1850年代

[编辑]
  • 湘军九江屠城:1858年4月,湘军李续宾部攻破九江,将城中近2万军民全部屠杀。李续宾的上司湖广总督官文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说:“城外勇冲杀而入,该逆(城内军民)无路可奔,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对于湘军屠杀平民,官文这样解释:“奴才等查九江贼窟已阅六年,万余之贼顽梗负固,其中决无善类,设有胁从之民,必早投诚,设计逸出。”[12]

1860年代

[编辑]
同治陕甘回乱

1870年代

[编辑]
1878年画,《中国饥荒》 (The Famine in China)。饥荒受难者被强迫把儿女给卖掉。

1880年代

[编辑]

1890年代

[编辑]
一份西方报纸登载日军甲午战争中执行旅顺大屠杀残害中国人的素描。[28]

战争与政治

[编辑]

科学技术

[编辑]

文化娱乐

[编辑]

社会与经济

[编辑]

疾病与医学

[编辑]

环境与自然资源

[编辑]

宗教与哲学

[编辑]

19世纪年历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Oppenheimer, Clive. Climatic,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st known historic eruption:坦博拉火山(Indonesia) 1815. 自然地理(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003, 27 (2): 230–259. 
  2. ^ sina_mobile. 1816年为什么被称为“无夏之年”,这一年的夏天真的冻死人了. k.sina.cn. 2020-01-01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3. ^ 郭增建,马宗晋主编. 中国大地震研究 1.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8-08: 131. ISBN 7-5028-0016-6. 
  4. ^ Crisis and Response: A Research on the Earthquake in Yunnan in 1833. CNKI. Kunming University.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5. ^ Anne-Marie Quigg. The Handbook of Dealing with Workplace Bullying. Routledge. 2016-03-03: 99– [202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6. ^ ([//web.archive.org/web/20200512043154/https://www.duchas.ie/en/tpc/cbes/4427742?con=G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reat famine (An Drochshao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úchas.ie
  7. ^ Éamon Ó Cuív, ([//web.archive.org/web/20200517204333/http://www.irishfamine.ie/wp-content/uploads/2015/11/2009-05-08-FINAL-speech-for-University-of-Toronto-Lecture.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n Gorta Mór – the impact and legacy of the Great Irish Fam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An Fháinleo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6. "drochshaol, while it can mean a hard life, or hard times, also, with a capital letter, has a specific, historic meaning: Bliain an Drochshaoil means The Famine Year, particularly 1847; Aimsir an Drochshaoil means the time of the Great Famine (1847–52)."
  9. ^ Ross 2002,第226页.
  10. ^ Kinealy 1994,第357页.
  11. ^ Jinwei, Ren; Ping, L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aulting of the 1850 earthquake in Xichang, Sichuan. Seismology & Geology. 1993-01-01, 15: 97–106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5). 
  12. ^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13. ^ 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
  14. ^ 路伟东. 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 禹贡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1) (中文). 
  15. ^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635页
  16. ^ 路伟东. 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 禹贡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2) (中文). 
  17. ^ 1864年中國人屠南京!兇殘程度遠超日本!,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中文(中国大陆)) 
  18. ^ 中共南京市委. 党史工作办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19. ^ 茹芝山房吟草.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丛书.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19 [2021-08-18]. ISBN 978-7-219-025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20.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公民世纪"书系.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226 [2021-08-18]. ISBN 978-7-5087-071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21.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北京出版社. 1987: 576 [2021-08-18]. ISBN 978-7-200-001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issue=被忽略 (帮助)
  22. ^ 中共南京市委. 党史工作办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71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中文). 
  23. ^ USGS. Arica, Peru (now Chile) 1868 August 13 21:30 UTC. Historic Earthquakes. 26 October 2009 [28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24. ^ 张大仁. 被遺忘的清末饑荒丁戊奇荒:饑民把石子磨成粉充饑 | Anue鉅亨 - 時事. Anue钜亨. 2014-05-29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中文(台湾)). 
  25. ^ Hou, K.; Lei Z.; Wan F.; Li L. & Xiong Z. Research on the 1879 South Wudu M8.0 Earthquake and Its Co-Seismic Fractur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6, 20 (1) [30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26. ^ 1887年9月30日 黄河决口. 人民日报. 2011-09-30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27. ^ 寿富《先考侍郎公年谱》谓:“是秋,京师瘟疫盛行。”
  28. ^ Trumbull White. The War in the East: Japan, China, and Corea. 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War. P. W. Ziegler & Company. 1895年: 583页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29. ^ 英冒险家记录甲午旅顺大屠杀:女人被斩成几段. 环球网. 2014-04-01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30. ^ 纪念“旅顺大屠杀”事件125周年:大连旅顺举行公祭仪式_手机搜狐网. m.sohu.com.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31.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發展史》.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9). 
  32. ^ 尹章义. 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三). 历史月刊.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33. ^ Historic Earthquakes: Sanriku, Japan.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8). 
  34. ^ Nakao, Masayuki. The Great Meiji Sanriku Tsunami June 15, 1896 at the Sanriku coast of the Tohoku region. [200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3). 
  35. ^ 山西“太原教案”纪念日 重温传教士殉道足迹 - 基督时报—基督教资讯平台. www.christiantimes.cn.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36. ^ 海兰泡惨案:数千中国人被杀_资讯_凤凰网. news.ifeng.com.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