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無被害人犯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被害人犯罪是指在任何成年人自願或互相自主同意的基礎下,所進行的非法行為。由於相關行動是自願的,故可以說不存在真正的被害人。

無被害人犯罪的定義因地區及各地司法系統而異,但一般包括持有違禁品娛樂性用藥、進行性交易、成年人之間合意進行某些禁忌的性行為(例如近親性交)、自殺[1]武器贩运英语arms trafficking、擅闯禁區、走私、非法移民等行為[2]。不過它的範圍仍有一定爭議性[3]。埃德溫·舒爾和雨果·亞當在他們的合著《無被害人犯罪:爭議的兩面》中寫道:「其中一些規管無被害人犯罪的法律會製造次级犯罪,且它們都會製造新的『罪犯』。要不是觸犯相關法律的話,當中很多都是十分守法的公民及當權者」。

游说者或活動家可能會在質疑某法律條文的正當性時,使用此一用語[4]

根據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傷害原則英语Harm principle,只要只牽涉自己,而沒有傷害他人,人就可以自由行動[5]有人認為,並不適用於國家、社群等可能會指控某人犯罪的抽象實體。[來源請求]

定義

[编辑]

芝加哥大學高級講師吉姆·萊策爾界定了用於分辨無被害人犯罪的兩項特徵——若相關行為推至極端,則能夠看出一種獨特分明的行為模式;它的負面後果只會在參與者身上顯現[6]

在理論上,每個政體皆會自行決定及實行自身想實行的法律,以讓它的公民實現最大的幸福。不過知識、行為、價值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社會也因此而變化,令法律可能滯後於現實情況。一旦大多數人認為某條法律為沒有必要,而該法又未得廢除,那麼就有可能成為無被害人犯罪。

很多無被害人犯罪是因某項違法貨品或服務的需求很高而起。而把之刑事化則會限制供給,令它遠低於需求,繼使相關產品或服務於黑市的價格抬高,並令繼續從事相關活動的賣家獲取暴利。此一「犯罪壁壘」反而會促使老练、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成長。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此後會把手伸向其他犯罪領域。高昂的利潤仍能成為一筆大的賄款,及供予組織發展其他非法事務的資本[7]

批評無被害人犯罪的人常會引用毒品戰爭作例子。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毒品本身不直接對其他人構成傷害。他們認為毒品刑事化會抬高毒品的價格。例如貝多和舒爾於1974年寫道:「英國海洛因的药店價格為每粒0.06分。到了美國街頭,則為每粒30-60元」。他們結論道,司法介入所導致的價格升高會提供一個誘因,使吸毒者犯下像偷竊、搶劫般的罪行,令他們為了得到毒品而選擇危害社會。

除了會創造毒品黑市以外,支持毒品合法化的人还认为,毒品戰爭會令被定罪者的再就業能力降低,从而减少了社會的劳动力。美國因毒品而被定罪的人有增加趨勢。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數據顯示,1980-2009年間「因持有或使用毒品而被捕的白人比率增加了一倍,黑人則增加了三倍」[8];然而在美國毒品戰爭也使得使用非法藥物的總人數下降了40%,根據一項受到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贊助的研究,在1979年,美國總共有兩千五百萬人使用非法藥物;而在1999年,則有一千四百八十萬人使用非法藥物。[9]

無被害人行為合法化

[编辑]

在一些國家,部分在以往被視為違法的行為,到了當今已被合法化/除罪化。

自殺也是一個無受害者犯罪的例子,雖無被害者但在過去的英國還是被認為自殺是一種罪,在過去的英國,自殺未遂會被起訴,自殺被認定是一種罪,後來英國將自殺除罪化。[10]

無被害人犯罪當中包含了性行為及藥物濫用這兩個類別。首先:

  • 俄國在十月革命之後,把同性戀除罪化[11]。布尔什维克在1922年的《布尔什维克法典》中,将两情相悦的「性越軌」(sodomy)除罪化,使其从非法性行为名单中刪去,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想简化对性犯罪的处理方式[12]斯大林政權之後破坏了《布尔什维克法典》,並迫害一眾同性戀者,但相關迫害程度仍未可知[13]
  • 英國於1950年代發表了《沃尔芬登报告》,建議「成人私下的同性戀行為應予以合法化」。
  • 大約50年之後,劳伦斯诉德克萨斯州案終使得美國全國同性性行為合法化。截至2018年,在阿拉巴馬州販賣性玩具仍屬違法。

在澳洲使用娛樂性大麻仍屬違法行為(部分地區除外)。不過它在當地卻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毒品」,情況跟美國及新西兰相近[14]美國禁酒令於1933年正式廢止。它被視為一場失敗的「社會實驗」,因為民眾們根本不理會禁令,且轉喝自製的烈酒,以代替持牌酒類飲品,結果使問題惡化[15]。當今美國則有大麻合法化與否的爭議[16]。在美國及澳洲,主張合法化者有一定聲勢,因為這可帶來龐大的收入[14][17]

在很多地區,性交易為合法的,不過仍受到一定規管。荷蘭於1999年成為首個使性交易合法化的國家。但在2012年,當地開始考慮加強規管[18]

爭議

[编辑]
各種毒品和癮品的危害對比,其中酒精是最為危險的。圖中最高可能的傷害度定為100,並以此定所有藥物的相對傷害度;而深藍色的部份為某種藥物對他人的傷害,浅藍色的部份為該藥物對使用者自身造成的傷害。這圖表顯示了多數藥物都多少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換句話說,不能簡單地認定濫用藥物不會對社會第三方造成傷害。

反對無被害人犯罪合法化的人很多擔心一旦使之合法化,便會導致社會道德標準下降。但在很多時候,這種理據並不充分。美国一般以追溯效力來应对犯罪,但無被害人犯罪則多屬預防性的,因此具有很大爭議性[19]

此外無被害人犯罪是否真的「無被害人」仍有一定爭議性。毒品交易可能對毒贩、使用者的家屬及其他参与者構成傷害[20],而這些危害不能全數歸咎於入罪化所衍生的各種問題,像例如屬於合法藥物的酒精會導致暴力犯罪[21]酒駕肇事,同樣屬於合法藥物的香菸的二手菸也會對他人生理健康造成傷害。持有兒童或成年人色情製品亦常被視為無被害人犯罪,但擁有這種觀點的人一般沒把製作過程中對兒童或成年人的傷害考慮在內[2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Suicide still treated as a crime in at least 20 countries,Sarah Johnson
  2. ^ Black's Law Dictionary.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3. ^ Is Prostitution a Victimless Crime?. [2015-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0). 
  4. ^ Schur, Edwin. Victimless Crimes: Two Sides of a Controversy.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73. 
  5. ^ "The only part of the conduct of anyone, for which he is amenable to society, is that which concerns others. In the part which merely concerns himself, his independence is, of right, absolute. Over himself, over his own body and mind, the individual is sovereign."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Oxford University. 1859: 21–22 [2008-02-27]. 
  6. ^ Hughes, B. T. (2015). Strictly Taboo: Cultural Anthropology's Insights into Mass Incarceration and Victimless Crime. New England Journal On Criminal & Civil Confinement, 41(1), 49-84.
  7. ^ Frase, Richard. Encyclopedia of Crime and Justice.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8. ^ Snyder, Howard. Arre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4). 
  9. ^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Fact Sheet - Substance Abuse - A National Challeng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Research at HHS.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10. ^ An Act to amend the law of England and Wales relating to suicide, and for purposes connected therewith
  11. ^ Merrick, Jeffrey. Homosexual Desire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The Regulation of Sexual and Gender Dissent (review).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2003, 36 (4): 1089–1091. doi:10.1353/jsh.2003.0104. 
  12. ^ Healey, Dan. Homosexual desire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public and hidden transcripts, 1917-1941: 39–41. 1998. 
  13. ^ Healey, Dan. Homosexual Existence and Existing Socialism: New Light on the Repression of Male Homosexuality in Stalin's Russia.. GLQ: A Journal of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2002, 8 (3): 349–378. doi:10.1215/10642684-8-3-349. 
  14. ^ 14.0 14.1 Hall, W. The recent Australian debate about the prohibition on cannabis use.. Addiction. 1997, 92 (9): 1109–1115. doi:10.1111/j.1360-0443.1997.tb03668.x. 
  15. ^ Hall, Wayne. What are the policy lessons of National Alcohol Prohib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20–1933?. Addiction. 2010, 105 (7): 1164–1173. PMID 20331549. doi:10.1111/j.1360-0443.2010.02926.x. 
  16. ^ Routh, Matthew J. Re-thinking liberty: Cannabis prohibition and substantive due process. The Kansas Journal of Law & Public Policy. 2017, 26 (2): 174–175. 
  17. ^ Mcginty, Niederdeppe, Heley, & Barry. Public perceptions of arguments supporting and opposing recreational marijuana legalization. Preventive Medicine. 2017, 99: 80–86. doi:10.1016/j.ypmed.2017.01.024. 
  18. ^ Outshoorn, Joyce. Policy Change in Prostitution in the Netherlands: From Legalization to Strict Control..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012, 9 (3): 233–243. doi:10.1007/s13178-012-0088-z. 
  19. ^ Green, Stuart P. Vice Crimes and Preventive Justice. Criminal Law and Philosophy. 2013-10-10, 9 (3): 561–576. doi:10.1007/s11572-013-9260-7. 
  20. ^ Reiter, Nicholas. Dollars for victims of a "victimless" crime: A defense of drug dealer liability acts. Journal of Law and Policy. 2007, 15 (3): 1329–1374. 
  21. ^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向「酒精」Say No! 才是酷 [醫政科].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22. ^ Rogers, Audrey. Child Pornography's Forgotten Victims. Pace Law Review. 2008, 28: 847–885. 

延伸閲讀

[编辑]
  • Ain't Nobody's Business If You Do (ISBN 0-931580-58-7) is a book by Peter McWilliams criticizing the existence of laws against consensual crimes. See mcwillia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