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涵
林默涵(1913年1月10日—2008年1月3日),原名林烈,笔名默涵,福建武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理论家。
生平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留学日本,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回国,开始以笔名“默涵”发表文章。1938年他到延安,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日战争及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先后在《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新文化》、《大众文艺丛刊》等报刊任编辑和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1953年,林默涵与何其芳在《文艺报》上发表了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人民日报》作了转载[1]。文化大革命中,林默涵遭到严厉批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林默涵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以及文艺界的团结做出贡献。林默涵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
晚年的林默涵被视为左派代表人物。1988年,魏巍、林默涵合作,在《光明日报》社下面创办了《中流》杂志,魏巍、林默涵担任主编。《中流》依然秉承1980年魏巍等人创办的刊物《时代的报告》(1983年更名为《报告文学》,魏巍等人离职)的办刊宗旨,坚持“要继续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义”。[3]
200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2001年7月,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内的老干部以“一群共产党员”为名,向中共中央上书《“七一讲话”是极其重大的政治错误事件》,反对江泽民的“七一讲话”中吸收资本家入党(即“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三个代表”等观点,质疑“共产党的总书记到底代表谁?”指责“七一讲话”的“三个代表”思想“违反了党章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是带头破坏党的规定”。2001年7月的《中流》杂志将该上书的主要内容用文章的形式公开刊登。2001年8月,《中流》杂志被停刊。[3]
著作
- 在激变中
- 林默涵文论集
参考文献
- ^ 郭大钧. 中国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0.
- ^ 2.0 2.1 林默涵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徐庆全,魏巍:一篇文章与一本杂志,共产党员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