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修订间差异
Riverajeter2011(留言 | 贡献) |
Ericliu1912(留言 | 贡献) 小 →top: 修飾語句 維護清理 |
||
(未显示12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expand language|de|en}} |
|||
{{noteTA |
{{noteTA |
||
| G1 = 人物譯名 |
|||
| T = zh-hans:卡斯帕·弗里德里希; zh-hant:卡斯巴·佛烈德利赫;|zh-hans:弗里德里希; zh-hant:佛烈德利赫;|zh-hans:卡斯帕; zh-hant:卡斯巴; |
|||
|1=zh-hans:卡斯帕; zh-hant:卡斯巴; |
|||
}}{{Infobox artist |
|||
}} |
|||
| name = 卡斯帕·大衛·弗雷德里希<br>{{small|Caspar David Friedrich}} |
|||
{{Infobox artist |
|||
| image =Caspardavidfriedrich self1.jpg |
|||
| name =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
|||
| image = Gerhard von Kügelgen portrait of Friedrich.jpg |
|||
| image_size = |
| image_size = |
||
| caption = |
| caption = 弗里德里希肖像画 |
||
| nationality = |
| nationality = [[德國]] |
||
| birth_name = |
| birth_name = |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df=yes|1774|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df=yes|1774|9|5}} |
||
| birth_place = |
| birth_place = [[File:Naval Ensign of Sweden.svg|24px]] [[瑞典波美拉尼亞]][[格來斯瓦德]] |
||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df=yes|1840| |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df=yes|1840|5|7|1774|9|5}} |
||
| death_place = |
| death_place = {{flag|German Confederation}}[[薩克森王國]][[德累斯顿]] |
||
| resting_place= |
| resting_place= |
||
| resting_place_coordinates = |
| resting_place_coordinates = |
||
| field = [[ |
| field = [[绘画]] |
||
| training = [[格 |
| training = [[格來斯瓦德大學]]<br />[[哥本哈根大学|哥本哈根學院]] |
||
| movement = [[浪漫主义]] |
| movement = [[浪漫主义]] |
||
| works = 《 |
| works = 《山上的十字架》(1807-1808)<br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1809-1810)<br />《[[海邊修士]]》(1808-1810) |
||
| patrons = |
| patrons = |
||
| awards = |
| awards = |
||
| spouse = |
| spouse = |
||
}} |
}} |
||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lang-de|Caspar David Friedrich}},{{bd|1774年|9月5日|1840年|5月7日|Friedrich}}),[[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而當時的波美拉尼亞屬於瑞典王國。格賴夫斯瓦爾德鎮这里也是他开始学习艺术的起点。[[1798年]]起,弗里德里希开始在[[哥本哈根]]学习。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主要兴趣是寄情自然,他往往通过象征性和反传统的工作来传达对自然世界一种主观情感化的反应。[[1920年代]],他的画作被表现主义者重新发掘。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初超现实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经常从他的画中汲取灵感。 |
|||
他一生都以浪漫,情懷、靈性追求的方式來表現風景畫。他的母親在他七歲的時候去世,而十三歲時,他的哥哥把他從溺水中救出,反倒送掉了自己的命。這些悲痛的經驗為他本來已经敏感的天性帶來更沉重的打擊,自此,死亡、憂愁、自然等題材便成為他所迷戀的主題。他常常漫步於山林海濱,探索自然風景的主題。他有極端敏銳的觀察力,又擅於表達光線與色彩的精微細節。他曾表示:「從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 |
|||
'''卡斯帕˙大衛˙弗雷德里西'''(德語: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年9月5日-1840年5月7日),德國[[浪漫主义|浪漫主義]]畫家,以[[風景畫]]聞名。弗雷德里西出生於如今的[[德国|德國]]東北部[[格赖夫斯瓦尔德|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小鎮,學生生涯先於家鄉學習藝術,之後前往[[哥本哈根]]學院拜師於風景畫家Jens Juel,結束學生生涯以後,弗雷德里西從此定居於[[德累斯顿|德勒斯登(Dresden)]]直至終老。 |
|||
他在[[1809年]]畫的《[[橡樹下的寺院]]》便是混合著死亡的題材於風景中。畫中是一塊荒蕪的墳場,畫面下方隱約可以見到幾個僧侶正抬著一副棺木準備下葬。但是在幾棵枯萎參天的橡樹和殘破的寺院下,這幅葬禮圖幾乎不可辨識,鉛灰的天空把枯樹照得只剩一株株黑影,而頹敗的寺院只剩下一面牆,看起來像是一矗巨型的墓碑,整幅景緻陰冷神祕,明淨的光圍把累贅的生命淨化為一種靈性的境界;使這幅畫充滿了宗教的訊息。弗里德里希的作品強調尖銳的明暗對比和空無的精神表現,混合著古典主義的嚴謹技法和浪漫主義的情愫。他的風景畫與歌德的小說、貝多芬的音樂,成為德國浪漫主義的佼佼者。 |
|||
風景畫在弗雷德里西的筆下是一種抒發內心情感的重要載體,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風景寫照,更加專注於風景中的精神的意味。他曾經寫道:「閉上你的肉眼,首先用你的心眼去看你的圖像。然後,將你在黑暗中看到的事物置於陽光下,如此一來,它就可以由外而內地打動別的人。」<ref>{{Cite book|title=西方美術史十五講(第二版)|last=丁|first=寧|publisher=北京大學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301270776|location=北京|pages=}}</ref>弗雷德里西的畫作透過自然來體現深層的內心感受及精神追求,在西方繪畫獨樹一格,被著名藝術史家[[恩斯特·贡布里希|貢布里希(Ernst Gombrich)]]認為極具有中國[[山水画|山水畫]]所傳達出的詩意。<ref>{{Cite book|title=藝術的故事|last=Gombrich|first=Ernst|publisher=聯經|year=1991|isbn=9570805633|location=台北市|pages=394}}</ref> |
|||
不過,[[二戰]]時期,[[希特勒]]使用了弗里德里希的畫作《[[凝月]]》為納粹宣傳,因此在二戰後的幾十年,弗里德里希的畫作並不獲重視。 |
|||
== 生平 == |
|||
== 代表作 == |
|||
=== 童年及青少年時期 === |
|||
<gallery widths="300" mode="packed"> |
|||
弗雷德里西出生於,當時隸屬於瑞典的波羅的海沿岸小鎮格理弗斯瓦爾德,根據Per Atterbom,弗雷德里西視自己為半個瑞典人 。<ref name=":0">{{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last=Hofmann|first=Werner|publisher=Thames & Hudson|year=2000|isbn=0500092958|location=New York|pages=57}}</ref>他在父親Adolf Gottlieb Friedrich嚴格的路德式[[新教]]教條下長大。弗雷德里西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被壟罩造黑暗與死亡之中,多位家人相繼去世。7歲時母親Sophie Dorothea Bechly離開了人世;13歲時在家鄉溜冰發生了意外,年紀小一歲的弟弟Johann Christoffer為了救掉落至結冰的水中的Caspar David而最終溺死於冰水之中。<ref>{{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last=Grave|first=Johannes|publisher=Prestel|year=2012.|isbn=9783791346281|location=New York|pages=276}}</ref> 生命早期不慎愉快的經歷,被認為對弗雷德里西的畫風有著深刻的影響,Jens Christian Jensen認為其畫中有著「[[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的(broken)」特質。這可能與弗雷德里西生命早期的經歷有關,Carl Gustav Carus訴說了他朋友的經歷:「幼年時在家鄉的冰上滑雪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弟弟落入結冰的水中而溺死於冰雪,加上對於自己的高期待,以及天生的憂慮氣質,還有不滿於自己的成就,可以理解他曾經可能有著自殺的念頭。」<ref name=":0"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as Kreuz im Gebirge.jpg|《山上的十字架》(1807-1808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er Mönch am Meer - Google Art Project.jpg|《[[海邊修士]]》(1808-1810年) |
|||
File:CDFriedrich Abtei im Eichwald.JPG|《[[橡樹林中的修道院]]》(1809-1810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21.jpg|《古代英雄墓》(1812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68.jpg|《森林中的獵兵》(1814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jpg|《[[雾海上的旅人]]》(1818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Frau vor untergehender Sonne.jpg|《望向日出的女人》(1818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s Chalk Cliffs on Rügen.jpg|《呂根島上的白堊岩》(1818-1822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as Eismeer - Hamburger Kunsthalle - 02.jpg|《[[冰海 (畫作)|冰海]]》(1823~1824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Huttens Grab.jpg|《胡藤之墓》(1823~1824年)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28.jpg|《[[凝望月亮的兩人]]》(約1820年代晚期) |
|||
File:The stages of Life.jpg|《人生諸階》(1834~1835年) |
|||
</gallery> |
|||
== 延伸閱讀 ==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by Werner Hofmann<ref>{{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caspardavidfried0000hofm|last=Hofmann|first=Werner|publisher=Thames & Hudson|year=2000|isbn=|location=New York|pages=|others=Mary Whittall trans.}}</ref> |
|||
1790年,Friedrich開始在格理弗斯瓦爾德大學跟隨Johann Gottfried Quistorp學習藝術。1794年,Friedrich進入了享譽盛名的哥本哈根美術學院,在那裡他跟隨Christian August Lorentzen以及風景畫家Jens Juel學習。弗雷德里西在美術學院首先以製作古代雕刻的複製品開始了他在學院中的學習生涯,後來改成繪畫自己的生命旅程。作為一個美術學院的學生,弗雷德里西有權進入哥本哈根的皇家畫廊,他特別對於其中的17世紀的荷蘭風景畫有著高度的興趣。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by Johannes Gustav<ref>{{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last=Grave|first=Johannes|publisher=Prestel|year=2012|isbn=|location=New York|pages=|others=Dr. Fiona Elliott trans.}}</ref> |
|||
=== 定居德勒斯登 === |
|||
1798年,弗雷德里西永久性地遷居到了德勒斯登。他大多數以墨汁(India Ink)、水彩(Watercolor)和SEPIA INK作畫,畫作以自然及地景為主題。大約在30歲以後,弗雷德里西開始從事油畫創作。受到旅途中波羅的海海岸、波西米亞、克爾科諾謝山(Riesen Mountains) 及哈茨山(Harz Mountains)等地風景的啟發,風景畫成為弗雷德里西偏愛的繪畫主題。弗雷德里西的畫作以德國北方的風景為主,畫中描繪森林、山丘、港口、晨霧及其他基於對自然細緻觀察的光影效果。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und die Theorie des Erhabenen'' by Johannes Gustav<ref>{{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und die Theorie des Erhabenen|last=Gustav|first=Johannes|publisher=VDG|year=2001|isbn=|location=Weimar|pages=|language=de}}</ref> |
|||
=== 成為畫壇的焦點(1808-1810) === |
|||
弗雷德里西於1808年創作了他人生中第一幅重要的畫作《山上的十字架(The Cross in the Mountains)》,又被稱為《迪辛的祭壇(The Tetschen Altar)》,是一幅以祭壇為主題的版面油畫,儘管這幅作品頗具爭議性,但也是弗雷德里西的第一幅受到廣泛評價的畫作。基督教繪畫中祭壇主題的版畫作品史上首次以風景畫的方式呈現。畫中無論是釘著耶穌的十字架、落日發出的光線以及山石樹木,都沒有呈現對稱的型態。這張畫體現了與傳統繪畫理念的斷裂,激起了「拉姆多爾爭論(Ramdohr dispute)」, 拉姆多爾從根本上質問了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否能夠表達一個清晰的意義。弗雷德里西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針對他自己的畫作進行詮釋,他在評論中寫道,他在畫中把傍晚的太陽光比喻為神父的榮光,而下沉的太陽象徵著上帝直接向所有人展示祂的榮耀已是個過去式。 |
|||
1810年,弗雷德里西遞交了兩件作品給了普魯士皇家學院的年度展覽,在目錄上簡潔地記錄為「兩幅油畫風景圖」,這兩幅畫如今被視為弗雷德里西的「生涯突破(breakthrough)」,分別為《橡樹林中的修道院(The Abbey in the Oakwood)》、《海邊的修士(Monk by the Sea)》。這兩幅圖的創作時間與遞交給普魯士皇家科學院的時間十分微妙,那是1810年,普魯士在1806年於Jena及Auerstedt吞下了令人恥辱的敗仗,當時普魯士的畫壇上充斥著強調愛國主義的繪畫,而身為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的居民,弗雷德里西並沒有在畫中表現愛國主義情緒,卻因此獲得了當時普魯士王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賞識,說服了父親腓特烈·威廉三世買下了這兩幅畫。王子或許是被畫中孤獨的氣氛所經驗,能夠讓他有個擺脫現實世界中的政治與戰爭的精神的避風港,在王子登基成為皇帝後,也延續了這個態度,雖然被指控對現實的無視,但也為他贏得了「帶著皇冠的浪漫主義者」的稱號。隔年,弗雷德里西獲得了普魯士皇家學院的院士資格,雖然僅僅只以5比4的票數驚險通過,但是確實是一個藝術理念的勝利,因為弗雷德里西的畫作完全沒有歌德概念上推崇的冷靜、嚴肅的傾向,完全脫離了傳統繪畫教條的束縛,開創了新的風景畫風格。 |
|||
=== 走入婚姻 === |
|||
1818年1月21日,44歲的弗雷德里西娶了Caroline Bommer。他們總共有三個孩子。畫家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Carl Gustav Carus)指出,這段婚姻並沒有改變弗雷德里西的生命及性格,但這段期間他的創作中有著較為輕率消遣的氣質。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人物漸漸出現在他的畫作中,用色風格變得相比於以往較為明亮,先前畫作中透露出艱苦的儉樸感有所消退。蜜月後的創作,《呂根島上的白堊岩(Chalk Cliffs on Rügen)》是這種風格改變的經典的例子。 |
|||
=== 來自俄羅斯的支持 === |
|||
弗雷德里西從俄國方面獲得了兩位名人的支持。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The Grand Duke Nikolai Pavlovich)於1820年造訪了弗雷德里西的工作室,帶了一些畫作回到聖彼得堡給了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皇后(Alexandra Feodorovna)。尼古拉一世的繼承者亞歷山大二世的家庭教師詩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Vasily Zhukovsky)於1821年與弗雷德里西相遇,深感志同道合。多年以後,尤其在弗雷德里西困苦的晚年生涯時,茹科夫斯基藉著購買弗雷德里西的畫作及推薦其畫作給皇家成員的方式來幫助弗雷德里西。茹科夫斯基說他的朋友的畫作「以其嚴謹性使我們愉悅,每一張畫作都喚醒我們內心中的記憶」。 |
|||
=== 晚年 === |
|||
1835年6月,弗雷德里西身患中風,導致了部分的四肢癱瘓。他在特普利策(Teplitz)進行休養,但他的繪畫能力已經大幅的受損。到了1838年,Friedrich幾乎不再有進行繪畫的能力了,生活在貧困之中,愈來愈依賴於朋友們慈善的捐獻度日。弗雷德里西的作品在當時被視為不符合時代的,而他於1840年5月的離世僅僅在藝術圈內引起了很小的波瀾。 |
|||
== 繪畫理念 == |
|||
=== 風景畫 === |
|||
風景畫在西方繪畫史上一直不是一個很被重視的繪畫門類,直到17世紀才漸漸因為普桑(Nicolas Poussin)、洛朗(Claude Lorrain)等人經典的風景畫逐漸為人所熟知,而經典的風景畫主要畫的都是風光明配的鄉村風景,具有著和諧、美好的氣氛。弗雷德里西雖然對風景畫情有獨鍾,但是他所追求的並不是傳統上經典的風景畫,他希望為他所看見的風景灌輸更深刻及象徵性的意義。 弗雷德里西對於風景畫有著革命家式的野心,他認為風景畫有著更加深刻卻仍未被表現出的價值,發展到當時的西方風景畫只是以在畫作上堆疊東西以描繪對豐富性的渴望,過度填充及飽和的視覺效果,給了觀眾不愉快和不寧靜的印象。他對風景畫家的要求並不是精巧筆觸的技藝,而是簡單、高貴地呈現只要以內心感受即可理解的真實自然。 |
|||
=== 崇高與恐懼 === |
|||
弗雷德里西的畫作是美學理論「[[崇高]]」的最佳代表。《海邊修士(Monk by the Sea)》可以說是被藝術史學者最頻繁用以作為「崇高」的例子,畫中呈現的渺小、脆弱的人類難以征服的看似無限廣闊的自然。這在弗雷德里西的其他畫作中可以時常看到類似的例子,以生處於深山中的人們對比著遠方朦朧高聳入雲的山巔,例如《山中早晨(Morning in the Mountains)》。《冰海(The Sea of Ice)》一畫則創造了一種新的詮釋「崇高」的手法,這幅畫中的自然雖然沒有難以估量的高度或廣度,卻展現了甚至足以摧毀一艘巨大船隻的力量,以及極地冰層令人感到殘忍的死寂之感。 深淵也是一個創造崇高與恐懼的很適合的題材,在弗雷德里西的繪畫中也常常出現。《霧海上的旅人(The Wanderer above a Sea of Mists)》似乎有著生命懸於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隱喻,法國作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認為其畫作具有一種視覺效果,「人懸浮於此刻,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就像一顆在兩個深淵之間的石頭,後方與前方都是無盡的深淵。」 在《峭壁上的女人與烏鴉(The Woman with the Raven at the Abyss)》一畫中,站在峭壁上緊鄰深淵的女人於畫正中間面向著觀眾,但卻給觀眾一種無法觸及的感覺,那位女人似乎正對觀畫者說:「只要再一步我將跌入這個深淵。」 這種類型的崇高美學在當時並沒有完全被藝術圈所接受,但是有些藝術家認為是個極具創造力的創作模式,因而認為弗雷德里西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門類,悲劇性質的風景(The Tragedy of Landscape) 。 |
|||
=== 空感(Emptiness) === |
|||
弗雷德里西大多數的畫呈現的是一種「空感(emptiness)」,而非把許多事物放進畫中後給人的一種「豐富性(fullness)」。這種對立可能是針對例如同時代的畫家Joseph Anton Koch等人把盡可能多的元素放入風景畫中的反擊。弗雷德里西認為,過多的細節會讓觀畫者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希望觀畫者去找到的那些隱藏著地方。 |
|||
弗雷德里西畫中的「空感(emptiness)」還與充滿說教意味的「豐富性(fullness)」的畫作對立,雖然CDF的作品延續了路德式的宗教傳統,畫中的自然有著深刻的宗教象徵,但是與一般在風景畫中呈現的上帝榮光不同,弗雷德里西的畫中雖然自然有著真正的信仰的意義,但是不會有過於豐富的內容,以簡單的「空感」展現著與一般象徵最終救贖的畫作不同的風格。 |
|||
=== 背對觀畫者的人像 === |
|||
弗雷德里西畫作中不常出現主題式的人物,若是人物出現在其畫作中,通常也是已被對觀畫者的方式來呈現。畫中背對觀畫者的人像與整個畫作會呈現出極具說服力的連結,畫中的人物成為「第二階層視者(second-order viewer)」,似乎畫中的人物所看到的風景能夠被轉化成為真正觀畫者所看的風景,使得觀畫者能夠更加融入整個畫面呈現的環境之中。 例如《霧海上的旅人(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Mists)》這幅畫,畫中這個背對的人像與畫中的結構有著很多恰到好處的連結,。如果缺少了畫面中的旅人,這些連結就都不復存在。 |
|||
== 語錄 == |
|||
一個畫家知道他在做什麼,另一個感知到他在做什麼。真希望有個畫家是這兩個畫家的融合。 |
|||
畫家不應該只畫他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還要畫他內心所看到的東西。如果他沒有在內心中看到任何東西,那麼他應該避免畫出他眼睛所看到的事物。 |
|||
圖畫應該被感覺,而不是被發明。<ref>{{Cite book|title=Landscape painting : a history|last=Büttner|first=Nils|publisher=Abbeville Press Publishers|year=2006|isbn=9780789209023|location=New York|pages=262}}</ref> |
|||
閉上你肉眼,好讓你首先以精神之眼看到你的圖畫。然後把你在黑暗中看到的移到光亮處,好讓它可能對於別人有所影響,使內在從外面被照亮。 |
|||
== 作品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弗雷德里西(Caspar David Friedrich)繪畫生涯重要作品(部分) |
|||
!作品 |
|||
!標題 |
|||
!創作年份 |
|||
!大小 |
|||
!收藏地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as Kreuz im Gebirge.jpg|缩略图]] |
|||
|山上的十字架(The Cross in the Mountain) |
|||
另外亦被稱作: 迪辛祭壇畫(Tetschen Altar) |
|||
|1807/1808 |
|||
|115(cm)*110.5(cm) |
|||
|德勒斯登現代大師畫廊(Galerie Neue Meister, Dresden) |
|||
|- |
|||
|[[File:CDFriedrich Abtei im Eichwald.JPG|缩略图]] |
|||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Abbey in the Oak Wood) |
|||
|1809/1810 |
|||
|110.4(cm)*171(cm) |
|||
|[[舊國家美術館|柏林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29.jpg|缩略图]] |
|||
|海邊修士(Monk by the Sea) |
|||
|1808-1810 |
|||
|110(cm)*171.5(cm) |
|||
|柏林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21.jpg|缩略图]] |
|||
|獨立戰爭陣亡烈士墓(Tombs of Those Fallen i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
|||
另外亦被稱作: 古代英雄墓(Tombs of Ancient Heroes) |
|||
|1812 |
|||
|49.3(cm)*69.8(cm) |
|||
|[[漢堡美術館]](Hamburg Kunsthalle)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jpg|缩略图]] |
|||
|霧海上的旅人(The Wanderer above a Sea of Mist) |
|||
|1817/1818 |
|||
|94.8(cm)*74.8(cm) |
|||
|漢堡美術館(Hamburg Kunsthalle)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Zwei Männer in Betrachtung des Mondes.jpg|缩略图]] |
|||
|凝望月光的兩人(Two Men Contemplating the Moon) |
|||
|1819 |
|||
|35(cm)*44(cm) |
|||
|德勒斯登現代大師畫廊(Galerie Neue Meister, Dresden)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s Chalk Cliffs on Rügen.jpg|缩略图]] |
|||
|呂根島上的白堊岩(Chalk Cliffs on Rügen) |
|||
|1818-1822 |
|||
|90.5(cm)*71(cm) |
|||
|溫特圖爾美術館(Das Kunst Museum Winterthur Reinhart am Stadtgarten)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Huttens Grab.jpg|缩略图]] |
|||
|胡藤之墓(Hutten's Tomb) |
|||
|1823/24 |
|||
|93.5(cm)*73.4(cm) |
|||
|威瑪古典文化基金會(Klassik Stiftung, Weimar)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as Eismeer - Hamburger Kunsthalle - 02.jpg|缩略图]] |
|||
|冰之海(The Sea of Ice) |
|||
|1823/1824 |
|||
|96.7(cm)*126.9(cm) |
|||
|漢堡美術館(Hamburg Kunsthalle) |
|||
|- |
|||
|[[Fi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013.jpg|缩略图]] |
|||
|人生階段(The Stages of Life) |
|||
|1835 |
|||
|72.5(cm)*94(cm) |
|||
|萊比錫圖畫藝術博物館(Museum der bildenden Künste, Leipzig) |
|||
|} |
|||
== 外部連結 ==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 The Complete Works <ref>{{Cite web|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The Complete Works|url=https://www.caspardavidfriedrich.org/|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language=}}</ref> |
|||
ART/ARCHITECTURE - Caspar David Friedrich<ref>{{Cite web|title=ART/ARCHITECTURE - Caspar David Friedrich|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87azXN5Ms&list=LL&index=9&ab_channel=TheSchoolofLife|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language=}}</ref> |
|||
Meisterwerke revisited: C.D. Friedrich | Euromaxx<ref>{{Cite web|title=Meisterwerke revisited: C.D. Friedrich {{!}} Euromaxx|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QeXwyHnGA&list=LL&index=6&ab_channel=DWDeutsch|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language=}}</ref>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er offizielle Film zur Ausstellung in Hamburg<ref>{{Cite web|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 der offizielle Film zur Ausstellung in Hamburg|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Nm2sbBBXgc&list=LL&index=5&ab_channel=StefanScheider|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language=}}</ref> |
|||
== 參考資料 == |
|||
<references />{{浪漫主义}} |
|||
{{Authority control}} |
|||
* |
|||
''Caspar David Friedrich: Geschichte als Natur'' by Peter Märker<ref>{{Cite book|title=Caspar David Friedrich: Geschichte als Natur|last=Märker|first=Peter|publisher=Kehrer Verlag|year=2007|isbn=|location=Heidelberg|pages=|language=de}}</ref> |
|||
== 注釋 == |
|||
[[Category:德国画家]] |
[[Category:德国画家]] |
||
[[Category:浪漫主義畫家]] |
[[Category:浪漫主義畫家]] |
||
第173行: | 第65行: | ||
[[Category: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校友]] |
[[Category: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校友]] |
||
[[Category:瑞典波美拉尼亚人]] |
[[Category:瑞典波美拉尼亚人]] |
||
<references />{{浪漫主义}} |
|||
{{Authority control}} |
|||
{{DEFAULTSORT: Friedric, Caspar}} |
2024年10月20日 (日) 11:31的最新版本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 |
---|---|
出生 | 瑞典波美拉尼亞格來斯瓦德 | 1774年9月5日
逝世 | 1840年5月7日 德意志邦聯薩克森王國德累斯顿 | (65歲)
国籍 | 德國 |
教育程度 | 格來斯瓦德大學 哥本哈根學院 |
知名于 | 绘画 |
知名作品 | 《山上的十字架》(1807-1808)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1809-1810) 《海邊修士》(1808-1810) |
运动 | 浪漫主义 |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語: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9月5日—1840年5月7日),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而當時的波美拉尼亞屬於瑞典王國。格賴夫斯瓦爾德鎮这里也是他开始学习艺术的起点。1798年起,弗里德里希开始在哥本哈根学习。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主要兴趣是寄情自然,他往往通过象征性和反传统的工作来传达对自然世界一种主观情感化的反应。1920年代,他的画作被表现主义者重新发掘。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初超现实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经常从他的画中汲取灵感。
他一生都以浪漫,情懷、靈性追求的方式來表現風景畫。他的母親在他七歲的時候去世,而十三歲時,他的哥哥把他從溺水中救出,反倒送掉了自己的命。這些悲痛的經驗為他本來已经敏感的天性帶來更沉重的打擊,自此,死亡、憂愁、自然等題材便成為他所迷戀的主題。他常常漫步於山林海濱,探索自然風景的主題。他有極端敏銳的觀察力,又擅於表達光線與色彩的精微細節。他曾表示:「從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
他在1809年畫的《橡樹下的寺院》便是混合著死亡的題材於風景中。畫中是一塊荒蕪的墳場,畫面下方隱約可以見到幾個僧侶正抬著一副棺木準備下葬。但是在幾棵枯萎參天的橡樹和殘破的寺院下,這幅葬禮圖幾乎不可辨識,鉛灰的天空把枯樹照得只剩一株株黑影,而頹敗的寺院只剩下一面牆,看起來像是一矗巨型的墓碑,整幅景緻陰冷神祕,明淨的光圍把累贅的生命淨化為一種靈性的境界;使這幅畫充滿了宗教的訊息。弗里德里希的作品強調尖銳的明暗對比和空無的精神表現,混合著古典主義的嚴謹技法和浪漫主義的情愫。他的風景畫與歌德的小說、貝多芬的音樂,成為德國浪漫主義的佼佼者。
不過,二戰時期,希特勒使用了弗里德里希的畫作《凝月》為納粹宣傳,因此在二戰後的幾十年,弗里德里希的畫作並不獲重視。
代表作
[编辑]-
《山上的十字架》(1807-1808年)
-
《海邊修士》(1808-1810年)
-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1809-1810年)
-
《古代英雄墓》(1812年)
-
《森林中的獵兵》(1814年)
-
《雾海上的旅人》(1818年)
-
《望向日出的女人》(1818年)
-
《呂根島上的白堊岩》(1818-1822年)
-
《冰海》(1823~1824年)
-
《胡藤之墓》(1823~1824年)
-
《凝望月亮的兩人》(約1820年代晚期)
-
《人生諸階》(1834~1835年)
延伸閱讀
[编辑]Caspar David Friedrich by Werner Hofmann[1]
Caspar David Friedrich by Johannes Gustav[2]
Caspar David Friedrich und die Theorie des Erhabenen by Johannes Gustav[3]
Caspar David Friedrich: Geschichte als Natur by Peter Märker[4]
注釋
[编辑]- ^ Hofmann, Werner. Caspar David Friedrich. Mary Whittall trans.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0.
- ^ Grave, Johannes. Caspar David Friedrich. Dr. Fiona Elliott trans. New York: Prestel. 2012.
- ^ Gustav, Johannes. Caspar David Friedrich und die Theorie des Erhabenen. Weimar: VDG. 2001 (德语).
- ^ Märker, Peter. Caspar David Friedrich: Geschichte als Natur. Heidelberg: Kehrer Verlag. 2007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