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佩文齋書畫譜 (四庫全書本)/卷060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 卷六十 |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六十
歴代無名氏書二〈金下〉
周〈二〉
季姬匜
銘四字曰季姬作匜〈考古圖〉
昔晉文公重耳母曰季姬齊悼公娶季康子之妹亦曰季姬則此曰季姬必有一於斯焉〈鍾鼎款識〉
父癸匜
昔之匜通用於神人此銘父癸則其祭祀宗廟之器也此匜也而銘有曰爵者豈詩所謂洗爵奠斚之意歟〈鍾鼎款識〉
叔匜
銘云叔作旅匜如伯作寳鬲特以伯仲第其次耳〈鍾鼎款識〉
孟皇父匜
孟乃仲孫之氏而姓則姬也曰皇父其孟之字歟〈博古圖〉
弡伯旅匜
銘十有二字按弡字依前弡仲簠當作張匜〈考古圖〉其名曰張伯作旅彞張伯不知何世人〈先秦古器記〉右匜銘劉原父既以前一簠為張仲所作又以此匜為張伯器曰仲之兄也尢無所據原父學號稱精博惟以意推之故不能無失爾〈金石録〉
寒戊匜
銘云寒戊作寳匜寒戊必作器者之名也〈鍾鼎款識〉
司㓂匜
右銘三字未詳司㓂有大小之異是器銘文曰維之百寮則非大司㓂不足以當是語也〈鍾鼎款識〉
文姬匜
銘二十一字初曰丙寅紀其時也次曰錫龜貝作文姬寳著其名也旁作析子孫者亦貽厥子孫之義〈鍾鼎款識〉
義母匜
銘曰仲姞義母作旅匜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寳用〈鍾鼎款識〉
齊侯匜
銘曰齊侯作楚姬寳匜其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鍾鼎款識〉
杞公匜
銘曰杞公作為子叔姜盥匜按㠱者古國名衞宏云與杞同雖形制未傳而字畫奇古文辭典雅極為可寳〈鍾鼎款識〉
孟姜盥匜
銘叔上一字未詳云子孟姜盥匜銘文字畫與杞公匜絶相類盖一時物也〈鍾鼎款識〉
孟姜盥匜銘余所錄古器款識有叔匜銘匜字作⿰後又得伯公父匜銘字作□今此銘作□盖古書不必同文然三字意義皆通〈金石錄〉
田季加匜
此匜脣與器各有銘二十一字曰田季加者田姓也季序也加即其名耳〈鍾鼎款識〉
仲姞旅匜
銘十有七字〈考古圖〉
兕匜盤
是器銘文上為屋宇之狀而下作兕形與周兕敦款識略無少異盖宗之器也〈紹興古器評〉
周伯吉父匜盤
銘一百三十三字伯吉父不見於𫝊記考其銘識頗有周書誓誥之風〈紹興古器評〉
兕敦三
右三器制作一律盖底皆有銘銘各一字上為屋室之狀下一字曰已當讀曰兕古人用字或如此前二器舊藏御府後一器宣和間獲於長安水中其制度款識悉同惟闕其盖耳〈鍾鼎款識〉
虎敦
銘曰周䖍旅車〈鍾鼎款識〉
䖍敦
銘曰周䖍作旅車敦〈鍾鼎款識〉
仲言父旅敦
右不知所從得唯盖存銘六字〈考古圖〉
達敦
銘云達作寳敦其萬年子孫永寳用〈鍾鼎款識〉
叔旦敦
銘一十五字得於蘭亭法帖中形制未𫝊不可得而考矣〈鍾鼎款識〉
伯庶父敦
此器嘉祐中劉原父得於扶風其銘曰伯庶父作王始周姜尊敦伯庶不知為何人〈集古錄〉
伯冋父敦〈一名周姜寳敦周伯煮⿴附〉
伯冋敦銘曰伯冋父作周姜寳敦用夙夕享用蘄萬夀尚書冋命序曰穆王命伯同為周太僕正則此敦周穆王時器也後張伯⿴銘曰張伯作煮⿴其子子孫孫永寳用張伯不知何人也二銘皆得之原父〈集古録〉
周姜敦銘本二器其一原父以遺歐陽公伯下一字集古録讀為冋曰此書所載伯冋穆王時人也而吕氏考古圖訓作首皆未詳〈金石錄〉
史張父敦
銘曰史張父者史著其官也張稱其氏也曰父則又見其尊焉〈鍾鼎款識〉
蒯仲敦
銘曰蒯仲奠父作尊敦〈鍾鼎款識〉
師望敦
是器與周師望簋銘文政同殆一時物邪〈鍾鼎款識〉
雁侯敦
按周室武王第四子曰雁侯其後乃有雁姓〈博古錄〉
刺公敦二
二器銘悉同一時宗廟之器皆曰用享用孝也〈鍾鼎款識〉
屈生敦
屈其姓也韐其名也曰生如龍鼎稱龍生之類後言用享如在乃宗廟之器有祭神如神在之義〈鍾鼎款識〉
叔𤠑敦
叔𤠑生者叔則伯仲之序也𤠑則其名耳曰生則如龍生屈生之類〈鍾鼎款識〉
仲駒敦
銘曰仲駒父其國氏及世次皆未詳〈鍾鼎款識〉
肇父敦
肇父作姬甗賸敦按肇從聿而此從子既曰姬甗又曰賸敦形制未傳故未可考也〈鍾鼎款識〉
散季敦
考其名乃散季為王母叔姜作也〈博古圖〉
散季敦銘藏長安吕微仲丞相家厎盖皆有銘考古圖以太初歴推之為武王時器未知是否又云武王時散氏惟有宜生季疑其字者亦何所據哉〈金石錄〉
𤐁敦
按此器乃敦而銘謂之彞者彞器之總名故不言敦𤐁必諸侯也〈博古録〉
毛伯敦〈一名師毛父敦一名𨚕敦〉
此敦原父得其盖於扶風而有此銘原父為予按其事云史記武王克商尚父牽牲毛叔鄭奉明水則此銘謂鄭者毛叔鄭也銘稱伯者爵也史稱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時器也其後二銘一得盩厔曰龔伯尊彞其一亦得扶風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皆不知為何人也三器銘文皆完可識〈集古圖〉
毛伯敦銘凡四其一惟盖存藏劉原父家其一厎盖具藏京兆孫氏其一不知所從得銘文皆同原父釋祝下一字為鄭今究其㸃畫殊不類鄭字而吕氏考古圖釋為𨚕皆莫可考〈金石録〉
秦公敦銘
商人堌中得銘曰秦公作敦其制簋也〈廣川書跋〉
孟姜敦
銘云叔孫父孟姜尊敦綰綽眉夀永命彌久生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寳用享〈鍾鼎款識〉
虢姜敦
銘曰用禪追孝於皇考恵仲者宗廟祭享之器也祈匃康祀純佑通禄永命文全與微欒鼎相類殆一時器邪〈鍾鼎款識〉
𧨺敦
其銘與𨚕敦相似文云正月乙子及商癸彞亦曰丁子日辰剛柔不相配疑乙子即甲子丁子即丙子世質人淳取其同類未甚區别不然殆不可考〈考古圖〉
宰辟父敦三
三器形制款制俱同乃一時物也〈鍾鼎款識〉
龍敦
龍乃其名也鄭有大夫公子龍周鼎亦有龍生鼎公子龍者嘗為大夫此謂册命龍作宰司王家而錫之以𤣥衮衣赤舄想非所謂公子龍也〈鍾鼎款識〉
師𡯷敦
銘文二百一十二字曰師者官也𡯷則其名耳〈鍾鼎款識〉
師𣫏敦
此銘伯和父者和衞武公也〈博古圖〉
牧敦
其銘與𨚕敦𧨺敦相似所錫有秬鬯一卣及虎冕練衷之類與寅簋相似〈考古圖〉
敔敦
銘一百四十字〈博古圖〉
井伯敦
井伯敦銘云惟六月既生覇戊戌旦王格於太室師某父即位井伯右内使册命錫赤芾對揚王休用作寳敦其萬年子子孫孫其永寳用古器銘文字難盡通故時有斷續不可次第處今此銘四十餘字所不識者一字而已因并載其語〈金石録〉
周敦
右不知其所從得銘七十有四字〈考古圖〉
銅敦
銘曰宰辟父右周立王册命周周頓首奉王休命用作文考寳敦其制與周姜敦異〈廣川書跋〉
終南敦
大理評事蘇軾為鳳翔府判官得古器於終南山下其形制與今三禮圖所畫及人家所藏古敦皆不同初莫知為敦也盖其銘有寳尊敦之文遂以為敦爾〈集古録〉
寳敦
是器敦也而識曰作寳彞盖先王之於器用未有不以常法為貴耳觀其制作精巧文縷精華非周盛時不能有此也〈紹興古器評〉
弡生敦
弡生者恐其姓也如曰弡仲作□簠弡伯作旅匜則又知其為一族耳皆周物也稱生者亦猶韐敦曰屈生龍生鼎曰龍生之類〈紹興古器評〉
仲申敦蓋
仲申經傳無所見而曰旅者盖取其旅衆之義以明非一器也〈紹興古器評〉
史黎簠二
二器一出古器物銘一藏扶風乞伏氏銘文同而字畫小異史黎二字皆籀文〈鍾鼎款識〉
鄀子斯簠二
二器一出向𤄫本一出古器物銘云藏宗室仲爰家銘文詳略不同〈鍾鼎款識〉
劉公鋪〈一名杜嬬簠〉
簠之字小篆作口籀文作口盖小篆⿱而籀文筌今鋪字從金從甫則為簠無疑也〈鍾鼎款識〉
太公缶〈鍾鼎款識作簠〉
按舊圖云咸平年同州民楊善徳獲於河濵以獻此器與弡中及史㓿二器形制全相類銘皆從□而文不同此器從缶弡中器從夫史㓿器從⿴亦缶字𠤱字即古簠字與簠聲相近又形制皆如簋而方文雖不同疑皆簠也〈考古圖〉
弡中𠤱
脣蓋有銘銘皆五十有一字〈考古圖〉
劉原父弡仲𠤱銘以隸寫之弡字原父誤釋為張字遂以為張仲之器歐公從而文之以數百言盖失之矣古器中又有弡伯敦豈仲之兄乎〈東觀餘論〉大觀元年劉仲馮以其家藏古器上之余盡模其銘其曰弡仲寳𠤱考其文方中作汞以古校之則為𠤱與簠同〈廣川書跋〉
史㓿缶
右得於扶風銘四字〈考古圖〉
師奕父旅簋〈鍾鼎款識作師寏父〉
厎盖有銘銘皆六字〈考古圖〉
叔邦父簋
寅簋銘亦曰叔邦父豈非一種器邪〈鍾鼎款識〉
京叔簋
諸簋銘款有言旅簋有言寳簋此曰饗簋〈鍾鼎款識〉
師望簋
銘曰太師小子師望作⿱彞⿱訓煮熟食簋也〈鍾鼎款識〉
叔髙父旅簋〈旅集古錄作煮〉
右煮簋銘曰叔髙父作煮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寳用原父在長安得此簋〈集古録〉
按古文髙當作郭煮當作旅〈廣川書跋〉
伯考父簋
陳氏得古簋其文曰伯考父作此寳簋形制與原父所得甚異不知其為何代器也〈廣川書跋〉
䰞簋
先秦古器有䰞簋楊氏古器圖有䰞甗永叔集古皆存其名考其文當為旅字學諸書可考不知諸公皆以為䰞何也〈廣川書跋〉
宋公寳簋
河南王氏得銅簋六銘曰宋公作寳簋〈廣川書跋〉
寅簋
右得於京兆銘一百五十七字〈考古圖〉
寅者不見於經傳即其銘文所載其殆有功於王室故有赤舄駒輦華軒朱號虎冕練衰之錫其銘文典雅字畫奇古尢非他器之比〈博古錄〉
小子師簋
銘九字按銘曰鼎彞而其制簋也大師小子師或官號⿰其名也⿰字書所不載不知其音〈考古圖〉
單疑生豆
銘曰單疑生作養豆用享〈鍾鼎款識〉
齊豆
熙寧中得於扶風銘三十字〈考古圖〉
姬寏豆
銘曰姬寏母作太公郭公〈闕二字〉魯仲覽伯孝公靜公豆用祈睂夀永命多福永寳用〈鍾鼎款識〉
單從盉
單氏之器種種不一有舟有鼎有𢑴與此二器其形不同其銘皆曰從彞盖彞以言其常從以言其有繼是器特與盉為類耳〈鍾鼎款識〉
伯王𢽌盉
銘十有四字按盉不見於經説文曰盉調味也盖整和五味以共調也〈考古圖〉
加仲盉
銘曰加仲諸友用其吉金自作盂子子孫孫其永用之〈鍾鼎款識〉
鳧盉
是器銘一字作象形鳬字盖之上亦以鳧為飾盖鳧出入於水而不溺以況則習於禮者也〈紹興古器評〉
伯温父甗
銘曰伯温父作旅甗〈鍾鼎款識〉
伯□父銘曰伯□父作旅甗考古圖以□作温今校籀書温之文若此〈廣川書跋〉
仲酉父甗
周有敦盖亦曰仲酉父作旅敦皆一時物也肇作甗者言始作此器耳〈鍾鼎款識〉
方寳甗
此銘與前二圓鼎同出於安陸之孝感銘識悉同惟十有三字合作一字甗字尢極奇古左右上下不拘偏傍位置〈鍾鼎款識〉
仲信父方旅甗
咸平三年好畤令黄鄆獲是器詣闕以獻詔勾中正杜鎬詳其文〈考古圖〉
方甗銘
李氏獻無秫銘曰方鬳〈廣川書跋〉
父乙甗
形制精妙款識奇古曰父乙者盖商末周初之器爾〈鍾鼎款識〉
慧季鬲
按慧與惠通〈鍾鼎款識〉
伯鬲
銘云伯作寳彞〈鍾鼎款識〉
帛女鬲
銘曰帛女作齊鬲帛女疑宫氏之有職者〈鍾鼎款識〉
師鬲
銘曰師鬲製作簡古雖周之物殆有商之遺意焉〈鍾鼎款識〉
虢叔鬲
銘五字銘曰虢叔作尊鬲〈考古圖〉
叔殷彀鬲
銘八字疑與虢叔鬲同銘少異耳〈考古圖〉
聿逺鬲
銘云聿逺作尊鬲永寳用〈鍾鼎款識〉
亦鬲
右銘亦下一字浸滅未考然銘文純朴字畫奇古殆商末周初之器〈鍾鼎款識〉
蔑敖鬲
右銘十有一字所可辨者九字而已敖上髣髴若蔑字〈鍾鼎款識〉
仲父鬲
右銘十有一字仲下一字不可辨〈鍾鼎款識〉
京姜鬲
銘曰京姜庚仲作尊鬲其永寳用〈鍾鼎款識〉
某父鬲
右銘文上兩字未詳〈鍾鼎款識〉
仲斯鬲
右銘曰仲斯〈鍾鼎款識〉
匕旅鬲
銘二字按周憬功勲銘鴻字工作匕疑此作工旅鬲〈考古圖〉
諸旅鬲
右銘曰諸旅作尊鬲子子孫孫永寳用下有一敕字得非君所賜而著其敕命邪〈鍾鼎款識〉
南宫鬲
銘十二字與周仲父鬲相似其為周物無疑〈紹興古器評〉
周□鬲
銘十三字是器不著名氏但紀嵗月設飾無華藻唯作直紋上下通貫而已制作純古有商之餘風焉〈紹興古器評〉
杜嬬鋪
右得於京師銘十字按公食大夫禮大羮清不和實于鋀鋀文從金即金豆也此器從金从甫其形制似豆而卑以為簠則非其類以為豆則不名鋪古無是器皆不可考〈考古圖〉
史孫槃
銘云史孫□作槃而□則未詳其音槃作○者象形篆也猶之槃圓則水圓耳〈鍾鼎款識〉
魯正叔槃
銘曰魯正叔之穸作槃其御口子子孫孫永夀用之〈鍾鼎款識〉
邛仲槃
邛仲之孫伯琖又作饙盦與此銘合字畫各為一體皆奇古可愛〈鍾鼎款識〉
齊侯槃二
右二銘字畫稍異而文則同皆云齊侯作楚姬寳槃與齊侯匜名識相類〈鍾鼎款識〉
冀師槃
銘云冀師季移用其吉金自作寳槃字畫奇古文詞典雅〈鍾鼎款識〉
宋穆公孫盤
元祐間臨淄縣民於齊故城得數器此其一也趙元考内翰家驗其文盖送女器〈鍾鼎款識〉
季姜盂
銘十有五字曰伯索史作季姜寳盂其萬年子孫永用〈考古圖〉
邛仲盦
右二銘形器雖不同皆云卭仲之孫伯琖自作饙盦〈鍾鼎款識〉
鳳棲鐸
右銘一字作鳳棲木之狀〈鍾鼎款識〉
平陸戈
右戈銘曰平陸〈鍾鼎款識〉
臨淄㦸
或得㦸於臨淄故城銘曰闕書文猶為科斗〈廣川書跋〉
鎮嶽劒
周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嵗次壬午鑄五劒各投五嶽銘曰鎮嶽尚方古文篆書長五尺〈刀劒錄〉
駿大劒
簡王夷在位十四年以元年嵗次癸酉鑄一劒長三尺銘曰駿大篆書〈刀劒錄〉
景王錢
景王患錢輕更鑄大錢文曰寳貨〈漢書食貨志〉
沂州銀刀
王公和學士罷沂州得銀刀一有齊大公杏九字九字中闕不相屬刀上又有隱起圜形疑是九府圜法也〈泉志〉
西王母鏡
銘六句各七字篆法精工〈墨林快事〉
古鍾銘 古鐸銘
古鍾銘五十二字藏宗室仲爰家象形書不可盡識以其書竒古故列於諸器銘之首後又得一鍾銘文正同一鐸銘字畫亦相類〈金石錄〉
古景鍾銘
御府藏大鍾不知其出何時銘曰景鍾其下刻識皆滅没不可辨〈廣川書跋〉
古伯彞
古伯彞正如一青𤓰色碧可𢜤湯仲謀云余至順壬申見南康總管趙伯昂所收古伯彞盖色光瑩如漆内有文曰古伯彞〈雲煙過眼錄〉
古敦銘
藏宗室仲爰家銘文凡二百餘字余所錄諸器銘文字之多無踰此者〈金石錄〉
古車敦銘
其文曰作旅車敦莫詳其義〈金石録〉
古盤銘
古盤銘得之河南鞏氏其銘為舉盖而進之此其義也朴質不飾有足以承此殆古之匜盤〈廣川書跋〉
古爵銘
大觀中濰之昌樂丹水㟁圯得此爵及一觚〈金石錄〉
古鎗銘
田仲方得古銅器於白馬河㟁其識曰互□考之古字當讀為亞鎗〈廣川書跋〉
古鐵印銘
琅邪王溥穿井得鐵印銘曰傭力得富錢至億庾一土三田軍門主簿〈王子年拾遺記〉
秦
秦鍾
是器字畫皆作鸞鵠蛟螭之形頗類周蛟篆鍾銘多有不可辨識角比周制短而無旋且無鉦鼔枚篆之飾形製若鐸而絶小爾雅謂大鍾曰鏞中曰剽小曰棧此鍾豈棧之屬歟〈紹興古器評〉
秦權
今世人家所藏秦權至多銘文悉同集古録載文同家有二銘其一乃銅鐶上有銘循環刻之亦權也古權亦有與今稱錘相似者形製不一〈金石錄〉
秦度量
文同遊長安買得二物其上刻二銘其一乃銅鍰其上有銘循環刻之乃前一銘也其一乃銅方版可三四寸許所刻乃後一銘也後又於陸經家得一銅版所刻與前一銘同〈集古錄〉
秦劒
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嵗次丙午鑄一劒長三尺銘曰誡大篆書〈刀劒録〉
秦半兩錢
秦兼天下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漢書食貨志〉
漢
周陽家鍾
藏歐陽公家銘曰周陽家金鍾漢器亦有周陽侯甌盖一時器也〈鍾鼎款識〉
食鼎
漢孝景帝鑄一鼎名曰食鼎中元六年造其文曰五熟是滋君王膳之小篆書〈虞荔鼎錄〉
武帝鼎
武帝登㤗山鑄一鼎髙四尺銅銀為之其形如甕有三足太始四年造其文曰登於泰山萬夀無疆四海寜謐神鼎傳芳大篆書〈鼎録〉
元平鼎
昭帝元平元年於藍田覆車山鑄其文曰宜君王調滋味去腥傷小篆書〈鼎錄〉
酒鼎
廢帝賀鑄一小鼎貯酒其形若甕其文曰長滿上小篆書〈鼎録〉
神鼎
宣帝甘露元年於華山仙掌鑄其文曰萬國伏貽長久鑄神鼎承天酒小篆書〈鼎録〉
黄帝膳鼎
元帝初元二年鑄其文曰黄帝膳鼎小篆書〈鼎錄〉
成帝鼎
成帝綏和元年鑄其文曰㓂盗平黄河清八分書〈鼎録〉
醴鼎
哀帝元夀元年鑄其文曰羣臣元日用醴鼎小篆書〈鼎錄〉
蟠虺雷文鼎〈即孝成鼎〉
盖與器銘共五十六字是鼎雖孝成廟器乃造於孝哀即位之三年又有曰建平三年十月工王褒造〈博古圖〉
藥鼎
平帝元始五年鑄其文曰藥鼎八分書〈鼎錄〉
李氏鼎
銘二字曰李氏此器質素無紋與汾隂宫鼎相類其字畫亦作漢蹟〈鍾鼎款識〉
鮑氏鼎
右銘二字曰鮑氏〈鍾鼎款識〉
汾隂侯鼎
右鼎得於鄠縣民家井中鼎小似古陪鼎刻其側曰汾隂侯〈鍾鼎款識〉
定陶鼎
盖與器銘共十六字盖間有髙廟二字其字畫復有變篆為隸之體是其為髙廟祀器無疑〈博古圖〉
汾隂宫鼎
盖與器銘共五十四字考其款識既曰汾隂供宫銅鼎二十枚又曰汾隂宫銅鼎一者二十所以舉供官之數而一者舉其隸於宫者也又曰平陽一斗鼎盖平陽有鐵官此乃紀所鑄之地耳曰第二十三者總其器之在汾隂者為之次不必言鼎也〈博古圖〉
上林供官銅鼎
銘有監工李負芻按後漢人絶無二名此鼎盖西漢器也〈金石錄〉
好畤共厨鼎
有銘五十字在腹二十有二字在盖〈考古圖〉
神雀鼎
黄霸為潁川守神雀集遂刻鼎記之〈鼎錄〉
丞相博山侯鼎
孔光拜丞相鑄一鼎文曰丞相博山侯大篆書〈鼎録〉
太尉鼎
楊震為太尉作一鼎其文曰太尉鼎古隸書〈鼎錄〉
孝子鼎
胡廣鑄一鼎其文曰孝子鼎八分書〈鼎録〉
侈耳區鼒
右銘二字曰吳寔〈考古圖〉
髙奴鼒
右銘二字曰髙奴髙奴上郡地名也〈考古圖〉
齊安鑪
銘云齊安宫銅熏爐容五升其盖重五斤六兩神爵四年曲官嗇夫忠佐史工司馬譲造第百廿一〈鍾鼎款識〉
蓮勺鑪 博山鑪
右林華宫行鐙銘一蓮勺宫銅博山爐下槃銘一皆漢五鳳中造劉原父出守長安遺此二銘〈集古録〉
丞相府漏壺
銘二十有一字視其銘文則漢器也〈考古圖〉
大官壺〈考古圖作大官銅錬〉
銘三十二字體制類壺銘曰鍾〈博古圖〉
綏和壺
銘四十三字全用漢篆體兼有八分之致〈墨林快事〉
延光銅壺款識
安帝時作款識二行十三字字從左起云延光四年銅二百斤直錢萬二千〈隸續〉
建光巵
銘六字曰建光中室有四是器盖於建光中造也〈博古圖〉
漢律管銘
右銘藏晁无咎學士家云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鍾鼎款識〉
漢巴官鐵量銘
銘云巴官永平七年三百五斤第二十七〈金石錄〉
谷口銅甬銘
其前銘曰谷口銅甬容十其下滅兩字始元四年右馮翊造其後銘曰谷口銅甬容十斗重四十斤甘露元年十月計掾章平左馮翊府下滅一字〈集古録〉右谷口銅甬舊藏劉原父家一器而再刻銘始歐陽集錄金石遺文自三代以來法書皆備獨無西漢文字原父得斯器及行鐙博山香鼎模其鼎文以遺歐陽公於是西漢之書始傳於世矣〈金石錄〉
武安侯鈁
武安侯鈁銘不知所從得銘無年月未知誰所作也〈鍾鼎款識 金石錄云按帝紀楚懐王封髙祖為武安侯然驗其刻畫疑非髙祖時器〉
陽嘉洗〈博古圖作漢啓匜〉
銘云陽嘉四年朔令字之右狀魚之刊字之左便鷺鷥習水而捕魚〈鍾鼎款識〉
雙魚四錢大洗
銘七字曰大富貴昌宜長樂〈考古圖〉
䨇魚洗
形制與大洗同而差小有宜子孫三字〈考古圖〉
素洗雙魚洗列錢洗銘
政和元年饒州得素洗二雙魚洗六列錢洗一其四銘云永元元年其二曰元和二年又有隱起篆富貴昌宜侯王字唐開元九年許昌唐祠得古銅尊隱起雙鯉篆書文曰長宜子孫殆亦洗也〈博古圖〉
雙魚洗
有銘其在脣曰梁山銅二斗鋗重十斤元康元年造外復有一扶字〈博古圖〉
平周鉦
銘云平周金銅鉦重十六斤八兩背文云平定五年受圜隂〈金石錄〉
新莽候鉦
候鉦四十二字闕二字王莽地皇二年所作紹興中出於金州此器所書有波畫字尢清勁與漢末筆法無異孰謂西都隸字皆古拙乎〈洪适隸續〉
注水匜
銘二十二字曰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博古圖〉
予於闗中得一銅匜其背有刻文二十字曰律人衡蘭注水匜容一升始建國元年一月癸卯造皆小篆律人當是官名王莽𫝊中不載〈夢溪筆談〉
上林榮宫鐙
銘云上林榮宫雁足鐙下有槃并重六斤黄龍元年民工李常造第四〈鍾鼎款識〉
首山宫鐙
銘云蒲反首山宫銅鴈足八寸鐙重六斤永始四年二月工賈慶造〈鍾鼎款識〉
甘泉上林宫行鐙
銘云河東為甘泉上林宫造行鐙重六斤十兩五鳳二年王回夫山工誼作第二〈鍾鼎款識〉
林華觀行鐙
銘云林華觀行鐙重一斤十四兩五鳳二年造第一〈鍾鼎款識〉
甘泉内者鐙
銘云内者元康二年三月河東安邑守者宣王軒造重廿五斤十一兩〈鍾鼎款識〉
龍虎鹿盧鐙
銘云宜子孫吉上有龍虎為之飾〈鍾鼎款識〉
耿氏鐙
延光四年所作兩漢器物銘存於今者皆是篆文獨此鐙用隸〈隸續〉
廩邱宫鐙
銘云廪邱宫銅鐙重二十斤八兩甘露三年李定造盖宣帝時物也〈金石錄〉
鴈足鐙
制作精巧辨其刻黄龍元年所造〈集古錄〉
羊鐙
熙寜中得於鳳翔盩厔髙三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徑五寸六分容二升銘十有二字曰仲父作尊鬲子子孫孫永寳用盖仰以承燭羊鐙同制即羊鐙也〈紹興古器評〉
宜子孫鐙
嘗見漢鑑多以宜君公宜侯王宜子孫為銘皆善頌之辭也是器髣髴龜形上設闗紐反其背屹立以為鐙虛其腹容水以沃燼制作銘載真漢物也〈紹興古器評〉
虹燭錠
銘一十八字字畫與漢五鳳鐙款識相類實漢物也説文以錠為鐙則登而有用者銘曰虹燭者取其氣運如虹之義〈博古圖〉
車宫承燭槃
銘云車宫銅承燭槃重三斤八兩五鳳四年造扶〈鍾鼎款識〉
有柄鳳龜鐙
此鐙以鳳為柄龜為趺上下有銘皆四字〈考古圖〉
周陽侯甗鍑
銘三十有一字按説文鍑大口釜也鍑上有甗曰甗鍑〈考古圖〉
此西漢時器在文潞公家字畫細淺難椎拓今以搨書紙帖器銘上就摹之殊不失真也〈東觀餘論〉
館陶釜
銘云長信賜館陶家〈金石錄〉
軹家釜
銘廿有一字〈考古圖〉
軹家甑
銘一十有九字按軹家不考釜甑皆漢器也〈考古圖〉
梁山鋗
有銘在脣曰梁山鋗重十斤元康元年造外復有一扶字〈鍾鼎款識〉
龍首魚
銘共二十一字字畫奇古宜比於周〈博古圖〉
書言府弩機
銘二十有七字延光三年閏月書言府作〈鍾鼎款識〉
赤霄劒
前漢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及貴常服之此即斬蛇劒也〈刀劍錄〉
神龜劒
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嵗次庚午鑄三劍長三尺六寸銘曰神龜多刻龜形以應大横之兆〈刀劍錄〉
八服劒
武帝徹在位五十四年以元光五年嵗次乙巳鑄八劒長三尺六寸銘曰八服小篆書嵩恒霍華太山五嶽皆埋之〈刀劍錄〉
毛字劒 貴字劒
宣帝詢在位二十五年以本始四年鑄二劒長三尺一曰毛二曰貴以足下有毛故為之皆小篆書〈刀劒錄〉
衎字劒
平帝衎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嵗次辛酉掘得一劒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書〈刀劍錄〉
神勝劒
王莽在偽位十七年以建國五年嵗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劒皆練五色石為之銘曰神勝萬里伏小篆書長三尺六寸〈刀劒錄〉
更國劒
更始劉聖公在偽位二年自造一劍銘曰更國小篆書〈刀劒錄〉
威斗
張永開𤣥武湖遇古上得一銅斗有柄文何承天曰此亡新威斗永又啓内更得一斗〈南史何承天傳〉
銅枓
韓玉汝家有一銅枓其銘云新始建國天鳳上戊六年〈葉夢得避暑錄〉
銅鉦
紹興中郭浩知金州田夫耕得一鉦其銘云新始建國地皇上戊二年〈隸釋〉
新莽權銘
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有新氏造晉末校尉王和掘得圜石其銘如是参軍續咸曰王莽時物也〈廣川書跋〉
莢錢
文曰漢興小篆文〈洪遵泉志〉
八銖錢
髙后時更鑄八銖錢文曰半兩〈泉志〉
四銖錢
孝文五年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漢書食貨志〉
三銖錢
建元以來更鑄三銖錢重如其文〈漢書食貨志〉
五銖錢
張台曰此錢品數最多有傳形者名蜀錢肉好有郭者名梁錢背文四出者名角錢及有赤側當兩女錢之類文皆五銖〈泉志〉
大錢
王莽居攝變漢制造大錢文曰大錢五十〈漢書食貨志〉
小錢
王莽建國元年春更作小錢徑六分文曰小錢與大錢一直五十者為二品並行〈荀悦漢紀〉
貨泉
王莽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改作貨泉文右曰貨左曰泉〈漢書食貨志〉
契刀
王莽造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漢書食貨志〉
漢刀
王莽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張晏曰刻之作字以黄金填其文上曰一下曰刀〈漢書食貨志〉
十布
王莽鑄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直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長一分相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千錢合是為布貨十品〈漢書食貨志〉
貨布
王莽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改作貨布其文右曰貨左曰布與貨泉並行〈漢書食貨志〉
大黄布刀
此亦王莽所鑄文曰大黄布刀〈泉志〉
𫎇城古刀
宣和五年郭僎為亳州𫎇城令村人得之田中柄端有方寸十三字髣髴隸書背有孔不透身形如刀文曰貨布五百疑王莽所鑄〈泉志〉
男錢
懸針書文曰布泉人謂之男錢言佩之則生男也字體與貨泉略同疑王莽時鑄〈泉志〉
後漢
建元鼎
光武建元元年鑄其文曰定天下萬物伏小篆書〈鼎錄〉
永平鼎
明帝永平十年鑄其文曰蛟龍伏大篆書〈鼎錄〉
榖洛鼎
明帝鑄於榖水其文曰榖洛小篆書〈鼎錄〉
鎮地鼎
章帝元和二年於北嶽鑄一鼎髙四尺無足其文曰鎮地鼎小篆書〈鼎錄〉
承露鼎
安帝延光四年鑄於少室山其文曰承露鼎小篆書〈鼎録〉
儒鼎
靈帝嘉平元年鑄一大鼎埋之鴻都門其文曰儒鼎古書〈鼎録〉
柱鼎
開陽門夜直樓上帝因作一鼎其文曰柱鼎〈漢官儀〉
千里鼎
王允字子師郭林宗見而器之允自鑄一鼎曰千里八分書〈鼎録〉
司徒鼎
王仲子為大司徒鑄一鼎其文曰司徒鼎大篆書〈鼎録〉
司空鼎
王朗為司空鑄一鼎其文曰司空鼎複篆書〈鼎録〉
太師鼎
董卓為太師鑄一鼎其文曰太師鼎古隸書〈鼎録〉
元嘉刀銘
元嘉四年作〈漢隸字原〉
秀霸劒
後漢光武秀在位三十三年未貴時在南陽鄂山得一劒文曰秀霸小篆書帝常服之〈刀劍録〉
安漢劒
順帝保在位十九年以永建元年鑄一劒長三尺四寸銘曰安漢小篆書後改年號〈刀劍録〉
中興劒
靈帝安在位二十二年以建寧三年鑄四劒文曰中興一劒無故自失並小篆書〈刀劒録〉
董氏二洗款識
一款其右曰董氏雅好一款其左曰董氏器〈隸續〉
中平獸洗款識
款識一行云中平三年八月造作用富〈隸續〉
修官二鐵盆款識
乾道中陸務觀監漢嘉郡得之字畫無篆體盖東漢初年所作〈隸續〉
鹽鐵盆
在巫山縣黄嗣直攝邑事堂下有大鹽盆有款識盖漢時物也其末曰永平二年〈輿地碑目〉
騶氏二鏡銘
銘七言五句二鏡雖有大小而銘文無異同惟大鏡有兩人相鄉坐其旁小隸云東王公西王母黄長睿審定以為漢器其説見東觀餘論〈隸續〉
李氏鏡銘
銘亦七言五句與騶氏鏡相類〈隸續〉
十二辰鑑
銘五十五字〈博古圖〉
十二辰鑑
銘三十七字〈博古圖〉
十二辰鑑
銘一十六字〈博古圖〉
四神鑑
銘十二字〈博古圖〉
四神鑑
銘四字〈博古圖〉
三神鑑
銘五十六字〈博古圖〉
神人鑑
銘十八字〈博古圖〉
神像鑑
銘十二字〈博古圖〉
神人三獸鑑
銘十二字〈博古圖〉
尚方鑑
銘五十三字〈博古圖〉
長生鑑
銘四十字〈博古圖〉
仙人不老鑑
銘三十七字〈博古圖〉
豳頌周商鑑
銘二十字〈博古圖〉
始青鑑
銘一十六字〈博古圖〉
清白鑑
銘三十四字〈博古圖〉
宜君公鑑
銘八字〈博古圖〉
宜官鑑
銘四十字〈博古圖〉
尚方宜子孫鑑
銘四十六字〈博古圖〉
四宜鑑
銘四字〈博古圖〉
九子鑑
銘十字〈博古圖〉
十六花鑑
銘八字〈博古圖〉
蟠螭鑑
銘一十字〈博古圖〉
鼉龍鑑
銘二字〈博古圖〉
海獸鑑
銘四十八字〈博古圖〉
冊禮鏡
漢凡有冊立必周制其器具故鏡亦各有銘銘四十八字〈墨林快事〉
青盖鏡
銘五句各七字漢物也〈墨林快事〉
𤣥錫鏡
銘三十四字〈墨林快事〉
侯王鏡
銘五句各七言末足以宜侯王兮四字〈墨林快事〉
羌服鏡
銘有云觀衣服視容貌羌服之以為信羌訓為始楚騷之法乃謂之服羌鏡誤矣〈墨林快事〉
丹陽鏡
銘四十二字外周四句各七字〈墨林快事〉
日月鏡
銘四句各七字釋者目為清明鏡〈墨林快事〉
文龍鏡
銘三言六句〈墨林快事〉
右旋鏡
十二辰皆左旋惟此右旋銘二十六字亦右旋篆法奇麗是漢人最傑之作〈墨林快事〉
虎符
葉森曽見先師吾眞白收虎符一丈有一尺五寸廣四寸上剡首下平一靣作虎蹲在上下有漢款識字云第一至第五皆靣上作身通垂下有磨滅不可辨剡首二邊有字刋年月磨滅難辨〈雲煙過眼録〉魏
魏武鼎
魏武帝鑄一鼎於白鹿山髙一丈紀征伐戰陣之能古文篆書〈鼎録〉
孝鼎
魏武帝更作鼎於太子名曰孝鼎畫刻古來孝子姓名小篆書〈鼎録〉
受祚鼎
文帝黄初元年鑄其文曰受祚鼎小篆書〈鼎録〉
萬夀鼎
明帝太和六年鑄名曰萬夀鼎小篆書〈鼎録〉
五熟釜
文帝在東宫賜繇五熟釜為之銘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唯鍾寔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寮師師楷兹度矩〈魏志鍾繇𫝊〉
孟徳劒
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於幽谷得一劒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徳王常服之〈刀劍録〉
太乙刀
鍾㑹克蜀於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一㑹死入帳下王伯昇伯昇後渡江刀遂飛入水〈刀劍録〉
思召刀
袁紹在黎陽夢有一人授一寳刀及覺果在卧所銘曰思召紹解之曰思召紹字也〈刀劍録〉
郭維刀銘
郭維於太原得一刀文曰宜為將後遂為將軍及與蜀將戰敗失此刀〈刀劍録〉
吳
彭蠡鼎
孫權黄武兀年於彭蠡水沉一鼎其文曰百神助陽侯伏大篆書〈鼎録〉
豹尾鼎
孫權獵於樊山見一姥問得何獸答曰得一豹曰何不截尾遂為姥立廟并作一鼎文曰豹尾鼎〈鼎録〉
鎮山鼎
孫亮建興元年於武昌鑄一鼎其文曰鎮山鼎小篆書〈鼎録〉
蔣山鼎
孫皓鑄一鼎於蔣山紀吳之厯數八分書〈鼎録〉
顧元凱鼎
顧邕鑄一鼎其文曰顧元凱之鼎八分書〈鼎録〉
破備鼎
陸遜破劉備軍鑄一鼎紀功其文曰破備鼎〈鼎録〉
大吳劒
吳王孫權以黄武五年採武昌銅鐵作千口劒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銅越炭作之文曰大吳小篆書又赤烏年中有人得淮隂侯韓信劒帝以賜周瑜〈刀劍録〉
流光劒
孫亮以建興二年鑄一劒文曰流光小篆書〈刀劍録〉
孫皓劒
孫皓以建衡元年鑄一劒文曰皇帝吳王小篆書〈刀劍録〉
周瑜刀銘
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盪㓂将軍字八分書〈刀劍録〉
司馬刀
蔣欽拜列郡司馬造一刀文曰司馬隸書〈刀劍録〉
幼平刀
周幼平擊曹公勝拜平虜将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刀劒録〉
固陵刀
潘文拜偏將軍為擒闗侯拜固陵太守因造一刀銘曰固陵〈刀劍録〉
安國刀
朱理君少受征討黄武中累功拜安國將軍作一佩刀文曰安國〈刀劍録〉
大泉五百錢
孫權嘉禾五年春鑄文曰大泉五百〈泉志〉
大泉當千錢
孫權赤烏元年鑄文曰大泉當千〈泉志〉
蜀漢
克漢鼎
蜀先主章武二年於漢川鑄一鼎名曰克漢鼎埋之丙穴中八分書〈鼎録〉
蜀二鼎
蜀章武二年先主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富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鼎録〉
定軍鼎
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作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大篆書〈鼎録〉
八陣鼎
亮又作八陣鼎沉之永安水中大篆書〈鼎録〉
孔明釜
平谷縣民耕得一釜有諸葛行窩字〈丹鉛録〉
關侯刀銘
關侯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侯敗惜刀投之水中〈刀劍録〉
張飛刀銘
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鍊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范强殺强將此刀入於吳〈刀劍録〉
晉
鍾銘
太興初㑹稽剡縣人於井中得一鍾長七寸二分口徑四寸半上有古文奇書十八字云㑹稽嶽命餘字時人莫識之〈晉書郭璞傳〉
房山五劒銘
穆帝聃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五口劒曰五方單符隸書〈刀劍録〉
銅澡槃款識
晉武帝作款識云㤗始元年〈闕〉月七日右尚方治御府故二斗五升銅澡槃重九斤八兩第二字甚小而遒勁〈隸續〉
司馬刀銘
晉武帝以咸寜元年造八千口刀銘曰司馬〈刀劍録〉
歩光劒銘
懐帝熾以永嘉元年造一劒長五尺銘曰歩光小篆書〈刀劒録〉
興國刀銘
成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銘曰興國〈刀劍録〉前凉
張寔刀銘
前涼張寔造刀百口無故刀盡失文曰霸〈刀劍録〉西涼
百勝刀
西涼李暠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銘曰百勝隸書〈刀劍録〉
前趙
元熙刀銘
前趙元熙二年造一刀長三尺九寸文曰滅賊隸書〈刀劒録〉
後趙
鼎銘
石勒得一鼎銘十三字篆書不可曉藏之於永豐倉〈晉書載記石勒傳〉
石勒刀銘
後趙石勒以建平二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萬人頭尖長三尺六寸銘曰建平隸書勒未貴時耕地得一刀銘曰石氏昌篆書〈刀劒録〉
季龍刀銘
石季龍以建武十四年造一刀長五尺銘曰皇帝石氏隸書〈刀劍録〉
偽趙錢
泰始中建徳校尉王和掘得一器容四斗中有大錢三十文曰百當千千當萬〈晉書載記石勒傳〉
豐貨錢
勒鑄豐貨錢〈晉書載記石勒傳〉
舊譜曰世人謂之富錢言收此錢令人豐富余按此錢徑九分重三銖輪深好闊靣文有豐貨二字篆書〈泉志〉
燕
慕容雋銅馬銘
慕容廆有駿馬赩白有奇相逸力至雋光夀元年四十九矣而駿逸不虧雋奇之命鑄銅以圖其像親為銘賛鐫頌其傍象成而馬死矣〈水經注〉
慕容雋刀銘
前燕慕容雋以元璽元年造二十八口刀銘曰二十八將隸書〈刀劍録〉
建平刀
南燕慕容𤣥明以建平元年作刀四口文曰建平隸書〈刀劍録〉
前秦
苻堅刀銘
前秦苻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工銘曰神術隸書〈刀劒録〉
後秦
姚萇刀銘
後秦姚萇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銘曰中山長三尺七寸隸書〈刀劍録〉
後蜀
李雄刀銘
後蜀李雄造刀五百口文曰騰馬隸書〈刀劍録〉後涼
吕光刀銘
後涼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銘背曰麟嘉長三尺六寸〈刀劒録〉
西秦
建義刀
西秦乞伏國仁以建義三年造一刀銘曰建義隸書〈刀劍録〉
北涼
永安刀
北涼沮渠𫎇遜以永安三年造刀百口銘曰永安隸書〈刀劒録〉
夏
銅鼔
陳叔夏得銅鼓甚大銘曰龍昇元年七月大匠渙按龍昇為大夏紀年而鼔全似西南夷所作崔鴻十六國書赫連勃勃以銅為大鼔及飛亷翁仲銅駝龍虎以黄金飾之列於宫殿之前疑即此也〈廣川書跋〉
赫連刀銘
夏州赫連勃勃以龍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龍雀環兼金縷作一龍形長三尺九寸銘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懐逺可以柔邇如風靡草威服九區宋王劉裕破長安得此刀後入於梁〈刀劍録〉
宋
紀功鼎
劉裕從秦中還紀功鑄一鼎於九江其文曰沸秦洛伏大漠古篆書〈鼎録〉
蝦魚鼎
宋文帝得蝦魚遂作一鼎其文曰蝦魚〈鼎録〉
宫亭湖鼎
順帝昇明元年有人於宫亭湖得一鼎上有古文洵漠二字〈鼎録〉
武帝刀銘
宋武帝劉裕以永初元年鑄一刀銘其背曰定國小篆書長四尺後入於梁〈刀劍録〉
少帝刀銘
少帝義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銘曰五色小篆書〈刀劍録〉
孝武帝劒銘
孝武帝昌明以大明元年於華山頂埋一劒銘曰神劒隸書〈刀劒録〉
廢帝劒銘
宋後廢帝昱以元徽二年於蔣山頂造一劒銘曰永昌篆書〈刀劒録〉
孝建錢
文曰孝建背文曰四銖孝建則薤葉四銖則大篆〈泉志〉
景和錢
廢帝景和元年鑄其文小篆〈泉志〉
齊
龍鼎
齊髙祖於齊中池内見龍鬬聞簫鼔聲遂埋一鼎其文曰龍鼎真書〈鼎録〉
古錫趺篆文
齊髙帝修淮隂城得古錫趺九枚下有篆文莫能識〈南史紀僧真𫝊〉
金革帶鈎篆文
吉士瞻為荆府城局參軍浚萬人仗庫防池得一金革鈎隱起鏤甚精巧篆文曰錫爾金鈎且公且侯〈南史吉士瞻傳〉
明帝劒銘
明帝鸞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長四尺小篆書〈刀劒録〉
無為觀鐵磬文
在道州永明十年四月五日造鐵磬十二枚〈輿地碑目〉
太平百嵗錢
世祖治盆城得一大錢文曰太平百嵗〈齊書祥瑞志〉梁
武帝劒銘
梁武帝蕭衍以天監二年即位至普通中嵗在庚子命𢎞景造神劒十三口用金銀銅鐵錫五色合為之長短各依劒術法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並小篆書〈刀劒録〉
甘露寺鐵鑊文
天監十八年造以供佛者佛字皆作⿰〈天下金石志〉
直百五銖錢
梁武帝鑄文曰直百五銖〈泉志〉
大吉錢
普通四年鑄文曰五銖大吉〈泉志〉
大通錢
普通四年鑄文曰五銖大通〈泉志〉
大富錢
普通四年鑄文曰五銖大富〈泉志〉
陳
元勲鼎
陳武帝即位鑄一鼎文曰元勲鼎沉於淛江〈鼎録〉
大貨六銖錢
宣帝太建十一年鑄文曰大貨六銖篆書〈泉志〉後魏
昭成刀銘
後魏昭成帝拓跋犍以建國元年於赤冶城鑄刺刀十口金鏤赤冶字〈刀劒録〉
宣武刀銘
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於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隸書〈刀劒録〉
道武劒銘
道武帝珪以登國元年於嵩阿鑄一劒銘曰鎮山隸書〈刀劒録〉
明元劒銘
明元帝嗣以㤗常元年造一劒長四尺銘背曰太常至真君元年有道士繼天師白為帝造劒長三尺六寸隸書因改元真君〈刀劒録〉
太和五銖錢
髙祖詔天下用錢十九年公鑄麤備文曰太和五銖〈後魏書食貨志〉
永安五銖錢
孝莊永安二年秋詔改鑄文曰永安五銖〈泉志〉北齊
常平五銖錢
天保四年春正月乙丑鑄新錢文曰常平五銖〈北史齊文宣帝紀〉
廣宗郡錢
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正月即位十月廣宗郡獻瑞錢文曰歸於聖帝〈邱悦三國典略〉
後周
布泉錢
保定元年鑄其左曰布右曰泉皆玉筯篆〈泉志〉
大布錢
建徳三年鑄五行大布錢其文上五下行左大右布又有大布字翻在上下者〈泉志〉
永通萬國錢
大象元年鑄永通萬國錢背面皆有此四字〈泉志〉隋
象日鏡
銘十句計四十字詳其語意為隋物無疑故曰長懸仁夀釋者以為唐不合矣〈墨林快事〉
十六符鐵鑑
銘三十四字〈博古圖〉
唐
棲霞寺銅像背記
景龍二年〈輿地碑目〉
通元觀銅鍾銘
開元十五年陳郡袁懐先撰〈輿地碑目〉
紫極觀鍾銘
在饒州天寳九載上官經野文〈輿地碑目〉
太清宫鍾銘
馮宿撰太和五年〈金石録〉
銅柱
貞元四年嶺南都䕶本管經略使馬緫於漢所立銅柱之處特鑄二柱刻書唐徳以繼伏波之迹〈舊唐書馬總傳〉
南山寺題鍾
龍紀元年〈輿地碑目〉
䕶聖寺鍾銘
龍紀二年節度使顧彦暉銘〈輿地碑目〉
武徳鏡
銘五十三字武徳五年中秋揚州緫管府造〈墨林快事〉
停空鏡
此唐鏡也銘十句四十字〈墨林快事〉
停空小鏡
此鏡視大者小三寸三分銘字少其八〈墨林快事〉
九子鏡
銘周十字筆畫甚雅唐物也〈墨林快事〉
萬春鑑二
皆銘四十字〈博古圖〉
瑩質鑑
銘四十字〈博古圖〉
瑩質鑑
銘三十二字〈博古圖〉
瑞圖鑑
銘四十三字〈博古圖〉
十二辰鑑
銘十二字〈博古圖〉
二十八宿鐵鑑
銘六十一字〈博古圖〉
八卦鐵鑑
銘二十二字〈博古圖〉
八卦鐵鑑
銘二十八字〈博古圖〉
十二辰鐵鑑
銘二十四字〈博古圖〉
日月鐵鑑
銘四十字〈博古圖〉
千秋萬嵗鐵鑑
銘八字〈博古圖〉
玉堂鐵鑑
銘一十六字〈博古圖〉
自明鐵鑑
銘二十字〈博古圖〉
晉陽龍鐵鑑
銘四十六字〈博古圖〉
鐵馬鞭刻字
鐵馬鞭長慶二年義成軍節度使曹華進獻曰得之汴水有字刻云貞觀五年尉遲敬徳李昌符詩云漢將臨流得馬鞭鄂侯名字舊雕鐫〈李昌符詩集〉
乾封錢
乾封元年封岳之後改造新錢文乾封泉寳〈舊唐書食貨志〉
大厯錢
大厯是代宗年號計此時所鑄字畫遒勁〈泉志〉
建中錢
文曰建中通寳徳宗時鑄〈泉志〉
開元錢背文
以本州郡名為背文京兆府以京字在穿上洛陽以洛字在穿上揚州改以昌字在穿上西川以益字在穿上藍田縣以藍字在穿右襄州以襄字在穿上江陵府以荆字在穿右越州以越字在穿下宣州以宣字在穿左江西以洪字在穿上湖南以潭字在穿左兖州以兖字在穿上浙西以潤字在穿上鄂州以鄂字在穿上平州以平字在穿上興元府以興字在穿上梁州以梁字在穿右廣州以廣字在穿右東川以梓字在穿上福州以福字在穿上丹州以丹字在穿上桂陽監以桂字在穿右〈泉志〉
咸通錢
咸通十一年桂陽監鑄錢官王彤進新鑄錢文曰咸通𤣥寳〈泉志〉
長平古刀
天寳元年西河郡别駕李幼奇於長平溪澗中所得狀如小刀背靣俱有字不可識〈泉志〉
長平異布
亦幼奇所得也字類科斗書〈泉志〉
撒帳錢
其形五出穿亦隨之文曰長命守富貴景龍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公主特鑄此錢用以撒帳〈泉志〉後唐
天成錢
天成元年鑄文曰天成元寳〈泉志〉
晉
天福錢
晉天福三年十一月詔三京鄴都諸道州並許鑄錢以天福元寳為文左環讀之〈宋白續通典〉
漢
漢通錢
乾祐元年鑄文曰漢通元寳〈泉志〉
周
周通錢
顯徳二年鑄文曰周通元寳〈泉志〉
南唐
永通錢
李景鑄大錢文曰永通泉貨〈五代史南唐世家〉此錢有三品八分書者徑寸五分篆文者徑寸三分又有靣為篆文背為龍鳳形者皆李氏所鑄〈泉志〉
唐國錢
元宗即位鑄唐國錢其文曰唐國通寳〈馬令南唐書〉此錢制度大小各殊有徑九分者字類大唐錢有徑寸二分者文皆篆字有徑八分者字含八分及隸體〈泉志〉
大唐錢
元宗鑄文曰大唐通寳〈泉志〉
銅牌篆
沈彬將𦵏穴其處乃古也其間獲一銅牌上鐫篆文又云佳城今已開雖開不𦵏埋漆燈猶未爇留待沈彬來〈江南野史〉
後蜀
廣政錢
字八分書〈泉志〉
南漢
銅佛識
昭州光孝寺銅佛一軀五代偽劉時所鑄後有識云維大漢大寳四年〈輿地碑目〉
乾亨錢
文曰乾亨重寳〈泉志〉
楚
乾封錢
馬殷置鐵冶鑄大錢文曰乾封泉寳〈湖南故事〉
天䇿錢
馬殷據湖南八州地建天䇿府因鑄天䇿府寳〈董逌錢譜〉
閩
鐵錢
王審知鑄大鐵錢亦以開元通寳為文〈陶岳貨泉録〉
建州王氏錢
靣文天徳重寳背文穿上有殷字〈錢譜〉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六十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御定佩文齋書畫譜>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𦘕譜目録
第六十一卷
歴代無名氏書三〈石一〉
唐虞
堯碑舜碣
石虹山堯碑
巫山峯頂古篆
崐崘室題字
周
佳城銘
秦
詛楚文
贛榆刻石
廬山刻石
始皇碑
秦刻石
舜井斷碑
那湫碑文
扶蘓墓碑
於潛縣刋字
漢
楊君殘碑
四皓碑
四皓神位胙机刻石
鄭三益闕銘
五鳯二年殘字
陽朔甎字
建平郫縣碑
居攝墳壇刻石二
剛卯
員石銘
司徒甄邯墓石
後漢
扈君甎
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
治道記
㑹稽東郡都尉路君闕銘
永平甎文
開通褒斜道碑
孝子王立碑
張賔公妻穿中二柱文
汝伯寧甎文
曹叔文甎文
謝君甎
南武陽功曹闕銘
章和石記
戚伯著碑
司徒袁安碑
永元十六字
南安王君平鄉道碑
王子香廟頌
雒陽令王稚子二闕
桂陽太守許荆頌
永初甎文
青衣尉趙孟麟羊竇道碑
延年椁字
永初官𡐊文
謁者景君墓表 碑隂
郯令景君闕銘
嵩山太室神道石闕銘
賜豫州刺史馮煥詔
孝子蕫蒲闕
幽州刺史馮煥神道
馮煥殘碑 碑隂
開母廟石闕銘
少室神道石闕銘
大匠翟鬴碑
窆室銘
山陽麟鳯碑
孝女叔先雄碑
幽州刺史䍧牱太守張子陽碑
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國三老袁良碑
永建刻銘
謁者王誨碑
洛陽橋右柱銘
太學碑
太學賛碑
弟子賛碑
西嶽石闕銘
北海相景君銘 碑隂
竇貴人碑
法真刻石
司馬遷碑
武氏石闕銘
燉煌長史武班碑
吳郡丞武開明碑
司𨽻校尉楊孟文石門頌
廣漢長王君治石路碑
漳河神壇碑
孔子廟碑
班孟堅碑
張公神碑
縣三老楊信碑
祝長嚴訢碑
馮君開道碑
曹娥碑
從事武梁碑
廣漢蜀國都尉丁魴碑
彭山廟碑
郎中王政碑
平都侯相蔣君碑
李母冢碑
孔廟置守廟百石孔龢碑
孔謙碣
東海祠碑
益州太守無名碑 碑隂
孔君碣
吉成侯州輔碑 碑隂
州輔墓石獸膊字
宗資墓前石獸膊字
韓勅造孔廟禮噐碑 碑隂
魯相勅復顔氏繇發碑
韓勅修孔廟後碑 碑隂
韓勅孔林别碑兩側題名
孔君徳碑
郎中鄭固碑
王君造四縣邸碑
費縣令田君碑
議郎元賔碑
張休崖涘碑
楚相孫叔敖碑 碑隂
中常侍樊安碑
夀張侯樊宏碑
中常侍曹騰碑 碑隂
江原長進徳碣
丹陽太守郭旻碑
冀州刺史王純碑 碑隂
封丘令王元賔碑 碑隂
日南太守胡著碑
河東地界石記
楊公碑隂題名
蒼頡廟人名
成臯令任伯嗣碑 碑隂
淮源廟三碑
平輿令薛君碑
廣野君廟碑
山陽太守祝睦碑
蜀郡屬國辛通逹李仲曾造橋碑
封龍山碑
真道冢地碑
泰山都尉孔宙碑 碑隂
孝子嚴擧碑 碑隂
潁川太守曹君碑
祝睦後碑
泗水亭髙廟碑
司徒盛允碑
温令許續碑
延禧塼
濟隂太守孟郁修堯廟碑 碑隂
荆州刺史度尚碑
車騎將軍馮緄碑
武榮碑
太尉楊震碑 碑隂
沛相楊統碑 碑隂
髙陽令楊著碑 碑隂
堵陽長劉子山斷碑
邠州刺史趙融碑
司空孔扶碑
衛尉衡方碑
浚儀令衡立碑
冀州從事張表碑
竹邑侯相張夀碑
廣陵縣令王君神道
魯相晨謁孔子冢文
史晨饗孔廟後碑
魯相史晨祠孔廟奏銘
金鄉長侯成碑
孝㢘栁敏碑
楊公震使𫝊記
郎中馬江碑
宋子浚碑
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頌
李翕黽池五瑞碑
博陵太守孔彪碑 碑隂
河東太守孔雄碑
慎令劉修碑
沇州刺史楊叔恭碑
石門銘
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
北軍中𠉀郭仲竒碑
成陽靈臺碑 碑隂
堯廟碑
桂陽太守趙越碑
樂成令太尉掾許嬰碑
崔瑗墓碑
崔實碑
東海廟碑
廷尉仲定碑
故民吳仲山碑
門生沛國蕭劉題名
司空宗俱碑 碑隂
太傅胡廣碑
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李翊夫人碑
司𨽻校尉楊淮碑
張道陵碑
桂陽太守周憬功勲銘 碑隂
繁陽令楊君碑 碑隂
𤣥儒先生婁夀碑 碑隂
武都太守耿勲碑
帝堯碑
鄭子真舍宅殘碑
幽冀二州界石文
沇州刺史薛季像碑
太傅橋載碑
梧臺石社碑
廣漢太守沈子璩緜竹江堰碑
蒼頡廟碑
豫州從事尹宙碑
梁相費汎碑
堂邑令費鳯碑
費鳯别碑
斥彰長斷碑
長水校尉曹熾碑
謁者曹𦙍碑
秦君碑首
司農劉夫人碑
桓彬碑
太尉橋𤣥三碑
金廣延母徐氏紀産碑
金恭碑
處士金恭闕
太尉郭禧斷碑 碑隂
郭禧後碑
丹陽太守郭旻碑 碑隂
西嶽華山亭碑
樊毅修華嶽碑
樊毅復華下民租碑
太尉陳球碑
陳球後碑 碑隂
禹廟碑 碑隂
舜子巷義井碑 碑隂
冀州從事郭君碑
右侍無名人墓闕
三公山碑
無極山碑
童子逄盛碑 碑隂
涼州刺史魏元丕碑
殽阬君神祠碑 碑隂
敬仲碑
藁長蔡湛頌 碑隂
溧陽長潘乾校官碑
安平相孫根碑 碑隂
梁相孔耽神祠碑
白石神君碑
成陽令唐扶頌 碑隂
上谷太守張平仲碑
單父令楊彦碑
尚書郎楊禪碑
拓令許君頌
文穆碑
八都神廟碑
外黄令髙彪碑
种氏石虎刻字
司徒從事郭究碑
都鄉正衛彈碑
幽州刺史朱龜碑 碑隂
郃陽令曹全碑 碑隂
范冉墓碑
南陽太守秦頡碑
蕩隂令張遷碑
尉氏令鄭季宣碑 碑隂
太丘長陳實壇碑
陳度碑
司空掾陳君碑額
趙相劉衡碑
尹儉碑
司空掾陳實殘碑
巴郡太守張納碑 碑隂
大石嶺碑
不其令董恢闕
圉令趙君碑
學殿嵗月記
江州夷邑長盧豐碑
巴郡太守樊敏碑
益州太守髙頤二闕
益州太守髙頤碑
綏民校尉熊君碑
司徒掾梁休碑
黄龍甘露碑二 碑隂
舜廟碑
二妃祠碑
許由廟碑
夷齊廟碑
太公廟碑
季札子碑
范蠡碑
屈原廟碑
程堅碑
髙祖廟三碑
東平憲王碑
虞詡碑
賈彪廟碑
鄭康成碑
李雲碑
趙徴碑
司馬文預碑
張伯雅碑
皇毓碑
臨睢長王君碑
曹嵩碑
郭奉孝碑
左伯豪碑
孫嵩碑
孫賔碩碑
樊重碑
司徒袁滂碑
張敏碑
衛為碑
焦立碑
張仲瑜碑
張明府祠碑
繹幕令匡碑
道兒君碑
熹平君碑
華君銘
冠盖里碑
河南石柱
洛陽南界碑
洛陽北界碑
冀州北界碑
司空殘碑
張侯殘碑
河南尹蘓府君碑
益州刺史薛君巴郡太守劉君碑
臨朐長仲君碑
光禄勲劉曜碑
相君小吏夏堪碑
富春丞張君碑
郎中郭君碑
荆州從事苑鎮碑
督郵斑碑
仙人唐公房碑
中部碑
益州太守城垻碑
是邦雄傑碑
中秋下旬碑
魯相謁孔廟殘碑
防東尉司馬季徳碑
處士嚴發殘碑
任君殘碑隂
舉吏張𤣥殘碑
犍為太守楊洪碑
五大夫碑
殘碑三十二字
秦君碑
太尉許䤋廟碑
西平令楊期碑
征西大將軍楊瑾碑
邊讓碑
董襲碑
上谷太守張𥘴碑
敏朂碑
賈敏碑
李固碑
劉班碑
蘓武功碑
太守樊演碑
司徒劉竒碑
劉黨碑
敬歆碑
丁儀碑
兖州從事丁仲禮碑
御史孔翊碑
博士孔志碑
陳留太守程封碑
執金吾髙褒碑
太尉髙峻碑
彭府君碑
劉熙碑
御史大夫鄭君碑
尊士倪夀碑
少傅何君碑
古司馬城鐡碑
山陽太守碑
筑陽侯相景豹碑
侍中王逸碑
僕射荀公碑
光武皇帝碑
封觀碑
蔡昭碑
秦始皇碑
中令楊暢墓碣
嚴君平廟前碑二
王褒墓碑
南昌太守谷所碑
青州刺史劉焉碑
胡騰碑
羅含誌
楊侯伯墓碑
羅訓墓誌
刺史李頊碣
張翼碣
馬援廟碑
馬融墓碣
沛相劔門范皮墓闕文
上庸長闕文
永樂少府賈君闕銘
髙直闕
鉅鹿太守金君闕
平陽府君六字
貞女羅鳯墓碑
蜀郡太守任君神道
蜀郡都尉王君神道
綿竹令王君神道
益州太守楊宗墓道
清河相張君墓道
上庸長司馬孟臺神道
韋氏神道
交阯都尉沈君神道二
平陽府君叔神道
涪陵太守龎厷神道
汝南上蔡令神道
征南將軍劉君神道
侍中楊文父神道
逄府君墓石柱篆文
丁房闕
平原東郡門生蘓衡等題名
學師宋㤙等題名
故吏應酬殘題名
掾杜峻等題名
酒泉題名
博士題名
洪農太守張君題字
髙朕石室六題名
龍門禹廟題名
公乗伯喬殘題名
公乗校官王幽題名
禹廟窆石遺字
涼山吕保藏漢篆
武氏石室畫像
繁長張禪等題名
詔賜功臣家字
五君桮柈文
交阯刺史石羊字
膠東令王君廟門斷碑
趙相雝勸闕碑
郭先生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107年 (提及)
- 1000年 (提及)
- 前144年 (提及)
- 前93年 (提及)
- 前74年 (提及)
- 前47年 (提及)
- 前8年 (提及)
- 5年 (提及)
- 前58年 (提及)
- 125年 (提及)
- 338年 (提及)
- 64年 (提及)
- 前83年 (提及)
- 135年 (提及)
- 1111年 (提及)
- 721年 (提及)
- 21年 (提及)
- 前13年 (提及)
- 124年 (提及)
- 前130年 (提及)
- 前70年 (提及)
- 1年 (提及)
- 342年 (提及)
- 14年 (提及)
- 67年 (提及)
- 427年 (提及)
- 170年 (提及)
- 186年 (提及)
- 215年 (提及)
- 269年 (提及)
- 236年 (提及)
- 238年 (提及)
- 222年 (提及)
- 307年 (提及)
- 352年 (提及)
- 407年 (提及)
- 408年 (提及)
- 477年 (提及)
- 423年 (提及)
- 474年 (提及)
- 465年 (提及)
- 492年 (提及)
- 503年 (提及)
- 519年 (提及)
- 523年 (提及)
- 579年 (提及)
- 500年 (提及)
- 386年 (提及)
- 561年 (提及)
- 574年 (提及)
- 708年 (提及)
- 727年 (提及)
- 889年 (提及)
- 622年 (提及)
- 822年 (提及)
- 666年 (提及)
- 870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