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修订间差异
小 調整 |
小 Robot: 修正維基語法 1: 含有多餘模板前綴的條目 |
||
第90行: | 第90行: | ||
* [https://storyoftheweek.loa.org/2017/08/the-day-before-revolution.html 美国图书馆收錄的小說全文] |
* [https://storyoftheweek.loa.org/2017/08/the-day-before-revolution.html 美国图书馆收錄的小說全文] |
||
{{ |
{{UrsulaKLeGuin}} |
||
{{DEFAULTSORT: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
{{DEFAULTSORT: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
2024年7月28日 (日) 23:59的版本
〈革命前夕〉 | |
---|---|
原名 |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
作者 | 娥蘇拉·勒瑰恩 |
类型 | 科學幻想 |
系列 | 瀚星諸事紀 |
语言 | 英語 |
發行信息 | |
首次刊载处 | 銀河科幻雜誌 |
收录于 | 《银河系科幻小说》 |
收录小说类型 | 雜誌 |
出版時間 | 1974年8月 |
出版地點 | 美國 |
媒介 | 印刷品 |
所获奖项 | 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軌跡獎最佳短篇小說[*]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一无所有 |
〈革命前夕〉(英語: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是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的科幻短篇小說。它首次發表於1974年8月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說雜誌《银河系科幻小说》上,再於1975年收錄於勒瑰恩的短篇小說集《風的十二方位》,以及其他選集內。故事發生在勒瑰恩創作的瀚星宇宙,與另一部長篇小說《一無所有》(同樣於1974年發表)有著緊密的聯繫。雖然作者在發表《一無所有》之後才執筆〈革命前夕〉,但文學評論家卻稱之為前者的序曲。
〈革命前夕〉講述歐多的故事:她是位上了年紀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分子,住在一個以她為名、奉行她提出的原則的公社裡。在一天的時間裡,她回顧昔日身為社運人士的點滴,同時得悉鄰國發生革命,並被捲入第二天的全面罷工計劃中。這次罷工暗指為革命的導火線,最終建立了《一無所有》中所描繪、基於歐多主義的理想化無政府社會。
〈革命前夕〉探討老人在喪慟、性慾上的表現,以及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感受。小說榮獲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軌跡獎最佳短篇小說、木星獎(短篇小說),並獲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小說廣受好評,評論家尤其讚揚勒瑰恩對歐多的刻畫;作家卡爾·約克更宣稱,作者出色地勾畫出一個因年老而步履蹣跚、但仍然驕傲堅強的女性形象。多位學者評論稱,這部小說代表勒瑰恩寫作風格的轉變,是顛覆主流敘事結構以及注入女性主義的轉折點。
背景和設定
〈革命前夕〉發生在娥蘇拉·勒瑰恩創作的瀚星宇宙內[2]。在這個宇宙之中,人類是在海恩星上進化,而非地球。在故事發生前一百萬年,海恩人便征服殖民許多鄰近的行星系統[2]。故事以烏拉斯星(Urras)為背景,描述革命人物萊雅·亞斯歐·歐多(Laia Asieo Odo)生命中的最後一天,而較早之前在她推波助瀾下激發的革命正席捲整個社會[1][3][4]。作者勒瑰恩在1974年發布《一無所有》後,於同年撰寫並發表〈革命前夕〉,兩部作品設定在同一個行星系統中;因此,評論者認為〈革命前夕〉可被視作《一無所有》的序曲[5][6]。《一無所有》中描繪的理想化無政府社會是以歐多的理念為基礎,是個無國家、科學發達、基本反權威的社會[7][8]。歐多的支持者在革命之後,殖民於烏拉斯星的衛星安納瑞斯(Anarres),並在當地實踐歐多的理論,建立起沒有私有財產的社會[9]。在《一無所有》中,她通常被稱為歷史人物歐多;但在這個以她的視角講述的故事中,他人稱她為萊雅[1]。在〈革命前夕〉的序言中,勒瑰恩稱歐多的理念即為无政府主义,並將此故事獻給無政府主義者保罗·古德曼[8]。
故事
故事以主角萊雅·亞斯歐·歐多的夢為引子。她在某次政治會議上,夢見年輕時的自己和當時的愛人。但實際上,她年衰歲暮,又經歷中風,猶如風中殘燭。她的丈夫塔維里·歐多·亞斯歐(Taviri Odo Asieo)早已撒手人寰,自己因政治迫害而被囚禁的日子已成過去,連她主要的無政府主義論文也是多年前撰寫的。她住在愛依歐(A-IO)國內某座「歐多公社」內,這類群居團體奉行她的無政府主義原則。她每日按部就班地生活,向秘書口述信件的回覆,吃著自己不想吃的飯菜。她漸漸意識到,無政府主義者給予她的一些地位、特權、榮譽,與她和他們所恪守的原則並不相符。在她的日常生活中,穿插著她對革命生活的回憶,包括起義失敗、愛人遇害、自己在獄中堅持寫作。她與秘書討論發生在夙烏國(Thu)的起義,以及其中一個省份宣佈脫離該國統治,後者對此事甚為高興。隨後,她接見了一群外國學生。不過,她覺得自己被義務所困,失去自己一直追求的自由,於是決定在會面後悄悄外出進城。可惜還沒走多遠,她便感到筋疲力盡,最後被一位同住者發現。回到公社後,同住者要求她在翌日舉行的大會上致辭,更聲言要發起全面罷工,但她說她明天不在、不會參與,然後步履蹣跚地上樓走向自己的寢室。
發行和迴響
〈革命前夕〉於1974年8月首次發佈於短篇科幻小說雜誌《银河系科幻小说》[10][11],再於1975年收錄於勒瑰恩的短篇小說集《風的十二方位》[12]。它曾多次被編入選集,包括《星雲獎故事10》(1975年)[10],以及潘蜜拉·薩金特的神奇女性系列第二卷《更多神奇女性》(1976年)[13]。這篇小說被譽為勒瑰恩著名短篇小說,也是評論家最常分析的小說[14][15]。小說於1975年獲授予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16]、軌跡獎最佳短篇小說[17]、木星獎(短篇小說)[18]。小說還獲得1975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提名[19]。值得一提的是,《一無所有》同年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和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20]。
〈革命前夕〉廣受好評,多位評論家將其稱為勒瑰恩筆下佳作。《出版者周刊》在評論《星雲獎故事10》時,稱〈革命前夕〉是勒瑰恩最好的短篇小說[21];不過,周刊在評論《更多神奇女性》時,稱它在該卷書籍中並不突出、出色。[22]《軌跡》雜誌刊登蘇珊·伍德對《風的十二方位》的評論,她稱〈革命前夕〉是該書「最弱的故事」,又指勒瑰恩將它選為「其中一位離開奧美拉城的人的故事」(〈離開奧美拉城的人〉是同一小說集的另一故事),雖然增強了其「說教成分」,但同時削弱歐多生命的意義[23]。相反,舟·沃頓在《反應者》雜誌撰文,指小說文筆優美,是該小說集中「最精彩的故事」,更稱它能幫助讀者找到在艱難時期繼續前進的希望[24]。阿爾吉斯·巴德里斯在《奇幻與科幻雜誌》發文評價《更多神奇女性》時,認為這些故事「非常出色」,又稱〈革命前夕〉是自己讀過最好的勒瑰恩短篇小說[25]。而在《銀河系科幻小說》中,斯彼得·羅賓遜在評論同一小說集時,稱〈革命前夕〉是件瑰寶,文筆極佳,優美動人[26]。趙恬儀為《風的十二方位》中譯本撰寫導讀,認為相較於《一無所有》的批判意識,〈革命前夕〉倒有種滄桑感,又稱小說結尾絕美又空茫,令人聯想到《红楼梦》最後一回[27]。
多位評論家認為〈革命前夕〉是勒瑰恩寫作之路的里程碑。文學學者理查德·艾利希(Richard Erlich)認為,歐多是勒瑰恩為作品注入女性主義的轉折點[28]。沃頓在評論文章指出,主角歐多是位真實而複雜的老年女性,這樣的人物在當代科幻小說中十分罕見,在小說首次出版時更是如此[24]。學者唐娜·懷特(Donna White)認為,在1978年《蒼鷺的眼睛》出版之前,歐多是勒瑰恩筆下最成功的女主角[29]。她稱這個故事與科幻小說相比,更像當代寫實小說,並認為它與《一無所有》共同展現出勒瑰恩寫作風格轉變的一部分[20]。文學學者吉姆·荷西(Jim Jose)則指出,雖然歐多是《一無所有》中重要的哲學人物,但〈革命前夕〉既沒有闡述其哲學論述,也沒有描述與革命相關的事件,反而將她視為普通人物、著墨於她的思想和情感[30]。故此,荷西將這部小說視為勒瑰恩嘗試顛覆主流敘事框架的開始,目的是使敘事結構與敘事內容能夠更緊密地融為一體,從而產生宜居烏托邦的願景,而這種變化在她1985年出版的小說《永遠回家》中達到頂峰[30]。
人物塑造與風格
有些評論家稱〈革命前夕〉為一部人物研究小說,科幻小說的背景設定只是附帶[20][31][32];然而在沃頓眼中,以具有複雜幻想歷史的外星社會,作為人物研究的背景,使這個故事與眾不同[24]。評論家對於勒瑰恩的主角塑造給予好評。《雪梨晨鋒報》刊登威廉·努南(William Noonan)對《風的十二方位》的評論,努南對小說集給予正面評價,又指故事內裏的人物描寫出色[33]。《聖路易斯郵報》的羅伯特·拉·羅奇同樣稱讚作者對歐多的描寫[34]。文學學者戴倫·哈里斯-菲恩(Darren Harris-Fain)稱故事對於歐多的描寫動人,並表示〈革命前夕〉中全面的人物塑造展現了科幻小說的文學價值[32]。學者喬·德·博爾特(Joe de Bolt)則稱小說是部「精美絶倫的論戰藝術」作品,但認為這個故事被貼上科幻標籤,反而令它得不到「應有的廣泛認可」[35]。
作家夏洛特·斯皮瓦克(Charlotte Spivack)指出,勒瑰恩的科幻小說經常顛覆人們對老年角色的刻板印象[5]。她又以歐多為例,指角色雖然處於死亡邊緣,但仍然富有創造力和活力,藉以稱讚勒瑰恩「靈活地塑造了人物特質」[5]。作家西恩·蓋尼斯(Sean Guynes)也讚揚了故事中對「身為革命象征的頑固老女人」的描寫[14]。科幻小說評論家喬治·埃德加·施萊瑟認為小說側重在死亡和衰老是「極為現實」,在歐多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時,她拒絶一成不變的狀況並質疑一切,但到了晚年時,她卻不得不接受身體開始衰竭,靜待死亡的來臨[31]。作家卡爾·約克(Carl Yoke)則表示,勒瑰恩出色地勾畫出一個因年老而步履蹣跚、但仍然驕傲堅強的女性形象[36]。他在補充時指,勒瑰恩對於老年的描繪不僅敏鋭而感性,更令人心酸和難以忘懷,正是她的這種描寫才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36]。他又以文中有關歐多回顧昔日的一段為例,指出勒瑰恩時常把老年人回憶往事的傾向以文字展現[36]。總結時,他稱勒瑰恩把〈革命前夕〉的藝術水平提升到比一般故事更高[36]。
主題
〈革命前夕〉探討老人在喪慟、性欲上的表現,以及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感受[31][37]。由於《一無所有》的主角較為年輕,因此這些主題未有出現在該書中[38]。歐多在晚年時與周遭的活動和熱鬧格格不入,反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39]。斯皮瓦克稱歐多經歷著矛盾的衝動和感受,她稱這種特徵為「不斷變化的的矛盾心理」和「張力對立」[40]。雖然歐多的舍友們將她奉為先驅,遵循著她所創作宣揚的革命理論,但她對他們抱有矛盾心理,甚至疑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做一個好的歐多人?」[40]文學學者卡特·漢森(Carter Hanson)認為,歐多在「反抗與順從、採取行動與拖拖拉拉」之間搖擺不定[39]。她覺得自己被名義上的領袖和先驅角色所困,儘管她明白自己別無良策,卻依然透過打發秘書和離家來試圖維護自己的權力[39]。斯皮瓦克同樣認為,歐多滿足於成為自己激發的運動中的紀念象徵,但也對人們如何看待她感到不滿[40]。她一生都是政治運動的中心,但現時她擔心自己已淪為邊緣人物;同時,她又不願意參與他人安排給她的任務[40]。歐多一生致力於社會變革,大部分時間都在著書立說,或者在監獄裡度過,可謂革命的「指路明燈」[40]。然而在故事尾聲,當舍友們要求她在第二天舉行的大會發言時,她卻回答說「明天不在」,預示著死亡的到來終將使她無法親眼目睹自己一手締造的革命[40]。
勒瑰恩用生動的意象來傳達老年人的經歷,例如:當歐多醒來後,她會檢查自己蒼老的雙腳,並以那具因中風而癱軟無力的身軀艱難地活著[40]。歐多的活動穿插著她對於昔日的回憶[40];漢森認為,歐多的記憶推動小說劇情的發展[39]。施萊瑟則表示,勒瑰恩著眼於歐多的晚年,而非她活躍於革命活動的時期,藉以審視人們除了理想主義之外的基本動機[31]。在小說中,歐多亦向自己坦白,她的動機是性和虛榮,以及她曾經擁有但後來失去的幸福[31]。而在作家珍·唐納維斯(Jane Donawerth)眼中,勒瑰恩是利用歐多的年老色衰,來審視她作為革命分子的妝容[38]。她生命中各個方面都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得破敗,身體衰退使她無法工作,愛人身亡摧毀了她的愛情生活[38]。死亡靠近時,歐多恢復了孩童時的自由,並在公社內的小女孩們身上看到同樣的自由[38]。唐納維斯稱,勒瑰恩認為歐多的革命若想成功,就必須創造出「可愛且無拘無束的小女孩們」,讓她們見證革命的成功[38]。唐納維斯又指,歐多在最後一天的展望體現了她的耐性,而不是她一生中所不再有的希望或憤怒[38]。漢森認為,對於歐多周圍的人而言,她自身的記憶「消逝並被納入」歐多主義信徒所需的象徵之中[39]。艾利希則宣稱,歐多的信仰源於她一生的體驗,因此她象徵著「內在」[41]。
斯皮瓦克將歐多視為勒瑰恩筆下其中一個活潑老人的例子,與《流亡者星球》中的沃爾德(Wold)和《地海彼岸》的中年格德(Ged)有相似之處[42]。雖然這些角色都已老去,不過他們並非老套俗見的人物;他們受限於自己的身體,但仍有能力影響世界[42]。文學學者羅賓·安妮·里德稱歐多是「霸道老婦」的又一範例,指她們是成功的革命者,因為她們能夠不計後果地「說出令人不快的真相」[43]。她認為女權主義打破既定模式,顛覆了有關「直言不諱的老年女性」的負面形象[43]。勒瑰恩在故事序言中,將歐多稱為「離開奧美拉城的人」[1];這裏指的是由同一作者撰寫的短篇小說〈離開奧美拉城的人〉[40],也有收錄在《風的十二方位》內,而且它是〈革命前夕〉的前一篇故事[44]。在斯皮瓦克眼中,歐多是「奧美拉人民」的典型代表,他們「無法享受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繁榮」[40]。大衛·波特(David Porter)分析了〈革命前夕〉以及勒瑰恩在同一時期的著作,認為它們的共同主題是社會變革的必然性及其對個人的影響[45]。
譯本
- 娥蘇拉·勒瑰恩. 革命前夕.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 由劉曉樺翻译. 木馬文化. 2019 [1975]. ISBN 978-986-359-703-2 (中文(繁體)).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Le Guin 2017,第285-295頁.
- ^ 2.0 2.1 Cummins 1990,第66-67頁.
- ^ Spivack 1984,第75, 85-87頁.
- ^ Slusser 1976,第58頁.
- ^ 5.0 5.1 5.2 Spivack, Charlotte. "Only in Dying, Life": The Dynamics of Old Age in the Fiction of Ursula Le Guin.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84, 14 (3): 43–53. doi:10.2307/3194540 (英语).
- ^ 【勒瑰恩宇宙】無盡的烏托邦追尋:重讀勒瑰恩. Readmoo. 2019-10-10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30) (中文(繁體)).
- ^ Spivack 1984,第74頁.
- ^ 8.0 8.1 Moore, John. An 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 Ursula Le Guin and Anarcho-Primitivism. Foundation. 1995: 32–39. ISSN 0306-4964. ProQuest 1312027489.
- ^ Spivack 1984,第74-75頁.
- ^ 10.0 10.1 Stephenson-Payne, Phil. The FictionMags Index - Index by Name: Page 5498.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 Anthologies and Collection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英语).
- ^ Le Guin., Ursula K.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Galaxy Science Fiction. Vol. 35 no. 8 (Universal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on Corporation). 1974-08: 17–30 (英语).
- ^ Le Guin 2017,第285頁.
- ^ Sargent 1976,第279-302頁.
- ^ 14.0 14.1 Guynes, Sean.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Part II: Le Guin’s Psychomyths and Those Who Walk Away. Reactor. 2020-08-26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英语).
- ^ White 1999,第116-117頁.
- ^ Nebula Awards Winners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英语).
- ^ Locus Awards Winners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英语).
- ^ Reginald, Menville & Burgess 2010,第768頁.
- ^ Hugo Awards Nominee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0) (英语).
- ^ 20.0 20.1 20.2 White 1999,第84頁.
- ^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s Weekly. 1975-10-20: 62, 64. ISSN 0000-0019 (英语).
- ^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s Weekly. 1976-06-14: 111. ISSN 0000-0019 (英语).
- ^ Wood, Susan.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Locus. Vol. 181. 1975-11-17: 4. ISSN 0047-4959 (英语).
- ^ 24.0 24.1 24.2 Walton, Jo. A Moment in a Life: Ursula K. Le Guin’s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Reactor. 2017-09-17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英语).
- ^ Budrys, Algis. Books.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Vol. 52 no. 6. 1977-06: 20–21. ISSN 0024-984X (英语).
- ^ Robinson, Spider. Bookshelf. Galaxy Science Fiction Novels. Vol. 38 no. 2. 1977-04: 138. ISSN 0194-4703 (英语).
- ^ 趙恬儀. 娥蘇拉勒瑰恩《風的十二方位》導讀:眾星雲集的氣化宇宙. 關鍵評論網. 2019-09-21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中文(繁體)).
- ^ Erlich 2009,第178-179頁.
- ^ White 1999,第64頁.
- ^ 30.0 30.1 Jose, Jim.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Narrative Shifts (Réflexions concernant la politique des variations narratives de Le Legui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91, 18 (2): 180–197. JSTOR 4240058 (英语).
- ^ 31.0 31.1 31.2 31.3 31.4 Slusser 1976,第58-59頁.
- ^ 32.0 32.1 Harris-Fain 2005,第49-50頁.
- ^ Noonan, William. Science Fictio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77-03-12: 18 –通过Google News (英语).
- ^ La Rouche, Robert. Book Reviews. St. Louis Post-Dispatch. 1976-03-23: 15 –通过Newspaper.com (英语).
- ^ DeBolt 1979,第22頁.
- ^ 36.0 36.1 36.2 36.3 Yoke, Carl. Precious Metal in White Clay. Extrapolation. 1980, 21 (3): 197–208. doi:10.3828/extr.9810.21.3.197 (英语).
- ^ Spivack 1984,第85-87, 159頁.
-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Donawerth 1997,第90-93頁.
- ^ 39.0 39.1 39.2 39.3 39.4 Hanson, Carter F. Memory's Offspring and Utopian Ambiguity in Ursula K. Le Guin's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and The Dispossessed.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2013, 20 (2): 246–262. doi:10.5621/sciefictstud.40.2.0246 (英语).
-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Spivack 1984,第85-87頁.
- ^ Erlich 2009,第21頁.
- ^ 42.0 42.1 White 1999,第70頁.
- ^ 43.0 43.1 Reid 2008,第210頁.
- ^ Roemer, Kenneth M. The Talking Porcupine Liberates Utopia: Le Guin's "Omelas" as Pretext to the Dance. Utopian Studies. 1991, 2 (1): 6–18. JSTOR 20719020 (英语).
- ^ Porter, David.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Opu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75, 2 (3): 243–248. JSTOR 4238974 (英语).
- 文獻
- Cummins, Elizabeth. Understanding Ursula K. Le Gui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0. ISBN 978-0-87249-687-3 (英语).
- DeBolt, Joe (编). A Le Guin Biography. Ursula K. Le Guin: Voyager to Inner Lands and to Outer Space. Kennikat Press. 1979. ISBN 978-0-8046-9229-8 (英语).
- Donawerth, Jane. Frankenstein's Daughters: Women Writing Science Fic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0-8156-2686-2 (英语).
- Erlich, Richard D. Coyote's Song: The Teaching Stories of Ursula K. Le Guin. Borgo Press. 2009. ISBN 978-1-4344-5775-2 (英语).
- Harris-Fain, Darren.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The Age of Maturity, 1970–2000.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5. ISBN 978-1-57003-585-2 (英语).
- Le Guin, Ursula K.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HarperCollins. 2017 [1975]. ISBN 978-0-06-247103-1 (英语).
- Reginald, Robert; Menville, Douglas; Burgess, Mary A.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Literature. Wildside Press. 2010. ISBN 978-0-941028-76-9 (英语).
- Reid, Robin Anne. Women in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313-05474-7 (英语).
- Sargent, Pamela. More Women of Wonder: Science Fiction Novelettes by Women About Women. Vintage Books. 1976. ISBN 978-0-394-71876-7 (英语).
- Slusser, George E. The Farthest Shores of Ursula K. Le Guin. Borgo Press. 1976. ISBN 978-0-89370-205-2 (英语).
- Spivack, Charlotte. Ursula K. Le Guin. Twayne Publishers. 1984. ISBN 0-8057-7393-2 (英语).
- White, Donna. Dancing with Dragons: Ursula K. Le Guin and the Critics. Camden House. 1999. ISBN 978-1-57113-034-1 (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