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後漢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Cloudsdepth對話 | 貢獻2024年12月29日 (日) 01:51 (内容扩充 调整格式、排版)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後漢書
《後漢書》南宋紹興刊本
作者范曄
類型文學作品[*]歷史書
語言文言
主題光武帝稱帝(25年)起至漢獻帝禪讓(220年)的195年歷史
發行資訊
出版地點劉宋
文本中文維基文庫上的《後漢書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2 漢書 班固 東漢
3 後漢書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陳壽 西晉
5 晉書 房玄齡
6 宋書 沈約 蕭梁
7 南齊書 蕭子顯
8 梁書 姚思廉
9 陳書
10 魏書 魏收 北齊
11 北齊書 李百藥
12 周書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壽
14 北史
15 隋書 魏徵
16 舊唐書 劉昫 後晉
17 新唐書 歐陽修 北宋
18 舊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歐陽修
20 宋史 脫脫
21 遼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張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後漢書》是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南朝劉宋時的范曄(398年-445年)所著。本書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續漢書》補入),記載了從光武帝稱帝(25年)起至漢獻帝禪讓(220年)的195年歷史。

《後漢書》與《史記》、《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1]魏晉南北朝時稱《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唐宋的「三史」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2](p. 73)

成書

元嘉九年(432年),范曄被貶為宣城太守,始「廣集學徒,窮覽舊籍,刪煩補略」,以撰《後漢書》。[3][4]此書以官修史《東觀漢記》為主要來源,綜合了其它後漢史,如八家後漢書袁宏後漢紀》、陳壽《三國志》等書。[5](pp. 33-35)[1]眾後漢史書各有所長短,范曄考訂眾書,後來居上,他書遂廢。[5](p. 36)[2](p. 73)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曄因牽涉與孔熙先等謀立彭城王劉義康而下獄死。范曄曾在《獄中與諸甥侄書》中說自己「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從而立論《後漢書》。[6]

范曄原定書有十紀、十志和八十列傳,共百篇,與班固《漢書》相同。李賢注《後漢書·帝后紀》稱:「沈約謝儼傳曰:范曄所撰十志,一皆托儼。搜撰垂畢,遇曄敗,悉蠟以覆車。宋文帝令丹陽尹徐湛之就儼尋求,已不復得,一代以為恨。其志今闕。」今沈約《宋書》卻不見謝儼傳。[3]劉漢忠認為此事不可信。因為雖然《宋書》在北宋末已有缺失,但是詳載《宋書》人物的《南史》同樣沒有謝儼傳。梁劉昭注但言:「序或未周,志遂全闕」,唐劉知幾《史通》亦不載謝儼事。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改謝儼為謝瞻,但謝瞻死在范曄之前,不會有託付之事。[7]

王先謙、王利器認為十志的部分已完成。[8]王先謙又認為范志在齊時尚存,因為《南齊書·文學傳》言:「檀超掌史職,議立十志,百官依范曄合州郡」,但志到梁劉昭時乃佚。「蠟以覆車」的是未完成的數志。[3]劉漢忠反對此說,認為齊至梁時,社會基本平靜,若范志有存篇,則不會丟失。十志未寫或只有未成稿。檀超所依是范曄的《序例》。[7]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一有引《後漢書·郊禮志》,又言「出范曄《後漢書》」。劉漢忠認為此不足信,因為《廣弘明集》所引與袁宏《後漢紀·明帝紀》相同,亦與李賢注《後漢書·光武十王傳》引袁宏《漢紀》相同。「出范曄《後漢書》」或為宋人誤增。[7]

十志見於紀傳者有百官、禮樂、輿服、五行和天文。[3]劉昭認為當有律曆、郡國。劉漢忠按照《獄中與諸甥侄書》:「《前漢》所有者悉令備」,認為另三志當為刑法、食貨和郊禮。文苑列傳可當作藝文志。[7]

范曄原著有《序例》一篇,唐時尚存。劉昭稱「序例所論,備精與奪,及語八志[註 1],頗褒其美」。劉知幾稱其「理切而多功」。李賢注引《序例》三次,分別為《光武紀》:「多所誅殺曰屠」、「《帝紀》略依春秋,唯孛彗、日食、地震書,余悉備於《志》[註 2]」和《孝安帝紀》:「凡瑞應,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於有實,故書見於某處。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虛飾,故書某處上言也」。王利器認為還有兩處引《序例》,一是《史記索隱·高祖本紀》引范曄:「得城曰拔」,二是《隋書·魏澹傳》引范曄:「《春秋》者,文既總略,好失事形;今之擬作,所以為短。紀傳者,史、班之所變也,網羅一代,事義周悉,通之後學,此焉為優,故繼而述之」。[8]

私史或有《敘傳》一章,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司馬彪《續漢書》、華嶠《漢後書》(《譜敘》)等書。王利器說:「自敘作書之旨謂之敘,追溯先世人跡謂之傳」。根據斷限之說,即家譜與國的時間當相襯,王利器認為既然范氏在漢朝無聞,則當無《敘傳》而只有《序例》。武英殿本《自序》本是刪減的《獄中與諸甥侄書》。不過范曄別出心裁,將其可考的先祖皆寫在傳論中:曾祖在《黃憲傳》,祖父在《鄭玄傳》,父在《逸民·高鳳傳》。[8]

《後漢書》紀傳,《隋志》載97卷,新舊《唐志》載92卷,《宋志》載90卷,與今本相同。卷數的不同是因為分合子卷的不同,原書並無佚卷。[3]

註補

梁劉昭曾注《後漢書》,見其無志,便分晉司馬彪《續漢書》的八志(律曆、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為三十卷,注補之。[2](p. 76)關於《後漢書》與《續漢書》八志何時合併,大體有兩種意見。宋陳振孫、清錢大昕、《四庫全書總目》認為是在宋孫奭時始合併。清趙翼、王鳴盛、李慈銘認為是劉昭始將志與紀傳合併。羅炳良認為劉昭始將志加進《後漢書》,後合併本與《後漢書》紀傳90卷各單行,如《隋書·經籍志》載「《後漢書》九十七卷。宋太子詹事范曄撰。《後漢書》一百二十五卷。范曄本,梁剡令劉昭注。」卷數因傳抄而不一。[9]

唐時,李賢與張大安、劉訥言、革希玄、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寶寧等人共注《後漢書》,析原90卷為紀12卷、傳88卷,為100卷。究竟李賢等用的底本是范曄原本還是劉昭合併本,王鳴盛、錢大昕、李慈銘意見不同。羅炳良認為李賢等注的是范曄原本,沒有注志。李賢注與劉昭注始並行。[9] 但劉昭注《後漢書》逐漸散佚,《梁書》言180卷,《隋書·經籍志》言125卷,新舊《唐志》言58卷,《宋志》言30卷,只有志注得存。王先謙認為:「唐時功令,習《後漢書》者並昭所注志為一史(見通志選舉略),故續志注三十卷得以保存至宋不廢耳」。[3]今志天文第三卷、五行第四卷缺劉昭注。[9]

《後漢書》紀傳90卷在宋淳化五年初刻,景德二年續刻校定。乾興元年,孫奭誤以為司馬彪《續漢書》八志30卷是劉昭為補《後漢書》所寫,奏請合刻,合併子卷後,二書共為120卷。[3]這又導致後人多不知八志是司馬彪所作,如南宋洪邁、吳人傑、清孫承澤和李光地。[9]孫奭本、南宋紹興本、元大德本、明汲古本、1965中華書局點校本皆置八志在紀傳後。明北監本、清武英殿本按紀傳體史書體例,將八志放在傳之前。[9]

清代學者多有補註,如惠棟後漢書補註》、沈欽韓《後漢書疏正》、周壽昌《後漢書注補正》、侯康《後漢書補註續》、沈銘彝《後漢書注又補》等。王先謙撰《後漢書集解》一百二十卷,全面整理歷代註釋,是集大成之作。[10]今人宋文民著有《後漢書考釋》,199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原有二十一家撰寫東漢歷史[11],《隋書·經籍志》錄《後漢書》八家[12],今僅存范曄《後漢書》和袁宏《後漢紀》,餘者皆散佚[13]

體例

較之《史記》與《漢書》,《後漢書》繼承了《循吏》、《酷吏》、《儒林》三傳,又新增七類列傳:《黨錮》、《宦者》、《文苑》、《獨行》、《方術》、《逸民》與《列女》。[1]除去《黨錮》與《方術》,其他皆被後來的史家所取法。[5](pp. 37-39)范曄又仿華嶠,改《外戚傳》為《皇后紀》,以體現皇后對東漢政治的影響。[14]

范曄在列傳中使用類敘法,將無法單獨列傳而又值得稱道的人物併入一傳,例如《來歷傳》記載與來歷同時反對廢太子的十七人。[5](p. 38)

評價

  • 劉知幾說:「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15]。」
  • 邵晉涵評價《後漢書》創新:「范氏所增《文苑》、《列女》諸傳,諸史相沿,莫能刊削。蓋時風眾勢日趨於文,而閨門為風教所系,當備書於簡策,故有創而不廢也。」「《舊唐書·經籍志》又有范氏《後漢書論贊》五卷,殆以范氏文體高於六朝諸人,而愛其文辭者,遂摘取其論贊,別為一書歟!」
  • 李慈銘評價范曄《後漢書》的成就說:「自漢以後,蔚宗(范曄字)最為良史,刪繁舉要,多得其宜。其論贊剖別賢否,指陳得失,皆有特見,遠過馬、班、陳壽,余不足論矣。」
  • 章太炎認為,「史、漢之後,首推後漢書」。陳寅恪曾說:「蔚宗之為後漢書,體大思精,信稱良史。」

目錄

列傳

  • 志第一·律曆上
  • 志第二·律曆中
  • 志第三·律曆下
  • 志第四·禮儀上
  • 志第五·禮儀中
  • 志第六·禮儀下
  • 志第七·祭祀上
  • 志第八·祭祀中
  • 志第九·祭祀下
  • 志第十·天文上
  • 志第十一·天文中
  • 志第十二·天文下
  • 志第十三·五行一
  • 志第十四·五行二
  • 志第十五·五行三
  • 志第十六·五行四
  • 志第十七·五行五
  • 志第十八·五行六
  • 志第十九·郡國一(以漢順帝永和五年為基準)
  • 志第二十·郡國二
  • 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 志第二十二·郡國四
  • 志第二十三·郡國五
  • 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 志第二十五·百官二
  • 志第二十六·百官三
  • 志第二十七·百官四
  • 志第二十八·百官五
  • 志第二十九·輿服上
  • 志第三十·輿服下

備註

  1. ^ 即司馬彪《續漢書》之八志[7]
  2. ^ 王利器按此句推斷序例成於十志之後。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許嘉璐 (編). 《后汉书》全译出版说明. 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 1–3. 
  2. ^ 2.0 2.1 2.2 金毓黻. 中国史学史. 商務印書館. 2010.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王先謙. 述略. 后汉书集解. 
  4. ^ 龔劍峰. 范晔《 后汉书》 始撰年岁辨析. 南都學壇: 南陽師範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1987, (1): 79–81,88. 
  5. ^ 5.0 5.1 5.2 5.3 柴德賡. 史籍举要. 北京出版社. 2001. 
  6. ^ 舒仁輝. 范晔《 后汉书》 史论探讨.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89, (4): 54–59. 
  7. ^ 7.0 7.1 7.2 7.3 7.4 劉漢忠. 说范晔《 后汉书》 之 “志”. 文獻. 1997, (4): 187–192. 
  8. ^ 8.0 8.1 8.2 王利器. 《后汉书》发微.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1997, (5): 49–53. 
  9. ^ 9.0 9.1 9.2 9.3 9.4 羅炳良. 范晔《 后汉书》 纪传与司马彪《 续汉书》 志分合考辨.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5, (4): 101–107. 
  10. ^ 曹金華. 自序. 后汉书稽疑. 中華書局. 2014: 4–5. 
  11. ^ 《中國史學史》,謝保成主編
  12. ^ 謝承《後漢書》一三○卷;薛瑩《後漢記》六十五卷;司馬彪《續漢書》八十三卷;華嶠《後漢書》十七卷;謝沈《後漢書》八十五卷;晉張瑩《後漢南記》四十五卷;袁山松《後漢書》九十五卷;范曄《後漢書》九十七卷,又劉昭注本一二五卷。
  13. ^ 清代姚之駰撰《後漢書補逸》二一卷,輯錄《東觀漢記》和謝承、薛瑩、張璠、華嶠、謝沈、袁山松、司馬彪諸家遺文;汪文臺輯《七家後漢書》二一卷;黃奭王仁俊陶棟等分別輯有諸家《後漢書》佚文。
  14. ^ 郭海濤. 文以传意: 范晔 “类传” 思想论析--以《 后汉书· 皇后纪》 为中心. 淮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 42 (2): 21–27. 
  15. ^ 《史通》的《書事篇》和《補注篇》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後漢書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