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喬納森·愛德華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ixean777留言 | 贡献2020年4月20日 (一) 03:27 出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约拿单‧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
出生1703年10月5日
美国 英屬北美康乃狄克州溫莎鎮
逝世1758年3月22日 (54歲)
美国 英屬北美普林斯頓
职业牧師、神學家、佈道家

约拿单‧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或譯乔纳森‧愛德華滋,或把「」作「」,1703年10月5日—1758年3月22日),至今仍被認為是美國最出色的神學家,是十八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的領導者,也同時被視為美國哲學思想的開拓者。

十八世紀初正值理性時代和物質主義的思潮,理性至上的浪潮对教會产生了冲击,愛德華滋將屬靈生命與理性思維融合在一起,将對信仰的熱情注入到當時僵化的正統神學系統之中,使神學真的成為教會更新的動力。[1]

生平

加爾文主義
约翰·加尔文
 主题

出生

愛德華兹於1703年10月5日在北美東岸(今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溫莎鎮(Windsor)出生,在十一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父母都是出身於敬虔清教徒後代的家庭:父親是公理會牧師;母親是北安普敦(Northhampton)極具影響力的教牧領袖斯托達(Solomon Stoddard)牧師的女兒,他自幼在家受虔誠的宗教教育熏陶。[2]

學業

1716年,進入耶魯學院,接受嚴格的人文課程訓練。他精通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所寫的自然科學文字顯示他具有罕見的觀察輿分析能力。而神學方面,他對牛頓洛克的思想特別感興趣,也成為他日後深遠的影響者。

1720年畢業,繼續在校研讀神學,同時受聘任紐約的一間小教會---蘇格蘭長老會。此間他對「本體」想出了一套思辯哲學,比英國哲學家柏克萊主教的想法還早。[3]1723年1月12日,他寫下「立志」七十條,獻上自己一生為上帝所用。[4]1724年畢業時,名列全班之首,應耶魯之邀回校出任助教,因而有更多時間思想知識論的問題,探索上帝如何在人的心靈中作工。

婚姻

1727年七月廿八日,他與撒拉·彼伊勒本 (Sarah Pierrepont)女士結婚,撒拉的父親為詹姆士(James Pierrepont)牧師,是纽黑文有名的牧師,也是耶魯大學的創建人之一。他們的兒女成群,共育有11名兒女,8女3男,是一個溫暖的模範家庭,他們的婚姻也被寫為愛的故事。[5]

牧會

1727年,他有過一次靈性的奇異經歷,認識到上帝的絕對權威和人對上帝的依靠。同年年底,應外祖父斯托達(Solomon Stoddard)牧師主理的教會之邀,在麻薩諸塞州的北安普敦出任聖公會副牧師。斯托達講道有能力,聲譽也很好,卻主張「半途信約英语Half-Way Covenant」,意即明知道某人尚未得救,卻可以守聖餐,但如此一來,信與不信的界限無形中消失、混雜了,既然聖與俗彷彿一體,基督徒也就沒有必要分別出來過聖潔生活,以致信徒反應淡漠,而更大多數是不冷不熱。1729年,外祖父斯托達去世,他便受命為北安普敦出聖公會的主任牧師。他和當地其他的牧師,感受到教會昏睡的情形,不只信仰生活就連道德生活也鬆懈不堪,他因對人的靈魂極其關心,多次想改革這種情況。[6]

復興之火

他改革的事奉從講道開始,證道辭博學精深,直到1733年,其中兩篇道,<聖靈將神超自然之光直接照徹人心>和<因信稱義>,在信徒中引起極大迴響,令他们反省自己的屬靈光景。[7]

1734年,鎮上有兩位年輕人死亡,但在死前因感到聖靈光照,因此痛徹悔改,開始向人見證上帝的恩典,然後才安然離世。因這事,愛德華滋鼓勵大家多參與聚會,談論信仰,而不要浪費生命在娛樂或閒談中,不到幾個月,他的會眾有三百多人皈依基督教,呈現復興覺醒景象,影響延及到美東各地,一個城鎮一個城鎮都經歷復興,[8] 是為「大覺醒運動」的濫觴。

1735年,復興雖趨於平緩,但他更加感受到屬靈的影響,他有時間詳細紀錄這次的運動,作神學反省,並開始著述,他在書房每天工作十三到十四個小時,是個多産的作家。他相信復興是上帝的恩典,在人的身心兩方面的興奮中彰顯了出來。[9]

1737年,他將屬靈復興現象的觀察和報導,寫成一本書,是《神奇妙工作的忠實記述》(Faithful Narrative of the Surprising Work of God),同時在倫敦波士顿出版,到1738年末,已經再印了許多版。此書被普遍傳誦,為「大覺醒運動」作了準備。

大覺醒運動

因著愛德華兹對復興運動的著書報導,其影響不僅在美國也到了英國。1740年,佈道家懷特腓德從英國來到美國東岸巡迴佈道,教会復興之火重新挑旺,他講道的消息一傳出,幾十哩內的工人馬上放下工具,田野沒有人耕作,聽眾常多達數千人,教堂容納不下,都必須在戶外講道,人們成群結隊來接受基督教。[10] 大覺醒運動於1740年達到顛峰,北安普敦再度成爲中心,愛德華滋也成爲中心人物。

1741年,他同時間要牧會還要旅行佈道,在恩菲特鎮(Enfield)宣講了他最著名卻不幸被誤解的道<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這篇道極其震撼,他只是平和穩定的宣講,而不是狂呼大叫,但聖靈大大動工,會眾不能自己的懊悔哭泣,有的抱住座椅或教堂的柱子,恐怕就墜入地獄,眾人皆願全然委身於神。[11]

思辨

對於「大覺醒運動」,自由派的態度,是譏笑和否定,他們保持冰冷的禮儀,枯燥的講章,對於復興不感覺興趣;另一種則是極端派,激動情感、無秩序、無節制的吵鬧,反給大覺醒帶來惡名,招致反對。愛氏要兩面迎戰,一方面他需要為復興的事實做神學的辯解,另一方面他卻要處理對復興運動中聖靈工作的誤解。他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他對聖靈充滿、聖靈恩賜的經歷,提供了神學基礎並牧養的指引,使教會從固守教義卻了無生氣的景況中釋放出來,挑戰信徒看重屬靈與永生的事,並以追求神聖的美善為人生最大的快樂。[12]

辭世

1750年六月二十二日,北安普敦聖公會以二百三十票對二十三票,通過辭退愛德華滋牧師。這並不是偶然的事件,他先前譴責「半途信約」,決定只有真正清楚重生得救,而有良好品德的人,才可以有資格領受聖餐。使得有些放縱的青年受到指責,家長認為有失體面,反對他的人,就乘機煽動,造成教會辭退忠心服事24年的牧師。其後他轉往另一小鎮的教會,專事向印地安人福音

1757年,他應普林斯頓大學之聘,出任校長,1758年一月到任,時值普林斯頓爆發天花瘟疫,他因注射疫苗而不幸染病,於3月22日與世長辭。[13]

思想與著述

思想

“他著意高舉神的至高主權、人的原罪和敗壞、上帝的恩典和榮耀。”他認為上帝有絕對的主權,提出「上帝的恩典決定一切」;並深信人無法靠著自己的行為得救,因人性在墮落後為絕對的敗壞;而人之所以能免於走向地獄的深淵,全是因上帝的恩典和憐憫緊緊抓住了人。[14]

“他重視真理的知識,但也同時看重宗教經驗。”他受洛克的的經驗主義影響,但卻認為洛克有關經驗的理論過於貧乏,而提出「心靈感覺」(超自然力量在人心中引發的經驗),一旦被聖靈甦醒,便能感悟上帝的榮耀與美善,令他的經驗形成有所不同,也就是影響了他的世界觀

“他深信一個真正得救的人,內裡有聖靈的臨在作印記,他外在的生活行為一定會反映他內在生命的真實。”他是一個律己甚嚴的人,然而他的自律是出於一種嚮往,一種分享上帝優美的聖潔渴求,這也是他在著述中所強調宗教情感的重要性。[15]

著述

他著述立論嚴謹,析理分明,本於《聖經》,很少引用其他作品。他的寫作始於20歲,「立志」七十條,是在他遇見神的經歷後,立志以上帝為他人生的目標之寫作;「日記」則是他於21歲牧會時,對履行立志的自我醒思和檢討;38歲寫「自述」,描述他信仰的歷程和屬靈經驗,用以回憶信仰經過,並鼓勵別人接受信仰、為信仰而活。[16]

牧會後以講道為他的事奉,也是他思想的精華與呈現,他寫過六百多篇講章,至今仍以手稿的形式存在。[17] 他廣讀群書,寫作題材相當廣泛,包含哲學、倫理科學在內。其中最有影響力和最重的的著作是《自由意志論》(On Freedom of the Will)、《偉哉原罪論辯》(The Great Christian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Defended )、以及《宗教情操論》(A Treatise Concerning Religious Affections)。[18]

論文舉例

論聖靈動工

大覺醒運動帶來正面的影響,但也有非常激烈的反對聲浪,認為復興只不過是狂熱表現,其中特別反對復興中許多人身體上有特別的反應;或認為有些人只不過是模仿別人,復興現象只不過是一種集體的歇斯底里;或認為是講道者把地獄描寫的太可怕嚇壞人了。因此愛氏回覆說法,並提出聖經證明聖靈動工的證明。[19]

現象既不印證上帝動工,也不反證非上帝動工

  • 發生不尋常的事:只要沒有違反聖經的原則,就不能只因為所發生的事是不尋常的,就以此證明一個經驗或一次復興是假的。我們不能只以「教會不習慣」為理由,拒絕一個經驗,因為上帝可能用新而特殊的方式動工。聖靈有至高主權,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成就祂的工作。
  • 身體特別的反應:我們不可從「人身體上的反應」來判斷是不是上帝在動工。當人的身體有不尋常的反應時,有三件事能幫助我們瞭解發生了什麼事。第一是屬天永恆之事的性質;第二是人性;第三是人的身體與心靈相互影響的定律。
  • 信仰成為熱門話題:如果有一股能力的運行使人心改變,而引起信仰上的辯論,那麼不能因為這樣而證明這不是聖靈動工。同樣,這也不能證據一定是聖靈動工。
  • 想像力超強:如果許多人的想像力受到很大的影響,並不能證明這是聖靈動工,也不能證明這些人只是空想。
  • 受榜樣影響:如果人們很受別人榜樣影響,這也不能證明不是聖靈動工。我們知道上帝在世上動工,也會使用中間的方法或管道。我可以推論證明:這種方法或管道可能從上帝而來,也可能從別處而來。
  • 不智與脫序:當一股能力在運行時,即使有些人受了它的影響,卻有不智與脫序的行為,這仍有可能是上帝的靈在動工。在信仰上不冷不熱是可怕的事,熱心是極美的事。然而,熱心比所有其他的基督徒美德更需要特別留意查驗。罪,尤其是驕傲的罪,最容易與熱心摻雜。
  • 錯誤判斷(撒但欺騙):一個能力的彰顯儘管有許多錯誤在其中,仍有可能是上帝的靈在動工。事實上,這些錯誤有可能是撒但的欺騙在其中作祟。不論上帝的靈如何以大能運行,祂也不會再按照使徒時代的那種方式,毫無錯謬地引導教會。因為我們不能把任何人,或任何人的教義當成引導教會的不謬法則。
  • 淪為異端:即使當一股能力在運行時,有些人似乎受了它很大的影響,卻又墮入異端或罪惡中,但這能力的彰顯仍可能是上帝的靈動工。假冒的事總是會有的,但這不代表每件事都是假的。在改革的時候,我們得有心理準備,這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教會歷史中每次大復興都是這樣。魔鬼不會閑著,他總是在麥子中撒下稗子;但聖靈的工作還是極榮耀地大步往前。
  • 傳講地獄:如果傳道人極誠懇而溫柔地多多傳講上帝的律法何等可畏聖潔,因而帶來復興,有人就說這種復興是傳道人用地獄之火湖恫嚇會眾而促成的。這種說法並沒有道理。如果真有永不止息的痛苦、有地獄,如果許多人極有可能下地獄,那麼當然要警告他們!如果大多數的人,即使在所謂基督教國家的人,最後還是真的會下地獄,那麼警告他們是必要的!我們要盡可能把真理告訴他們。在屬世的緊急事件上,人絕不會掉以輕心。

上帝動工的印證:從《約翰一書》四章提出的那些記號

  • 真耶穌受尊崇:如果一個人更尊重「真正的」耶穌,那就是聖靈動工的明確記號。如果一個人:a.深信他需要基督,也被帶到祂面前;b.更相信基督曾出現在人類歷史中;c.更確信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被上帝差遣來拯救罪人;d.承認祂是獨一的救主,非常需要祂;e.比過去更敬愛祂、欣賞祂。我們就確定知道這是聖靈在動工。(但是我們不能保證這人已經得救了)。
  • 撒但國受虧損:如果撒但國度的利益受到攻擊,這必定是上帝的靈動工。撒但的國鼓舞人犯罪、貪愛世界的私慾,聖靈則不會。如果人:a.不太注重一般屬世的快樂、利益與榮耀;b.棄絕追逐屬世之事的熱心;c.非常關切永世的事,和福音給人的永恆幸福;d.誠懇追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e.感到罪惡的可憎,和因罪而導致的愁苦。 就表明上帝的靈在動工。
  • 更愛慕聖經:魔鬼絕不會使人尊敬聖經。
  • 棄假且歸真:假如我們看到一個靈在運行,引導人進入真理,讓人相信真實的事,我們就可以確定是聖靈在動工。
  • 更愛上帝愛人:當人開始以真實的愛來愛上帝愛人時,我們就可以確定是聖靈動工。

論宗教情感

這是愛氏為奮興運動所作的辯護,如前所言,當時他必須面對兩個反應,一是反對復興的自由派,一是混淆復興的極端派。面對一連串基本問題,如作一個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基督教是關乎我們頭腦的事嗎?我們如何知道人們已經悔改信主了呢?這些問題,對於現今時代的基督徒,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當盡可能了解真宗教的本質。[20]

情感

從彼前一8有兩個標記可以清楚說明基督徒對他們的信仰是真實的:一是對基督的愛,「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二是在基督裏的喜樂。這世界有苦難,但內在屬靈的喜樂卻遠超過這些痛苦。彼得提到這喜樂的兩個重點:第一,他告訴我們這喜樂的來源,是由信心來的。「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大喜樂。」其次,他形容這喜樂的本質是「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意即真正的信仰主要是存在於神聖的情感裏面的。彼得在描述這些基督徒的經歷時,他指出了仁愛與喜樂的屬靈情感。

那麼什麼是「情感」呢?情感是人的意向和意志中較活潑熱切的活動。而那些更積極有力、熱切的意志行動,就是我們所稱的「情感」(emotion)。上帝所要的信仰並不是在軟弱、沉悶而毫無生氣的願望中所形成的,僅能使我們從冷淡中稍得振作;在他的話語中,上帝非常堅持我們應是認真的、屬靈上積極有力的,而且我們的心在基督信仰中應該是活潑而旺盛的。這種內心活潑有力地投入真信仰,正是屬靈割禮或重生的結果,也就是生命應許之所屬。如果我們對基督信仰不認真,而我們的意志也不是旺盛地活動,那麼我們就什麼都不是。屬靈的實際是那麼的偉大,以致我們的心若不是活潑有力地行動,就不能適當反應。對我們的意志來說,沒有什麼比對靈命盡心竭力更必要的,也沒有什麼比不冷不熱更可惡的。真宗教是有能力的,其能力首先就出現在心中。

論自由意志

愛氏的神學具有加爾文主義的明顯特徵,極力強調神的榮耀和人類的敗壞,因此對亞米念派(有的譯為亞米紐或亞米紐斯)與加爾文派中間所有爭辯的中心點,是意志問題,他認為亞米念主義天生就是理性主義者與人文主義者,違反耶穌基督的真正福音,因此本篇論文的目的,是要確立加爾文主義的預定論,駁斥亞米念的自由意志說。[21]

意志是人心中對於事物的選擇能力,是人心進行選擇之能力或原則。因此所謂意志的行為,也就是選擇的行為。而所謂意志的決定,就是假定一個結果必有一原因。若說意志被決定了,那就必有一決定者,所以意志既是決定者,也是被決定者,簡單說意志對自身是行動和產生效果的原因,也是它自己行動所影響的對象。

亞米念認為意志有自決的能力,是意志自由的根本所在。愛氏反對這種說法,他認為所謂意志決定它自己的一切自由行動,乃是人的心靈運用願意或選擇的能力,來決定意志一切自由的行動,也就是說是人的心靈以選擇去決定它們,選擇的行動受到別的選擇行動的指揮,所以他認為意志不是自決的。另外,他又以自然道德因果來說明,凡發生的事,非有原因就不能發生,來支持他意志無法沒有原因而自存的說法。

亞米念認為人若沒有自由,就無所謂的善惡、賞罰及毀譽,自由必須絕對免去勉強,而且絕對免去必然性,才有值得讚美或指責的行為。然而這學派的人卻承認神沒有這種自由,也承認神是必然聖潔的,祂的旨意必然是向善的。若按其意見,神豈非毫無美德,因為祂行善乃屬必然,祂不能不聖潔、不能不善良,若然如此,神的美德便是空名,人所歸於神的稱頌讚揚也成不值得。在此愛氏以神的道德優越是必然,也是可讚美的來討論,這點他甚至覺得不需反駁,只要說明即可,因為這不會為基督徒所接受。

阿民念主義認為主動是一種不消極的,不屬被動的東西,也就是說主動沒有原因,也不是結果,因為凡是結果,就是被動的。然而他們卻堅持說,人心中的活動乃是自決的結果,是一種自由的選擇。這樣就有了一種矛盾,行動既是為在前的選擇結果,就不能成為主動的,而且人心不能同時在同一件事上,既是主動又是被動。

愛氏提出若以阿民念對行動和其結果的觀察,必包含幾點:1.它是必然又不是必然的;2.它是原因而來,又是沒有原因的;3.它是選擇和計畫的結果,又不是選擇和計畫的結果;4.它是活動或能力的肇始,又是在前能力的結果。所以,愛氏認為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乃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東西。結果就留由人來提出判斷吧!

作品

參考書目

  • Holmes, Stephen R. God of Grace and God of Glory: An Account of Theology of Jonathan Edwards. Edinburgh: T&T Clark, 2000.
  • Howard, Philip E. The Life and Diary of David Braineard with 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the Life and Work of Jonathan Edward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94.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徳華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3。
  • 約拿單·愛徳華滋。《宗教情操真偽辨》。神學翻譯團契譯。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2003。
  • 約拿單·愛徳華滋。《復興真偽辨》。趙中輝譯。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3。
  • 約拿單·愛徳華滋。《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愛徳華滋選集》。謝秉徳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1991。
  •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徳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2004。

參考資料

  1.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 ^ Philip E. Howard, The life and diary of David Braineard with 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the lifeand work of Jonathan Edwards,(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94), 11-12.
  3. ^ 陶理主編,《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香港:海天書樓,2004),第440页。
  4. ^ Philip E. Howard, 17.
  5. ^ Stephen R. Holmes, God Grace and God of Glory:an account of theology of Jonathan Edwards,(Edinburgh:T&T Clark, 2000), 2.
  6.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6-7。
  7. ^ 約拿單·愛徳華滋,《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愛徳華滋選集》,謝秉徳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9-10。
  8.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8。
  9. ^ 陶理主編,《基督教二千年史》,440。
  10. ^ Philip E. Howard, 29.
  11. ^ Stephen R. Holmes, 4;約拿單·愛徳華滋,《復興真偽辨》,趙中輝譯(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3),2;Philip E. Howard, 29-30.
  12.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10-12。
  13. ^ Philip E. Howard,32-5;陶理主編,《基督教二千年史》,440。
  14. ^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徳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601-3。
  15. ^ 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3),16-21。
  16. ^ 約拿單·愛徳華滋,《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愛徳華滋選集》,12-4。
  17. ^ 他的證道辭現存的有1074篇,但完全寫成的不超過一半。
  18. ^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599-60。
  19. ^ 約拿單·愛徳華滋,《復興真偽辨》,1-97。
  20. ^ 約拿單·愛徳華滋,《宗教情操真偽辨》,神學翻譯團契譯(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2001),1-27;余達心,《感悟聖靈大能的思想家——愛德華滋》,87-150;約拿單·愛徳華滋,《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愛徳華滋選集》,165-207。
  21. ^ 約拿單·愛徳華滋,《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愛徳華滋選集》,208-4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