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 Edit via Wikiplus 标签:Wikiplus |
小 Cat-a-lot:分类间移动:从Category:中文碑文到Category:中文銘文 using Cat-a-lot |
||
第27行: | 第27行: | ||
[[Category:儒家藝術]] |
[[Category:儒家藝術]] |
||
[[Category:经学]] |
[[Category:经学]] |
||
[[Category:中文 |
[[Category:中文銘文]] |
||
[[Category:以年號命名的文物]] |
[[Category:以年號命名的文物]] |
||
[[Category: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
[[Category: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
2024年6月13日 (四) 05:58的最新版本
熹平石经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今字石經”,是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經,它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经”的刻石,由蔡邕、颍川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书写[1],光和六年告成,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并列相接,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种儒家经典。
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鑑於当时儒家经籍因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2],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历时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万斯同作《石经考》。近人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3],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張國淦有《历代石经考》。
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4],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
-
熹平石经拓片
-
熹平石经残石,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熹平石经残石,藏洛阳博物馆
-
熹平石经残石,河南博物院藏
-
熹平石经残石,河南博物院藏
-
熹平石经残石,河南博物院藏
-
熹平石经残石,河南博物院藏
-
熹平石经残石,上海博物馆藏
-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西安碑林藏
注釋
[编辑]参考文獻
[编辑]- 《後漢書》孝靈帝紀第八
- 同書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 同書注 《洛陽記》
- 中国書道辞典(木耳社)
- 書道百科事典(木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