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芝加哥交响乐团: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外部連結:​ 維護清理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Edit via Wikiplus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venue
{{Infobox orchestra
| name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SO)<br />芝加哥交響樂團
| name = 芝加哥交響樂團
| native_name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image = File: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005.jpg
| image = File: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005.jpg
| caption = 芝加哥交響樂團 攝於2005年12月
| caption = 芝加哥交響樂團 攝於2005年12月
第6行: 第7行:
| founded = 1891年
| founded = 1891年
| concert_hall = {{USA}}[[芝加哥交響中心]]
| concert_hall = {{USA}}[[芝加哥交響中心]]
| music_director = [[Riccardo Muti]]
| music_director = [[里卡多·穆蒂]]
| president = [[Jeff Alexander (arts executive)|Jeff Alexander]]
| president = [[Jeff Alexander (arts executive)|Jeff Alexander]]
| website = {{URL|www.cso.org}}
| website = {{URL|www.cso.org}}

2021年8月29日 (日) 02:41的版本

芝加哥交響樂團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管弦樂團
芝加哥交響樂團 攝於2005年12月
前稱Chicago Orchestra, Theodore Thomas Orchestra
建立1891年
音樂廳 美国芝加哥交響中心
音乐总监里卡多·穆蒂
網站www.cso.org

芝加哥交响乐团(英語: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是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支管弦乐团。它是美国五大管弦乐团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准最高的乐团之一[a]

背景

乐团的成立者希奥多·汤玛斯在1891年到1905年亲自担任乐团首席指挥。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1905到1942年则由弗里德里克·斯托克接掌,但这段时间的录音却很少。而后是德斯雷·迪福(1943年到1947年),阿尔图·罗津斯基(1947年到1948年)和拉斐尔·库贝利克(1950年到1953年)。此后乐团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以追求准确著称的弗里兹·莱纳,乐团的成员虽然怕他,但莱纳却为乐团带到世界一流水准。1963年莱纳逝世后,法国人让·马蒂农1963年到1969年上任。再后则是乔治·索尔蒂,他任职到1991年并一直保持着乐团的水准。1991年丹尼尔·巴伦博姆入选成为继任者。

乐团的老家是芝加哥乐团大厅(有时也以其成立者希奥多·汤玛斯名之)。1904年竣工,1966年翻修,但声学效果反而下降。因此乐厅的声学条件并不适合录音,所以乐团大都在麦地纳教堂进行录音的。1997年再度完成新一轮的翻修,力求再现本来的声效。声音的宽度和亮度提高了,但乐手却抱怨了,原因是他们互相之间呼应不了。

著名成员

注釋

  1. ^ 2008年12月,英國《留聲機》雜誌邀集11位音樂評論人進行票選,劃定了全球「廿強」的管弦樂團,此樂團名列其中[1]

參考資料

參照
  1. ^ The World's Greatest Orchestras. 2010-03-23 [202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