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Zy26留言 | 贡献
Rjanag留言 | 贡献
第31行: 第31行:


[[Category:语言学]]
[[Category:语言学]]

[[en: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2010年12月21日 (二) 00:41的版本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旧称对外汉语教学,作为高校专业则通称对外汉语,是一门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对外汉语专业的宗旨是培养面向母语汉语(即把汉语作为外语)的人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目前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以及HSK考试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等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领导,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已经超过60所。2006年,国家正式认定对外汉语专业为二级学科,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平级,并设置该专业硕士学位。

学科名称与特点

吕必松认为应该采用“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名称,他主张无论“对外”还是“对内”,其专业宗旨都是与教学挂钩的。潘文国则认为“对外汉语”这个名称体现出了其与“对内汉语”的区别,因为两者的教学性质、目标、方法手段都有所不同。周健认为在学术上使用“对外汉语语言学”这个名称更能体现其和语言学的关系以及学科本身的研究价值。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应该是向外族人提供组词达意的合法条件,培养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主要是实践性的。有人主张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个名称虽然绕开了“外”字的二义性问题,但又过于繁琐。最终国家汉办采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作为该学科的正式称谓,但在各高校设置的相关专业名称仍沿用“对外汉语”。

专业与课程设置

第一批对外汉语本科专业

中国第一批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于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四所高等学校设立,它们是:

基本课程设置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旧称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是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面向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的权威考试。2006年以前的考试制度是每年10月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等,根据能力认定的分级(初中高三级),设有不同难度水平的科目。中国大陆很少举办对应初级能力认定的考试。多数高校学生和中学语文老师应试者直接选择对应高级能力认定的考试。国家汉办将于2007年颁布新版有关考试制度、内容和形式的规定。

要取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除参加能力考试外,还必须持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甲等及以上)和能够证明一定外语能力的证书。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可免试认定中级能力,对外汉语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可免试认定高级能力。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