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场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6月15日) |
棒球场是棒球比赛场所,呈扇状。比赛的活动大多以本垒为起点。内野是本垒、一垒、二垒、三垒围绕的菱形。打击者打出安打后要以逆时钟方向试图依序上垒。本垒往一垒边线右方和本垒往三垒边线左方都是界外区,反之为界内区。外野就是内野之外的界内区。
球场规格
编辑内野垒包
编辑棒球比赛的活动以本垒板为起点。而垒包间精确的距离为90英尺(27.4米),这个规划是用来帮助裁判在打击者击出球之后可以作合理的判定。本垒板则是用来帮助裁判决定投手是否将球投进好球带。自1840年代的尼克巴克规则(Knickerbocker Rules)之后[1],棒球场的外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垒包与垒包间的距离为90英尺也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确定并沿用至今日。而由于100英尺(30.5米)似乎对守备方过于有利,而80英尺(24.4米)则对进攻队伍太过轻松。在几经尝试错误之后,90英尺的距离似乎也是最佳的距离[2]。而由于各个垒包的顶点距离为90英尺,因此垒包与垒包间实际的距离约为88英尺(27米)。
本垒板及打击区
编辑本垒板的规格是由橡胶所制成的非正规五边形,其长度分别为:靠近投手丘的一边为17英寸(43.2厘米)(约为六颗球的宽度),相平行的两边为8.5英寸(21.6厘米),与垒线贴齐的两边则为12英寸(30.5厘米),两条12吋的边线正交成直角。平行于本垒板8.5吋两侧的白色框线区域为打击区。本垒板置于90英尺见方的球场一角,其他三的顶点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及三垒。垒包大小为15英寸(38.1厘米)见方的帆布包所制,而四个垒包内包围的区域称为内野[3]。
本垒板与打击区也经过多次的演化才演变成今日的型式。在1845年至1867年间,本垒是由一块直径12吋铁片制成的铁板所围成的区域,而当时在这个区域内的界内与界外球的判定是由球最先触地的位置决定,即使球被击出后落在界内区后马上滚出界外依旧会被判定为界内球。但若在内野,只要球有出界就算界外球。
1857年时,这时候还没有打击区的存在,而是由一条通过本垒板中心的6英尺(1.8米)线来代表打击位置,打击者可以在打击线后方的任何地方开始准备打击,但投手球投出之后,打击者允许向前移动[4]。1868年时,本垒演变为中心置于一垒与三垒线交会顶点的12吋见方的白色方形板,白色方形板正对投手的点称为投手点。在早期的规则中并没有三振的规定,而是直到1869年,与现代棒球规则较相似的三振及界外球规定方始成形。
1870年代起,随着职业棒球的开始,本垒区域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1874年时,打击区正式出现在球场上,打击区为6英尺长,3英尺(0.9米)宽,距本垒板1英尺(0.3米)的方形区域,打击者在打击准备时必须在打击区内。1875年,本垒板和打击区被完全移出界内区,为使打击区不和内野区重叠,打击区前缘往捕手位置移动1英尺。1877年时,本垒板再度被移回界内区,而打击区与本垒板的相对位置也回复成1875年之前的位置,这个规定一直被沿用至19世纪结束。1900年起,本垒板被更变为今日的型式,即长6英尺(1.83米),宽4英尺(1.22米)。
打击预备区
编辑在打击区两侧有左右两侧会有打击预备区(on deck circles)以供打击者上场打击前热身之用。在美国大联盟的球场中,通常打击预备区内会绘制球队标志。
一垒
编辑一垒是打击方要得分所必须经过的第一个垒包。和二垒及三垒不同的是,跑者在冲向一垒时是允许超过一垒垒包而不会被触杀出局。当打者累积了四个坏球或是投手投了触身球时,打者便可以自动上到一垒。而防守方的一垒手的守备区域是在一垒附近。职业运动中的一垒手通常身材高大并可以将手伸展到最大范围,以利其他的野手有较大的目标可以顺利将球传到一垒。
二垒
编辑二垒是跑者经过一垒后要得分所必须经过的第二个垒包,通常由二垒手和游击手共同守备。通常若有跑者在二垒上,会称跑者在“得分位置”,又二垒及三垒合称得分圈、得点圈。因为只要有安打出现,二垒上的跑者多半能奔回本垒得分。也由于二垒垒包是距离本垒最远的垒包,一般盗垒也多半是由一垒盗向二垒。
二垒手和游击手通常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及准确的传球,当一个守备员挡球时,另一个守备员便需要到二垒上去补位防守。双杀守备的出现需要两个守备员之间良好的沟通。
三垒
编辑三垒是跑垒员最接近得分的垒包,许多时候若攻击方出局人数低于2时,教练会借由打者出局的战术(像是高飞牺牲打)来让三垒上的跑垒员回到本垒得分。三垒方向的击球通常包括两种情况:强劲平飞球或是滚地球,而三垒手也往往需要强壮的臂力来长传一垒封杀打击者,因此守备时有其难度,故有时三垒的守备位置也会被称为“热角”(Hot Corner)。
投手丘
编辑投手丘是棒球场菱形中央隆起的人工土丘,丘上通常有一块白色塑胶板,称之为投手板。投手板宽2英尺(0.6米)、深6英寸(15.2厘米),作为供投手的轴心脚站立之用。根据棒球规则,投手丘为直径18英尺的正圆形土丘,以距离本垒板后缘59英尺(18米)之处作为投手丘圆心,而投手板的前缘则位于投手丘圆心后方18英寸(45.7公分)处,使投手板前缘到本垒板尖端的距离为60英尺又6英寸(18.4米)。而投手丘高度则不尽相同。大联盟的规则中,投手丘的高度由6吋(15.2公分)开始下降,最高不得超过10吋(25.4公分)。但在1903年至1968年期间,高度则是限制为15吋,但有些球场甚至会高到20吋(50.8公分)。这种情况通常在以投手战力著称的球队,如洛杉矶道奇队就被认为有当时大联盟中最高的投手丘。而目前的棒球规则中则是规定为6吋[5]。在投手丘下方,另有固定投手板之用的水泥基座,作用在于固定投手板的位置,避免因为投手的轴心脚踩踏之后而改变位置。
当投手投球时,通常会倾向使用较高的投手丘以增加投球速度,使打击者较难击中球。1968年时,由于大联盟投手过度压制打击者,因此1969年时,大联盟当局为提升打击率,因此降低了投手丘的高度[6],而这一次的保守规则更动,也带起了最近一波打击的高峰。
而在世界少棒联盟的规定中,投手丘到本垒板的距离为46英尺(14.0米)。而小马联盟少棒球场上投手丘到本垒板的实际距离大约是54英尺(16.5米)[7]。这些不同联盟间的差异通常会随着选手的年龄而渐渐增加,直到达到青棒60英尺又6英寸的最大距离为止。
投手丘历史
编辑- 原先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Alexander Joy Cartwright, Jr.)制定的尼克巴克棒球规则并未明定垒包至投手丘的距离。
- 国家联盟在1870年代成立时,规定投手在距离本垒板45英尺(13.7米)的一个方形区域内且需以下勾方式投球。但这个距离明显过于对投手有利,当时投手完全主宰当时的比赛,当年曾在一周内缔造两场完全比赛的纪录。
- 为了提振打击,1881年时,联盟当局变更动规则将投球区域往后移动5英尺(1.5米),使投球距离增加为50英尺(15.2米)。
- 1884年,开始允许投手使用高压式投法。1887年时为限制高压投法投手的球威,投手区域被限定为4英尺(1.2米)宽、5.5英尺(1.7米)长,前缘距本垒板一样是50英尺,但投球时后脚需站在55.5英尺(16.9米)的线上。
- 1893年,投手区被投手板取代,但为提升打击,投手板再度被后移5英尺,使得投球距离变成60.5英尺(18.4米)。
外野
编辑在内外野线之后的场地即为外野。棒球规则对于外野的大小、形状并无规范,不过多数业余、职业棒球联盟建议外野的围墙以及观众席最少距离本垒250英尺,依防守区域分为左外野、右外野以及中外野。外野界线则是由本垒延界外线,左右外野两翼延伸的距离须在325英尺(99.06米)以上,而中外野的理想距离则是在400英尺(121.9米)以上[8],但并未规定左右外野的距离需相同。
打者之眼
编辑打者之眼(Batter's eye),又称“打击视觉墙(视野区)”、“中外野墙”,通常是棒球场外野中心、全垒打墙上方的一片纯色区域,通常为黑色或深绿色,这是棒球打击者在面对投手并等待投球时直接在视线中的视觉背景。这种深色墙面使打击者可以在鲜明对比和整洁背景下看到投出的球。其目的是为打击者的安全和击球成功[9]。
界线标竿
编辑界线标竿的目的是帮助裁判判定飞过全垒打墙之外的外野飞球是界外球或是全垒打的标竿,通常漆为黄色。通常界线标竿是界外线的垂直延伸,但界线标竿是属于界内区。1920年之前,界外线是无限延伸的,飞越全垒打墙的飞球必须落在界内区或经由裁判认定最后飞出时仍是在界内区方可形成全垒打。界线标竿此一新规则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判定方式,只要是击中界线标竿或飞出场外时在标竿界线内的外野飞球便可判定是全垒打。而界线标竿通常远远高过外野围墙且带有一个狭长的方框以利裁判做出判决[10]。但即便如此,有时候全垒打的判定依旧相当困难。
垒线
编辑垒线是两个相邻垒包之间的连接路线,而非是球场上粉笔或油漆所划定的白线。规则中所允许的跑垒路线是垒线3英尺(90公分)之内的区域。若跑垒员在推进垒包时守备方对跑垒员无任何守备行为,则跑垒员可以不用跑在这个区域之内。但一旦守备员开始对跑垒员有守备上触杀的企图时,则跑垒员推进垒包时只能在离垒线3英尺内的区域来躲避触杀,若跑垒员超出这个区域将会自动出局。
内外野线
编辑内外野线是用以划分内野与外野之间的分界。由于通常外野的场地是草地而内野为泥土球场,故也被称为草地线(grass line)。内外野线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提供跑垒员跑垒路线的参考,另一则是让球员、裁判及观众判断与本垒之间的距离。直到约1950年时,棒球规则中从未提及过内外野线。而时至今日,内外野线规则上仍旧没有明定内外野线的位置。在某些人工草皮的球场上,内野的泥土只会被覆盖在垒包、投手丘、以及打击区附近。因此,在人工草皮的球场上,内外野线是用白线画出。
界外线
编辑界外线(foul line)是从本垒分别向左外野及右外野延伸的两条线,以区分界内与界外,从本垒至界内区域、围墙、看台或其他阻碍物,须在250英尺(76.199米)以上。
各级棒球球场
编辑根据不同的赛事,少棒、青少棒、青棒与成棒场地的大小有不同的规定。
少棒
编辑根据世界少棒联盟的规定[11],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60英尺(18.29米),投手板距离本垒板为46英尺(14.02米),全垒打墙的距离至少200英尺(60.96米)以上。而小马联盟野马级的规定为,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70英尺(21.34米),投手板距离本垒板为48英尺(14.63米),全垒打墙的距离两翼须有225英尺(68.58米)以上,中外野须有275英尺(83.82米)以上。软式少棒的规定是,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3米,投手板距离本垒板为16米,全垒打墙的距离两翼须有70米以上,中外野须有85米以上。
青少棒
编辑小马联盟小马级的规定为,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80英尺(24.38米),投手板距离本垒板为54英尺(16.46米),全垒打墙的距离两翼须有300英尺(91.44米)以上,中外野须有350英尺(106.68米)以上。
其他的青少棒比赛,与青棒、成棒、职棒,均使用一般的场地规则。
各级棒球场地比较简表 | |||||
少棒 | 青少棒 | 青棒/成棒/职棒 | |||
距离 | 世界少棒联盟 | 小马联盟野马级 | 软式少棒 | 小马联盟小马级 | 标准场地 |
垒与垒之间距离 | 60英尺(18.29米) | 70英尺(21.34米) | 23米 | 80英尺(24.38米) | 90英尺(27.43米) |
投手板距离本垒板 | 46英尺(14.02米) | 48英尺(14.63米) | 16米 | 54英尺(16.46米) | 60英尺又6吋(18.4米) |
左右外野全垒打墙 | 200英尺(60.96米)以上 | 225英尺(68.58米)以上 | 70米以上 | 300英尺(91.44米)以上 | 325英尺(99.06米)以上 |
中外野全垒打墙 | 275英尺(83.82米)以上 | 85米以上 | 350英尺(106.68米)以上 | 400英尺(121.92米)以上 |
球场设施
编辑牛棚
编辑牛棚(英语:bullpen)一词来自于美国职棒大联盟,是球场边中继投手或救援投手登板之前热身的场地。根据球场设计的不同,牛棚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有些球场是在内野的界外区旁,也有些是在外野区的围墙之后,一些则在球场建筑物的室内。通常先发投手在球赛开始前也会于牛棚作最后的热身。
牛棚的名称由来最知名的典故是出自于1910年代时,一家名为“Bull Durham”的烟草公司在很多球场的投手练习区上方悬挂着他们的广告看板。而这家公司在当时提供50美元的奖金给能打到看板的打击者,另外,若打者在挂有广告看板的球场击出全垒打,则可获得一盒烟草。1910年时,在近150个有Bull Durham看板的球场中,所有看板共被击中85次,而该公司也发出4,250美元的奖金及超过10,000磅的烟草。而由于投手练习区接近Bull Durham看板及该公司的赞助,加上投手练习区像是圈养家畜的围栏,久而久之,投手练习区便被称作为牛棚[12]。
记分板
编辑记分板是用来纪录比赛进行时比数(R)、安打数(H)、失误次数(E)、投打间的好坏球数及出局数之设备,通常置于中外野正后方。记分板的上方或旁边通常设有旗杆,比赛时会升上地主国国旗、棒球联盟或主办单位的旗帜,以及对战双方的队旗或国旗。
早期的记分板是由木板所搭造,在更新讯息时需由人工以手写、贴上纸片或其他记分牌的方式完成。使用这种方式在一场比赛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来完成更新讯息。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代的记分板开始有不同的型式出现,像是以灯泡、发光二极管(LED)及电磁系统来控制记分板。其中电磁系统的记分板可以利用翻页的方式快速更新讯息,在1980年代时由于成本较低且容易维修而开始大量被采用。但由于职业球队常进行夜间球赛,而电磁记分板本身不会发光无法提供较佳的可见度,加上LED系统并未造成电力上更大的消耗。于是电磁记分板也渐渐的被取代[13]。
1997年起,日本职棒的12支球队主场开始全面采用电子灯号来显示记分板的讯息,显示的讯息除了传统的好坏球数、出局数及得分数外,还包括有打击顺序、守备位置、裁判姓名、投手球速、打者打击率及全垒打数、球场风速等等各种资讯。
2000年代之后的职业棒球比赛场地则陆续安装大型液晶显示器,除了记分板讯息,还可播放影片、比赛画面以及广告等。
球员休息区
编辑球员休息区一般位于内野沿着一垒线及三垒线的界外区。在美国职棒比赛中,由于主场是由球队所在的都市所决定,故在美国职棒规则中,并无规定主场球队休息区位置。
球场围墙
编辑球场围墙是用来隔开球场与观众席或球场外之用,包括外野的全垒打墙与内野界外区围墙。取决于场地情况,围墙通常由水泥或铁丝网制作,。然而,由于球场上球员接球时往往会冲撞上围墙,因此许多球场的围墙会在混拟土表面以发泡材料制作防护垫,少部分球场则在围墙种满植物,例如瑞格利球场(芝加哥小熊主场)。正式比赛场地的全垒打墙会在左外野、中外野及右外野以英尺标示本垒板至全垒打墙的距离。
在日本,曾发生跟外野围墙相关的意外运动伤害有:
- 1977年4月29日,横滨大洋队对大阪阪神队在川崎球场对战时,阪神队外野手佐野仙好在9局时因追逐左外野飞球不慎撞上外野全垒打墙,而使头盖骨骨折昏迷,一星期之后才脱离生命危险[14]。
- 2001年6月20日,西武队对近铁队在川崎球场对战时,内野手平尾博嗣因追逐一垒侧飞球时冲撞上界外区围墙,而引发腿部复杂性骨折。
观众席
编辑棒球场观众席通常为阶梯型,国际棒球总会(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IBAF)规定,主办单位在办理国际正式比赛时,比赛场地需可容纳万人以上同时观赛[15]。职棒球队为增加营收,比照飞机、火车上不同舱等的差异化票价,在其经营的球场观众席额外提供比一般座椅更为宽敞舒适的座椅,甚至设立贵宾室、烤肉区等。
照明设备
编辑历史上第一场夜间棒球赛是在1880年9月2日,该场比赛是在美国的波士顿举行,是由北方电力公司(The Northern Electric Company)提供的三座100英尺高的照明设备[16]。
而为因应越来越多职业运动的夜间比赛,许多球场都已经有夜间照明设备。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职业球场的内野需有1500~3000 lux的照度,而外野平均需有750~1500 lux的照度。
人工草皮
编辑人工草皮是1960年代由当时的北卡罗莱纳大学纺织系主任大卫·钱尼(David Chaney)所研发,是以环氧树脂所制成[17],主要是在用于室内体育场,由于保养方便、不需定期修剪洒水。1980年代起,许多欧洲球会开始在足球场上使用。在棒球场上,人工草皮较易形成高弹跳球,且球滚动的速度也较天然草皮快,使得守备选手的反应时间缩短,处理球的难度也相对增加。
但人工草皮表面远比天然草皮硬上许多,在选手快速的移动或扑接时的动作,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会对踝关节及膝关节造成运动伤害[18]。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安德烈·道森[19]。安德烈·道森由于长年在蒙特利尔博览会队的人工草皮球场打球,并为膝伤所苦。1986年球季结束之后,为了转到芝加哥小熊队天然草皮的Wrigley Field打球,他自愿降薪以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室内球场
编辑一些棒球场设于室内,与露天球场相比,最大的优点是降低风雨等天气因素而影响到赛事之进行。
室内棒球场的英文为Dome,原意是指拱形圆屋顶或半球形建筑物,而因东京巨蛋的昵称(BIG EGG)之故[20],故外型似蛋的室内体育场也被称作为穹顶体育场。1965年时,美国休斯敦的穹顶体育场(Astro Dome)是世界上第一座穹顶体育场球场,在启用时曾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景”[21]。而日本也在1988年时正式启用亚洲的第一座穹顶体育场球场—东京巨蛋(Tokyo Dome)。1989年加拿大多伦多启用的天顶穹顶体育场(Sky Dome),则是世界上第一座可自动开闭式的穹顶体育场[22]。
而由于穹顶体育场球场的造价及维护费用昂贵,为增加使用率避免闲置,除棒球赛外,通常也兼做其他体育赛事或音乐表演的场地。如东京穹顶体育场曾举办篮球、美式橄榄球、职业摔跤、综合武术、K-1赛事及音乐表演等等,同时体育馆内也有一座主题乐园,名为东京穹顶体育场城市(Tokyo Dome City),有云霄飞车、摩天轮与一些商店、餐厅、野球体育博物馆,在赛事期间之外也可吸引人潮[23]。
因其多功能式的规划,许多球场设施都需采可移动式[24],诸如:
- 升降式投手踏板:投手丘在棒球运动以外的其他活动比赛时无法摆置,因此设计可上升固定之铁制平板来改变球场使用型态。
- 可移动式观众席:为因应不同活动,场地周围多设有可移动的席次,以供棒球赛或其他不同活动使用。
- 可收取式人工草皮:为因应不同活动的场地,所铺设之人工草皮可根据活动内容铺设或收纳。
美国
编辑场地名称 | 启用日期 | 所在城市 | 使用球队 | 造价 | 备注 |
太空穹顶体育场(Astrodome) | 1965年4月12日 | 休斯敦 | 休斯敦太空人队 | 3500万美元 | 世界第一座穹顶体育场,1999年停用 |
国王穹顶体育场(Kingdome) | 1976年3月27日 | 西雅图 | 西雅图水手队 | 6700万美元 | 世界第二座穹顶体育场,2000年停用 |
都会穹顶体育场(Metrodome) | 1982年4月3日 | 明尼亚波利 | 明尼苏达双城队 | 6800万美元 | 世界第三座穹顶体育场,2010年停用 |
纯品康纳球场(Tropicana Field) | 1990年3月3日 | 坦帕湾 | 坦帕湾光芒队 | 1亿3000万美元 | 坦帕湾光芒队于1998年进驻,持续使用中 |
日本
编辑场地名称 | 启用日期 | 所在城市 | 使用球队 | 造价 | 备注 |
东京巨蛋(Tokyo Dome) | 1988年3月17日 | 东京 | 读卖巨人队 | 约350亿日币 | 亚洲第一座穹顶体育场 |
福冈巨蛋(Fukuoka Dome) | 1993年4月2日 | 福冈 | 福冈软件银行鹰队 | 约760亿日币 | 日本第一座开闭式球场 |
大阪巨蛋(Osaka Dome) | 1997年3月1日 | 大阪 | 欧力士野牛队 | 约489亿日币 | |
名古屋巨蛋(Nagoya Dome) | 1997年3月15日 | 名古屋 | 中日龙队 | 不详 | |
西武巨蛋(Seibu Dome) | 1999年 | 埼玉 | 西武狮队 | 不详 | 露天球场加盖而成 |
札幌巨蛋(Sapporo Dome) | 2001年6月3日 | 札幌 | 无 | 约422亿日币 | 棒球与足球两用体育场 |
ES CON FIELD HOKKAIDO | 2023年3月30日 | 北广岛 | 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队 | 约600亿日币 | 日本第二座开闭式球场 |
韩国
编辑场地名称 | 启用日期 | 所在城市 | 使用球队 | 造价 | 备注 |
---|---|---|---|---|---|
高尺天空穹顶体育场 | 2015 | 首尔 | 培证英雄 | 2417亿韩元 |
加拿大
编辑场地名称 | 启用日期 | 所在城市 | 使用球队 | 造价 | 备注 |
罗杰斯中心(Rogers Centre) | 1989年 | 多伦多 | 多伦多蓝鸟队 | 5700万美元 | 第一座可自动开关的穹顶体育场 |
台湾
编辑场地名称 | 启用日期 | 所在城市 | 使用球队 | 造价 | 备注 |
台北大巨蛋(Taipei Dome) | 2023.12.02 | 台北市 | 无特定球队 | 161亿元新台币 | 使用中 |
参考资料
编辑- ^ [Baseball Almanac,《Knickerbocker Rules》. [200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1). Baseball Almanac,《Knickerbocker Rules》]
- ^ Historic Baseball,《Some Pitching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3-02-07.
- ^ 中华职棒大联盟,《棒球场介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7.
- ^ [Eric Miklich,《Evolution of the Batter's Area》,Baseball History。.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2). Eric Miklich,《Evolution of the Batter's Area》,Baseball History。]
- ^ 棒球規則 1.04. [200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6).
- ^ Mickey Charles,《You Gotta Be Kidding!》,Sports Network。[永久失效链接]
- ^ PONY Baseball/Softball. [200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3).
- ^ 棒球規則 1.0.3. [200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9).
- ^ Borzi, Pat. The batter's ey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for hitters.. Sports on Earth. 2014-05-19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英语).
- ^ Rich Marazzi,《Baseball Rules Corner - foul poles》,Baseball Digest,2001年10月。.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8.
- ^ 世界少棒聯盟官方網站. [200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2).
- ^ Paul Dickson,《牛棚的典故》,《新狄克生棒球辞典(The New Dickson Baseball Dictionary)》,1999年,ISBN 0156005808。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7-11.
- ^ 《我が国の体育・スポーツ施设 -体育・スポーツ施设现况调查报告-》,日本文部省体育局,1998年。
- ^ 日本職棒促進會 ,《阪神名OB列傳之五:樸實無華的最佳男配角—佐野仙好》. [200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 2003/10/05《东森新闻报》:《中华大联盟/新庄棒球场 外野看台暨全彩LED萤幕启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7.
- ^ [Eric Miklich,《Night Baseball in the 19th Century》,Baseball History。.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4). Eric Miklich,《Night Baseball in the 19th Century》,Baseball History。]
- ^ 綠野上的捕風手,《草皮下的大學問》,2006年6月5日。. [2007年7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8日).
- ^ 綠野上的捕風手,《人工草皮近代史》,2006年6月6日。. [2007年7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30日).
- ^ Aimee Evans,《Andre Dawson: Chicago Cubs or Bust! How an Expo Became a Cub and Other Little Known Facts》,2006年11月3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年9月30日,.
- ^ [chngyh,《東京巨蛋》,球魂,2000年11月27日。. [200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chngyh,《东京穹顶体育场》,球魂,2000年11月27日。]
- ^ Joseph V Barks,"Powering the (new and improved)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lectrical Apparatus,2001年11月。
- ^ [Baseball Pilgrimages.com,《Ballpark # 71 - Toronto》。. [200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4). Baseball Pilgrimages.com,《Ballpark # 71 - Toronto》。]
- ^ 不只是棒球场-再谈穹顶体育场,2007年6月9日。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年7月30日,
- ^ 消防&防灾科技网,《日本穹顶体育场建筑之防灾安全计划》,《案例说明二---福岗穹顶体育场》2001年11月7日。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年7月18日,
外部链接
编辑- 国际棒球总会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华大联盟棒球规则
- 棒球场在台湾棒球维基馆上的页面(繁体中文)
- 球场风土记 (日语)
- 19世纪的棒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