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捲舌擦音
濁捲舌擦音是輔音的一種,用於一些語言口語中。它在國際音標中的符號是⟨ʐ⟩,在X-SAMPA中的符號則是⟨z`⟩。該音為捲舌音,其國際音標符號也是由相應的齒齦音——濁齒齦擦音符號⟨z⟩再加一個下彎的反尾形符而組成。在漢語的拼音方案中常用r標示。
濁捲舌擦音 | |||
---|---|---|---|
ʐ | |||
IPA編號 | 137 |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ʐ |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290 | ||
X-SAMPA音標 | z` | ||
ASCII音標 | z. | ||
IPA盲文 | |||
| |||
音頻範例 | |||
特徵
編輯濁捲舌擦音的特點有:
濁捲舌擦音的變體
編輯音標 | 種類 |
---|---|
ʐ | 原位 ʐ |
ʐ̺ | 舌尖 ʐ |
ʐ̻ | 舌葉 ʐ |
見於
編輯在下面的記音中,變音符號用來區別舌尖音 [ʐ̺]和舌葉音 [ʐ̻]。 2155種語言中有2%有[ʐ]的音位。[1]
語言 | 單詞 | 國際音標 | 意義 | 註釋 | |
---|---|---|---|---|---|
阿布哈茲語 | абжа | [ˈabʐa] | 半 | 參見阿布哈茲語音系 | |
阿迪格語 | жъы | ⓘ | 老 | 舌葉音。 | |
漢語 | 現代標準漢語 | 肉/ròu / ㄖㄡˋ | ⓘ | 肉 | 也可能是濁捲舌近音 [ɻ]。參見現代標準漢語音系 |
法羅語 | renn | [ʐɛn] | 跑 | ||
艾米利亞語 | 布洛尼亞方言 | chèṡ | [ˈkɛːʐ] | 盒子 | 舌尖音;可能是[z̺ʲ]或[ʒ]。 |
下索布語[2][3] | Łužyca | [ˈwuʐɨt͡sa] | 盧薩蒂亞 | ||
馬普切語[4] | rayen | [ʐɜˈjën] | 花 | 可能是[ɻ]或[ɭ][4] | |
Marrithiyel | Marri Tjevin | [wiˈɲaʐu] | 他們在笑 | 清濁不構成對立。 | |
普什圖語 | 南部方言 | تږى | [ˈtəʐai] | 渴 | 參見普什圖語音系 |
波蘭語 | Standard[5] | żona | ⓘ | 妻子 | 清輔音後也被寫作⟨rz⟩,此時可以被部分使用者讀作濁齒齦擦顫音。[6] 它被多數波蘭學者記為/ʒ/。參見波蘭語音系 |
東南庫亞維方言[7] | zapłacił | [ʐäˈpwät͡ɕiw] | 他付了 | 見於部分使用者。這是出於/ʐ/和/z/混同為[z]音變的矯枉過正。 | |
馬佐夫舍方言[8] | |||||
俄語[5] | жена | ⓘ | 妻子 | 參見俄語音系 |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жут/žut | [ʐûːt̪] | 黃色 | 通常被記為/ʒ/。參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音系 | |
斯洛伐克語[9] | žaba | [ˈʐäbä] | 青蛙 | ||
西班牙語 | 安第斯西班牙語 | marrón, ratón | [maˈʐon], [ʐa'ton] | 棕色,老鼠 | |
薩波特克語[10] | ? | [ʐan] | 底 | ||
Torwali[11] | ݜوڙ | [ʂuʐ] | 直 | ||
尤比克語 | [ʐa] | 柴 | 參見尤比克語音系 | ||
上索布語 | 部分方言[12][13] | 在霍耶斯韋達北部的村莊方言使用;標準語裏和[ʒ]對立。[2]參見上索布語音系 | |||
越南語 | 西貢方言 | rô | [ʐow] | 鑽石 | 參見越南語音系 |
瑞典語 | 中央方言 | fri | [fʐi] | 自由 | /ɹ/的同位異音。也可能被發成[r]或[ɾ]。參見瑞典語音系 |
彝語北部方言 | ꏜ/ry | [ʐʐ̩˧] | 草 |
濁捲舌無噝擦音
編輯濁捲舌無噝擦音 | |
---|---|
ɻ̝ | |
ɻ˔ | |
IPA編號 | 152 429 |
編碼 | |
X-SAMPA音標 | r\`_r |
特徵
編輯見於
編輯語言 | 單詞 | 國際音標 | 意義 | 註釋 | |
---|---|---|---|---|---|
英語 | 東開普敦南非英語[14] | red]] | [ɻ˔ed] | 紅 | 舌尖音;typical realization of /r/ in that region.[14]參見南非英語音系 |
引注
編輯- ^ Phoible.org. (2018). PHOIBLE Online - Segment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phoible.org/paramet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0 2.1 Šewc-Schuster (1984:40–41頁)
- ^ Zygis (2003:180–181, 190–191頁)
- ^ 4.0 4.1 Sadowsky et al. (2013),第90頁.
- ^ 5.0 5.1 Hamann (2004:65頁)
- ^ Archived copy. [2013-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3).
- ^ [1]
- ^ [2]
- ^ Hanulíková & Hamann (2010:374頁)
- ^ Merrill (2008:109頁)
- ^ Lunsford (2001:16–20頁)
- ^ Šewc-Schuster (1984:41頁)
- ^ Zygis (2003:180頁)
- ^ 14.0 14.1 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165頁)
參考資料
編輯- Canepari, Luciano, Il MªPi – Manuale di pronuncia italiana [Handbook of Italian Pronunciation], Bologna: Zanichelli, 1992, ISBN 88-08-24624-8 (意大利語)
- Hamann, Silke, Retroflex fricatives in Slavic languages (PDF),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04, 34 (1): 53–67, doi:10.1017/S00251003040016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14日)
- Hanulíková, Adriana; Hamann, Silke, Slovak (PDF),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0, 40 (3): 373–378 [2022-01-08], doi:10.1017/S002510031000016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6)
-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ISBN 0-631-19814-8 (英語).
- Lunsford, Wayne A., An overview of linguistic structures in Torwali, a language of Northern Pakistan (PDF),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2001 [2018-02-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5)
- Merrill, Elizabeth, Tilquiapan Zapotec (PDF),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08, 38 (1): 107–114 [2018-02-10], doi:10.1017/S002510030800334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6)
- Sadowsky, Scott; Painequeo, Héctor; Salamanca, Gastón; Avelino, Heriberto, Mapudungu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3, 43 (1): 87–96 [2018-02-10], doi:10.1017/S00251003120003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 Šewc-Schuster, Hinc, Gramatika hornjo-serbskeje rěče, Budyšin: Ludowe nakładnistwo Domowina, 1984
- Zygis, Marzena,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Aspects of Slavic Sibilant Fricatives (PDF), ZAS Papers in Linguistics, 2003, 3: 175–213 [2018-02-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