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父亲口述回忆整理, 是一个上世纪的北京贫民家庭的真实回忆。网上抬杠者勿进来。
=== Chapter 0 爷爷,奶奶,曾祖父
父亲兄弟3人,底下还有个小妹妹,家里一共4个孩子,父亲是老大。生于1943年。记忆中家里的上辈只到奶奶,没有爷爷。为啥,因为奶奶和爷爷离婚了。
我们的爷爷姓张,出生在1915年河边省秦皇岛附件的农村, 是当年村里的富裕阶层,因为曾祖父在壮年时期担任北洋軍伐吴佩孚的骑兵旅营長(三个营是一个旅),家里个军人,有些钱;后来军阀混战,吴佩孚节节败退,曾祖父就回北京。爸爸开始记事的时候,他已经是个留着约一尺長白胡子老头, 每天早上起来用个小平板车在胡同口摆摊,卖各种手纸,维持生活。 1949年解放军进北京城,他就住在东城区十条街道,一个两层四合院里的东房三间。当时每天都是吃玉米面,窝窝头和咸菜! 爸爸小时候和二弟每天在院子里小方桌子上吃饭, 饭后哥俩吃几粒鉄蚕豆,这是饭后的最佳食品。没有苹果啊!
爷爷先去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几年,混了个毕业证。 后来去了黄浦军校分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靠着曾祖父在吴的骑兵队做事,他也做连长之类的工作,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军队,想去国家机关做事,就离开军队,投靠甘肃省委秘书长丁义忠先生。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中美合作救济总署工作,任粮处副处长。这个机构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在战后救济中国难民计划中的一部分。爷爷当年才30出头,仕途得意。家里人生活也可以,奶奶是官太太! 北京解放后他去中共华北大学(后来的人民大学)培训6个月,分配到沈阳财経学院。一年后回北京再次分配到对外经济贸易部的“ 综合计划司", 他是主任科员。 但工资低, 不开心闹情绪,不久被调到 基建处筹备建设。爸爸曾在爷爷办公室内看见过很多张建筑蓝图。
爷爷的工作失意有社会原因,但主要是他个人原因,有家有孩子要忍辱负重,在改朝换代时期尤其要小心谨慎;改朝换代,聪明人在机关先捞职务 -》有职就有权 -》有权才有钱,想要女人也会有. 但这些爷爷都没-做-到!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跟据他能受训并到外贸部,说明他具备条件和才干,但是没有跟上时代,固执的坚持旧思想。一个说法是,当年政治学习,同事都在学社会主义,说共产党好话,他却跟同事说国民党好,还信基督教,于是进了监狱,给家里人带来了无尽的贫穷和困苦,此次跌落到社会最底层!
50年代他进了北京市的监狱, 后来死时45岁左右,可能是困难时期在牢里餓死的。
浅释:这华北大学即今人民大学,当时学校规模很小但圈地即规划很大。北京的八大学院即现的好多大学,校址均由当时苏联设计,苏味浓厚,学院路的由来即此。那片区域五十年代前统称西郊。
奶奶是1919年出生,在1985年1月去世,享年68岁。奶奶有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脏闭门不全。最后心力四度衰竭去世。
奶奶生了4个孩子,她的一生承受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解放前的官太太,到和爷爷离婚,到后来从43岁开始扫大街,每天8小时在中南海的南长街清扫,中午回家吃饭,照顾四个孩子,天天都汗流夹背,为了每月的43元人民币的工资! 20多年,每天依靠服药来保持心脏状态, 没有多休息过一天,还带大了四个孩子。是多么的坚强的女人!她有清醒的头脑,教育孩子认知社会,成家立业,指导孩子们要有独立精神。爸爸兄弟四个,有一个合格伟大的奶奶才有今天。
===== Chapter 1. 爸爸的出生 =====
爸爸和二弟都是在兰州市出生的。这个院子是 - 国民党政府甘肃省委高级干部家属院。每到节日,省政府办公厅举行招待会,家属抱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爸爸当時的时候仅仅几个月,甘肃省秘书长的太太也带着出生的女儿去,两个小孩放一起,在大厅旁边, 人们走进来都是先看孩子,夸奖孩子时就会往小孩的衣服/被子里放钱。哈、拍马屁本能人人都会。
活动结束后,妈妈抱爸爸回家,打开被子里发现很多钱。奶奶和爷爷说:这钱不是给咱儿子的,他们认错人了,钱应当是给秘书长的小孩!爸爸妈妈把钱给送过去啦!这是为什么?因为爸爸长得漂亮,奶奶收拾的爸爸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
三弟在北京1949年出生的, 51年奶奶把爸爸们俩一起带到沈阳团聚。在沈阳两年,爸爸的手都冻得流血,見到骨头啊。三弟的脸蛋是红血丝,特别的红,流出鼻涕经常会到嘴边。一个冬天就一身棉衣,袖口以上20公分会出现大面积的油脂黑色斑点, 是鼻涂抹在袖子上..., 哈,当时小孩都是这样的。
小妹(姑姑)于1953年在北京出生, 四个月,就吃玉米面糊,哭得稀里哗啦!奶奶的奶水每天都要卖给一个有钱人家,一小碗換一元钱买九斤玉米面。妹妹在家没有奶吃,这样的日子是什么滋味啊?一个多月的时间,奶奶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决定把妹妹送人。这家两口没有小孩,男人开理发店。妹妹送去15天后,可是奶奶的奶水涨得难受,什么事也干不了。 爸爸的喉咙疼得厉害,说:把妹妹抱回家吧!爸爸的喉咙里面都长大包了。奶奶就同意抱回来妹妹, 把女儿抱回了这个缺吃少穿的家! 15天的亲人分离你们感觉过吗?那个时候爸爸们家是特别的无助!
=== Chapter 2. 爸爸的童年记忆 =
给别人洗衣服 ---
1953年小妹出生后,奶奶为孩子的生活,拼命寻找挣钱的机会,给别人家洗衣服、洗被子,一天要洗两床被褥,再缝好送到工厂工人手中。爸爸的任务就是帮妈妈用水洗干净被面。
院里有几户人家,爸爸家用自来水多,成了邻居的出气筒,说爸爸用水太多!晚上爸爸要送被子给人家,五毛钱一个被子。奶奶的劳累爸爸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时爷爷被部长开除公职,毎个月人民币52元收入没有啦! 这是1953年夏季的事。两个同事一起把父亲的资料带回家啦!当时爸爸10岁, 妹妹几个月!在爸爸的记忆里,爷爷从来没有抱过他,虽然是长子!
简陋自制的玻璃球玩具 ---
有钱人家的小男孩有很多“玻璃球 ”, 爸爸家没有錢,哥三个去修自行车的地方检几个废弃的钢珠子,放入铁盒中,听它转动声音, 玩的很开心! 三弟检到一个直径大约12mm的钢珠,放入嘴里玩。不久就告诉爸爸说:他把珠子吞下去了!奶奶知道了,说明天下午去看你的大便!爸爸记得给他检查盆中的大便——钢珠变得黑色的了,向妈妈汇报。三弟仅仅五岁。艰苦的童年时光,无形中磨练着爸爸们自己求生欲望!使爸爸们能够乐观的面对现实.
拉拉车卖废品-
爸爸的小名叫拉拉,是小学同学给起的外号!因为在爸爸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拉过一段时间的拉拉车,车上有个大麻袋,里面装的是可以变卖的废旧物品,拉回家里,交给三弟分类便卖,贴补家用!后来爸爸学会了自行车,叔叔们帮忙拴着车上,骑车回到家中继续交给三弟处理。
蹭看小人书-
爸爸上初中一年级时,每天放学路上都要和同学一起去校旁的“ 小人书店看小人书” , 看一本书一分钱,爸爸没钱,只能在同学身傍侧身勉强看看,看两本小人书要一个多小时。封神榜,七侠五义,西游记,就这样看下来了。
爸爸长得非常英俊,有军人世家的风姿。(像周总理年轻时的样子,1.8米大高个,国字脸型,以后我贴照片). 62-63年,不记当时何事爸爸去新华社妈做事一人家,巧遇那人家男女主人同在,想想10多岁的爸爸当时生的得有多原生态的漂亮,那夫妇羡慕、惊讶及目瞪口呆的面目深烙至今。他们应该是惊讶一个做零工的老太太有这么个年轻英俊的儿子。 几十年后才明白缺的是什么?!
=== Chapter 3. 60年代困难生活
捡煤胡 - 在爸爸的初中时代,几乎每晚6点都要兄弟三人一起去捡煤胡。公安局的垃圾点,专门捡出来的没有烧透的煤炭。穷人家有五六个小孩子都同时在一起捡,有時候还要争,希望自己能够多检些煤火炭。
爸爸们有一个小3轮车。平板面积约60X60公分左右的三角形木板,前面一个15公分直径的小铁轮。木板上放置一个竹筐。手里拿着一个用粗铁絲四股做的小粑子。很多时候拿到手里的热煤渣都是刚从锅炉里铲出来的,煬手啊!爸爸们自己要戴手套的!新手套是没钱不可能买,就是在工地内捡破旧的手套。冬天冷了也是要去捡的。家里生个煤炉取暖做饭,很少买煤球的。爸爸们家的单人床下面都存着三四百斤焦炭。
去农村换粮食 -
奶奶是为五口人吃饭天天着急。1961年的冬天,爸爸念高中一年级,奶奶叫爸爸装两个面口袋里焦炭,乘火车去昌平区的农村,和农民換些土豆,地瓜干。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多才能回来到家。換来四十斤左右的东西。够用几天的。但是爸爸这一天的学习都没有时间了。这样的日子真的难过。
爸爸记得高中时候最少是去过四次。爸爸的心里大部分都是想着如何帮助奶奶分担一些事情!
飞来的20块钱 -
好象是1959年1960年前后的夏天,爸爸和弟弟一起去西单商场玩。爸爸们特别喜欢去食品市场,在那里能捡到点心渣和水果吃。爸爸的年纪大一些,就是找旧箱子里是不是有剩余的,和被丢弃的水果。小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他的眼神好。一天下午放学后爸爸们三人一起去食品市场。在卖糕点的地方,一位男士在买点心,他买的很多,往一个大盒里面装,同时也吃着点心。爸爸当時站在门口,弟在店里面,只見那个买点心的男人交钱了。他把剩余的钱全部往后裤子兜里放,不小心把几个钱掉到地上了!弟看到了钱,迅速捡起来,立即向爸爸走来。爸爸俩一起走了,看到钱大概是20多元人民币。爸爸们马上就回家给妈妈。全家人看着钱都很开心。晩上妈妈知道爸爸们都需要吃点东西。就带爸爸们一起去买了几个大蛋糕。剩余的钱都用来曰常生活中。
钱对爸爸们来说,是使爸爸们的生命能够生存! 能够活下去,买点好吃的东西,太需要钱了。那天晚上奶奶带着爸爸们一起去买点心的情景,現在还有记得。
当时奶奶卖冰棍, 一个人用四个冰桶去街里卖5分钱一个冰棍, 能赚1分钱。奶奶一个月内能收钱30元人民币就不错了。爸爸上初中一年级,毎月学校给8元的助学金。二弟每月5元助学金。这40多元钱就是爸爸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费!
寒暑假做临时工-
(1)食品厂揉面
爸爸的中学6年寒假和暑假最怎么度过的日子?这女儿很是不可能经历过的事情。初中一二年级的寒假来临,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 爸爸就会带着户口本去街道办事处,请求给一份临时工干。第一次就是去西直门外大街的食品工厂。做点心,四个人一起在大案子前揉面,发酵的白面。上午四小时,爸爸站着双手揉搓面团,两眼看着墙上挂钟。盼望着钟能够走快点,12点前才能休息一下。爸爸总是觉得钟走的慢。一天8小时。能够给1.2元人民币。哎,真少啊!爸爸做了12天。
2)挖城墙砖
爸爸在初中二年级的寒假里和弟一起去挖北京的城墙砖。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站在城墙上用大鎬钉用力的去翘城墙砖,每次都会有土渣往脸上撞,往脖子里面灌。一次次的用力翘着,一次次忍受着小土块的袭击脸上。中午吃饭哥俩去小飯館买两碗面条湯,加上自己带着的玉米面窝窝头泡在一起。哥俩一人一碗。干一天就可以给1元人民币吧。爸爸也记不住具体多少钱。每天都是从家走到阜成门那里。这样的寒假生活十天左右收入十元钱就是了。
3)拉冰
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寒假,街道办事处主任看爸爸长的高了,叫爸爸寒假去“ 拉冰 ”。就是在三九天的夜晚十一点到第二天六点左右。
干这行的人大多都社会上做零工的,卖力气的人。装卸工有力气。晚上十点左右就到冰窖口,冰窖就是一个很大的坑,深十米长80米左右宽约50米。爸爸们要从600米远的湖里把大冰块拉到冰窖内一个个放好。每个冰块都是长1.5米X1.5米左右,厚度也有25-30厘米左右。每个人发白酒一小杯。每个人都是穷小子! 喝酒后会身体热火一些。如果没有吃饭的,可以去吃点:豆腐渣!
第一次去,爸爸感觉有30多人。大个子的在前面,爸爸是一个小男孩在后面。每个人棉鞋外面扣着一个大铁环,环下边有四个尖头钉子,能够牢牢抓住地上的冰。手里拿着铁的钳型大抓子, 20多斤重。这600多米长路面已经被水凍成冰面。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土地的。前面20个人人都有力量,他们是开路的先锋,每个人送的冰到冰窖里都给两毛钱一块冰。但是谁拉的冰在半路停下来了就只能够请后面的人,用冰块来撞击一下。这样才能够继续挣这么一毛钱! 运气不好的时候冰被撞碎了, 就没有钱赚了。
爸爸第一天上班拉了十二块。发牌的老头多给爸爸一个,能多一毛钱。第二天早上回家后,爸爸就趴在床上睡觉啦!为什么呢?爸爸的后背痛得很。棉鞋全黑湿透了,用火烤,晚上还是要去拉冰的。这样的挣钱方式也不是天天都有,可能爸爸拉冰十天半月不到。爸爸的后背痛了三四年多。
第二年冬天,二弟也和爸爸一起去拉冰。他小两岁,专门挑小一点的冰。好不容易拉到冰窖里,发牌老头两三次都给他两个牌,他特别高兴!奶奶是心痛爸爸们。第三年不叫孩子们去拉冰了。
补充:那个时候玉米面是0.11元人民币一斤。白面是0.19元人民币一斤。猪肉大约是0.65元人民币一斤。
补充:那年冬天,街道办事处发给爸爸们家三件有羊毛的大背心, 是军队处理的旧衣服,去拉冰的时候爸爸就穿上了,外面还穿着奶奶单位发的厚棉半大衣,就是这样汗水使羊毛背心还都湿了! 拉冰的绳子很粗,这块冰你知道它有多少斤吗?是400斤以上的重量。这些冰存放到夏天,就是北京从医院到商店很多地方都用来做降温的唯一办法。那时候,没有空调设备。
4) 卖冰棍三年。
1957年夏- 1960年,奶奶每个夏季都要去卖冰棍几个月。首先要去区劳动局申请办理手续,发给一个批发购买冰棍的本子。早上起来就去制造冰棍的店,全凭自己的想象决定买多少支冰棍。到下午四点左右卖不出去的冰棍就要化成水了。下午五点左右学生都回家了,还有十几枝没有卖出去奶奶就要招急了!卖五分钱的卖四分钱,还是没有人买。往往会带给爸爸们几个软冰棍吃。
晚上吃完饭奶奶就要爸爸整理零钱。加减乘除运算,一天到晚能卖300支。每支4分钱买了,卖5分钱一支。四个孩子每人每天吃一个,就要卖出去18支冰棍才能 “ 白吃”。因为卖冰棍儿也是要给国家交稅的。毎个月25日到30日就要算这个月一共卖多少钱?民政局发给的小本上全有记录,百分三的钱要親自交到“ 建设银行 ”,这是爸爸每个月都要做的事情!手里拿着100多元人民币,乖乖的送去!银行收下钱,给小本本盖章,下个月才能去买批发价格的冰棍。
成本和利润的关系爸爸十二岁就知道,现在社会上的阴阳合同,权利者的游戏。太简单了!爸爸当年去交税的路上心里难受啊!! 因为爸爸们自己没有挣到多少钱!
为了多卖点冰棍,奶奶买了四个大口冰桶,又买了一个四轮车, 一次性放在箱子里300个冰棍。从家推到西单十字路口,装好货就要推着走,目标是北京市儿童医院,在三里河南路口附近。实在推不动时,只有爸爸和弟弟去推车。傍晚时分放学不回家,先去看看奶奶,帮助奶奶推车回家。三个暑假爸爸们都是这样子度过的时光!在儿童医院能一天卖出去四百多支冰棍。
有一次天安门广场要举行几十万人的集会,爸爸自己拿两个冰棍桶,冲进广场人群里。一会儿就卖光了。这時一个男人对爸爸说:你能不能再送来一些?爸爸说可以,马上跑回西单批发市场买了100个, 两个大包装,外面用棉被包裹,背着去天安门广场。一身汗水。
老老实实地送到人家的手中。仅仅只是为了0.9元人民币的收入。爸爸当时觉得好高兴呀!
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内有一个中年男子,是医院里的勤杂工,几次三番来买冰棍,有时他说没有带钱来,还要吃冰棍。奶奶就说:今天给你吃冰棍,但是明天你要再来买,一定要把今天的钱拿给爸爸。他说还有十天就发工资啦,到时候一定会给你钱。这样的话几天后就欠好几个冰棍的钱。爸爸感觉很可能是欠费十天左右,他又来了,妈妈叫他还钱。当时的人挺淳朴,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可能发生了。当时人们肚子里没有肉,看见冰棍甜啊!全社会都是很穷困的状态,维持生活就是了!
奶奶天天都在思考如何面对现实生活,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孩子们有吃的。夏天来啦,天天都要关心天气预报,下雨就不能出去卖冰棍了!往往会上午晴天,中午就下雨啦!冰棍还有100多个没有人买!怎么办呢?三个小时就全化成水啦!奶奶只好默默地推着冰棍车回西单的冰棍厂,请求放到大冰柜内,第二天再来卖。难熬的日子。奶奶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她去区政府去,说自己43岁了,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久之后去了北京教师进修学院。
时间合不起来。鼓励写口述历史,但还是要严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