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彰化南瑶宫

坐标24°04′04″N 120°32′19″E / 24.067726°N 120.538514°E / 24.067726; 120.538514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04′04″N 120°32′19″E / 24.067726°N 120.538514°E / 24.067726; 120.538514

彰化南瑶宫
Chiong-hòa Lâm-iâu-kiong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南瑶里南瑶路43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天上圣母
例祭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重檐歇山式
建立时间约在乾隆三年(1738年)
地图
地图
南瑶宫
位置彰化县彰化市南瑶里南瑶路43号
官方名称南瑶宫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评定时间1988年5月3日
详细登录资料

彰化南瑶宫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南瑶里的一座主祀天上圣母妈祖庙,俗称“彰化妈”或者“南门妈”,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建立,分灵自“古笨港天后宫”,在彰化县城南门外。香火鼎盛,屡称灵验[1],有“彰化妈荫外方”之名。现为中台湾的重点古庙,1985年4月25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指定为三级古迹,今为县定古迹。从嘉庆十九年(1814年)即有记载彰化南瑶宫笨港进香为台湾进香团之鼻祖,但中间被迫改“以车代步”,直到2014年(民国103年)才恢复徒步往笨港进香[2][3]

地理

[编辑]

南瑶宫位于彰化市南瑶里,前临南瑶路,宫前为一狭长型广场(俗称庙埕),广场右侧有座三层楼高的八角塔型金炉,广场靠近省道台1线(彰化境内称中山路)的一端建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南瑶宫进深四进,宽约27.5米,长约86米,总面积0.647公顷,为一多重院落的结构,包括三川殿、正殿、观音殿、天公殿、前埕广场、中埕广场及后埕广场在内,称作“四落四殿,一埕二院”[4]

南瑶里一带旧称“南窑”[5],因北边为一筑窑烧瓦的“瓦磘庄”(今彰化市成功里)而得名,昔日位于彰化县城南门外,因与县城内的“天后宫”相对。目前就人口数而言,可说是彰化市最大的里,居住在南瑶宫一带的居民乃自称为“妈祖宫人”[6]

南瑶宫因位于从前彰化县南门口外,本地民众习称之“南门妈”。南瑶宫虽位于城外,但因地理极佳,故香火鼎盛,据传南瑶宫地理为“日月钟穴”,除非太阳、月亮都消失了,南瑶宫才会“衰败”。南瑶宫庙前迎八卦台地,山麓具十三支娘伞穴,地理极佳。又传闻用钟,地理会败,致使有鼓无钟,为一大特色。民间也传闻,清朝时杨本县由大陆来台看地理,因语言传讹误解为败地理,故经过彰化时,妈祖不让他看,顿时浓雾四起,经过向妈祖求情,告知原委,并非败地理,云雾乃散,经其审视,夸赞南瑶宫地理,蕴纳日月精华,为绝佳之地[7][8]

历史

[编辑]

建庙疑云

[编辑]

南瑶宫的创建起源,至今仍缺乏可资佐证的详细资料,现在只能从日治时代日人留下的《寺庙台账》与宫内所存的沿革碑,加上相关文献与里民口传综合推敲。

相传约在1723年(雍正元年),彰化设县,窑工杨谦自诸罗县(今嘉义县笨港南街来此应募工事(可能是到瓦磘庄做工烧瓦[9]),随身携带妈祖香火袋庇身,杨谦将香火挂在工寮内,每当入夜附近居民就可见到此处散发五彩毫光,咸认为是神明显灵,于是地方仕绅集资雕塑妈祖神像,奉祀在附近的福德庙内,居民参拜屡称灵验,遂香火日盛。1738年(清乾隆3年),瓦磘庄民陈氏捐地建祠,时称“妈祖宫”,同年11月,总理吴佳声、黄景祺、林君、赖武等发起募资兴建殿宇,雕塑五尊神像,取彰化县城南门之“南”与瓦磘庄的谐音雅字“瑶”,正式定名为“南瑶宫”[10]

大正年间调查的《寺庙台账》记载的是“……丙 沿革……创立缘起……嘉义厅斗六鱼寮庄住民,陶工杨谦,虔诚信仰北港妈祖庙天上圣母,并于自家中供奉神像。乾隆元年(1736),移居瓦磘庄即现在之大埔庄,随即宣扬其灵显事迹。故而当时彰化总理林、杨及李、赖、蔡各姓诸同人共同筹款,塑造天上圣母神像,以供奉祀。至乾隆三年(1738),遂在瓦磘庄陈氏土地上,创建茅草小祠,安置神像,名为妈祖宫。”

虽然大部分的记载都传南瑶宫建于1738年,但是建庙年份在官方志书中却未有记录,有之者仅周玺在清道光年间修纂的《彰化县志》中提到“一在邑治南门外尾窑,乾隆中士民公建”,而非“乾隆初”。再者,南瑶宫在日治时期经历17年的改建工程,1936年完工后在前殿左侧立有一块纪念改筑的“沿革碑”[11],碑上刻文却指建庙年代为1749年(清乾隆14年),两相差距11年,但较符合《彰化县志》“乾隆中”的记载[12]

卓克华2006年出版的《寺庙与台湾开发史》一书中,另摘录有一则南瑶宫较为传奇的建庙缘起:

修缮风波

[编辑]

南瑶宫在十八世纪清治时期乾隆年间曾经两度修缮,1802年(嘉庆7年)再倡重建,扩大庙基五倍。到了日治时期,“终感湫隘为不便”,由于香火旺盛,庙宇空间又嫌狭窄,遂成立“南瑶宫改筑会”,耗资六万日圆,于1916年(大正五年)完成改建,成为一座混合中西日式风格的庙宇,不过“信徒排斥这种非台湾传统寺庙式样,致香火日衰”[13],庙方无奈,只好借口“填基不实、砌造不牢、地坪陷塌,兼之白蚁为害,势难耐久”[14],“乃于其前方另建今之正殿,而将本殿改奉观音”[15][13]。之后经历17年,才又完成前后各殿及两廊建筑,庙貌一新,并在三川殿(前殿)前左侧立一“沿革碑”,详实铺述南瑶宫的历史与沿革,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16]

换龙袍

[编辑]

台湾民间习俗,分灵庙宇有向本庙“进香”的习惯,因此南瑶宫自古有到古笨港天后宫进香之礼。此外,昔日南瑶宫有感念杨谦从笨港带来香火之劳,是以到笨港进香时,都会到杨氏祖屋拜访杨氏子孙,杨家感于担当不起此份大礼,特请南瑶宫再分灵一尊妈祖神像,以为奉祀并作纪念。如此探望杨家大礼,便为“神对神”同格参香,而非“神对人”的屈尊谒拜[来源请求]

杨家的这尊妈祖因是私人奉祀,财力较差,没过几年妈祖的神袍便破旧不堪,因此南瑶宫至笨港进香时,就把妈祖的新神袍顺便给杨家妈祖,俗称“换龙袍”。后来杨家男丁被日军强征到南洋当军夫,从此子孙绝嗣,杨家妈祖遂迁祀到南港水仙宫,1962年起,换袍礼也改在水仙宫举行。[17]

2002年水仙宫旁新建笨南港天后宫,杨家妈祖迁祀笨南港天后宫,尊称为“祖家妈”(祖家非祖庙),换袍礼此后改在笨南港天后宫举行[来源请求]

妈祖会

[编辑]

最初,南瑶宫香火由笨港分香而来,因此妈祖神驾每年有前往发源地进香的习俗,1814年有随驾信徒42人,步行往返于彰化、笨港之间,之后众人倡议而成组织,每人出银一元,存为公银,所收利息作为妈祖诞辰活动之用,并推举一人管理公银,此为南瑶宫最早的妈祖会组织──老大妈会,昔称“金和安圣母会”。

随着南瑶宫香火日盛,地方传闻妈祖香担所到之地即获庇佑,因此每年笨港进香活动中常有地方民众成群结队抢香担,为维护进香秩序,南瑶宫遂商请县衙衙役加入供奉虎将军的虎仔爷会(又称圣将军会),在进香过程中沿途保护。日治时期日人怀疑虎仔爷会成员身怀武艺,恐生叛乱,而有取缔之意。为消日人疑虑,南瑶宫送给虎仔爷会一尊妈祖神像,对外宣称该会为南瑶宫天上圣母銮班会,所奉妈祖称为“新大妈”,虎仔爷会则更名为新大妈会。

其后,前往笨港进香的信徒日多,各个銮班会、舆前会也分别成立,作为护卫神驾,轮办进香,皆今妈祖会的前身。各个妈祖会都奉有自己的妈祖分尊,称“会妈”,故妈祖会又称为“会妈会”,简称妈会。各妈会每年定期在南瑶宫举行祝寿祭典,称“作会”。各妈会每年用跋杯掷筊的方式,选出一位“炉主”,在选定的日子里请南瑶宫妈祖前来绕境,称“过炉”,并宴请其他角头的会员,称“吃会”。

目前南瑶宫共有10个妈祖会组织[18],分别为:老大妈会、新大妈会、老二妈会、兴二妈会、圣三妈会、新三妈会、老四妈会、圣四妈会、老五妈会及老六妈会[19]

而除以上十个妈祖会外,另有开基三妈会、广泽尊王会以及金意承青年会等。

建年 名称 人数 乡镇数 作会日(农历) 过炉日(农历) 吃会
1814 老大妈会 2377
(1996年)
6 3月24日 4月
1820 新大妈会 150
(1996年)
3 3月22日 4月
1830 老二妈会 7700
(1996年)
9 3月25日 8月
1852 兴二妈会 3485
(1994年)
7 3月25日 4月
1869 圣三妈会 1520
(1993年)
6 3月26日 8月
1879 新三妈会 1781
(1980年)
1 3月27日 3月27日
1883 老四妈会 8085
(1993年)
16 3月28日 4月
1883 圣四妈会 3597
(1980年)
11 3月28日 4月
1879 老五妈会 7000
(1995年)
11 3月29日 4月
1894 老六妈会 5200
(1996年)
8 3月30日 4月
合计 40895人 71
参考书目:卓克华著,《寺庙与台湾开发史》,第137页,台北:扬智文化。

活动

[编辑]
  • 妈祖诞辰祭,为南瑶宫于农历三月廿三日的妈祖诞辰均会举办的古礼祭祀活动,通常由彰化市长(即法定寺庙管理人)身着长袍马挂亲临主持,进行献花献礼、读疏文等仪式。接着各妈会每天轮流到南瑶宫进行庆祝活动,因此整场祭祀活动通常会进行半个月才落幕。
新港奉天宫迎南瑶宫妈祖请火
官方名称新港奉天宫迎南瑶宫妈祖请火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评定时间2019年2月21日
详细登录资料
彰化南瑶妈笨港进香
官方名称彰化南瑶妈笨港进香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评定时间2015年3月9日
详细登录资料
2014年(民国一百零三年岁次甲午年),恢复徒步笨港进香,南瑶宫因最早成立的老大妈会,至今刚好成立二百周年,2015年亦正式登录为彰化县民俗无形文化资产。由于时代的变迁,10个妈祖会除了新大妈会依惯例不主办进香事宜(新大妈会于每年笨港进香担纲“押护香担”之责,故每年均会在进香回程中出现),另9个妈祖会分3组轮办,首轮俗称“大妈年”或“大妈四”,次年俗称“二妈年”或“二妈五”,三轮俗称“三妈年”或“三妈六”,徒步进香中断十余年,2014年适逢“二妈年”,老二妈、兴二妈与老五妈,其三会会员遍及三县市,彰化南瑶宫妈信徒恢复徒步笨港进香是为中部宗教盛事,遵循古香路的进香日,自3月14日至19日为期六天五夜行程。[20];2023年(民国112年)又适逢“二妈年”彰化市南瑶宫为期7天6夜的笨港进香,5月6日回銮,在彰化市区绕境,疫情解封,参与信众与阵头大爆满,尤其是晚间9点多左右,彰化市区下起雨来,许多人纷纷说“有够灵验”。
  • 中国大陆湄洲进香妈祖源出福建莆田湄洲岛,台海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后,各妈会便有多次前往进香的活动。
南瑶宫友庙进香
  • 迎妈祖活动台湾民间信仰妈祖者众,各地有迎妈祖回乡绕境的常规活动,或遇特殊事件时也会恭迎妈祖绕境以消灾解厄。有时其他神明巡境时,也常邀请妈祖共同绕境,例如城隍爷诞辰等。
  • 妈祖成道庆典,相传妈祖于农历9月9日登湄峰成道,因此每到重阳前后,南瑶宫便有庆祝妈祖成道的庆典。
  • 过炉吃会,各妈会每年在妈祖诞辰时以卜卦掷筊的方式,选出一位“炉主”,在特定日子里迎回南瑶宫妈祖以及前任炉主的香炉,此迎炉安祀的仪式称“过炉”,期间大开流水席宴请其他角头的会员,称“吃会”。
  • 分香子庙及友庙进香,南瑶宫的分香子庙分香前三年均会回宫谒祖进香,其它友庙团体进香则从正月开始进入旺季,直到三月妈祖诞辰达到高潮。进香活动中较具规模者,会伴随神轿及阵头,并举行交香刈火仪式。将两庙宣炉放在一起,使其香 烟相互缠绕,称“交香”。之后再取南瑶宫宣炉香灰置于来访宣炉,称“刈火”,主要皆为交流神力之象征。
  • 祈安三献法会,岁末冬至前举办“祈安三献”(亦称“小三献”),即是俗称“谢平安”的酬谢神恩盛会;另外,彰化南瑶宫每十二年依例会举办“大三献-福醮”,每3年举办1次祈安三献礼斗法会,民国104年(2015年)适逢满12年1度的“大三献”,扩大规模以福醮盛典举办。
  • 庆成清醮,民国53年(甲辰龙年、公元1964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彰化妈祖宫作醮,当年是整个彰化市境内家家户户都需参与的庞大盛事,醮事轰动了整个中彰投,更有来自各角头的信徒与会妈会员,万头钻动,挤爆整个彰化市,盛况空前;当时中台湾妈祖信仰还是以彰化南瑶宫为主要朝圣中心。
  • 角头巡角绕境,彰化南瑶宫天上圣母开基三妈暨十会妈角头巡角绕境活动曾在民国100年连办4年(100年-103年),活动结束后,这几年各妈会角头及各地信徒一直询问南瑶宫何时会再举办绕境活动,盼彰化妈再到各地巡角绕境、赐福地方;110年11月才再次办理巡角绕境活动(南彰化地区为主)隔年因故中断无继续办理。
  • 同祀神祭典,南瑶宫除主祀妈祖外,尚还有许多各神祇诞辰或成道日,信徒均会从事祭拜活动。下列表为南瑶宫所奉祀诸神佛的主要祭祀日期[21]
农历日期 祭祀 农历日期" 祭祀
正月初九 玉皇大帝圣诞 正月十五 天官大帝圣诞
正月十六 国姓爷千秋 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千秋
二月初三 文昌帝君圣诞 二月十九 观音佛祖圣诞
三月二十 注生娘娘千秋 三月廿三 天上圣母圣诞
四月廿六 五谷先帝圣诞 六月十九 观音佛祖得道纪念
七月十五 地官大帝圣诞 八月十五 福德正神千秋
八月廿二 广泽尊王圣诞 九月初九 天上圣母飞升纪念
九月初九 中坛元帅千秋 九月十九 观音佛祖出家纪念
十月十五 水官大帝圣诞 十二月十六 福德正神千秋

广泽尊王八太保

[编辑]

据说在古时一位台南人来彰化发展时,恭请八太保神像北上,之后于现今彰化市公园路一带建庙名为彰化保安宫日治时代皇民化加上道路扩宽,保安宫面临拆毁的命运,神像起初形成炉会供奉,后期就供奉在南瑶宫观音殿后面的矮房中,1971年兴建第三殿与香客大楼,1973年完工,一楼为供奉广泽尊王、二楼三官大帝、三楼玉皇上帝,施工这段期间八太保神像暂时移请至台南西罗殿。传闻第三殿尚未兴建时,一位台南人来南瑶宫参拜,走进观音殿后面的矮房中,赫见一尊广泽尊王与西罗殿之镇殿圣王极为神似,西罗殿得知消息后,在兴建时邀请八太保暂居台南接受供奉,不过完工后西罗殿迟迟不归还八太保神像,南瑶宫圣王殿急需有神像座镇,在等不急的情况下另塑尊王像坐镇,后台南西罗殿将原镇殿八太保奉请回宫之后,为符合殿内神尊以奇数为宜之礼俗,再雕塑虎边第二尊广泽圣王,形成现今三尊圣王镇殿的情形。传闻记载,明治卅九年春(1906年),笨港诸罗府城之妈祖大会香,南瑶宫第一次南下参与盛会,当地人士把南瑶轿误会听成拦腰轿,其中发生了不愉快事件,西罗殿为了化解疑虑和误会,请出真诚堂八太保为中保人调停,并永久供奉在南瑶宫内,以化解此场误会和难堪。[22]

签诗

[编辑]

南瑶宫圣签〈东风得意好〉,采“二十八星宿”方式做签诗排序,分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与南方朱雀七宿,共计28首灵签签诗。[23]

建筑

[编辑]

三川殿

[编辑]
三川殿藻井

南瑶宫的前殿包括中间的三川殿,和左右两边的龙虎门。“三川殿”又名“三穿殿”,为开辟三门以供穿越之意,左翼龙门,右翼虎门,并称“龙虎门”或“五门”(合并三川殿的三门一共五扇门)。三川殿面宽30.32米,深9.96米,殿前两侧竖立一对蟠龙巨柱,昂头相向。正门有石狮驱邪镇宫,为青斗石雕。内拱藻井,为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师王树发之作,成正八角形,中置太极八卦镇邪。墙堵上的石雕和交趾烧雕工精细,兼具古迹艺术保存价值[来源请求]

三川殿屋顶为“断檐升箭口式”,中间升起,檐口线高低错开,强化了屋顶形式尊卑,也增添了视觉美感。顶端曲线往两旁呈燕尾状扬起,中有福禄寿三仙,两端双龙飞腾,垂脊尾端有人物山林、花草走兽等剪黏、交趾烧作品。屋顶铺列筒瓦,瓦当滴水排列有序。三川门正门门板上绘有双龙戏珠,左右两侧则各绘一对仙水手持贡盘,伺奉天上圣母[24]

正殿

[编辑]
中埕广场与左护龙
正殿香火终年不断

南瑶宫的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宽11.5米,深14.92米,是1924年新庄吴海桐所设计,其架栋较硬,喜用圆斗,技法多变,可谓台湾庙宇的经典建筑。正殿主祀天上圣母,香火终年不断,因此正殿木架构造上的雕刻与彩绘已被薰黑,掩去多彩的原貌[来源请求]

正殿两侧建有长型厢房,为左右护龙,各自隔成三间厢房,左护龙中间厢房供奉国姓公,右护龙中间厢房供奉长生禄位,祀念对庙有功人士,其它厢房则作为储藏室及轮值人员的住宿房间,或是接待室、办公室及会议室之用。护龙屋顶为硬山式,铺设筒板瓦瓦当滴水构成井然有序的前檐线,屋顶装饰相较之下极为简朴。护龙与正殿之间以日月洞门区分中庭后庭,中庭广场为一开阔空间,主要用来摆放祭品、举行仪式,地面铺设长方大石,中置一只铜制大天公炉,炉耳形状为倒立双龙[25]

观音殿

[编辑]
观音殿背景
仿蒋馨的李铁拐石像

南瑶宫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位置中央的观音殿,融合和式希腊式、巴洛克式风格,与台湾传统庙宇大异径庭。观音殿的格局比正殿还大,宽16.62米,深13.78米,四周有廊,建造初始原为南瑶宫正殿,后来受到信徒排斥,才在观音殿前方再另建正殿。观音殿主要为重檐歇山式的木造建筑,构材多为桧木,木作雕刻以菊花代替传统的花草人物,外墙为日式清水砖墙。屋顶采西洋压檐墙法,下檐加檐墙栏杆,回廊柱头类似希腊多立克柱式造型,殿前有一六边龟甲造型水池,池中原有一尊著名匠师蒋馨雕琢的李铁拐石像,惜已被盗,目前的石像为庙方仿照之作。

观音殿内有铜制天花板、十八罗汉洋式框架壁饰及日式神龛,中西日式齐聚一堂,这种合璧式建筑在1920年代颇为流行,南瑶宫不仅保留了当时的文化,也在建筑上享有地位[26]

后殿

[编辑]
双龙护塔与凤凰来仪
护龙窗口对联香炉字
彰化南瑶宫后殿前方的天公炉

南瑶宫的后殿又称大雄宝殿,或天公殿,1973年建成,是一座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建筑,宽12米,深12.8米,屋顶仿传统庙宇造型,上檐为歇山式燕尾脊,饰有双龙护塔,戗脊尾部有四只凤凰,有“凤凰来仪”之意,下檐为庑殿式。一楼供奉广泽尊王(俗称郭圣王),二楼供奉三官大帝,三楼供奉玉皇大帝,两边侧间为厨房、厕所、储藏室之用。

后殿左右建有香客大楼,左侧建于1978年,右侧建于1982年,也都是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建筑,宽11米,长20米,一楼皆作各妈会会馆办公之用,并辟有餐厅,二三楼则供香客住宿。香客大楼屋顶上半部为平顶阳台,下半部则仿庑殿式造型,四面檐角有仙人走兽四尊。各楼走廊都有白色水泥栏杆,栏板有简单纹饰,柱头为圆柱形[27]

牌楼金炉

[编辑]

南瑶宫前方为一块狭长型的广场,广场靠中山路的一端,在1988年秋建成一座四柱三门的木造牌楼,顶部为歇山式单檐,屋脊燕尾翘起,饰有双龙抢珠,大脊剪黏装饰花草神兽,戗脊尾部有翘尾螭龙,垂脊末端各有一尊人物塑像。

广场西南角有一座八角宝塔三层金炉,建于1974年,顶部为葫芦状烟囱,每层翼角都饰有龙凤吉兽,顶部两层各面墙上也都有描述民间故事的剪黏壁饰[28]

祭祀

[编辑]
南瑶宫天上圣母
正殿右方的顺风耳
正殿供桌上的三太子
地位 神祇 位置
主祀神 天上圣母 正殿中央。因有出巡活动,故南瑶宫备有百余尊大小不一的妈祖分身,各妈会也分别刻有自己的大尊神像,供信徒祭拜迎接之用。
配祀神 千里眼 正殿,妈祖左前方。
顺风耳 正殿,妈祖右前方。
太子爷 正殿,妈祖前的供桌上。每当分香子庙与友庙来访时,负责迎接活动。
同祀神 玉皇大帝 后殿三楼。
观音佛祖 观音殿中央。
三官大帝 后殿二楼,天官紫微大帝位于中央,地官清虚大帝位其左侧,水官洞虚大帝位其右侧。
神农大帝 正殿前护龙神龛。右侧供有青脸红路须之青公(榕树神),为南瑶宫原址的大榕树,因建庙所需而遭砍除,后以树身刻成神像供奉于此,体现先人敬神爱物之意。
注生娘娘 观音殿左半部。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在南瑶宫内共有两处,一在正殿前右护龙神龛,为市内土地公庙因市区重划遭拆除后移驾借祀,一在观音殿右侧,为南瑶宫原有之神像。
国姓爷 正殿前左护龙成功厅。
广泽尊王 后殿一楼,原为市内神庙遭拆除后移驾借祀。
太岁星君 后殿一楼,广泽尊王旁,民国九十年代新增。
文昌帝君 后殿一楼,广泽尊王旁。
长生禄位 前殿右护龙,为纪念对南瑶宫具特别功勋的已故地方仕绅,目前共有长生禄位17座。[29]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一在邑治南门外尾窑。乾隆中,士民公建,岁往笨港进香,男女塞道,屡著灵应。”,周玺总纂,《彰化县志》上册,第267页,1996年,台北:行政院文建会。
  2. ^ 彰化南瑶宫在大陆漳州兴建分灵庙
  3. ^ 彰化南瑶宫在大陆漳州兴建分灵庙 彰化市市长邱建富迎请妈祖驻驾乌石天后宫
  4.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25-31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5. ^ 据2004年出版的《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一:彰化县(上册),“窑”字为宀”部;而1996年文建会重新编印的《彰化县志》则作“穴”部。
  6. ^ 施添福等编纂,《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一:彰化县(上册),第三章·彰化市,第七项·南瑶里,2004年,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7.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357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8. ^ 周国屏等编纂,《彰化市志》下册,第663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9. ^ 9.0 9.1 卓克华著,《寺庙与台湾开发史》,第128页,台北:扬智文化。
  10.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三章·本宫创建沿革,第二节·创建缘由,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11.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23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12. ^ 卓克华著,《寺庙与台湾开发史》,第129-130页,台北:扬智文化。
  13. ^ 13.0 13.1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22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14.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48页,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15. ^ 臺灣文化部《臺灣寺廟建築第一人──陳應彬小傳》.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9). 
  16. ^ 卓克华著,《寺庙与台湾开发史》,第138-139页,台北:扬智文化。
  17. ^ 林文龙著,《台湾掌故与传说》,第149-150页,台北:台原出版社。
  18. ^ 彰化媽祖的信仰圈.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6). 
  19.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七章·妈祖会与活动,第一节·妈祖会的缘起,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0. ^ 南瑶宫甲午年恢复徒步进香 重振彰化妈风采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6-10-06
  21.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七章·妈祖会与活动,第二节·祭典活动,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2. ^ 南瑤宮八太保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01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3. ^ 王, 俪容. 《解籤》. 台北市: 时报. 2017: 14. ISBN 9789571368603 (中文(台湾)). 
  24.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四章·本宫建筑,第三节·三川殿,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5.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四章·本宫建筑,第四节·正殿及左右护龙,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6.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四章·本宫建筑,第五节·观音殿,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7.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四章·本宫建筑,第六节·后殿及香客大楼,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8.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四章·本宫建筑,第二节·牌楼及金炉,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29. ^ 罗启宏等编纂,《彰化南瑶宫志》,第五章·主副祀神祇与祭典,第一节·祭祀诸神,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书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