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ontent ID (系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ontentID
開發者Google
首次發佈2007年
程式語言Python(後端)
JavaScript(前端)
平台YouTube Services
內置於YouTube
語言與YouTube使用者界面相同
類型
許可協議封閉原始碼,僅可透過YouTube使用

Content ID是一種由Google所開發的數位指紋系統,可輕易辨識及管理YouTube影片版權,這個系統從2007年啟用。Google於2016年時在此系統投入的開發成本為6000萬美元,並向版權所有者支付了約20億美元[1]。2018年時,Google投資至少1億美元在這套系統[2]

概要

[編輯]

Content ID系統會對於版權影音素材產生出ID檔並存於資料庫,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會接受相似性度量Similarity measure),以比對影音內容是否與版權所有者的Content ID相符,當檢測出相符時,內容擁有者可選擇封鎖該影片,或是將該影片的廣告營收歸為己有。

電影公司、唱片公司、音樂家等版權擁有者必需符合特定條件[3],並證明擁有影音素材的專屬權利才能使用Content ID系統[4]。版權擁有者要提供參考影音檔給YouTube建立ID檔[3]。這些標準使得沒有主要支持者幫助的情況下使用Content ID變得困難,因此多為大公司所使用[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Popper, Ben. YouTube to the music industry: here's the money. The Verge. 2016-07-13 [2018-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5). 
  2. ^ Manara, Cedric. Protecting what we love about the internet: our efforts to stop online piracy. Google. 2018-11-07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 (英語). 
  3. ^ 3.0 3.1 Qualifying for Content ID. Google Inc.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4. ^ Content eligible for Content ID. Google Inc.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5. ^ YouTube Beta Testing Content ID for Everyone. plagiarismtoday.com. 2018-05-02 [201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