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傑·希斯-布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傑·希斯-布朗
Roger Heath-Brown

OBE FRS
攝於1986年
出生 (1952-10-12) 1952年10月12日72歲)
公民權 英國
母校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知名於解析數論
希斯-布朗-莫羅茲常數英語Heath-Brown–Moroz constant
獎項史密斯獎(1976)
貝里克獎英語Berwick Prize(1981)
資深貝里克獎英語Berwick Prize(1996)
波利亞獎英語Pólya Prize (LMS)(2009)
西爾維斯特獎章(2022)
網站www.maths.ox.ac.uk/people/roger.heath-brown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純粹數學
機構牛津大學
論文Topics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1979)
博士導師艾倫·貝克
博士生蒂莫西·布朗寧英語Timothy Browning
詹姆斯·梅納德

大衛·羅德尼·「羅傑」·希斯-布朗 OBE FRS(英語:David Rodney "Roger" Heath-Brown,1952年10月12日[1]是一名英國數學家,從事解析數論領域[2]

生平

[編輯]

希斯-布朗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的研究導師是艾倫·貝克[3][4]

1979年,希斯-布朗移居牛津大學,於1999年起擔任純粹數學教授[1]。他於2016年退休[5]

研究工作

[編輯]

希斯-布朗以許多引人注目的結果而知名。他證明了形式為 的質數有無限多個[6]。1978年,他與薩繆爾·詹姆斯·帕特森英語Samuel James Patterson合作,以等分佈形式證明立方高斯和的庫默爾猜想英語Kummer sum。他將伯吉斯對於特徵和英語Character sum的方法應用於橢圓曲線的秩英語Rank of an elliptic curve。他證明了在至少十個變數中,有理數上的每個非單值立方形式都代表0[7]。希斯-布朗也顯示林尼克常數小於或等於5.5[8]。最近,希斯-布朗因其在所謂行列式方法上的開創性工作而知名。利用這個方法,他在2002年證明了讓-皮埃爾·塞爾[9]在四變數下的一個猜想[10]。塞爾的這個特殊猜想後來被稱為「維數增長猜想」,到了2009年,這個猜想幾乎被蒂莫西·布朗寧英語Timothy Browning、希斯-布朗和佩爾·薩爾伯格(Per Salberger)的各種研究完全解決[11]

榮譽

[編輯]

倫敦數學學會曾授予希斯-布朗貝里克獎英語Berwick Prize(1981年)、資深貝里克獎英語Berwick Prize(1996年)[12]波利亞獎英語Pólya Prize (LMS)(2009年)。他於1993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士[1],並於1999年獲選為哥廷根科學院的通訊院士[13]

他曾受邀於1983年在華沙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和2010年在海德拉巴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發表題為「數論」的演講[14]

2012年,他獲選為美國數學學會會士[15]。2022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西爾維斯特獎章,以表彰他對質數研究和整數方程解法的許多重要貢獻[16]

希斯-布朗因對數學研究的貢獻,在2024年元旦授勳中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17]

其他

[編輯]

2007年9月,希斯-布朗與約瑟夫·H·西爾弗曼英語Joseph H. Silverman共同為戈弗雷·哈羅德·哈代愛德華·梅特蘭·賴特的經典著作《數論導論英語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umbers》牛津大學第六版撰寫序言。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Prof Roger Heath-Brown, FRS. Debrett's People of Today. [28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6 September 2012).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 ^ Prof. Roger Heath-Brown, University of Oxford, FRS. [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8). 
  3. ^ Official home pag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5 August 2004.
  4. ^ 羅傑·希斯-布朗數學譜系計劃的資料。
  5. ^ "Vice chancellor's o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azette.web.ox.ac.uk. Retrieved on 2018-08-29.
  6. ^ Heath-Brown, D.R. Primes represented by x3 + 2y3. Acta Mathematica. 2001, 186: 1–84. doi:10.1007/BF02392715可免費查閱. 
  7. ^ Heath-Brown, D. R. Cubic Forms in Ten Variables. 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Series 3. 1983, 47 (2): 225–257. doi:10.1112/plms/s3-47.2.225. 
  8. ^ Heath-Brown, D. R. Zero-Free Regions for Dirichlet L-Functions, and the Least Prime in a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Series 3. 1992, 64 (2): 265–338 [2024-09-28]. doi:10.1112/plms/s3-64.2.2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3). 
  9. ^ Castryck, Wouter; Cluckers, Raf; Dittmann, Philip; Nguyen, Kien Huu. The dimension growth conjecture, polynomial in the degree and without logarithmic factors. Algebra & Number Theory. 2020, 14 (8): 2261–2294. S2CID 140223593. arXiv:1904.13109可免費查閱. doi:10.2140/ant.2020.14.2261. 
  10. ^ Heath-Brown, D. R. The Density of Rational Points on Curves and Surfaces.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02, 155 (2): 553–598. JSTOR 3062125. S2CID 15167809. arXiv:math/0405392可免費查閱. doi:10.2307/3062125. 
  11. ^ Browning, Timothy D. Quantitative Arithmetic of Projective Varieties. 2009. ISBN 978-3-0346-0128-3. doi:10.1007/978-3-0346-0129-0. 
  12. ^ Berwick prizes page at 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202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13. ^ Professor Roger Heath-Brown. The Mathematic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28 December 2010]. 
  14. ^ ICM Plenary and Invited Speakers since 1897.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202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15. ^ List of Fellow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 Retrieved 19 January 2013.
  16. ^ Roger Heath-Brown awarded the Sylvester Medal. www.maths.ox.ac.uk. The Mathematic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24 August 2022 [202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17. ^ 第64269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30 Dec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