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琳·C·霍夫曼
达琳·C·霍夫曼 Darleane C. Hoffman | |
---|---|
出生 | 达琳·克里斯蒂安 Darleane Christian 1926年11月8日 美国艾奥瓦州泰瑞尔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爱荷华州立大学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核化学 |
机构 |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
达琳·克里斯蒂安·霍夫曼(英語:Darleane Christian Hoffman,1926年11月8日—),美国核化学家,为发现第106号元素𨭎的其中一位研究员。达琳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科学的高级科学家,兼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生院教授[1]。为表彰其贡献,《发现》杂志将其列入2002年科学界50大杰出女性榜单[2]。
早年与教育经历
[编辑]达琳·克里斯蒂安1926年11月8日在美国艾奥瓦州泰瑞尔出生,父亲卡尔·B(Carl B.)是数学老师兼学校校长,母亲艾尔芙娜·克鲁特·克里斯蒂安(Elverna Clute Christian)是戏剧作家、导演[3]。
在爱荷华州立学院(现爱荷华州立大学)就读大一期间,达琳上了内莉·梅·内勒教授的必修化学课程[4],从此决定进一步研究化学[5]。1948年和1951年,达琳接连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核化学学士及博士学位[6]。
生涯
[编辑]达琳毕业后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了一年,之后计划随丈夫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结果经过长时间的拖延,被实验室拒绝进入,理由是人力资源部不认为女性可能胜任化学家的工作[7]。因此达琳于1953年开始成为实验室的普通工作人员,至1979年才出任化学与核化学部(同位素与核化学部)主任[8]。1984年,达琳离开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命,出任化学系终身教授,兼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重元素核与放射化学组(Heavy Element Nuclear & Radiochemistry Group)组长。此外,她还于1991年参与设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西博格反式锕科学研究所(Seaborg Institute for Transactinium Science),出任首任所长至1996年,以高级顾问(Senior Advisor)及名誉所长(Charter Director)身份退休[9]。
达琳科研生涯最为突出的成果是研究超铀元素的化学及核属性,以及确认第106号元素𨭎存在[10]。
个人生活
[编辑]博士研究结束后不久,达琳便与物理学家马文·M·霍夫曼(Marvin M. Hoffman)结婚[5][6]。夫妇二人育有一女一子,一位是杜克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莫琳·霍夫曼(Maureane Hoffman),一位是整形外科医生达里尔·霍夫曼(Daryl Hoffman),均在洛斯阿拉莫斯出生[11]。
主要奖项与成就
[编辑]- 1978年:古根海姆奖[12]
- 1983年:美国化学学会核化学奖,达琳是该奖项的第一位女性得主[13]
- 1986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4]
- 1990年:加文–奥林奖章[15]
-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3]
- 2000年:普利斯特里奖,达琳与玛丽·L·古德(1997年获奖)是该奖项仅有的两位女性得主[13]
- 2014年:洛斯阿拉莫斯勋章[16]
- 2023年:恩里科·費米獎[17]
除此之外,达琳也是美国文理科学院和挪威科学与文学院的院士[18][19]。
参考资料
[编辑]- ^ Darleane Hoffman, Harold Johnston to Receiv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www.lbl.gov.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1997-05-02 [200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16).
- ^ Svitil, Kathy. The 50 Most Important Women in Science. Discover. 2002-11-13 [2014-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1).
- ^ "Elverna E. Christian," Plaza of Heroin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 Nellie May Naylor. History of Iowa State: People of Distinc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 5.0 5.1 Darleane Hoffman: Adventures in the nature of matter. Catalyst Magazine (College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2-02-01, 6 (2)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6).
- ^ 6.0 6.1 Darleane C. Hoffman. 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 2016-06-01 [201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9).
- ^ Chapman, Kit. Victor Ninov and the element that never was. Chemistry World. 2019-06-10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 ^ Collection: Darleane C. Hoffman papers. Iow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University Archives.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 Keynote speaker: D. Hoffman, Ph.D.. LLNL 2020: Women Forging th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04).
- ^ Stu Borman. Women overlooked for Nobel honors. C&EN Global Enterprise. 2017-09-11, 95 (36): 22–24. ISSN 2474-7408. doi:10.1021/cen-09536-scitech2.
- ^ Darleane (Christian) Hoffman. SJY Group – Cyclotron Institute at Texas A&M University.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 ^ Darleane C. Hoffman.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8).
- ^ 13.0 13.1 13.2 Darleane Hoffman.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7).
- ^ APS Fellow Archiv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5).
- ^ Francis P. Garvan-John M. Olin Medal Recipient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 A short history of women at Los Alamo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2018-03-22 [2019-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 ^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 Announces Recipients of the Enrico Fermi Award. The White House (新闻稿). 2023-03-28 [202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8).
- ^ Darleane Christian Hoffman.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2023-07-23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8).
- ^ Gruppe 8: Teknologiske fag.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2010-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挪威语).
外部链接
[编辑]- 达琳·C·霍夫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网站上的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