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中的最新留言:7年前
基础条目 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统百科全书条目专题 (获评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模板属于传统百科全书条目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传统百科全书条目的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工作组图标
本條目收錄於《精细化工辞典
元素专题 (获评初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元素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化學元素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极高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磷的發現者是?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聊天

的條目中說化學史上的第一個發現者是17世紀的德國人,而在鬼火的條目中引述了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證明南宋以前的中國人即已知道磷的存在。有沒有哪位朋友能解說一下這其中的奧妙?-- 百楽兔08:05 2006年3月6日 (UTC)

知道存在和发现是两回事。发现是要得到纯净的才行,知道的话只需要明白这是一种物质的发光现象就可以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35 2006年3月6日 (UTC)
矛盾在於《老學庵筆記》記載:「予年十餘歲時,見郊野間鬼火至多,麥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復不見。蓋是時去兵亂未久,所謂人血為磷者,信不妄也。」這一段話說明當時中國人已知磷會『出火,色正青』,所以才推論人血中也含有磷。如果中國人知道的磷和德國人提煉發現的磷不同,那中國人所指的磷是什麼呢?-- 百楽兔03:24 2006年3月7日 (UTC)
以前中国人所说的磷指磷火或磷石,后来将Phosphorus就翻译成“磷”,陆游还没有元素的概念。--方洪渐 04:18 2006年3月7日 (UTC)
元素的概念自古有之,只是其分類並不是像現代元素周期表那麼基本而科學。而且古代中國比西方世界早數百年煉銅、煉鐵、搞合金,即便德國人提煉磷的時候其元素概念也還不夠嚴謹。回歸正題,如果中國人所說的磷是指磷石,磷石是混合物還是化合物呢?-- 百楽兔04:43 2006年3月7日 (UTC)
是钙、锰、镁、铁等多种磷酸盐的混合物,骨骼在长期暴露空气中,其中的磷酸钙会在暗处发绿光,磷石也有同样的现象,古代人所说的“磷”可能就是指含有这种能发光的物质,没有记录说古代曾经提炼出纯磷,因为磷在空气中极不稳定,30℃就会自燃。我不清楚古代是否有纯磷的文献记载,不过以前的炼丹术士经常折腾各种物质,不知谁见过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方洪渐 07:11 2006年3月7日 (UTC)
化學家好像沒有成功提煉過純淨的,以及因半衰期太短無法製備足夠超鈾元素。難道就當這些都是沒發現過?--Hello World! () 11:56 2006年3月9日 (UTC)
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料能证实中国人发现了磷,可以自己添加到磷的条目中去。虽然化學家“無法製備足夠超鈾元素”,但已经能证实这种物质存在,以及其性质,否则可能不能说“发现”了这种物质,不知古代“发现”磷的过程是否和发现钫相似?--方洪渐 02:03 2006年3月10日 (UTC)
磷酸钙等物質應該是化合物,需透過化學方法來分離其組成成份。但如果是混合物的話,尤其是固體混合物,有些透過物理方法即能分離其成份。所以如果磷石是混合物的話,說不定往地上一摔,一小粒純磷就摔出來了。這樣算不算「發現」呢?這是我當初的想法。不過既然磷石是化合物,那我們就探討下一個問題。
如果中國人所說的磷是指磷石,而磷石是磷酸钙等磷酸盐類的化合物,那麼這些磷酸盐化合物仍具有『出火,色正青』等磷的特性嗎?這一點可能就只能請教專家了。不過基本上,化合物和原物質的特性差異會很大。所以即便磷酸钙会在发绿光,但不代表是因為『出火,色正青』。-- 百楽兔08:32 2006年3月15日 (UTC)

别争了,鬼火的成分是化合物膦(PH3)和联膦(P2H4),中国古籍记载的不是元素磷(P)。Arnomba 2007年5月30日 (三) 01:22 (UTC)回复

請大家幫幫忙集思廣益~關於磷的用法

编辑

這是一項中華台灣高雄師範大學高級中學校內化學教學與學習示範演飾, 它需要運用高中化學一二年級綱要的知識與概念,需要有創意和魔術般的小實驗來展示, 以下是我們的初步想法:

   江湖術士
   首先,兩個演飾者,一站一坐,站者將白磷粉灑在坐者頭上,然後搓揉使其自燃,

藉由發煙得到類似於發功的視覺效果,然後結束動作後,坐者倒向一旁,好像發功過 度的結果,站者要露出疑惑的表情,以為沒出差錯,然後站者手套裡再拿一塊磷塊, 不能讓觀眾看到,也使其自燃,以製造發功過剩的效果,然後在一位在旁守候的救火 員,提著水桶出場,於是站者把手套脫下,丟進水桶,結果引起水火共容現象。由於 全實驗只達到趣味和魔術性的效果,其實內容的化學建構概念不足,創意也沒什麼深 度,所以請各位大大提供的原實驗的修改或者甚至是完全更新穎的概念。謝謝!!!

编辑

查了一下,的化學元素名是用希臘文命名的,這跟@蘇州宇文宙武:的說法,「统一用拉丁文命名」,好像有出入。請編輯一同討論,是否應該將磷的外文標注為拉丁文,感謝。--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4日 (五) 09:06 (UTC)回复

词源确实是希腊文,但正式命名还是用拉丁文(希腊文用拉丁字母么?),不要告诉我你不懂两者的区别。——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4月24日 (五) 09:17 (UTC)回复
@蘇州宇文宙武:用拉丁字母拼寫,跟這個詞源自拉丁文,或是這個詞是拉丁文,在意義上不同。中文用拉丁字母拼寫,不會因此變成拉丁文。--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4日 (五) 10:3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4日 (五) 07:42 (UTC)回复

返回到“磷”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