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
| ||||
---|---|---|---|---|
統治 | ||||
崗位 | duke of Bavaria、king of Franks、King of Lombards、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
明細 | ||||
出世日 | 740s | |||
出世地 | 法蘭克王國 | |||
本名 | Karlus | |||
死亡日 | 814年1月28號 | |||
死亡地 | 阿臣 (法蘭克王國) | |||
死因 | 病 | |||
國籍 | 法蘭克王國 | |||
幾高 | 1.84 米 | |||
通曉 | 拉丁文、希臘文、Frankish | |||
信奉 | 天主教會、基督教 | |||
職業 | 君主、sovereign | |||
配偶 | Desiderata of the Lombards、Hildegard of Vinzgouw、Fastrada、Luitgard、Himiltrude | |||
仔女 | 丕平四世、查理、Rotrude、Bertha、Pepin of Italy、虔誠者路易、Gisela、Theodrada、Drogo、Hugh、Alpais、Adelaide、Lothair、Hildegard、Chrotais、Hiltrude、Ruodhaid、Theodoric、Adaltrude | |||
家族 | 加洛林王朝 | |||
阿爸 | 丕平三世 | |||
阿媽 | Bertrada of Laon | |||
兄弟姊妹 | Gisela, Abbess of Chelles、Adelais、Chrothais、Carloman I、Pepin | |||
簽名 | ||||
[改維基數據] | ||||
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嘅一員,查理曼係丕平三世同萊恩嘅貝爾特拉達嘅大仔。佢同佢細佬卡洛曼一世喺768年丕平死後,繼承王位成為法蘭克國王,三年之後成為獨裁者。查理曼繼承咗佢老豆保護教廷嘅政策,仲成為教廷嘅主要守護者,喺774年將倫巴底人喺倫巴底王國嘅勢力剷除。佢統治期間經歷咗一段擴張時期,征服咗巴伐利亞、薩克森同西班牙馬克,仲有其他軍事行動,令查理曼控制咗歐洲嘅大部分地區。查理曼將基督教傳播到佢新征服嘅地方(經常用武力),好似對付薩克森人嘅菲爾登大屠殺咁。佢仲喺790年代派遣使節同阿拔斯王朝嘅哈里發哈倫·拉希德建立外交關係,因為佢哋都對伊比利亞半島嘅事務感興趣。
800年,查理曼喺羅馬由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皇帝。雖然史學家仲喺討論呢次加冕嘅意義,但呢個頭銜代表咗佢權威同聲望嘅頂峰。查理曼作為300年以嚟西方嘅第一位皇帝,同君士坦丁堡嘅拜占庭帝國產生咗衝突。透過佢嘅皇帝頭銜,佢被視為神聖羅馬皇帝嘅先驅,呢個頭銜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作為國王同皇帝,查理曼喺行政、法律、教育、軍事組織同宗教方面進行咗一系列改革,塑造咗歐洲幾個世紀。佢統治期間嘅穩定開創咗一個被稱為加洛林文藝復興嘅文化活動時期。
查理曼喺814年死咗,葬喺佢嘅帝國首都亞琛嘅亞琛大教堂。佢嘅唯一合法兒子虔誠者路易繼承咗王位。路易之後,法蘭克王國分裂,最終形成咗西法蘭克王國同東法蘭克王國,之後分別演變成法國同德國。查理曼對中世紀同佢統治領土嘅深遠影響令到好多歷史學家稱佢為「歐洲之父」。佢被視為多個歐洲國家嘅開國元勳,好多歐洲皇室家族都追溯佢哋嘅血統到佢度。查理曼喺中世紀期間同之後都係藝術品、紀念碑同文學作品嘅主題,仲被天主教會列為真福。
名字
[編輯]喺查理曼嘅世界度講緊幾種語言,佢嘅同時代人用佢講嘅古高地德語叫佢做Karlus;早期古法語(或原始羅曼語)講者叫佢做Karlo;而喺正式寫作同外交用嘅中世紀拉丁語中,佢叫做Carolus(或Karolus)。[1][2] Charles係呢啲名字嘅現代英語形式。查理曼(Charlemagne)呢個英語通常用嚟稱呼呢位皇帝嘅名字,源自法語嘅Charles-le-magne(意思係「偉大嘅查理」)。[3]喺現代德語中,佢叫做Karl der Große。[4]拉丁語尊號magnus(「偉大嘅」)可能喺佢在世嘅時候已經同佢聯繫喺一齊,但呢個就唔可以肯定。同時代嘅《法蘭克王室年鑑》經常叫佢做Carolus magnus rex(「偉大嘅查理國王」)。[5]大約900年,呢個尊號喺薩克森詩人嘅作品中出現過,到1000年左右已經成為普遍用嚟形容佢嘅稱號。[6]
查理曼係以佢阿爺查理·馬特嘅名字命名。[7]喺查理·馬特同查理曼之前,呢個名同佢嘅變體都未見過。[8]「Karolus」呢個詞透過查理曼或者佢嘅曾孫查理三世嘅影響,被斯拉夫語言採用為佢哋嘅「國王」一詞(俄文:korol'、波蘭文:król 同斯洛伐克文:král )。[9]
早年生活同崛起
[編輯]政治背景同血統
[編輯]到咗六世紀,西日耳曼族嘅法蘭克人已經歸信基督教;呢個主要係因為佢哋嘅國王克洛維一世改信天主教。[10] 法蘭克人喺西羅馬帝國衰亡之後,喺高盧建立咗一個王國。[11] 呢個叫做法蘭克王國嘅國家,喺墨洛溫王朝嘅統治下,逐漸擴展到包括而家法國同瑞士嘅幾乎全部,仲有而家德國同低地國家嘅部分地區。[12] 由於法蘭克人實行均分繼承制,法蘭克王國經常被唔同嘅墨洛溫國王分割。[13] 七世紀末,喺齊爾德里二世被謀殺之後,法蘭克貴族之間爆發咗一段時期嘅戰爭同動盪。[14]
赫斯塔爾嘅丕平係奧斯特拉西亞嘅宮相,佢喺687年特爾特里戰役嘅勝利終結咗各個國王同宮相之間嘅紛爭。[15] 丕平係奧斯特拉西亞兩個重要人物嘅孫:梅茨嘅阿爾努夫同蘭登嘅丕平。[16] 由於王國分裂同幾次繼承危機,墨洛溫國王嘅權力衰落,宮相嘅影響力就增加咗。[17] 丕平最後由佢個仔查理繼承,呢個查理後來被稱為查理·馬特。[18] 喺737年狄奧多里克四世死後,查理冇支持墨洛溫繼承人,令王位空缺。[19] 佢計劃將王國分俾佢兩個仔,即係卡洛曼(宮相)同小丕平,佢哋喺741年查理死後繼承咗佢。[20] 兩兄弟喺743年將墨洛溫嘅齊爾德里三世推上王位。[21] 744年,丕平同一個有影響力嘅奧斯特拉西亞貴族家族成員貝爾特拉達結婚。[22][23] 747年,卡洛曼退位並加入咗羅馬嘅一間修道院。佢至少有兩個仔;大仔德羅果(宮相)接替咗佢嘅位置。[24]
出生
[編輯]查理大帝嘅出生年份唔確定,但最可能係748年。[25][26][27][28] 不過,有一個基於三個來源嘅較早傳統俾出742年嘅出生年份。九世紀嘅傳記作家埃因哈德報道話查理大帝喺死嗰陣72歲;「法蘭克王國年鑒」模糊咁講佢死嗰陣大約71歲,而佢原本嘅墓誌銘就話佢係位七旬老人。[29] 埃因哈德話佢對查理大帝嘅早年生活唔係好了解;有啲現代學者認為,埃因哈德唔知道皇帝嘅真實年齡,但仍然想按照佢用作模型嘅蘇埃托尼烏斯嘅羅馬皇帝傳記嘅做法,俾出一個精確嘅日期。[30][31] 呢三個來源可能都受到咗詩篇90嘅影響:「我哋一生嘅年日係七十歲」。[32]
歷史學家卡爾·費迪南德·韋爾納質疑接受742年作為法蘭克國王嘅出生年份,佢引用咗《佩塔維安年鑒》嘅一個補充,記錄咗查理大帝喺747年出生。[33][a] 洛爾施修道院由九世紀中開始紀念查理大帝嘅生日係4月2日,呢個日期可能係真嘅。[34][35] 馬蒂亞斯·貝歇爾喺韋爾納嘅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顯示記錄中嘅年份4月2日實際上應該係748年,因為年鑒作者係由復活節而唔係1月1日開始計算新一年。[25] 而家,大多數學者接受查理大帝嘅出生日期係748年4月。[36][25][26] 查理大帝嘅出生地點唔知。學者提出嘅地方包括瓦爾斯同基爾西嘅法蘭克王宮。[37] 小丕平喺748年喺杜倫舉行咗一個集會,但無法證實呢個集會係喺4月舉行,定係貝爾特拉達當時同佢一齊。[38]
語言同教育
[編輯]埃因哈德提到查理大帝嘅patrius sermo(「母語」)。[37] 大多數學者將佢識別為古高地德語嘅一種形式,可能係萊茵法蘭克語方言。[40][41] 由於法蘭克王國普遍講「鄉土羅馬語」,佢喺早年可能已經係日耳曼語同羅曼語方言嘅雙語使用者。[37] 查理大帝仲識講拉丁語,根據埃因哈德嘅講法,佢仲可以聽懂同(可能)講啲希臘語。[42]
查理大帝嘅老豆丕平喺聖但尼修道院接受過教育,但查理大帝正式教育嘅程度就唔知。[43] 佢喺青年時期幾乎肯定喺丕平嘅巡迴宮廷接受過軍事訓練,[44][45] 查理大帝仲鼓勵佢嘅仔女同其他人學習博雅教育,呢啲證明佢自己都受過呢啲教育,雖然唔知係細個嗰陣定係後期喺宮廷學嘅。[44] 查理大帝識唔識字係有爭議嘅,因為冇乜同時代嘅直接證據。佢通常都係叫人讀文字俾佢聽,然後口述回應同法令,但就算係當時識字嘅統治者都經常咁做。[46] 歷史學家約翰內斯·弗里德認為查理大帝可能識得閱讀,[47] 但中世紀學者保羅·達頓就寫道「佢識閱讀嘅證據充其量都係間接同推論得嚟」,[48] 並得出結論話佢好可能從來都冇真正掌握呢個技能。[49] 埃因哈德冇直接提到查理大帝識閱讀,仲記錄話佢直到晚年先嘗試學寫字。[50]
繼位同同卡洛曼共同統治
[編輯]喺查理大帝老豆在生嗰陣,法蘭克年鑒只係偶爾提到佢。[51] 751年或752年,丕平廢黜咗齊爾德里,自己做咗國王。[52] 早期受卡羅林王朝影響嘅資料聲稱丕平奪位事先得到咗教宗斯蒂芬二世嘅認可,[53] 但現代歷史學家對此有爭議。[54][21] 可能教宗嘅認可係到754年斯蒂芬去法蘭克王國嗰陣先得到(表面上係要求丕平幫手對付倫巴底人),喺呢次行程中,斯蒂芬膏立丕平為王;呢個行為令到丕平嘅統治合法化。[55][54] 查理大帝被派去迎接同護送教宗,佢同細佢嘅弟弟卡洛曼同佢哋老豆一齊受膏立。[56] 丕平差唔多同一時間將德羅果邊緣化,將佢同佢弟弟送入修道院。[57]
查理大帝由760年開始以自己嘅名義發出特許狀。第二年,佢加入老豆攻打阿基坦嘅軍事行動。[58] 阿基坦喺丕平統治期間一直由公爵胡諾爾德一世同瓦伊弗率領反叛。[59] 丕平喺戰役中病倒,於768年9月24日死咗,查理大帝同卡洛曼繼承咗佢哋老豆嘅王位。[60] 佢哋分開加冕,查理大帝喺諾永,卡洛曼喺蘇瓦松,都係10月9日。[61] 兩兄弟維持各自嘅宮廷同勢力範圍,但都被視為單一法蘭克王國嘅共同統治者。[62] 「法蘭克王國年鑒」報道話查理大帝統治奧斯特拉西亞,卡洛曼統治勃艮第、普羅旺斯、阿基坦同阿萊曼尼亞,冇提邊個兄弟統治諾伊斯特里亞。[62] 兩兄弟當時最關注嘅係阿基坦持續嘅叛亂。[63] 佢哋一齊進軍阿基坦,但卡洛曼因為唔知咩原因返咗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就自己完成咗呢個軍事行動。[63] 查理大帝捉到胡諾爾德公爵,標誌住十年為令阿基坦就範而發動嘅戰爭結束。[63]
卡洛曼拒絕參與對阿基坦嘅戰爭,令到兩個國王之間出現咗裂痕。[63][64] 唔知卡洛曼點解放棄咗呢個軍事行動;兩兄弟可能對呢塊領土嘅控制權有爭議,[63][65] 或者卡洛曼專注於鞏固佢喺法蘭克王國北部嘅統治。[65] 無論兩個國王之間有咩嫌隙,佢哋都為咗實際嘅原因維持共同統治。[66] 查理大帝同卡洛曼致力爭取教士同當地精英嘅支持,以鞏固佢哋嘅地位。[67]
教宗斯蒂芬三世喺768年當選,但短暫被偽教宗君士坦丁二世廢黜,之後重返羅馬。[68] 斯蒂芬嘅教宗任期經歷持續嘅派系鬥爭,所以佢尋求法蘭克國王嘅支持。[69] 兩兄弟都派兵去羅馬,都想發揮自己嘅影響力。[70] 倫巴底國王德西德里烏斯都對羅馬事務有興趣,查理大帝嘗試拉攏佢做盟友。[71] 德西德里烏斯已經通過佢個女同巴伐利亞公國同貝內文托公國嘅公爵結婚而同佢哋結盟,[72] 同查理大帝結盟會增加佢嘅影響力。[71] 查理大帝嘅阿媽貝爾特拉達喺770年代表佢去咗倫巴底,安排咗一個婚姻聯盟,之後帶住佢嘅新娘返咗法蘭克王國。[73] 德西德里烏斯嘅個女傳統上稱為德西德拉塔,雖然佢可能叫格柏加。[74][63] 教宗斯蒂芬擔心法蘭克同倫巴底結盟嘅前景,就寄咗封信俾兩個法蘭克國王譴責呢個婚姻,仲單獨尋求同卡洛曼建立更密切嘅關係。[75]
查理大帝之前同法蘭克貴族女子希米爾特魯德有過關係,佢哋喺769年生咗個仔叫皮平。[61] 保羅·執事喺佢784年寫嘅《Gesta Episcoporum Mettensium》中寫道,皮平係「喺合法婚姻之前」出世,但冇講查理同希米爾特魯德有冇結過婚,定係佢哋係一種非正式婚姻(Friedelehe),定係皮平出世之後先結婚。[76] 教宗斯蒂芬嘅信將佢哋嘅關係形容為合法婚姻,但佢都有意阻止查理大帝同德西德里烏斯個女結婚。[77]
卡洛曼喺771年12月4日突然死咗,查理大帝成為咗法蘭克人唯一嘅國王。[78] 佢即刻採取行動鞏固佢對佢兄弟領土嘅控制,迫使卡洛曼嘅遺孀格柏加同佢哋啲仔女逃去倫巴底德西德里烏斯嘅宮廷。[79][80] 查理大帝結束咗同德西德里烏斯個女嘅婚姻,改娶伯爵傑羅爾德個女希爾德加德,傑羅爾德係卡洛曼王國嘅一個有力嘅貴族。[80] 呢個係對德西德里烏斯收留卡洛曼家人嘅反應,[81] 同時都係為咗爭取傑羅爾德嘅支持。[82][83]
疏仕
[編輯]- ↑ McKitterick 2008, p. 116.
- ↑ Nelson 2019, pp. 2, 68.
- ↑ Nelson 2019, p. 2.
- ↑ Fried 2016, p. 529.
- ↑ Barbero 2004, p. 413.
- ↑ Fried 2016, p. 4.
- ↑ Becher 2005, pp. 42–43.
- ↑ Nonn 2008, p. 575.
- ↑ Fried 2016, p. 5.
- ↑ Waldman & Mason 2006, pp. 270, 274–275.
- ↑ Heather 2009, pp. 305–306.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35.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p. 35–37.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38.
- ↑ Frassetto 2003, p. 292.
- ↑ Frassetto 2003, pp. 292–293.
- ↑ Nelson 2019, p. 16.
- ↑ Waldman & Mason 2006, p. 271.
- ↑ McKitterick 2008, p. 65.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p. 51–52.
- ↑ 21.0 21.1 McKitterick 2008, p. 71.
- ↑ Nelson 2019, pp. 61–65.
- ↑ Fried 2016, p. 17.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55.
- ↑ 25.0 25.1 25.2 25.3 Nelson 2019, p. 29.
- ↑ 26.0 26.1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56.
- ↑ Fried 2016, p. 15.
- ↑ Collins 1998, p. 32.
- ↑ Barbero 2004, p. 11.
- ↑ Becher 2005, p. 41.
- ↑ Nelson 2019, pp. 28–28.
- ↑ Hägermann 2011, p. xxx.
- ↑ Barbero 2004, p. 350 n7.
- ↑ Nelson 2019, p. 28.
- ↑ Barbero 2004, p. 12.
- ↑ Fried 2016, pp. 15–16.
- ↑ 37.0 37.1 37.2 Nelson 2019, p. 68.
- ↑ Hägermann 2011, p. xxxiii.
- ↑ Fried 2016, pp. 262–263.
- ↑ Chambers & Wilkie 2014, p. 33.
- ↑ McKitterick 2008, p. 318.
- ↑ Fried 2016, p. 24.
- ↑ Dutton 2016, pp. 71–72.
- ↑ 44.0 44.1 Dutton 2016, p. 72.
- ↑ Fried 2016, pp. 14–15.
- ↑ Dutton 2016, pp. 75–80.
- ↑ Fried 2016, p. 271.
- ↑ Dutton 2016, p. 75.
- ↑ Dutton 2016, p. 91.
- ↑ Collins 1998, p. 120.
- ↑ McKitterick 2008, p. 73.
- ↑ McKitterick 2008, pp. 71–72.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32.
- ↑ 54.0 54.1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34.
- ↑ McKitterick 2008, p. 72.
- ↑ McKitterick 2008, pp. 72–73.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62.
- ↑ McKitterick 2008, p. 74.
- ↑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64.
- ↑ McKitterick 2008, p. 75.
- ↑ 61.0 61.1 Nelson 2019, p. 91.
- ↑ 62.0 62.1 McKitterick 2008, p. 77.
- ↑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65.
- ↑ McKitterick 2008, p. 79.
- ↑ 65.0 65.1 McKitterick 2008, p. 80.
- ↑ McKitterick 2008, p. 81.
- ↑ McKitterick 2008, p. 82.
- ↑ Nelson 2019, p. 99.
- ↑ Nelson 2019, pp. 99, 101.
- ↑ Nelson 2019, pp. 100–101.
- ↑ 71.0 71.1 Nelson 2019, p. 101.
- ↑ Nelson 2019, pp. 84–85, 101.
- ↑ Nelson 2019, p. 106.
- ↑ Nelson 2007, p. 31.
- ↑ Nelson 2019, pp. 104–106.
- ↑ Goffart 1986.
- ↑ McKitterick 2008, p. 84.
- ↑ McKitterick 2008, p. 87.
- ↑ Nelson 2019, pp. 108–109.
- ↑ 80.0 80.1 Costambeys, Innes & MacLean 2011, p. 66.
- ↑ Nelson 2019, pp. 109–110.
- ↑ McKitterick 2008, p. 89.
- ↑ Nelson 2019, pp. 110–111.
出面網頁
[編輯]- 查理曼喺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嘅資料
- 查理曼喺BIBSYS嘅資料
- 查理曼喺加泰圖書館嘅資料
- 查理曼喺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查理曼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查理曼喺分面應用主題詞表識別碼嘅資料
- 查理曼喺虛擬國際權威檔案識別碼嘅資料
- 查理曼喺Quora嘅資料
- 查理曼喺Freebase嘅資料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