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帝國粵拼maa5 lei5 dai3 gwok3)係西非中世紀時期一個強大嘅伊斯蘭教帝國,約莫喺1235年建國,做咗嗰時非洲貿易一個重要嘅中轉站,亦影響嗰時西非地區嘅文化,到約莫1670年因為內亂而亡國。

馬里帝國版圖

呢個帝國嘅開始係喺曼丁卡族嘅一個細細王國,位於尼日河上游,係以曼丁地區為中心。[1] 喺11世紀同12世紀期間,隨住加納帝國(或者叫Wagadu)衰落,貿易重心南移,呢個王國開始發展。[2] 關於馬里帝國13世紀之前嘅歷史其實好唔清楚,因為阿拉伯嘅歷史學家同埋口述歷史傳統提供嘅記載有啲矛盾同唔準確。第一個有準確文字記錄嘅統治者係基塔王朝嘅武士王子松迪亞塔·基塔,佢當時被召喚嚟解放當地人民,對抗蘇索帝國嘅國王蘇瑪奧羅·康特。喺c. 1235基里納戰役中,松迪亞塔成功征服蘇索,令馬里崛起成為一個重要嘅強國,並建立咗庫魯坎·富加作為佢哋嘅憲法。

松迪亞塔·基塔喺c. 1255過身之後,馬里嘅國王開始用上「曼薩」呢個稱號。[3]c. 1285,前朝廷奴隸曼薩·沙庫拉成為皇帝,佢係馬里其中一位最有權力嘅統治者,大幅擴展咗帝國嘅領土。佢喺馬穆魯克蘇丹國安-納西爾·穆罕默德(1298–1308年在位)統治期間,去咗麥加朝聖,但喺回程途中去世。曼薩·穆薩c. 1312即位,佢喺1324年至1326年期間進行咗一次著名嘅麥加朝聖,佢喺埃及狂咁周圍派黃金,甚至導致當地出現咗嚴重嘅通脹。[4] 佢喺1337年由曼薩·馬甘一世繼位,但喺1341年畀佢嘅叔叔曼薩·蘇萊曼推翻。喺蘇萊曼19年嘅統治期間,著名嘅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經到訪馬里。[5] 蘇萊曼死後,馬里嘅黃金時代正式結束,開始慢慢衰退。

蘇丹歷史》記載,馬里喺15世紀依然係一個規模唔細嘅國家。當時,威尼斯共和國嘅探險家阿爾維塞·卡達莫斯托葡萄牙王國嘅商人證實,居住喺岡比亞河附近嘅人民仲係馬里曼薩嘅臣民。[6] 喺16世紀初期,利奧·阿非利加到訪時,佢對馬里領土嘅描述顯示呢個王國依然有相當嘅規模。不過,自從1507年開始,鄰近嘅國家例如迪亞拉王國大富洛帝國桑海帝國開始蠶食馬里嘅邊界。1542年,桑海帝國曾經入侵馬里首都,但未能成功征服呢個帝國。喺17世紀期間,馬里帝國面對來自巴馬納帝國嘅進攻,最終喺1670年首都畀巴馬納焚燒,同時帝國迅速瓦解,被獨立嘅酋長國取代。基塔家族撤退到坎加巴,成為咗當地嘅地方首領。[7]

史學

編輯

好多關於馬里帝國嘅記載資料都係嚟自14世紀突尼斯嘅歷史學家伊本·赫勒敦、14世紀摩洛哥嘅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同埋16世紀安達盧西亞嘅旅行家利奧·阿非利加努斯。另一個主要嘅資料來源就係由講故佬(griots)口述傳承落嚟嘅曼丁卡人口頭傳統。大概喺1340年,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嘅地理學家兼行政官員希哈布·阿爾烏馬里都有記載過馬里帝國嘅事。佢嘅資料係嚟自啲去麥加朝聖嘅馬里人。佢有幾個第一手嘅資料來源,仲有第二手嘅資料講到曼薩·穆薩嘅訪問。1352年去過馬里嘅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留低咗第一個目擊者對西非王國嘅記載;其他記載通常都係二手嘅。第三個重要嘅記載係15世紀初伊本·赫勒敦寫嘅。雖然呢啲記載唔係好長,但都畀到我哋一幅幾好嘅圖畫,睇到帝國鼎盛時期嘅樣。

1406年伊本·赫勒敦過身之後,除咗利奧·阿非利加努斯之外,就冇再有阿拉伯嘅主要資料來源。利奧·阿非利加努斯係喺一個世紀之後先寫嘅。阿拉伯人對馬里帝國嘅興趣喺桑海帝國征服咗馬里帝國北部地區之後就減少咗,因為北部地區係馬里同阿拉伯世界嘅主要接觸點。馬里帝國後期嘅主要書面資料來源係葡萄牙人對馬里沿海省份同鄰近社會嘅記錄。[8]

「馬里」一詞嘅詞源

編輯

「馬里」、「曼德」、「曼登」同「曼丁」其實都係同一個字,只係喺唔同語言同方言入面嘅發音。[9][10]中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記錄嘅版本係馬里(阿拉伯文:مالي,Mālī)。「馬里」係呢個字喺富拉語入面嘅形式。[11][10]曼丁語系入面,即係馬里帝國核心地區講嘅語言嘅現代後裔,「曼登」或者「曼丁」係指馬里帝國核心地區嘅名稱。[12]

中世紀嘅資料對於「馬里」係一個城鎮定係一個地區嘅名稱有唔同講法。1352年到1353年去過首都嘅伊本·白圖泰叫佢做馬里。1375年嘅加泰羅尼亞地圖畫住喺西非有個「梅利城」(加泰羅尼亞文:ciutat de Melly)。利奧·阿非利加努斯就話首都叫做梅利。但係,伊本·法德拉拉·阿爾烏馬里話「馬里」係首都省嘅名,[13]伊本·赫勒敦就話「馬里」係一個民族,佢哋兩個都畀咗唔同嘅名俾首都本身。[14]無論「馬里」最初係一個城鎮定係一個地區嘅名,呢個名之後就用嚟指以馬里為中心統治嘅整個帝國。[15][16]

仲有一個假設話「馬里」呢個名係源自曼德語嘅「mali」,即係「河馬」嘅意思。河馬對凱塔家族有特別嘅意義,而「曼德」就係「小海牛」嘅意思。有個傳說話孫佳塔變成過河馬。不過,呢啲假設畀當地人否定咗,而且同「馬里」同「曼德」似乎係同源詞呢個事實唔符。[17]

經濟

編輯

農業

編輯

大多數人口都係農民,呢個係經濟嘅基礎,食物都好充足。雖然養牛係富拉尼人嘅專長,但到14世紀時尼日爾嘅人民已經喺度養羊、山羊同牛。博佐索莫諾索爾科人就專門捕魚。[18](pp164-165)

手工藝

編輯

鐵礦好豐富,鐵匠會製造農具同武器。南邊有啲製鞋匠氏族。北邊嘅編織業就好發達,因為喺卡薩芒斯等地區有棉花田,而索寧克人塔克魯爾人仲會特別用靛藍染布。金匠(Siaki)都好受尊重。[18]:165-170

貿易

編輯

貿易係馬里帝國崛起同成功嘅重要因素。佢嘅鼎盛時期同廷巴克圖受帝王統治嘅時期重疊。帝國會對每一安士進入境內嘅黃金、銅同鹽徵稅,可樂果都好重要。到14世紀,西非出現咗一個「曼丁卡和平」(pax mandinka),令貿易可以興旺起嚟。[19]

全國冇標準貨幣,但用緊幾種形式。馬里帝國喺薩赫勒撒哈拉沙漠嘅城鎮係長途商隊貿易嘅中轉站,亦係西非各種產品嘅貿易中心。舉例嚟講,喺塔加扎,啲人會交換鹽;喺塔凱達,就係銅。伊本·白圖泰見到呢兩個城鎮都有用奴隸。喺佢大部分旅程中,伊本·白圖泰都有一班隨從,包括奴隸,佢哋大多數都係運貨嘅。由塔凱達返摩洛哥嗰陣,佢嘅商隊運咗600個女奴,顯示奴隸貿易係帝國商業活動嘅一個重要部分。[20]

黃金

編輯

馬里嘅黃金財富主要唔係嚟自直接統治產金區,而係嚟自同產金區嘅貢獻同貿易。[21]金塊係曼薩(皇帝)嘅專屬財產,喺佢嘅境內係違法交易嘅。所有黃金都要即刻交畀皇家金庫,換返相等價值嘅金沙。金沙喺加納帝國嘅時代已經開始用嚟稱重同包裝。馬里借用咗呢個做法嚟抑制通脹,因為呢個做法喺呢個地區好普遍。帝國內最常見嘅黃金計量單位係密斯卡爾(4.5克黃金)。[22]呢個詞同第納爾可以互換使用,不過唔清楚帝國有冇用過鑄幣。全帝國都用緊金沙,但唔係所有地區都一樣睇重。

到14世紀初,馬里已經係舊世界黃金出口嘅來源地,差唔多一半嘅黃金都係喺班布克布雷加拉姆嘅礦場開採出嚟。[23]喺現今幾內亞嘅布雷嘅金礦大約喺12世紀尾發現。[24]

 
圖阿雷格人一直都係撒哈拉鹽貿易嘅重要一環,到而家都係。

鹽係另一種重要嘅貿易商品,喺撒哈拉以南非洲嘅價值同黃金差唔多,有時仲更加值錢。佢會俾人切成一件件,喺帝國各地都有差唔多嘅購買力。[25]喺北邊,佢嘅價值同黃金差唔多,但喺南邊更加值錢,因為喺嗰度好少見。[未記出處或冇根據]每年都有商人經由瓦拉塔帶住成隻駱駝嘅鹽嚟到首都賣。伊本·白圖泰寫過,喺塔加扎,呢度係馬里最重要嘅鹽礦之一,冇樹木,淨係得沙同鹽礦。除咗挖鹽嘅穆薩法奴隸之外,冇人住喺呢個地方。呢啲奴隸靠食從錫吉勒馬薩德拉河谷進口嘅椰棗、駱駝肉,同埋從蘇丹進口嘅小米過活。啲建築物係用鹽磚起嘅,再用駱駝皮做屋頂。啲鹽係從地下挖出嚟,再切成厚厚嘅板,每隻駱駝背兩塊,然後越過沙漠運到瓦拉塔賣。鹽嘅價值主要係睇運輸成本。根據伊本·白圖泰所講,喺瓦拉塔賣一隻駱駝馱嘅鹽可以賣到8到10個密斯卡爾嘅黃金,但喺馬里本土就值20到30個杜卡特,有時仲會值40個。[25][26]

銅喺馬里帝國都係一種值錢嘅商品。根據伊本·白圖泰嘅記載,[27][28]銅係喺北邊嘅塔凱達開採,然後喺南邊用一條一條嘅形式同黃金交換。當時嘅資料話60條銅可以換100第納爾嘅黃金。[29]阿坎人會用三分之二重量嘅銅嚟換黃金。銅仲會同貝寧伊費恩里做交易。[18](pp170)

遺產

編輯

馬里帝國對西非社會嘅發展有好大嘅影響,就算過咗佢嘅鼎盛時期都係咁。佢嘅擴張令到曼德文化曼德語系岡比亞河口傳播到而家嘅布基納法索,特別係通過迪尤拉商人,由尼日爾河環傳到南部沿海嘅貿易中心。喺呢個地區,有馬里架構同術語嘅政治制度一直延續到殖民時期同之後。

建築

編輯

帝國馬里嘅建築以蘇丹-薩赫勒建築風格為特色。呢種風格嘅特點係用泥磚同黃泥灰泥,大型建築好似清真寺或者皇宮會用大木頭樑柱由牆面伸出嚟支撐。

而家最出名嘅呢種風格嘅例子係傑內大清真寺,佢嘅確實建造日期唔肯定,可能早至1200年或者遲至1330年。而家嘅建築係喺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由傳統嘅傑內工匠喺1907年建造嘅,重現咗原來嘅一啲設計同原來嘅平面圖。.[30] 最早提到舊傑內清真寺嘅文獻係阿卜杜勒-薩迪嘅《蘇丹編年史》,佢記錄咗可能係17世紀中葉當時口述傳統嘅早期歷史。呢本編年史話有個蘇丹叫昆布魯皈依伊斯蘭教之後,就拆咗佢嘅皇宮,喺嗰個地方起咗間清真寺;之後佢喺清真寺東面起咗另一座新皇宮俾自己。[30][31]

蘇丹-薩赫勒風格喺曼薩·穆薩一世統治時期特別廣泛咁被採用。佢建造咗好多建築項目,包括加奧大清真寺廷巴克圖嘅皇宮。呢啲建築係由穆薩喺麥加朝聖帶返嚟嘅建築師伊沙克·阿爾圖德金協助建造嘅。[32]

睇埋

編輯

引述

編輯
  1.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4嘅參照
  2. Davidson, Basil (2014-10-29). West Africa before the Colonial Era: A History to 1850 (英文). Routledge. ISBN 978-1-317-88265-7.
  3. Imperato & Imperato 2008, p. 201.
  4. Goodwin 1957.
  5. Imperato & Imperato 2008, p. 202.
  6. Imperato & Imperato 2008, p. 203.
  7. Imperato & Imperato 2008, p. 204.
  8. Ly-Tall 1984, p. 172–173.
  9. Delafosse 1912a, p. 121–122.
  10. 10.0 10.1 Niane 2006, p. 85.
  11. Gomez 2018, p. 68.
  12. Conrad 2004, p. xxxiii.
  13. Fauvelle 2018, p. 191.
  14. Levtzion & Hopkins 2000, pp. 261,333,336.
  15. Levtzion & Hopkins 2000, pp. 261–262.
  16. Hunwick 1973, p. 197.
  17. Delafosse 1912a, pp. 121–122 "On a voulou trouver à ce mot une étymologie totémique et on a traduit Mali par «hippopotame» et Mandé par «petit lamentin» : ces deux étymologies sont rejetées par les indigènes du pays, c'est-à-dire les Malinké, qui déclarent que Mandé ou Mali est simpliment le nom de leur patrie et qu'ils n'en connaissent pas la signification (1) et qui, au surplus, n'ont aucun totem de peuple, pas plus le lamentin que l'hippopotame: un de leurs clans seulement a pour tana ou «tabou» l'hippopotame et il n'en porte pas le nom (clan des Keïta)." "(1) Si d'ailleurs la forme mali peut signifier «hippopotame» dans certains dialectes, ce sens ne peut en aucune façon s'appliquer à la forme mandé; part contre, si l'on peut traduire mandé, mané, mani, etc. par «petit lamentin», il serait bien difficile de donner la même traduction aux formes mali, "mallé", etc.; on pourrait encore proposer l'étymologie de «fils de maître», mais elle serait également fort douteuse."
  18. 18.0 18.1 18.2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unesco嘅參照
  19. Cissoko 1983, pp. 58.
  20. Candice Goucher, Charles LeGuin, and Linda Walton, Trade, Transport, Temples, and Tribute: The Economics of Power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9 May 2016., in In the Balance: Themes in Global History (Boston: McGraw-Hill, 1998).
  21. Gomez 2018, p. 107–108.
  22. Niane 1959.
  23.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peoplesand嘅參照
  24. Blauer, Lauré; Ettagale, Jason (2008). Cultures of the World Mali. Marshall Cavendish, 2008. p. 25. ISBN 978-0761425687.
  25. 25.0 25.1 Blanchard 2001, p. 1115.
  26. Levtzion & Hopkins 2000, p. 414, note 5.
  27. Dunn 2005, p. 305.
  28. Levtzion & Hopkins 2000, pp. 301–303.
  29.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recherches嘅參照
  30. 30.0 30.1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Bourgeois嘅參照
  31. Hunwick 1999, p. 18. "When the sultan became a Muslim. he had his palace pulled down and the site turned into a mosque dedicated to God Most High. This is the present congregational mosque. He built another palace for himself and his household near the mosque on the east side."
  32. Alexander, Leslie (2010).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第American Ethnic Experience版). ABC-CLIO. pp. 73–74. ISBN 978-185109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