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流風基於AMCA風洞測試性能預測比較分析
軸流風基於AMCA風洞測試性能預測比較分析
軸流風基於AMCA風洞測試性能預測比較分析
機械工程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研究生:邱博異
指導教授:鍾基強 博士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軸流風機於 AMCA 風洞測試性能預測比較分析
Prediction and comparison of a axial fan test results from the AMCA tunnel
研究生:邱博異
指導教授:鍾基強 博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Desig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une 2011
Douliu, Yunl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軸流風機於 AMCA 風洞測試性能預測比較分析
學生:邱博異 指導教授:鍾基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對象為隧道用軸流風機,以廠商所設計的葉片為基底,繪
製出大小相同但葉片角度不同的七組3-D軸流風扇之外型,以及模擬風洞整體測試
流道的邊界,改變不同壓差、轉速的邊界設定,藉由流機專業分析軟體FINE/Turbo
進行CFD模擬分析,運用全多重網格技術與時間推進法進行求解,分析風扇整體
流場的分佈,以及預測風扇性能曲線。
本研究以AMCA210-07標準之風洞進行風機性能驗證,進行數值分析與實驗數
據的比對,除在大風量下誤差較大,其它顯示出的結果相當吻合,並以相似定律
進行轉速改變時性能參數的換算,計算出在不同轉速下的風量與壓力,並以fineturb
進行模擬與計算出的數據做比對,從模擬的結果驗證相似定律不僅能應用在推導
公式上,其推導出的數據在數值模擬上也是相當準確的。最後,由各種不同葉片
角度模型中進行數值模擬,從模擬結果中發現葉根與葉頂之角度越低則性能可相
對提升,將此模擬分析結果作為葉輪機械設計與最佳化的參考依據。
關鍵字:隧道軸流風機、FINE/Turbo、時間推進法、全多重網格技術、
AMCA210-07標準風洞、相似定律、葉片角度
i
Prediction and comparison of a axial fan test results from the AMCA tunnel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unnel axial flow fan, manufacturers
to design blades for the base. Draw the same size but the blade angle of seven groups of
different 3-D shape of the axial fan, and wind tunnel simulation of the overall test flow
boundary, change to a different pressure, speed of the boundary set.By a CFD
simul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with professional turbomachinery analysis
software FINE/Turbo.Full multi-grid strategy and multistage Runge-Kutta are
considered for computatio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an the whole flow field,
and prediction fan performance curve.
In this study, the AMCA 210-07 standard wind tunnel apparatus is us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fan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o large errors in wind capacity under,the
test results reveal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numerical ones.The similar
law of the speed chang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conversion, calculated at
different speeds of air flow and pressure, and comparison to fineturb simulation and
calculated data.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law of similarity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on the derivation of the formula, the derived data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quite accurate. Finally, the blade angle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odels to
simulate.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und in the top of the blade root and leaf angle,
the lower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The results and data are then taken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urbomachinery design.
Keywords: Tunnel axial flow fan, FINE/Turbo, multistage Runge-Kutta, full multi-grid
strategy, AMCA 210-07 standard wind tunnel, Similar Law, Blade angle
ii
誌謝
在研究所兩年來的日子裡,讓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一踏進雲林這個地
方,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偏僻的環境啊,幸好有學長四處帶我走動不然我一定變宅
男的,研究所的生活跟大學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學習才會成長,
一開始就跟自己說來研究所一定要學到一些技能才不會浪費這兩年的時間。
在雲科大兩年的研究過程中,首先感謝是我的指導教授 - 鍾基強老師,在研
究過程中給了我許多意見,讓我從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使學生的模擬內容
與理論基礎更加完善。也感謝劉旭光老師在學生的模擬研究中解開學生一些理論
上的問題,使學生在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由衷感謝擔任口試委員的系上許立傑老師及蘇崇輝老師對本論文的指導與建
議,使本論文內容更加完善。
感謝研究室同學志謙課業上的相互鼓勵精進,也感謝博士班敬倫學長、銀瑞
學長以及助理又嘉學長、育荃學長在研究時提供相當寶貴的意見與幫助,特別是
銀瑞學長在我的研究中給我相當大的指點與解惑,使得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在
此向各位獻上萬分的感謝。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親,感謝你們辛苦的供我求學,也感謝
兄姐對我的照顧與支持,謹以此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的朋友、家人,謝謝你們。
iii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符號說明--------------------------------------------------------------------------------------------ix
第一章 緒論-----------------------------------------------------------------------------1
1-1 前言---------------------------------------------------------------------------------1
1-2 文獻回顧---------------------------------------------------------------------------1
1-3 研究動機---------------------------------------------------------------------------4
1-4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風機原理與性能測試技術---------------------------------------------------7
2-1 風機理論----------------------------------------------------------------------------7
2-1-1 軸流風機的特點----------------------------------------------------------------7
2-1-2 軸流風機的構造----------------------------------------------------------------8
2-1-3 風機之特性---------------------------------------------------------------------8
2-2 數值方法---------------------------------------------------------------------------10
2-2-1 統御方程式------------------------------------------------------------------10
2-2-2 紊流模式---------------------------------------------------------------------11
2-3 AMCA 介紹-----------------------------------------------------------------------13
2-3-1 AMCA 風機性能測試介紹-----------------------------------------------13
2-3-2 AMCA測試風洞儀器------------------------------------------------------17
2-4 風機性能計算方法---------------------------------------------------------------18
第三章 模擬條件與軟體設定--------------------------------------------------------21
3-1 模擬軟體介紹--------------------------------------------------------------------21
3-2 前處理方法-----------------------------------------------------------------------23
3-3 計算網格--------------------------------------------------------------------------24
3-4 邊界條件--------------------------------------------------------------------------27
3-5 格點測試--------------------------------------------------------------------------30
3-6 多重網格法-----------------------------------------------------------------------30
iv
第四章 數值模擬結果----------------------------------------------------------------34
4-1 模擬與實際比對-----------------------------------------------------------------34
4-1-1 壓力場模擬-------------------------------------------------------------------36
4-1-2 流量模擬----------------------------------------------------------------------39
4-2 風機的相似定律-----------------------------------------------------------------45
4-2-1 相似理論----------------------------------------------------------------------45
4-2-2 轉速改變時性能參數的換算----------------------------------------------45
4-2-3 模擬與實際量測比對-------------------------------------------------------49
4-3 變更葉片角度之性能分析-----------------------------------------------------53
4-3-1 葉片角度的設計-------------------------------------------------------------53
4-3-2 葉片角度的性能分析-------------------------------------------------------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4
5-1 結論-------------------------------------------------------------------------------------------64
5-2 建議-------------------------------------------------------------------------------------------64
參考文獻---------------------------------------------------------------------------------66
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圖 4-11 流量 520CMM 速度分佈圖------------------------------------------------------40
圖 4-12 流量 813CMM 速度分佈圖------------------------------------------------------41
圖 4-13 流量 1068CMM 速度分佈圖-----------------------------------------------------41
圖 4-14 流量 1308CMM 速度分佈圖-----------------------------------------------------42
圖 4-15 流量 1403CMM 速度分佈圖-----------------------------------------------------42
圖 4-16 流量 160CMM 速度向量---------------------------------------------------------43
圖 4-17 流量 813CMM 速度向量---------------------------------------------------------43
圖 4-18 流量 1068CMM 速度向量--------------------------------------------------------44
圖 4-19 流量 1403CMM 速度向量--------------------------------------------------------44
圖 4-20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0
圖 4-21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0
圖 4-22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1
圖 4-23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1
圖 4-24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2
圖 4-25 P-Q 風機性能曲線圖---------------------------------------------------------------52
圖 4-26 原廠葉輪示意圖---------------------------------------------------------------------54
圖 4-27 葉片根部/頂部安裝角示意圖-----------------------------------------------------54
圖 4-28 Case1 P-Q 與 Q- η t 曲線圖-------------------------------------------------------58
圖 4-29 Case2 P-Q 與 Q- η t 曲線圖-------------------------------------------------------59
圖 4-30 Case3 P-Q 與 Q- η t 曲線圖-------------------------------------------------------59
圖 4-31 Case4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0
圖 4-32 Case5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0
圖 4-33 Case6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1
圖 4-34 Case7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1
圖 4-35 比較葉頂角度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2
圖 4-36 比較葉根角度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2
圖 4-37 比較葉頂、葉根角度 P-Q 與 Q- η t 曲線圖-----------------------------------63
viii
符號說明
V: 風速( m / s )
Q: 體積流率( m 3 / s , m 3 / m )
A: 流體流經風扇面積( m 2 )
Lad : 空氣動力
Pt1 : 入口全壓( Pa )
Pt 2 : 出口全壓( Pa )
ΔPt : 全壓升( Pa )
ΔPs : 靜壓升( Pa )
k: 比熱比
LT : 空氣動力值( kW )
ηT : 全壓效率
η tad : 全絕熱效率
Ns : 比速度
H: 壓頭
Re : Reynolds Number
vt : 紊流黏度
v~ : 紊流工作變量
ϖ
V: 速度向量
Sk : 流體的內熱源
Φ: 耗散函數
φ: 體積係數
μ: 流體黏滯係數( kg / m ⋅ s )
d: 靠近壁面最近的距離
S: 渦漩強度
Prc : 軸功率( kW )
M: 扭矩( N ⋅ m )
ω: 角速度( rad / s )
n: 為轉速( RPM )
ix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從期刊與論文中對軸流風機的研究發展成果中,顯示軸流式葉片效率的影響
因子除了摩擦、分離流及尾跡流損失之損失因子外,還有環端面、二次流…等損
失,其風機效率損失隨運轉操作狀態不同而改變,且彼此間相互影響,因此很難
在短時間內設計出高效能之葉形,在各類期刊研究中發現到葉片的彎掠角度、葉
片厚度及渦殼與葉片的葉頂間隙都會影響到軸流風機的整體率,世界各國的研究
學者在軸流風機的設計上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圖表與修正係數日趨真實,已臻於完
備,但許多設計情況需求仍需經驗公式方可完成。
現今電腦科技與計算流體力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提供完備的設計與分析工
具,使設計上日趨便益,本文之研究目的在於運用具高整合度的專業流機分析軟
體FINE/Turbo進行CFD數值模擬,針對軸流風機之葉片效能,設計其最佳性能之造
型。本研究以廠商實際設計之軸流風機並以AMCA 210風洞測試去測量風機之性
能,再以分析軟體FINE/Turbo進行CFD數值模擬去驗證量測結果的準確性,最後改
變軸流風機的葉片角度,分析影響風機性能的主要幾何參數與其變動範圍,探討
軸流風機在不同操作條件下之流場特性,並尋求葉形最佳化之控制參數與最佳性
能葉形。
1-2 文獻回顧
軸流風機的設計方法從文獻[1]中可知道有孤立翼形法和平面葉柵法兩種方法
具有快速、高效率的特點,但是對軸流風機的內部空氣流場卻沒有做深入的探討,
因此與風機實際運行情況和模擬的流場分析中有一定的誤差,所以需要對軸流風
機進行實驗量測和模擬結果去相互驗證。風扇的性能方面及最初風扇葉輪的設
計,是利用數學模式表達出來,讓風扇理論有了初步的瞭解和概念;從文獻[2-4]
中知道風扇葉片幾何形狀的定義,要如何設計葉片的彎掠角度才能得到更好的風
機性能,使風扇葉片在計算上更為準確,葉片的設計上要如何設計才能降低葉片
在轉動時所造成的噪音,這些問題在資料上都有完整的敘述。另外風扇性能影響
方面,文獻[5]中利用有限元素分析理論(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ory)去設計風
動渦輪機求取最小應力,從文獻中可之影響渦輪機的效能跟葉片扭曲角度佔有很
大的關係,並用葉片靜態彎曲與自然振動頻率去做有限元素法的比較,瞭解到風
1
扇的幾何形狀、性能參數、設計對整體的渦輪機影響很大。文獻[6]利用實驗方法
探討軸流風扇即斜流扇,針對葉片葉頂間隙的改變進行噪音及性能量測,結果顯
示,顯著的離心率是由於葉片葉頂和管壁的相互作用產生噪音,而減少葉片葉頂
間隙將有助於降低噪音,而且有效地提昇性能,隨著葉片葉頂的間隙小到足以優
化性能和降低噪音,風機的風管離心率必須保持在一個很小的值,意味著風機及
風管製造安裝和服務條件有嚴格的預防措施,文獻中可知葉片和管壁間的間隙對
風機性能影響很大。文獻[7]利用渦輪機械流場的分析理論與數值方法,應用於風
扇葉片二維流場之計算。本研究除了成功計算出葉片之氣動性質,而且進一步針
對各種不同的葉片參數及進口狀況,來探討對葉片流場的影響。知道提升葉片的
角度會增加表面壓力,但也會降低風扇的整體效率,所以兩者是無法兼顧著,文
獻中敘述不論是正沖角或是負沖角均對葉片都有不良的影響,但可以試著取一個
對表面壓力和整體效率影響不大的角度去做流場分析。葉片數的多寡也會影響流
場的變化,當葉片數太少則下表面容易產生逆流的情形,但葉片數太多則流道變
窄,對於氣體的流動造成阻礙,而使得風扇的整體效率降低。而葉片的厚度也會
影響到流場的分析,從此文獻[7]中我們可以看出葉片的幾何形狀對整個風機的性
能有很大的影響,告訴我們葉片的設計對整個風機性能的重要性。文獻[8]利用多
重格點(multigrid)及雙時間步階法(dual time stapping)來處理 Navier-Stokes
Equations。主要是提高代數方程求解收斂速度的有效方法,多重格點就是為了克
服固定網格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迭代解法,NUMECA 軟體的迭代方法從較疏的網
格迭代到較密的網格以得到最精確值。
文獻[11]敘述計算流體動力學的重點是Euler和Navier- Stokes方程求解並進行
邊界設定的解決方法,從文獻中知道葉輪機的邊界設定中為有不可壓縮流和可壓
縮流、轉定子、流體處理、氣體處理的參數設定跟計算Euler和Navier- Stokes方程
式有很大的關係,其關聯性都會影響到流體流動方式。文獻[12]針對CFD還不能滿
足工程設計和類比需要的問題,指出程式設計、真實流體中有著複雜流動和數值
誤差與解析度都是今後CFD主要研究的領域,而在計算流體力學中所考慮的因素
相當多,如幾何設計、邊界參數、數值分析都是相當重要,要得到其準確性就要
假設不同參數條件下流體所產生的變化,並能在流體的變化中得到更多經驗。文
獻[13]中敘述雷諾數下降會導致輪滑的吸力面氣流分離使損失增加,故在很大的雷
諾數和入口湍流度中採用數值計算的NS方程預見轉換流動的能力,儘管數值計算
的結果和實驗數據之間相當接近,但分析結果顯示,數值計算中人為擴散項的在
分離流動的轉換可能有很大的影響。文獻[14]對流動分離控制的理論進行總結,敘
述穩定和非穩定流動分離控制的現狀並進行未來發展的期望,涉及控制分離方法
主要有葉片幾何形狀控制、生物葉片、翼型前緣加條板、翼型尾緣加襟翼或兩種
2
方式組合、在翼型前緣和後緣及中部加滾輪等多種方式,讓我們去實驗各種方法
瞭解流動分離控制的情況,並設計以上方法找出最適合穩定和非穩定流動分離控
制的設計方法,從本文中可知影響流動分離控制為葉片的幾何形狀,瞭解到葉片
幾何形狀在流動分離控制佔有很重要的因素之ㄧ。文獻[15]三維線性分析的旋轉失
速對葉柵翼展分佈的影響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斜率是影響翼展分佈的性能,而斜
率在徑向區域的振幅干擾較大,並發現0階徑向模式比高階模式更不穩定,而葉柵
翼展分佈不均也會使0階模式較不穩定。文獻[16]對軸流風機小流量工作性能的研
究進行綜述,從NUMECA軟體模擬中發現小流量時其壓差會比較大、全壓效率也
比較大。文獻[17]對影響葉輪機械性能及內部流動的幾個重要問題如葉頂間隙和來
流條件進行了討論,從NUMECA軟體模擬中發現間隙的大小會影響到風機整體的
性能。文獻[18] 針對軸流通風機的結構特點,利用軸流葉輪機械三維旋轉失速穩定性模型
的二維簡化模型對軸流風機的工作特性進行了預測。文獻[19]運用CFD技術對軸流通風機
內部三維粘性流場進行數值模擬,獲得了風機內部許多流動細節、規律及性能參
數,並使用數值模擬去分析軸流通風機的性能,透過改善风机的整体性能,如压
力、流量、效率、功率等性能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方向。文獻[20]研究了轉定子
葉片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非穩態流動,認為主要原因是轉子尾跡的關係,研究中顯
示出不穩定性主要是由於對流現象與轉子尾跡的關係。葉輪機械經常要在非設計
情況下運行,這時內部可能會出現分離流動,分離不僅會降低運轉時的效率,還
有可能形成很大的旋渦,使得流動變得非常不均勻,容易引起葉片的失速震盪,
威脅運轉安全,甚至導致嚴重的事故。
文獻 [21]利用數值模擬研究軸流風機的彎掠葉片之內部三維流場分析,初步
研究葉片圓周方向的扭曲,其次是調查葉片彎掠方向,並使用三倍感測器熱膜探
針測量三維速度場,研究結果顯示風扇的設計方法與彎掠葉片有關。前彎掠風扇
設計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文獻[22] 在前掠軸流風機的三種操作條件下進
行三維激光測速系統的詳細測量,種種現象涉及到洩漏流量,洩漏渦流,hub 渦流
和尾流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岀在軸流風扇後方的尾流是影響整個風機性能的重
要原因之一。文獻[24] 關注的是低壓軸流風機的旋轉葉片在任意壓力波動下量
測,力的波動是由於壓力的波動,壓力的波動主要是聲學的來源導致聲音的放射,
其目的是要從整體流動參數找到依賴表面壓力波動和局部的聲音來源,湍流強度
及相關長度測量採用熱線式探測器,它的結論,不論吸收多少湍流,在這葉片區
域的湍流邊界層越來越多表面壓力波動的驅動機制,無維的表面波動壓力應用
(一)不穩定的薄翼理論和吸收湍流的參數, (二)外層變量(即邊界層位移厚度
和自由場葉片流動的速度)的假設。
3
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國內外有相當多研究報告在討論風扇的幾何形狀設計及改良;在性能方面,
風扇性能的研究亦是近年來的重點,但由於在風扇性能的課題上,大都必須以實
驗擷取數據的方式為主,本研究以AMCA210風洞測試擷取實驗數據,因此浪費許
多的成本和製造時間,而使用數值模擬計算方面,目前市面上商用套裝的CFD分
析軟體超過數十種,每一種軟體各有其長處及優缺點,因此為能快速得到預估流
機設計參數對性能的影響,使設計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佳效能的目的,必須慎選
適用之分析工具,才可實現快速得到精準的流場特徵之目的,以提升分析效率。
本文將使用比利時Numeca公司所研發銷售之流機設計分析專用軟體
FINE/Turbo,此軟體為當時比利時自由大學流體力學系與瑞典航空研究所共同為
歐洲航天局所開發之流機分析求解器“EURANUS"(European Aero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or),後來發展為通用性之商用套裝軟體,於90年代初期才開始推
廣於市場,此軟體以先進之計算流體力學分析技術專為旋轉流體機械設計所研
發,可模擬真實葉輪機械之流場狀態,已在各類流體機械產業中應用,如亞利安
火箭引擎、歐美各軍民航太專業噴射渦輪機引擎、蒸汽渦輪發電機組、高效率水
泵、客轎汽車外型流阻、各類風機…等製造廠,且皆有許多分析驗證實例及應用
成功案例。
所以在此次的研究中,將以數值計算的方式,模擬實際葉片在不同風量下的
性能與實際值做比較,並藉由改變葉片角度來預測風扇的性能,以求能達到與實
驗值更好風機性能的葉片設計,將此分析之結果與數據作為葉輪機械設計與最佳
化的重要參考依據。
1-4 研究流程
為探討不同葉片角度對風機效率之影響,並建立一優化風機性能之設計流
程,研究主要流程可分為兩大部分:
(1)依據 AMCA 210-07 風洞測試,測得實體風機性能數據。
(2)利用 NUMECA 軟體進行電腦模擬分析,首先進行模擬與實際量測比對,
找出模擬軟體最佳設定方式後再進行不同葉片角度之性能分析,完成建立
一標準分析流程以利日後研究改善。
本研究設計一軸流風機並以 AMCA 210-07 風洞測試,並以不同風量重複量測
求得風機各項性能參數,得知該款風機在不同設計流量下之性能變化。其量測方
式如圖 1-1 所示。
4
使用 NUMECA 軟體建模一軸流風機,如圖 1-2 所示,並將 AMCA 210-07 量
測到軸流風機的風量和壓力值代入軟體進行數值模擬,比較量測值與模擬值之間
的誤差百分比,直到誤差達到最小為止,最後將軸流風機的葉片角度改變探討葉
片角度對軸流風機的影響,其研究流程如圖 1-3 所示。
6000mm
3000mm 流
流 道
道 2658mm 出
入 2215mm 口
口 葉片300mm
軸心200mm
圖 1-2 模擬軸流風機系統示意圖
5
研究題目與問題描述
研究題目與問題描述
使用AMCA210風洞測試
使用AMCA210風洞測試
取得實驗量測數據
取得實驗量測數據
進行NUMECA軟體模擬
進行NUMECA軟體模擬
前處理(IGG):葉片幾何形狀建模
前處理(IGG):葉片幾何形狀建模
進入AutoGrid4導入PS、SS、
進入AutoGrid4導入PS、SS、
Hub、Shroud做好初始葉片網格
Hub、Shroud做好初始葉片網格
產生
產生
進入AutoGrid5做流線平滑度、
進入AutoGrid5做流線平滑度、
葉頂間隙、網格匹配設定,再
葉頂間隙、網格匹配設定,再
進行三維網格計算
進行三維網格計算
進入Fine做邊界參數設定,如
進入Fine做邊界參數設定,如
流體模式、壓力、轉速、質量
流體模式、壓力、轉速、質量
流率、溫度等等,並做數值模
流率、溫度等等,並做數值模
擬計算
擬計算
否
進入後處理CFView讀取計算結
進入後處理CFView讀取計算結
果果
模擬與實驗結果是否相符
模擬與實驗結果是否相符
進行葉片角度的改良模擬
進行葉片角度的改良模擬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圖 1-3 實際量測與 NUMECA 計算分析流程圖
6
第二章 風機原理與性能測試技術
2-1 風機理論
2-1-1 軸流風機的特點
軸流風機的發展有很久的歷史,廣泛應用於通風換氣、紡織、礦井、冶金、電
站等各個領域中,是空氣調節及通風系統的主要設備。按照我國的風機分類,風
壓在4900Pa以下,氣體沿軸向流動的通風機稱為軸流風機。軸流風機的工作原理
與透平壓縮機基本相同,只是由於氣體流速較低,壓力變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
慮氣體比容的變化,即把氣體作為不可壓縮流體處理。
軸流風機由葉輪和導葉組成。軸流式風機因壓力較低,一般情況下都採用單
級。低壓軸流風機的壓力在490Pa以下,高壓軸流風機的壓力一般也在4900Pa以
下,因此,相對於離心風機而言,軸流式風機具有流量大、體積小、壓力低的特
點。小的軸流風機,其葉輪直徑只有100多毫米,大的直徑可有20多米。目前最大
的軸流通風機的流量可達1.5×107 m 3 / s 。風機佈置形式有立式、臥式和傾斜式三
種。軸流風機很多是電機直聯傳動的,也可通過其他裝置進行變速傳動。為了便
於安裝和維護,軸流風機廣泛採用滾動軸承。由於葉輪強度和雜訊等原因,軸流
風機葉輪外徑的圓周速度一般不大於130m/s,當圓周速度高時,將產生比離心風
機大的雜訊。
軸流式風機即流體沿軸方向流入,並沿軸方向流出,其方式如圖所示。
圖 2-1 軸流式風機之構造及風壓分佈
7
一 般軸流式之結構均包含動翼與靜翼兩部份,有些軸流風機則無靜翼構造。
而靜翼與動翼之配置亦因需要而不同,有些靜翼在動翼之前,有些則在後面。靜
翼設置之目的一則在導正風向,使其恢復軸向;一則在將動壓部份轉變為靜壓,
使風機之送風壓力提高,利於作功。流體經過軸流風機之過程,首先需在進風口
造成某一種程度之真空,大氣壓因此將外氣壓入風口(參考圖)。因此流體吸入時,
先經動翼,由此獲得動力,顯示在壓力圖上即為動壓。在動翼前之靜壓下降,以
配合外界流體之進入。在經過動翼期間,因動翼之作用,空氣得到更大的動能,
因此全壓(即靜壓與動壓之和)上升。經過靜翼時,因為相對速度低,導致靜壓上升。
其全壓之變化可參看圖 2-1 中之全壓變化。
2-1-2 軸流風機的構造
軸流式風機是由輪葉、機殼、導向葉片、整流罩、擴壓筒、軸承座及電動機
所組成,有各種不同的型式。當輪葉被電動機驅動旋轉時,氣流即被葉片推擠、
升壓,而順著軸向前流出。導向葉片和前後整流罩的主要功能為改變和引導氣流
方向。構造如圖2-2所示。
圖2-2 軸流式風機構造示意圖
2-1-3 風機之特性
(一)送風速度
8
Q
V= ( m / s , m / m) (2-1)
A
(二)空氣動力
空氣動力是指送風機單位時間內,供應空氣之有效能量。送風機中的空氣屬
絕熱變化時,空氣動力 Lad,可用下式表示:
k Q × Pt1 p
Lad = × × {( t 2 ) (1−1 / k ) − 1} (2-2)
k − 1 6120 pt 1
PT
LT = Q × (kW ) (2-3)
6120
(三)風機之效率
送風機之效率是空氣動力與風機之軸動力之比。軸動力為外面動力機加諸風
機主軸之馬力。若將風機之主傳動軸與馬達之出力軸相接,則電動機之輸出可以
視為該風機之軸動力(以 L 表示)。馬達若需經過皮帶輪或齒輪傳動時,仍有部份功
率消耗在傳輸之過程上,在大型風機中,這項損失有時亦必須加以考慮。此稱為
機械效率。
一般風機之全壓效率則是空氣理論動力與軸動力之比,可用下式表示:
PT
ηT = Q × ×100% (2-4)
6120 × L
9
Lad
,其值為η tad = × 100% 。
L
(四)比速度
基於風扇之比例關係,可以在同型的風機中,利用某一因數之改變,計算其
他相關特性。比速度(Specific speed)亦可用於選定送風機之特性、型式、葉輪形狀
或比較相同的送風機種類。葉輪的比速度之定義為直徑 Ds 之葉輪在壓頭 1m,通
過風量為 1m 3 / s 的旋轉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1
2
Q
Ns = N × 3
(2-5)
4
H
Ns 並非無因次,其實際值隨單位之取法而異。一般採用 N(rpm)、Q(cmm)、
H(m)。其中,Q 為入口風量,H 為壓頭,在壓力比 1.03 以下時,可用 Pt/r 表示。
Pt 為全壓。若壓力比超出 1.03,則屬絕熱壓縮狀態,可用下式計算:
k P P (1− 1 )
H= × t1 × {( t 2 ) k − 1} (2-6)
k −1 γ Pt1
以上均以單吸、單級之值為準,若為雙面吸入,則流量 Q 應取 Q/2,若為多
級風機(屬壓縮機類型者),則 H 值應以單級者為準。葉輪之比速度 Ns 與實際之葉
輪轉速 N 並無直接關係。有旋轉速度 N 較小而比速度 Ns 較大的葉輪,相反則亦
然。根據定義,若某葉輪可以獲得單位風量及單位壓頭時,其轉速即為比速率。
因此,幾何形狀相同的葉輪,其比速度應相同,這也是風機相似定律之由來。
2-2 數值方法
2-2-1 統御方程式
流體流動受物理守恆定律的支配,其中基本的守恆定律包含質量守恆定律、
動量守恆定律及能量守恆定律,所謂基本的統御方程式即是上述守恆定律的數學
描述,而模擬軟體也藉由這些方程式來計算分析流體流動現象。
(1)質量方程式(連續方程式)
連續方程描述了流動過程中流體質量守恆的性質。直角坐標系下的連續方程
10
可表示為:
∂ρ ∂ ( ρu ) ∂ ( ρv) ∂ ( ρw)
+ + + =0 (2-7)
∂t ∂x ∂y ∂z
∂ρ
對於不可壓縮流體( = 0 )或密度為常數( ρ = C )的流體,則有:
∂t
∂u ∂v ∂w
+ + =0 (2-8)
∂x ∂y ∂z
(2)動量方程式
動量方程反映了流動過程中動量守恆的性質,它是牛頓第二定律或動量守恆
定律的運算式:
∂ ( ρu ) ϖ ∂p
+ div( ρuv ) = div( μgradu ) + S u − (2-9)
∂t ∂x
∂ ( ρv) ϖ ∂p
+ div( ρvv ) = div( μgradv) + S v − (2-10)
∂t ∂y
∂ ( ρw) ϖ ∂p
+ div( ρwv ) = div( μgradw) + S w − (2-11)
∂t ∂z
(3)能量方程式
∂ ( ρh) ϖ ϖ
+ div( ρv h) = − pdiv(v ) + div(λgradT ) + Φ + S k (2-12)
∂t
其中, S k 為流體的內熱源; Φ 為耗散函數。
上述控制方程組在流動問題求解中所需求解的主要變數(速度,溫度等)下,
可以表示成以下通用形式:
∂ ( ρφ ) ϖ
+ div( ρv φ ) = div(Γφ gradφ ) + Sφ (2-13)
∂t
2-2-2 紊流模式
紊流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流體流動類型,與穩定的層流不同,紊流流動過程
中一體質點具有不規則的運動現象,原因在於過程中速度和壓力等物理性質均隨
時間改變而產生變動。對於一般圓管流而言,我們定義雷諾數 Re ≤ 2300 時為層
流; Re ≥ 8000 ~ 12000 時為紊流;而雷諾數 2300 ≤ Re ≤ 8000 則為層流與紊流間的
過渡區。
紊流是一種高度複雜的三維不規則流,在紊流中流體的各種物理參數,如速
度、壓力、溫度等都隨時間與空間隨機的變化。從物理結構上來解讀,可以把紊
流看成是由各種不同尺度的渦漩疊合而成的流動,這些渦漩的大小及旋轉軸的方
11
向分布都是隨機的,由於流體內不同尺度的渦漩隨機運動造成了紊流的一個重要
特點─物理量的脈動。ㄧ般來說,無論紊流運動多麼複雜,非穩態的Navier-Stoke 方
程對於紊流的瞬時運動仍然是適用的。
Spalart-Allmaras紊流模型是ㄧ方程模型,被認為是連接代數零方程
Baldwin-Lomax 模型和兩方程的橋樑,由於具有較好的穩健性(robustness)並且能
夠處裡複雜的流動能力,因此近年來應用非常廣泛,。因此, 在本文的數值計算
中, 將選用Spalert-Allmaras 紊流模型結合雷諾時均的Navier-Stoke 方程組進行求
解。
紊流黏度由下式給出:
vt = v~f v1 (2-14)
式中的 v~ 為紊流工作變量(turbulent working variable), f v1 是由式(2-14)所決
定:
x3
f v1 = (2-15)
x 3 + cv1
其中x為 v~ 與分子黏度(molecular viscosity) v 的比值。
紊流工作變量 v~ 遵循運輸方程:
∂v~ ϖ ~ 1
= V ⋅ ∇v = {∇ ⋅ [(v + (1 + cb 2 )v~ )∇v~ ] − cb 2 v~Δv~} + Q (2-16)
∂t σ
ϖ
式(2-16)中的 V 為速度向量,Q為源項,σ 、 cb 2 為一常數。
源項由兩部分組成:
Q = v~P(v~ ) − v~d (v~ ) (2-17)
~ v~
式(2-17)中 v~P(v~ ) = cb1 S v~ 、 v~d (v~ ) = c w1 f w ( ) 2 。
d
~
S 、 f v 2 、 f v 3 、 f w 、g分別定義為:
~ v~
S = sf v 3 + f v2 (2-18)
k 2d 2
1
f v2 = (2-19)
(1 + x / cv 2 ) 3
(1 + xf v1 )(1 − f v 2 )
f v3 = (2-20)
x
12
1
1 + c w6 6
fw = g( ) (2-21)
g 6 + c36
g = r + c w 2 (r 6 − r ) (2-22)
v~
r= ~ 2 2 (2-23)
Sk d
其中d 為靠近壁面最近的距離, S 為渦漩強度(magnitude of
cb1 (1 + cb 2 )
vorticity),常數 c w1 = + , c w 2 = 0.3 , c w3 = 2 , cv1 = 7.1 , cv 2 = 5 ,
k2 σ
cb1 = 0.1355 , cb 2 = 0.622 , k = 0.41 , σ = 2 / 3 。
2-3 AMCA 介紹
2-3-1 AMCA 風機性能測試介紹[32][36]
所謂的風機性能測試設備,其實只是風量與靜壓的測試裝置。風量的量測方法
很多,可分為兩大類:流量計(可使用文杜里噴嘴、孔口板流量計、錐形入口和
入口噴嘴)和橫移法(透過橫移式的多點測量法,先找出分佈在截面上許多點的
流速,再經過積分平均法計算出平均流速;乘以截面積就是流量)。在量測風機
靜壓時,需取其平均值,且只需將測試環於風管截面四周裝置四個靜壓孔,然後
用細管將這四個靜壓孔聯結至同一個靜壓感測器,如圖2-3所示。若風管為圓形,
則四個靜壓孔只需相隔90度角;若為矩形風管,則靜壓孔需要安裝在每一邊的正
中央。而靜壓孔的開口必須和風管的壁面垂直,孔緣平滑沒有毛邊或突出物。靜
壓孔四周的管壁在流場方向至少要有20倍孔徑的平滑壁面,理論上來講開孔直徑D
越小越好,但靜壓孔太小時反應不靈敏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一般取D=1.5~5mm
最適合,為了便於連接壓降計,在管外壁的靜壓孔處需焊接一短導管,導管內徑
約為靜壓測管的2~2.5D,如圖2-4。因每一種測試方法的氣體之流場與壓差的量測
點都有嚴格規定,於是發展許多不同的風機測試設備。風機測試的方法分成四類:
Type A出入口皆不接風管的測試法、Type B只有出口接上風管的測試法、Type C
只有入口接上風管的測試法和 Type D出入口皆有接風管的測試法。廠商需從這四
種方法中慎選與實際應用狀況最接近的方法進行性能測試。
本文中所使用的實驗設備即為依據AMCA210-07[32]的規範。在AMCA測試標
準多噴嘴箱測試方法可分為出口風箱(AMCA 210 Fig. 12)與入口風箱(AMCA 210
Fig. 15),兩者差異最明顯的是在於待測風機和輔助風機的位置正好相反。其示意
13
圖為圖2-5與圖2-6。噴嘴量測風量的原理是利用通過噴嘴的風量大小和噴嘴上下游
的壓降之間關係。而在噴嘴安裝需注意一些事項,如圖2-7所示,(1)多個噴嘴的
安裝要盡可能均勻對稱。(2)每個噴嘴的中心線距離測試箱壁,至少要有噴嘴喉
部直徑的1.5倍。(3)任何兩個同時使用的噴嘴,其中心最小距離,最少要有較大
噴嘴喉部直徑的3倍。因Fig.12與Fig.15這兩種測試設備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待測風機
和輔助風機的位置正好相反。因此在物理量的計算公式是有所差異如表2-1所示。
有了風量和靜壓的測試設備,我們還需要一套送風機的靜壓(或風量)的調
節裝置,這樣才能取得風機不同操作點性能曲線(P-Q 曲線)。這調節裝置,可
以利用簡單的風門或是輔助風機。當然,輔助風機一般也都配有風門。兩者的差
別,是輔助風機可以提供整個測試系統之所有阻抗,也就是能測試到零靜壓時的
風量(free delivery)。至於,所需物理的測量方法及儀器校驗,(1)靜壓的測量
法:送風機的測量可採用傳統的壓力感應器(用液柱的高低來顯示相對的壓力差)
或成本較高的電子式壓力感測器(將壓力轉換成電壓或電流訊號)。因為送風機
的靜壓量測只需讀取平均值,所以我們可以使用測壓環來簡化測試工作。(2)轉
速的測量法:可用來測量送風機轉輪的轉速法包括電子式計速法(貼在轉軸上的
反光紙將雷射光反射回轉速計,而籍由電子計數器來測量轉速)、頻閃式(光源
照在轉動的轉輪上,若轉輪的轉速和光源閃動的頻率一樣,則可看到固定的轉輪)
等等。(3)輸入功率測量法:所謂的輸入功率就是轉速乘扭力。扭力的測量可以
採用扭力計、反應式測功器與經過校正之馬達。(4)空氣密度與黏度測量法:這
兩個物理量都不必直接測量,可以透過測量溫度、濕度及大氣壓力,再代入標準
公式來計算。溫度、濕度及大氣壓力的測量已標準化,就不深入說明。
圖2-3 測試環示意圖
14
2.5D min
D=3mm (0.125 in) max
2D min
To Pressure Indicator
圖2-4 靜壓孔示意圖
15
圖2-6 AMCA 210 Fig. 15(入口風箱式測試設備)
圖2-7 噴嘴安裝示意圖
16
表2-1 AMCA 210-07之Fig.12與Fig.15之物理量的計算公式差異
Fig.12 Fig.15
噴嘴組合所測得之總風
ΔP ΔP
量, m 3 / s Q5 = 2Y Σ(CA6 ) Q5 = 2Y Σ(CA6 )
ρ5 ρ5
風機的風量, m 3 / s ρ5 ρ5
Q = Q5 ( ) Q = Q5 ( )
ρ ρ
待測風機的出口風速, Q ρ Q ρ
V2 = ( )( ) V2 = ( )( )
m/s A2 ρ 2 A2 ρ 2
待測風機的出口動壓,Pa V2 V2
Pv 2 = ( )2 ρ2 Pv 2 = ( )2 ρ2
2 2
待測風機的動壓,Pa Pv = Pv 2 Pv = Pv 2
待測風機的入口全壓,Pa Pt1 = 0 Pt1 = Pt 8
待測風機的出口全壓,Pa Pt 2 = Ps 7 + Pv Pt 2 = Pv
待測風機的全壓,Pa Pt = Pt 2 − Pt1 Pt = Pt 2 − Pt1
待測風機的靜壓,Pa Ps = Pt − Pv Ps = Pt − Pv
2-3-2 AMCA測試風洞儀器
AMCA 210-07 Fig.15結構風洞是一個以量測流量為標準的規範,因此流量的精
確度與否,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價值。本實驗裝置是依據AMCA 210-07規範中Figure
15 結構設計製造,結構尺寸及量測硬體裝置完全符合規範之要求。其該設備之相
關規格如表2-2所示。
17
表2-2 送風機性能測試報告
Name Manufacturer,Model Range Remarks
and S/N
Electronic Yokogawa,MT210 0-500 mmAq Measuring Pt8
Manometer S/N 12A706445
Electronic Yokogawa,MT210 0-200 mmAq Measuring DP
Manometer S/N 12A706446
Electronic BOURDON 740-780 mmHg Measuring Pb
Barometer SEDMEM/E913
RTD RKC,CB500,PT100 0~50℃ Measuring Td5
Class A
RTD RKC,CB500,PT100 0~50℃ Measuring Td8
Class A
RTD RKC,CB500,PT100 0~50℃ Measuring Td2
Class A
RTD RKC,CB500,PT100 0~50℃ Measuring Tdo
Class A
RTD RKC,CB500,PT100 0~50℃ Measuring Two
Class A
Tachometer MONARCH,ROS-5, 0~6000RPM Measuring RPM
1516666
Electric Meter Yokogawa WT-130 0~400A, Measuring
S/N 12A528455 0~600V ψV,A,W
2-4 風機性能計算方法
本研究為 10 片葉片實際軸流風機性能數據,使用 AMCA210-07 測量標準進行
量測而得,以下介紹 AMCA210-07 中 Fig.15 相關風機參數的計算方法,其中由於
NUMECA 模擬環境簡化後之標準狀態,因此計算過程中部份數值將做修正與調
整。
噴嘴組合所測得之總風量:
ΔP
Q5 = 2Y Σ(CA6 ) (2-24)
ρ5
18
風機的風量:
ρ5
Q = Q5 ( ) (2-25)
ρ
待測風機的出口風速:
Q ρ
V2 = ( )( ) (2-26)
A2 ρ 2
待測風機的出口動壓:
V2
Pv 2 = ( )2 ρ2 (2-27)
2
待測風機的動壓:
Pv = Pv 2 (2-28)
待測風機的入口全壓:
Pt1 = Pt 8 (2-29)
待測風機的出口全壓:
Pt 2 = Pv (2-30)
待測風機的全壓:
Pt = Pt 2 − Pt1 (2-31)
待測風機的靜壓:
Ps = Pt − Pv (2-32)
軸功率:
可由原動機軸端的扭矩與角速度的乘積獲得:
nπM
Prc = Mω = (2-33)
30
式中 Prc 為軸功率(kW);M 為扭矩( N ⋅ m ); ω 為角速度(rad/s), ω = πn / 30 ;n
為轉速(RPM)。
19
全壓效率:
∀ × ΔPt
ηt = (2-34)
Prc
百分比誤差:
百分比誤差為一比值,其值越低代表模擬結果越接近實際量測值,因此可以
藉此判斷模擬結果之準確性。
模擬值 - 量測值
百分比誤差 = × 100% (2-35)
量測值
20
第三章 模擬條件與軟體設定
3-1 模擬軟體介紹
本文將使用比利時Numeca公司所研發銷售之流機設計分析專用軟體
FINE/Turbo,此軟體為當時比利時自由大學流體力學系與瑞典航空研究所共同為
歐洲航天局所開發之流機分析求解器“EURANUS"(European Aero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or),後來發展為通用性之商用套裝軟體,於90年代初期才開始推
廣於市場,此軟體以先進之計算流體力學分析技術專為旋轉流體機械設計所研
發,可模擬真實葉輪機械之流場狀態。模擬軟體流程圖如圖3-1所示,FINE 的主
要結構可分為四大部分:
(1) 前處理:IGG主要為設計及建構物理模型,然後將所設計的模型導入AutoGrid
加以產生格點配置,並做3D網格生成。
(2) 程式運算部分:FINE主要用於設定計算的初始條件與邊界條件及計算模式。
(3) 後處理:CFView中觀察壓力、速度、溫度的流場分布,並將計算的結果加以
繪圖及數據分析等。
(4) 即時監控:於FINE 中此一功能能及時監控數值迭代的收斂性。FINE 主要是
運用於計算分析旋轉機械的問題,如:軸流風扇、離心風扇、渦輪
機、飛彈.....等。其可解析的模式包含:層流及紊流,在紊流模式中
包括:Bladwin-Lomax、k-e standard…等7種計算紊流流場的方法。
此軟體的特色以計算紊流流場為主,更包含了一般軟體少有的多重
格點計算法,在計算中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
21
xxx.IGES
導入CAD檔並重新描
IGG 繪葉片外型
xxx.DAT
前處理 Auto
Grid4
導入Hub、Shroud、PS、
SS建構幾何風機葉形
xxx.trb
Auto 網格生成相關設定
Grid5
xxx.trb
xxx.igg
求解 Fine 邊界條件設定
turbine 及求解過程
xxx.ies
xxx.run
後處理 觀看求解後
輸出的結果
xxx.mf
CFView xxx.res
xxx.std
圖 3-1 模擬軟體流程圖
22
3-2 前處理方法
本研究採用 NUMECA 軟體 IGG 前處理方法,IGG 主要為設計及建構物理模
型。將廠商給的葉片導入 IGG 後,並重新建模如圖 3-2 所示,軸流風機連接風箱
尺寸示意圖如圖 3-3 所示。本研究除了和實際葉片做比較之外,也模擬在不同葉片
角度下軸流風機的效率,學生在模擬針對葉片的角度定義由圖 3-4 說明如下:
1. 先描繪出一水平線與中心原點(0,0,0)做為參考基準。
2. 將風機葉片的頂(根)部中前緣與後緣的地方定義臨界點,然後在兩點間連成一
線與水平線所構成的夾角,就是本模擬所定義的風機葉片角度。
3. 將葉片頂(根)部中前緣與後緣處所構成的直線旋轉成 0 度角,此時須注意葉片
的葉頂(根)輪廓線要同時轉動,然而再將葉片頂(根)部中前緣與後緣處所構成的
直線與水平線相互比較,判別兩條線是否都重疊在一直線上。
以上就是學生在本次模擬針對風機葉片夾角定義的說明。從 IGG 的建構模型
中,可知繪製壓力面與吸力面中葉片的前緣與後緣的些微誤差都會影響到葉片角
度,從而影響到整體的風機效率,所以在繪製葉頂與葉根時,壓力面與吸力面要
盡可能在前緣與後緣的中間,其葉片角度的準確性會較高,整體的風機效率也會
較接近實際的量測值。
Shroud
葉頂
吸力面 壓力面
PS PS
葉根
Hub
圖 3-2 重新建模後之葉片形狀
23
6000mm
3000mm 流
流 道
道 2658mm 出
入 2215mm 口
口 葉片300mm
軸心200mm
圖 3-3 模擬軸流風機系統示意圖
葉根
葉頂
θ θ1
圖 3-4 葉片角度
3-3 計算網格
網格品質的好壞對數值模擬的精確有決定性的影響,高品質的網格能確保在
計算求解時的收斂性,減少數值計算中的誤差累積,並有助於較確切地捕捉真實
24
的流場特性,以符合實際的物理現象。本研究將IGG所建好得PS、SS、Hub、Shroud
導入AutoGrid4,如圖3-5所示。建構軸流風機基本模型,在其導入AutoGrid5做網
格尺寸、網格數目、流線平滑度、網格匹配等設定,最後做3D網格計算,觀察它
的網格正交性(orthogonality)、長寬比(aspect ratio)、相鄰網格尺度的延展比
(expansion ratio)及網格的數量。
圖3-5 軸流風機子午面圖
正交性(orthogonality)
正交性(orthogonality)定義如圖3-6所示,網格正交性是指相鄰網格邊之間的垂
直程度,網格邊之間的夾角越接近90°其網格品質越好,但相對於葉輪機械中複雜
的流場現象以及葉片彎掠的幾何特性下要維持好的網格品質是有一定的困難,但
在產生網格時須保證所有網格內部的網格邊之夾角至少須大於5°以上,否則在進行
數值計算迭代時將可能造成某程度上的誤差。
ϖ ϖ ϖ ϖ
ϖ a1 + a 2 + a 3 + a 4
x=
4
ϖϖ
Orthogonality= ∠( x , N )
25
Block boundary face
ϖ ϖ
a1 N
ϖ
a4 ϖ
a2
ϖ
a3
圖3-6 網格正交性之示意圖[35]
長寬比(aspect ratio)
長寬比(aspect ratio)定義如圖3-7所示,在對葉輪機械內部流動現象進行數值模
擬時,為了捕捉黏性底層或邊界層之流動特性,則需要網格節點在該計算域內聚
集,因而該區域網格就變得相對細長,造成網格之長寬比非常大,在進行數值計
算迭代時也將可能造成某程度上的誤差。本研究利用AutoGrid5網格產生器模組
中,為了確保其數值計算上的求解精度,則要求長寬比必須小於5000以內。
a+b c+d
x= ,y=
2 2
max( x, y )
Aspect ratio=
min( x, y )
b
a
d
圖3-7 網格長寬比之示意圖[35]
26
延展比(expansion ratio)
延展比(expansion ratio)定義如圖3-8所示,其網格的膨脹比是用來衡量相鄰網
格之間的尺度變化,此延長比與方向性相關,相同地若此延長比若過大,則在進
行數值計算迭代時也將可能造成某程度上的誤差。本研究利用AutoGrid5網格產生
器模組中,為了確保其數值計算上的求解精度,則要求延展比必須小於10以內。
a1 + a 2 + a3 + a 4 b + b2 + b3 + b4
x= ,y= 1
4 4
max( x, y )
Expansion ratio(K)=
min( x, y )
K
b1
b2
b4
b3
a1
a4
a2
a3
圖3-8 網格延長比之示意圖[35]
3-4 邊界條件
在求解數值計算流場中,必須給定其定解條件才能保證流場狀態的唯一性,
而定解條件對計算精度、收斂速度和計算上的穩定性都有極大的影響,其邊界條
27
件的給定上必須考量風機在實際運轉與量測儀器的操作狀態,也必須符合真實的
物理現象,否則將影響其計算結果之真實性與數值模擬的可靠性。本研究量測儀
器採用AMCA210-07風洞測試中Fig15的量測方法,其量測與計算方法在第二章
AMCA介紹有詳細的敘述。
本研究採用NUMECA中FINE的計算設定如圖3-9所示,詳細設定如圖3-10所
示:
流體模式:不可壓縮流。
流動模式:Turbulent Navier-Stokes方程組及Spar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定義參考值:長度為風機半徑、速度為風機線速度、密度為空氣密度、溫度為大
氣溫度20℃,壓力為一大氣壓力101.3kPa,給定風機轉速。
邊界條件:風機進口給軸向進氣全壓(Vz方向),風機出口給靜壓。
數值方法設定:設定CFL Number(一般給定1-3,本研究給定2),多重網格層為3
階,可分為粗網格、粗細網格、細網格,並定義多重網格上的迭
代步數和收斂殘值(一般設定為 10 −3 )。
初始設定:選擇Constant Values,壓力100kPa,溫度300K。
收斂標準:整體計算殘值(global residual)設定為 10 −6 (即在最細一層級網格迭代計
算上,其總殘值須達 10 −6 )。
對於穩態計算求解,所有總體性能(效率、扭矩、推力等)都應當變為一恆定值,
且不再隨迭代步數而發生變化。另外,對於非穩態計算,所有的性能參數都應當
呈現近似週期性的變化。
圖3-9 Fine計算設定
28
流體模式
流動模式
轉速設定
邊界條件設定
數值方法設定
初始設定
計算變量
收歛標準設定
圖3-10 軟體邊界設定
29
3-5 格點測試
格點分佈及格點數在數值模擬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數值模擬之前
先必須做格點測試,將格點數及分佈做一最佳化的設定,避免過多的格點數而浪
費計算時間。本研究模擬與實際量測結果做比較,在模擬方面以 autogrid5 產生
318375、355599、393159 三組的格點數去做比較,並以四組不同風量做靜壓升的
百分比誤差,如表 3-1 所示。
表 3-1 格點測試
Ps Q=1483(CMM) Q=1397(CMM) Q=1288(CMM) Q=1187(CMM)
Grid Error of △Ps Error of △Ps Error of △Ps Error of △Ps
(%) (%) (%) (%)
318375 64.89% 2.18% 3.88% 5.51%
355599 27.33% 1.34% 2.45% 3.63%
393159 14.48% 0.55% 1.44% 0.95%
由表中三組的格點測試可以看出當流量不同時,所測試的結果產生差異。本
研究以四組不同風量所產生的靜壓升百分比誤差去做比較,研究發現當流量較大
時其百分比誤差較大,低流量時其百分比誤差較小,從表中可知網格數越密在低
流量時所模擬的結果與實驗數據比較較為準確,而在大流量時百分比誤差還是大
於 10%以上,從模擬結果中可知流量越大其百分比誤差也越大,所以風機設計上
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流量,其效率才能發揮到最好。另一方面網格數的多寡也會影
響到 CPU 的計算時間,從網格數來看 355599 其誤差百分比已經很低了,但在大
流量時誤差百分比還是很大,所以選擇 393159 網格數與實際量測狀況去做比較,
若是再加密網格數其誤差百分比也不會下降太多而只是浪費 CPU 的計算時間。
3-6 多重網格法
多重網格法是用來加速迭代收斂速度的方法,原本是應用於微分方程式加速
收斂之用,但近代應用於解Navier-Stokes 方程式相當成功,不論是可壓縮流場或
不可壓縮流場皆然,但以不可壓縮流場時最為顯著,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引用了此
方法計算。多重網格方法就是為了克服固定網格的缺點因而發展起來的迭代解
法,採用此方法時可先在較細的網格上進行迭代,然後再從較粗的網格上進行迭
代,以把短波誤差分量衰減。如此逐步使網格變的越來越粗,以把各種波長的誤
30
差基本都消去,到最後一層粗網格時,節點數已不多,可以採用直接法,如圖3-11
所示。然後在粗網格依序返回到各級細網格上進行計算,如此反覆數次,最後在
最細的網格上獲得其解。由此可見,採用多重網格方法時,由於各種頻率分量的
誤差可以得到比較平均的衰減,因而加快了迭代的速度,提高數值計算的效率,
它已經在數值計算領域獲得非常廣泛的應用,Numeca FINE/Turbo 中提供了性能
良好的FAS型多重網格功能,在本研究之數值計算中則應用此方法以提高收斂的速
度。
在產生網格時需要對各區塊(Block)網格中的i 、j 、k 三個方向上之網格數目
加以限制,使其能應用多重網格方法,其相對應方向上之網格數M 則必須滿足下
列之條件:
K
M = ∑2
L= N
L
+ 1, K ≥ L (3-1)
然而多重網格的層數並不是越多越好,當網格的層數超過4 層以上時,對計
算上的速度並無明顯增益,此時各層級之間數據的差值處理和數據傳遞會帶來一
定程度的誤差,而且在計算處理上將更使複雜,一般情況下,選擇3 層網格即可
獲得不錯的收斂效果。
考慮一系列的網格注釋指數為l =1,…, L,其中L為最細的網格標準,在最細的
網格上Navier-Stokes 可表示為:
∂U L
+ N L (U L ) = 0 (3-2)
∂t
其中, N L (U L ) 為Navier-Stokes 算子在最細網格標準L上的空間離散化,粗網
格L 上Navier-Stokes 方程可近似表示為:
31
∂U l
+ N l (U l ) = Fl (3-3)
∂t
式中, Fl 為強制函數(forcing function),其定義如下:
義如下:
I ll+1U l +1 =
∑Ω U l +1 l +1
(3-5)
∑Ω l +1
Iˆll+1 R l +1 = ∑ R l +1
式中, Ω 為控制體之體積,求和在包含粗網格的八個細網格上進行, R l +1 定義
為:
R l +1 = Fl +1 − N l +1 (U l +1 ) (3-6)
經過時間離散後,則變為:
SΔU l + N l (U l ( 0) ) = Fl (3-7)
U l ( 0 ) = I ll+1U l +1 (3-8)
其中 U l ( 0) 為l層網格的原始數值解,S 是時間推進法對應的光滑算子,U l 為經
過光滑後l層網格上的數值解。
通過求解線性方程(3-7)可得到l層網格上的數值解 U l ,並且通過式(3-8)將 U l
限定到l −1層網格上,最粗網格層上的解背光滑之後,多重網格循環從粗網格開始
直至細網格,第l層網格上的解可通過l −1層網格上的解予以更新:
其基本觀念為當物理量傳遞的速度,是沿著網格傳遞同時受限於網格密度及
CFL 之限制,故如果格點太密或CFL 太小,則傳遞速度減慢同時計算時間便須較
長,同樣的道理,如果格點疏鬆則有些細節結構會看不到,因此兩者相輔相成便
32
產生多重網格之觀念,由細網格先計算再將之分配於較粗之網格,計算之進一步
分配到更粗之網格,再計算然後往回分配到較密之格點再計算,再分配回細網格
再計算,如此算一週期,在週期中粗細格點分配順序有不同的算法,如 W 型週
期、 V 型週期等方式;而本研究採取 V 型週期方式來計算。此法在作分配時,
易在初始時產生收斂曲線的震盪然後快速下降,是不錯的方法;且在本研究中,
先使用較快速的疏鬆格點計算求解,將其所求得之數值帶入較密之格點計算法中
作為初始條件,來求得較精確的數據。
33
第四章 數值模擬結果
4-1 模擬與實際比對
本研究為廠商設計之軸流風機並使用 AMCA 風洞測試風機性能,藉由
NUMECA 數值模擬方式來計算及預測軸流風機的性能曲線和流場分佈,軸流風扇
和軸流風機一樣都是在最高效率點進行設計和計算,在實際應用中,由於環境壓
力溫度以及風扇的進口流量變化,其工作點經常發生變化,因此就有必要研究風
扇的變工況性能曲線。與普通的軸流風機不同的是小尺寸軸流風機軸向速度一般
都很小,所以壓升通常都是只靜壓升,所以圖 4-1 中是靜壓升和流量的曲線,其取
樣點為穩定工作區。
為了維持進、出口風箱質量平衡的效果,則需利用兩個風洞腔體的概念來模
擬風機相關性能之參數,以達到模擬的準確性。因實際的 AMCA 210 風洞設備在
測試風機性能時,其利用壓差求得流量的方法測試風機設備,因此本模擬案例將
遵循此方法來求得風機的相關性能參數,得到此設計型號風機的性能分佈之狀
況。模擬示意圖如圖 4-2 所示,此出口風箱尺寸參照遠東科大碩士論文[30]設計基
礎,將出口風箱半徑乘以 1.2 倍,風箱長度乘以 2 倍進行模擬,模擬結果如圖 4-3
所示,此曲線圖為實際量測值與模擬下的 P-Q 性能曲線圖,模擬下最小靜壓升還
有 75Pa 左右,其餘風量下所模擬的結果跟實際量測誤差不大。
不穩定工作區 穩定工作區
a
Q
圖 4-1 軸流風機性能曲線圖
34
6000mm
3000mm 流
流 道
道 2658mm 出
入 2215mm 口
口 葉片300mm
軸心200mm
圖 4-2 葉型整體流道幾何示意圖
600
Exp._Ps
Sim._Ps
400
Ps(Pa)
200
35
4-1-1 壓力場模擬
由壓力分佈圖,可以讓我們知道在假設的流場中,壓力對整體的影響。如圖
4-4~4-9 所示,從兩個風箱的壓力分佈上能看到在風量 1068CMM 以上時入口風箱
與出口風箱靜壓都相同,當風量降到 1068CMM 以下時入口風箱靜壓慢慢開始小
於出口風箱靜壓,此現象的壓力變化分佈當零流量時入口風箱靜壓會等於出口風
箱靜壓。
36
圖 4-5 流量 520CMM 壓力分佈圖
37
圖 4-7 流量 1068CMM 壓力分佈圖
38
圖 4-9 流量 1403CMM 壓力分佈圖
4-1-2 流量模擬
由於風扇設計基礎乃是立足於所能產生的流量及壓力的關係上,因而從出入
口的流量來預測或是量測出入口的流量,而繪製出風扇的性能曲線,所以風扇的
流量極為重要。從圖4-10~4-15為速度分佈中我們得知流量的增加會使整體的流場
受到急遽的變化,從流量160CMM為最小值,其入口和出口的整體流場相當不穩
定,當流量增加到1068CMM時其整個速度場分佈開始變的較穩定,入口處的壓力
也因為流量的變大,而產生壓力的變化。當流量增加到1403CMM時,整體的入口
流速和出口流速都分佈的相當穩定。
從圖 4-16~4-19 速度向量的分佈中,搭配圖 4-1 性能曲線的四點敘述流體在葉
片中的流動情況。在流量 1403CMM 時,流線呈均勻的平行線通過風機葉輪,當
流量減小到 1068CMM 時,在動葉頂部的進口端最先出現回流,進口端渦流的產
生導致流入葉輪的氣流擠向輪殼使軸向速度增加,當流量繼續減小到 813CMM
時,葉片進口端的渦流區繼續擴大擠向輪殼,此時葉片間流道內的氣流不再沿軸
線方向流動,而開始沿傾斜方向流動,葉根附近的軸向速度開始減少並出現回流,
當流量進一步減少到 160CMM 時,葉片進口渦流迅速擴大,葉片出口根部產生失
速導致回流區擴大。從圖中可看出流量在 1403CMM 時,葉輪出口端還是
會有一些小渦流,而這些小渦流就會影響軸流風機的整體效率和性能。
39
圖 4-10 流量 160CMM 速度分佈圖
40
圖 4-12 流量 813CMM 速度分佈圖
41
圖 4-14 流量 1308CMM 速度分佈圖
42
(a)
(b)
43
(c)
(d)
44
4-2 風機的相似定律[37][38]
4-2-1 相似理論
相似理論廣泛應用在許多學科領域中,在泵與風機的設計、研究、使用等方
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似理論在泵與風機中主要有以下的應用。
(1)在產品檢驗中,為了減少製造費用和試驗費用,對新設計的產品需將原型
泵與風機縮小為模型,進行模化試驗以驗證其性能是否達到要求。
(2)在產品系列設計中,可在已有效率高、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泵與風機中,
選一台合適的(比轉速接近的)作為模型,按相似關係對該型號泵與風機進行設計,
這種方法稱為相似設計或模化設計法,其優點是計算簡單、性能可靠。
(3)在運行中,當轉速葉輪幾何尺寸及流體密度發生改變時,依據相似關係進
行性能參數及性能曲線的相似變化。
4-2-2 轉速改變時性能參數的換算
泵與風機的性能參數是針對某一轉速而言的,當實際運行轉速與樣本給定轉
速不同時,性能參數也發生相應的變化。若以下標“0”代表樣本條件,則相似定律
式簡化為:
qv n
= (流量)
q v 0 n0
H n
= ( )2 (揚程)
H0 n0
p n
= ( )2 (壓力)
p0 n0
Psh n
= ( )3 (功率)
Psh 0 n0
使用廠商所給軸流風機的量測數據進行相似定律換算:
葉輪直徑 1m,入出口面積 0.7854m 2
動壓(Pv)+靜壓(Ps)=全壓(Pt)
Q1 1483CMM
Q1 = AV1 ⇒ V1 = = = 31.47 m
A 0.7854m 2 × 60 s
Q2 1397CMM
Q2 = AV2 ⇒ V2 = = = 29.65 m
A 0.7854m 2 × 60 s
Q3 1288CMM
Q3 = AV3 ⇒ V3 = = = 27.33 m
A 0.7854m 2 × 60 s
45
Q4 1187CMM
Q4 = AV4 ⇒ V4 = = = 25.19 m
A 0.7854m 2 × 60 s
1 1
Pv1 = ρV12 = × 1.205 × 31.47 2 = 596.69 Pa
2 2
1 1
Pv 2 = ρV22 = × 1.205 × 29.65 2 = 529.67 Pa
2 2
1 1
Pv 3 = ρV32 = × 1.205 × 27.33 2 = 450.02 Pa
2 2
1 1
Pv 4 = ρV42 = × 1.205 × 25.19 2 = 382.3Pa
2 2
n Q
(1) = 1780rpm → 890rpm
n 0 Q0
890 Q 890 × 1483
= 1 ⇒ Q1 = = 741.5CMM
1780 1483 1780
890 Q 890 × 1397
= 2 ⇒ Q2 = = 698.5CMM
1780 1397 1780
890 Q 890 × 1288
= 3 ⇒ Q3 = = 644CMM
1780 1288 1780
890 Q 890 × 1187
= 4 ⇒ Q4 = = 593.5CMM
1780 1187 1780
n 2 Pt
( ) = 1780rpm → 890rpm
n0 P0
890 2 Pt1 890 2
( ) = ⇒ Pt1 = 603.99 × ( ) = 151Pa
1780 603.99 1780
890 2 Pt 2 890 2
( ) = ⇒ Pt 2 = 703.07 × ( ) = 175.77 Pa
1780 703.07 1780
46
890 2 Pt 3 890 2
( ) = ⇒ Pt 3 = 811.72 × ( ) = 202.93Pa
1780 811.72 1780
890 2 P 890 2
( ) = t 4 ⇒ Pt 4 = 849.7 × ( ) = 212.43Pa
1780 849.7 1780
1 1
Pv1 = ρV12 = × 1.205 × 15.74 2 = 149.27 Pa
2 2
1 1
Pv 2 = ρV22 = × 1.205 × 14.82 2 = 132.33Pa
2 2
1 1
Pv 3 = ρV32 = × 1.205 × 13.67 2 = 112.59 Pa
2 2
1 1
Pv 4 = ρV42 = × 1.205 × 12.59 2 = 95.5Pa
2 2
n Q
(2) = 1780rpm → 1335rpm
n 0 Q0
1335 Q 1335 × 1483
= 1 ⇒ Q1 = = 1112.25CMM
1780 1483 1780
47
1335 Q 1335 × 1397
= 2 ⇒ Q2 = = 1047.75CMM
1780 1397 1780
1335 Q 1335 × 1288
= 3 ⇒ Q3 = = 966CMM
1780 1288 1780
1335 Q 1335 × 1187
= 4 ⇒ Q4 = = 890.25CMM
1780 1187 1780
n 2 Pt
( ) = 1780rpm → 1335rpm
n0 P0
1335 2 Pt1 1335 2
( ) = ⇒ Pt1 = 603.99 × ( ) = 339.74 Pa
1780 603.99 1780
1335 2 Pt 2 1335 2
( ) = ⇒ Pt 2 = 703.07 × ( ) = 395.48 Pa
1780 703.07 1780
1335 2 Pt 3 1335 2
( ) = ⇒ Pt 3 = 811.72 × ( ) = 456.59 Pa
1780 811.72 1780
1335 2 P 1335 2
( ) = t 4 ⇒ Pt 4 = 849.7 × ( ) = 477.96 Pa
1780 849.7 1780
1 1
Pv1 = ρV12 = × 1.205 × 23.6 2 = 335.57 Pa
2 2
1 1
Pv 2 = ρV22 = × 1.205 × 22.23 2 = 297.74 Pa
2 2
1 1
Pv 3 = ρV32 = × 1.205 × 20.5 2 = 253.2 Pa
2 2
48
1 1
Pv 4 = ρV42 = × 1.205 × 18.89 2 = 215Pa
2 2
4-2-3 模擬與實際量測比對
本研究以 AMCA 風洞 Fig.15 測試方法,進行相似定律轉速改變時性能參數的
換算,計算出在轉速 890rpm 和 1335rpm 下的風量與壓力,並以 fineturb 進行模擬
與計算出的數據做比較,根據相似定律當轉速下降時,壓力成平方正比下降、流
量成正比下降,如圖 4-20 與 4-21 所示為相似定律計算出的靜壓升與全壓升,將相
似定律所計算出數據帶入軟體之參數設定中並驗證其準確性,其結果如圖 4-22 與
圖 4-23 所示,最後將相似定律計算之數據與模擬結果做比較,如圖 4-24 與圖 4-25
所示,從圖中可看出此軟體所計算出結果與相似定律計算出的數據很相近,代表
此軟體準確性很高。
在許多文獻中都以相似定律在推導理論,而本研究中將相似定律應用在數值
模擬中,從模擬的結果驗證相似定律不僅能應用在推導公式上,其推導出的數據
在數值模擬上也是相當準確的。
49
500
Exp._Ps-1780rpm
Cal._Ps-1335rpm
400 Cal._Ps-890rpm
300
Ps(Pa)
200
100
Exp._Pt-1780rpm
800 Cal._Pt-1335rpm
Cal._Pt-890rpm
600
Pt(Pa)
400
200
50
500
Sim._Ps-1780rpm
Sim._Ps-1335rpm
400 Sim._Ps-890rpm
300
Ps(Pa)
200
100
1000
Sim._Pt-1780rpm
Sim._Pt-1335rpm
800 Sim._Pt-890rpm
600
Pt(Pa)
400
200
51
500
Exp._Ps-1780rpm
Cal._Ps-1335rpm
400 Cal._Ps-890rpm
Sim._Ps-1780rpm
Sim._Ps-1335rpm
Sim._Ps-890rpm
300
Ps(Pa)
200
100
Exp._Pt-1780rpm
800 Cal._Pt-1335rpm
Cal._Pt-890rpm
Sim._Pt-1780rpm
Sim._Pt-1335rpm
600
Sim._Pt-890rpm
Pt(Pa)
400
200
52
4-3 變更葉片角度之性能分析
4-3-1 葉片角度的設計
本研究中主要探討葉片設計對壓力與流量的影響,從許多文獻[2-4]中發現到
所探討的都是葉片的彎掠形狀和葉片的厚度,文獻中可知葉片的設計會影響風機
的壓力、流量和整體的性能效率,圖 4-26 為軸流風機的葉輪。本文將針對葉片的
葉根和葉頂角度進行研究,葉片設計中除廠商提供原始角度(Case1)外,另外再設
計六組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探討,如表 4-1 葉片角度的設計進行幾何形狀的葉片繪
製,如圖 4-27 所示,圖中 θ 為葉頂與原點之間夾角, θ 1 為葉根與原點之間夾角。
葉片的調整方法如表 4-2 所示。
表 4-1 葉片角度的設計
Case1 Case2 Case3 Case4
葉根與原點之間夾角 55 度 55 度 55 度 45 度
葉頂與原點之間夾角 35 度 25 度 45 度 35 度
葉根與葉頂的夾角 20 度 30 度 10 度 10 度
表 4-2 葉片角度的調整
Case1 原廠葉片角度
Case2 和 Case3 葉頂與原點之間夾角 θ ↑↓10 度
Case4 和 Case5 葉根與原點之間夾角 θ 1 ↑↓10 度
Case6 和 Case7 葉頂與原點之間夾角 θ 和葉根與原點之間夾角 θ 1 ↑↓10 度
53
圖 4-26 原廠葉輪示意圖
葉根
葉頂
θ θ1
圖 4-27 葉片根部/頂部安裝角示意圖
4-3-2 葉片角度的性能分析
藉由模擬軟體的前處理 IGG 設計出七組不同角度的葉片,進入 Fine 進行葉片
的數值模擬,以壓差求流量的方式進行葉片模擬,模擬結果如表 4-3 所示,並將其
繪製成 P-Q 曲線圖,從 Case1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69.651Pa,在靜壓升
54
上升到 568.68Pa 全壓效率最高,從 Case2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67.161Pa,
在靜壓升上升到 665.96Pa 全壓效率最高,從 Case3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72.852Pa,在靜壓升上升到 671.06Pa 全壓效率最高,從 Case4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
下靜壓升為 71.555Pa,在靜壓升上升到 769.68Pa 全壓效率最高,
從 Case5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71.95Pa,在靜壓升上升到 570.98Pa 全壓效
率最高,從 Case6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73.04Pa,在靜壓升上升到 571.88Pa
全壓效率最高,從 Case7 曲線圖中在大流量下靜壓升為 68.526Pa,在靜壓升上升
到 667.56Pa 全壓效率最高。從 Case1~Case7 中全壓效率的頂點跟圖 4-1 軸流風機
性能曲線圖的 c 點定義是一樣的,為不穩定工作區和穩定工作區的臨界點,而廠
商所取樣的數據是在 c 點以上的風量進行測試,此區域為穩定工作區,從曲線圖
中可知 Case4 的穩定工作區範圍較大。從模擬軸流風機文獻[16]中,在非穩定工作
區時,性能會隨風量減少而下降和回升的趨勢,從 Case1 和 Case3 曲線圖中就會出
現全壓效率在小風量時有回升的趨勢。
從七組葉片的不同角度模擬下,其數值模擬方法為壓差求流量,雖然在軸流
風機的理論分析中,會因風量減小而使曲線圖有下降的趨勢,但在 Case5 和 Case6
曲線中,Case5 壓升 670Pa 上升到 769Pa 和 Case6 壓升 571Pa 上升到 671Pa 時,其
整體流量和全壓效率的下降趨勢幅度很大,故在葉片設計上 Case5 和 Case6 整體的
風機性能是比較差的。從七組葉片角度設計上,Case7 的整體全壓效率最高,在風
量減小時,下降趨勢也比較平穩,在靜壓升 1065Pa 時全壓效率還有 30%以上,與
其它幾組葉片設計相較之下風機性能還要來的好。
最後將七組葉片角度設計歸納成三種型態下去做比較,為改變葉頂與原點之
間的夾角 θ 、改變葉根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1 和改變葉頂、葉根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 θ1 ,圖 4-35 為改變葉頂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與原廠葉片角度曲線圖之比較,
圖中 P-Q 性能曲線大致的趨勢都差不多,但在全壓效率上 Case2 的性能曲線圖明
顯比 Case1 和 Case3 要來的好,從此圖的比較之下,當葉頂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下
降 10 度,其整體風機性能會比原廠的葉片角度設計還好。圖 4-36 為改變葉根與原
點之間的夾角 θ 1 與原廠葉片角度曲線圖之比較,圖中 Case5 在風量減小時,整體
流量和全壓效率下降趨勢幅度太大,故性能曲線是最差的,但在全壓效率上 Case4
的性能曲線圖明顯比 Case1 和 Case5 要來的好,從此圖的比較之下,當葉根與原點
之間的夾角 θ 1 下降 10 度,其整體風機性能會比原廠的葉片角度設計還好。圖 4-37
為改變葉頂、葉根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θ 1 ,圖中 Case6 在風量減小時,整體流量
和全壓效率下降趨勢幅度太大,故性能曲線是最差的,但在全壓效率上 Case7 的
性能曲線圖明顯比 Case1 和 Case6 要來的好,從此圖的比較之下,當葉頂、葉根與
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θ 1 下降 10 度,其整體風機性能會比原廠的葉片角度設計還好。
55
從圖 4-35~4-37 中,發現只有將葉片角度降低才能得到較高的全壓效率。從圖中也
發現到 Case5 和 Case6 曲線中會出現流量和全壓效率大幅度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
是將葉片的葉根與原點之間的夾角 θ 1 提高所致。從葉片設計的模擬結果中,Case7
的葉片角度設計上是最好的。
表 4-3 模擬葉片角度靜壓升與全壓效率
Case1 Case2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Q(CMM) Ps(Pa) η t (%) Q(CMM) Ps(Pa) η t (%)
1380 69.651 14.6 1281.5 67.161 17.6
1331 169.56 20.7 1235 166.96 24.8
1279 269.45 26.3 1186.5 266.82 31.4
1220.5 369.05 31.3 1132.5 366.7 37.2
1146.5 468.92 35.3 1074 466.48 42.3
1028 568.68 37.1 1003 566.26 46.2
772.5 668.15 33.1 908 665.96 48.4
674 767.4 36.6 688.5 765.61 43.5
517.5 866.25 31.9 466.5 864.49 35.3
370.5 965.79 22.5 346.5 963.65 25.7
194 1065.7 11.7 169 1063.6 12.7
56
Case3 Case4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Q(CMM) Ps(Pa) η t (%) Q(CMM) Ps(Pa) η t (%)
1356.5 72.852 12.7 1332.5 71.555 16
1309 172.65 18.1 1284 171.44 22.5
1261.5 272.45 23.1 1233 271.19 28.4
1209.5 372.36 27.5 1175 370.99 33.6
1135.5 472.14 30.5 1108 470.74 37.9
973.5 571.75 30.4 1022.5 570.59 40.8
846.5 671.06 32.7 917.5 670.17 42.5
627 769.58 30.8 776.5 769.68 43.5
501 869.01 25.1 558.5 868.72 39.5
355.5 968.88 17.5 485.5 968.1 35.8
207 1069.1 10.4 417.5 1067.8 30.9
Case5 Case6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Q(CMM) Ps(Pa) η t (%) Q(CMM) Ps(Pa) η t (%)
1384.5 71.95 14.3 1308 73.04 12.1
1336 171.73 19.9 1256 172.82 17.1
1284 271.56 25.2 1201.5 272.72 21.9
1226.5 371.41 30.1 1146 372.3 26.4
1162.5 471.19 34.5 1100 472.07 30.3
1084 570.98 37.9 1059.5 571.88 31.9
939 670.49 37.5 509 671.45 18.1
337.5 769.96 16 334.5 769.63 13.4
181 868.22 9.4 165 869.57 7
17.5 967.85 0.6 0 970.06 0
57
Case7
流量 靜壓升 全壓效率
Q(CMM) Ps(Pa) η t (%)
1213.5 68.526 19.3
1167 168.44 27.4
1119 268.34 34.6
1068 368.11 40.7
1010 468 45.7
941.5 567.79 49.4
862 667.56 51.9
730.5 767.01 50.9
581.5 866.8 48.9
437.5 965.69 40.8
369 1065.3 34.7
1200 50
Sim._Ps_Case1
Sim._Eff_Case1
1000
40
800
Efficiency(%)
30
Ps(Pa)
600
20
400
10
200
0 0
58
1200 60
Sim._Ps_Case2
Sim._Eff_Case2
1000
800 40
Efficiency(%)
Ps(Pa)
600
400 20
200
0 0
1200 50
Sim._Ps_Case3
Sim._Eff_Case3
1000
40
800
Efficiency(%)
30
Ps(Pa)
600
20
400
10
200
0 0
59
1200 60
Sim._Ps_Case4
Sim._Eff_Case4
1000
800 40
Efficiency(%)
Ps(Pa)
600
400 20
200
0 0
1000 50
Sim._Ps_Case5
Sim._Eff_Case5
800 40
Efficiency(%)
600 30
Ps(Pa)
400 20
200 10
0 0
60
1000 50
Sim._Ps_Case6
Sim._Eff_Case6
800 40
Efficiency(%)
600 30
Ps(Pa)
400 20
200 10
0 0
1200
Sim._Ps_Case7
Sim._Eff_Case7 60
1000
800
Efficiency(%)
40
Ps(Pa)
600
400
20
200
0 0
61
1200 100
Sim._Ps_Case1
Sim._Ps_Case2
Sim._Ps_Case3 80
Sim._Eff_Case1
Sim._Eff_Case2
800
Sim._Eff_Case3
Efficiency(%)
60
Ps(Pa)
40
400
20
0 0
1200 100
Sim._Ps_Case1
Sim._Ps_Case4
Sim._Ps_Case5
80
Sim._Eff_Case1
Sim._Eff_Case4
800
Sim._Eff_Case5
Efficiency(%)
60
Ps(Pa)
40
400
20
0 0
62
1200 100
Sim._Ps_Case1
Sim._Ps_Case6
1000 Sim._Ps_Case7
80
Sim._Eff_Case1
Sim._Eff_Case6
800
Sim._Eff_Case7
Efficiency(%)
60
Ps(Pa)
600
40
400
20
200
0 0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本文研究隧道用軸流風機之葉形設計為前提,利用流機專業分析軟體
FINE/Turbo進行CFD 數值模擬分析,運用全多重網格技術與時間推進法進行計算
求解,並應用AMCA風洞實驗測試,分析影響風機性能的主要幾何參數與其變動
範圍,以提昇全壓效率作為評估風機整體效能。探討軸流風機的葉片在不同角度
下對風機性能的影響,並尋求葉形最佳化之控制參數,將此分析之結果與數據作
為葉輪機械設計與最佳化的參考依據。在經過一系列的CFD數值分析與實驗值驗
證之研究後發現,得到以下幾點的結論:
1. 廠商的實驗測試為AMCA風洞Fig.15測試方法,但為了維持進、出口風箱質量
平衡的效果,則需利用兩個風洞腔體的概念來模擬風機相關性能之參數,以達
到模擬的準確性。
2. 葉片設計發現,IGG的建構模型中,繪製壓力面與吸力面中葉片的前緣與後緣
的些微誤差都會影響到葉片角度,從而影響到整體的風機效率,所以在繪製葉
頂與葉根時,壓力面與吸力面要盡可能在前緣與後緣的中間,其葉片角度的準
確性會較高,整體的風機效率也會較接近實際的量測值。
3. 模擬葉片角度的性能分析中,發現葉根與原點之間的夾角、葉頂與原點之間的
夾角、葉根和葉頂與原點之間的夾角改變之後,將會影響風機整體的性能。本
研究之軸流風機中,將葉片角度下降會相對提高風機整體效能。
5-2 建議
本研究雖已完成軸流風機織全壓效率效能提升,仍有許多方面之研究未盡完
善,軸流風機之性能提昇研究中,仍有許多研究工作可待研究發展,列述淺見如
下,以供日後相關領域之研究人員參考:
1. 本研究並沒有考慮軸流風機在流場中溫度的變化,未來可將流場中溫度變
化加入進行探討,以增加數值模擬結果的準確性。
2. 本研究之數值模擬中主要代入之參數為壓差與流量設定,要是能研究以其
他參數做設定,如三維速度(切線速度、角速度、軸向速度)、葉片角度、溫度
等進行研究,可能會使模擬結果更加準確。
3. 本研究對於軸流風機失速區之流場特性並無深入研究探討,然而大部分風
64
機之操作狀況居多落在此區域,因此未來可進一步探討在失速區之流場變化。
65
參考文獻
[1] 李慶宜,1981,通風機,機械工業出版社。
[2] Dr. Ing. BRUNO ECK(1973), “FANS”, Pergamon Press, New York.
[3] William C., Osborne(1977),“FANS”, Pergamon Press, New York.
[4] A.B. Mckenzie(1997), “Axial Flow Fans and Compressors”,Public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5] M. E. Bechy and P.D. Clausen(1995), “Structural design of a composite wind
turbine blade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mputer & Structures, Vol. 63,
No.3, pp.639-646.
[6] Fukano, T., Takamatsu, Y. and Kodama, Y.(1986)“The effects of Tip Clearance
on the Noise of Low Pressure Axial and Mixed Flow Fan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Vol. 105, No. 2, pp. 291-308.
[7] 張裕慶,1997,軸流風扇之數值模擬,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8] Arnone, A., Liou, M. S. and Povinelli, Louis A.(1995)“Integration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using dual time stepping and multigrid method”,
AIAA-Journal. Vol. 33, No.6, pp. 985-990.
[9]陶文銼,2000,計算傳熱學的現代進展,科學出版社,北京。
[10]徐建中,1999,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的回顧與展望,西安交通大學學報,33(9):
1~4。
[11]B.Lakshminarayana,1991,An assessment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techniques i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urbomachinery - the 1990 freeman scholar
lecture.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ASME, v01.113.
[12]R.W.Douglass,J.O.Ramshaw.Perspective,1994: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ASME
,v01.116.
[13] A.Chernobrovkin, B.Lakshminarayana, 1999. Turbulence modeling and
computation of viSCOUS transitional flows for low pressure turbines.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ASME, v01.121.
[14]Mohamed Grad-el-Hak,Dennis M.Bushnell Separation Control,1991.
:Review,Journal of Fluid Engineering, ASME, V01.113,March.
[15]W.Saloshi,M.Masahiro,Y.Kazuhiko,T.Yoshinobu, 1999. Effects of spanwise
distribution of cascade characteristics on rotating stall-a three-dimensional linear
66
analysis. series B, JSME,42(3):145~148.
[16]胡亞非,1997,軸流風機性能無駝化研究的進展,湘潭礦業學院學報,12(3):
43~47。
[17]魏兵海,謝軍龍,吳克啟,2001,葉輪機械設計與影響性能及內流的若干重要
問題,工程熱物理學報,22(2):185~187。
[18]曹人靖,王超,周盛,2001,軸流通風機氣動穩定性研究,流體機械,29(4):
5~8,49。
[19]田彬,席德科,徐燕飛,2004,軸流通風機內部流場數值研究,風機技術,5:
10~13。
[20]H.P.Hodson ,1985,Measurement of wake-generated unsteadiness in the rotor
passages of axial flow turbines. J. Of fluids engineering, ASME, v01.107.
[21] M.G. Beiler, T.H. Carolus,1999,Comput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Flow in
Axial Flow Fans with Skewed Blades, Journal of Turbomachinery,vol.121,
pp:59-66.
[22] H.J. Myung, J.H. Baek,1999,Mean Velocity Characteristic Behind a
Forward-Swept Axial Flow Fan, 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B,42(3),
pp:476-488.
[23] M. Inoue, 1997, Controlled Endwall Flow Blading for Multistage Axial
Compressor Rotor, in: ASME paper.
[24] T.H. Carolus, M. Stremel,2002, Blade surface pressure fluctuations and acoustic
radiation from an axial fan rotor due to turbulent inflow, Acta ACustica
(Stuttgart), 88(4), pp:472-482.
[25]鍾基強,2003,工業通風設計概要,全華出版社。
[26]喬清華,2009,基於雙激盤理論的軸流風機徑向畸變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碩
士論文。
[27]糠滄洲,2002,軸流風扇流場模擬與性能評估,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28]劉富櫟,2007,軸流風扇內部三維粘性流場的數值研究,華北電力大學,碩士
論文。
[29]宋磊,2008,軸流風機實驗台設計及風機內部流動的數值研究,華北電力大學,
碩士論文。
[30]朱訓儀,2008,多級軸流風機高靜壓性能設計之田口實驗研究,遠東科技大學,
碩士論文。
[31] ASNI/AMCA Standard 210-99 (ANSI/ASHRAE51-1999),1999,Laboratory
Method of Testing Fans f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Rating, Air Movement and
67
Control Association, Inc.
[32] ASNI/AMCA Standard 210-07 (ANSI/ASHRAE51-07), 2007,Laboratory Method
of Testing Fans f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Rating, Air Movemen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nc.
[33] P.R. Spalart, S.R. Almaras, A One-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for Aerodynamic
Flow, AIAA Paper, 92-0439.
[34] FINETM/Turbo v8.7 (including EURANUS),2009,Flow Integrated Environment
User Manual, September.
[35] AutoGrid5TM v8 (including EURANUS),2009, Automated Grid Generator for
Turbomachinery User Manual, April.
[36]曾鵬樟,翁淩家,鍾書永,AMCA送風機性能標準測試與風機產品性能確效
驗證方法介紹,通風設備與工程,第三期。
[37]何川,郭立君,2008,泵與風機,中國電力出版社。
[38]安連鎖,呂玉坤,2008,泵與風機,中國電力出版社。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