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1
指數與對數:指數與指數函數
重點一:指數律 a m = a ⋅ a ⋅ a ⋅LL ⋅ a (a, b ∈ Z m, n ∈ N )
(1) a m ⋅ a n = 、 am ÷ an =
(2) a m ( ) n
= 、 (ab ) =
m
(3) a 0 = 、 05 = 、 0 0 ,0 −2 =
(4) a −1 = 、 a −n =
當 m, n 為整數時,指數律依然成立
( ) 3
例:計算 2 −3 + 2 −4 ⋅ 2 −2 + 2 −1 + 2 −2 ( ) ( )
5 2
根數的運算 (a, b > 0, m, n ∈ N )
(1) m a = mn a n (2) m n a = mn a
b nb
(3) n a ⋅ n b = n ab (4) n =
a na
有理指數 (a, b > 0 r , s ∈ Q )
1 m
an = n a an =
(1) a r ⋅ a s = a r + s (2) a r ÷ a s = a r − s
(3) a r ( ) s
= a rs (4) a r ⋅ b r = (a ⋅ b )
r
例:計算下列各式之值
(1) 64 =
(2) 3 23 64 =
3
108
(3) 6
=
4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2
例:計算 3 5 − 2 ⋅6 9+ 4 5 =
1
1 2 −
− 1 3
例:計算 729 3
+ 32 +
5
=
27
例:若 (11.2 ) = 10 3 (0.0112)b = 103 ,求 1 − 1 =
a
a b
1 1
−
例:設 x 為一正數,且 x 2 + x 2
= 5 ,求下列各式之值
(1) x1 + x −1 =
3 3
−
(2) x + x
2 2
=
1 1
−
(3) x + x
4 4
=
x, y, z ∈ Q ,則 (a x ) ( ) ⋅ (a )
y− z z−x z x− y
例:設 a > 0 ⋅ ay =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3
重點二:指數函數的圖形
y = 2x 1
x
y=
2
指數函數圖形 y = a x
(1) y = a x 的圖形必通過
(2)定義域 、對應域
(3)為 1-1 連續函數, x1 = x2 ⇔
a >1 (4)遞增函數, x1 > x2 ⇔
(5)若 x >0 則 ,若 x <0 則
(6)漸進線
(7) a 越大,圖形曲度
a =1 圖形為過 ,平行 的直線
(1) y = a x 的圖形必通過
(2)定義域 、對應域
(3)為 1-1 連續函數, x1 = x2 ⇔
0 < a < 1 (4)遞減函數, x1 > x2 ⇔
(5)若 x >0 則 ,若 x <0 則
(6)漸進線
(7) a 越大,圖形曲度
例:試比較 a, b, c, d 的大小關係
y = d x y = cx y = bx y = ax
6
22
(
例:比較 a = 5 , b = 2 ⋅ 2 3 )
−4
( ) 5
, c = 2 −2 的大小
2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4
0.25
1
例:比較 a = (0.5) , b = (0.25) ,c =
0.7 0.36
16
例: (0.1)
x 2 −3 x
> 0.0001 ,求 x 的範圍
例: 8 2− x > 4 x ,求 x 的範圍
2
重點三:指數方程式與不等式
y = a x ( x ∈ R, y > 0),可利用指數律換成相同的底數比較大小或把指數的整個未知數轉成一元二次或
一元一次方程式再求其解。
例: 27 x = 32 x −3 ,求 x
例: 5 2 x − 5 x +1 − 500 = 0 ,求 x
例:設 f ( x ) = 4 x − 2 x +1 − 1, − 1 ≤ x ≤ 1 ,求 f ( x ) 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5
( ) ( )
例: f ( x ) = 2 9 x + 9 − x − 16 3 x + 3− x + 7 (1)若 t = 3 x + 3− x ,求 t 的範圍(2)以 t 表示 f (x ) 的值
x∈R ,
(3)求 f (x ) 的最小值
( ) (
例:解方程式 2 4 x + 4 − x − 7 2 x + 2 − x + 10 = 0)
例: 32 x −1 − 84 ⋅ 3 x −3 + 1 ≤ 0 ,求 x 的範圍
例: a, b, c 皆為正數,且 2 a = 3b = 5c ,試比較 2a,3b.5c 的大小
例:設 α , β 為方程式 4 x − 5 ⋅ 2 x +1 + 8 = 0 的兩根,求 α + β = 2α − 2 β =
例: x, y, z ∈ R ,且 2 x = 3 y = 6 z 求 yz + zx − xy 之值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6
指數與對數:對數與對數函數
重點一:對數的意義與圖形
y = 2x ⇔ x = log 2 y ⇔ y = log 2 x
指數函數(同義) (座標轉換)對數函數
(1,2) ⇔
(2,4) ⇔
(0,1) (3,8) ⇔
對數函數:
真數
y = log a x
底數
x > 0 (真數為正),a > 0 a ≠1
指數函數的圖形 y = log a x
(1) y = log a x 的圖形必通過
(2)定義域 、對應域
(3)為 1-1 連續函數, x1 = x2 ⇔ (0,1)
(4)遞增函數, x1 > x2 ⇔
a >1
(5)若 x >1 則 ,若 x =1 則 ,若 0< x <
1則
(6)漸進線
(7) a 越大,圖形曲度
(1) y = log a x 的圖形必通過
(2)定義域 、對應域
(3)為 1-1 連續函數, x1 = x2 ⇔ (0,1)
(4)遞減函數, x1 > x2 ⇔
0 < a <1
(5)若 x >1 則 ,若 x =1 則 ,若 0< x <
1則
(6)漸進線
(7) a 越大,圖形曲度
例:求下列各式之值
(1) log 5 25 =
1
(2) log 3 =
9
(3) log 2 2 =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7
1 1
例:求 log 2 + log 3 =
2 3 3
例: log a −1 (5 − 2a ) 存在,求 a 的範圍
例: log 0.3 x 2 − 3x > log 0.3 4 ,求 x 的範圍
例:比較 a, b, c, d 的大小
y = log a x
y = log b x
(1,0)
y = log c x
y = log d x
重點二:對數的性質(對數律)
基本對數律
(1) 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
M
(2) log a = log a M − log a N
N
(3) log a M r = r log a M
log c b
(4) log a b = (換底公式)
log c a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8
推衍對數律
(5) a loga x = x , a log x b = blog x a
s
(6) log a r M s = log a M
r
(7) log a a = 1 , log a 1 = 0 , log a a r = r
(8) log a b × logb a = 1
例: log 8 2 + log 8 16 + log 8 32 =
1
例: log 3 3 − log 5 + log 6 2 + log 6 18 2 =
5
例: (log 3 15)(log 5 15) − log 3 5 − log 5 3 =
例:設 log10 2 = a log10 3 = b ,以 a, b 表示下列各式之值
(1) log10 1080 =
(2) log 5 72 =
重點三:對數方程式與對數不等式
y = log a x ( x > 0, a > 0, a ≠ 1 )
,可利用對數律換成相同的底數比較大小或把指數的整個未知數轉成一
元二次或一元一次方程式再求其解,須注意真數須大於 0,底數大於 0 不等於 1。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9
例: log 1 ( x − 1) = log 1 (2 x + 1)
2 4
例: log x −1 (3x − 5) = 2
( )
例: log 6 x + log 6 x 2 − 7 = 1
例: x log10 x = 10
( )( )
例: x log10 2 2 log10 x = 4
例: f ( x ) = 2(log 3 x ) − 5 log 3 x, ≤ x ≤ 27 ,求 f ( x ) 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2 1
3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10
例: 0 ≤ log 3 (log 3 x ) < 1 ,求 x 的範圍
例: 1 < x < a, A = (log a x ) B = log a x 2 C = log a (log a x ) ,比較 A, B, C 的大小
2
重點四:常用對數
y = log10 x = (常用對數)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log x = n + log a , x = a × 10n (科學記號) 1≦ a <10
首數 尾數 0≦尾數<1
(決定位數) (決定首位數)
例:求下列各式之值
(1) log 2 =
(2) log 20 =
(3) log 2000 =
(4) log 0.002 =
(5) log 542 =
(6) log 0.2587 =
例:求下列各式 x 所代表的數
(1) log x = 2.4771
(2) log x = −3 + 0.3010
(3) log x = −2.6090
數的定位: log x = n + r 0≦ r <1
(1)當 n 為不小於 0 的整數,則 x 的整數部分有 n + 1 位
(2)當 n 為小於 0 的整數,則 x 的小數點第 n 位出現不為 0 的數
吳安樂老師高中數學科進度講義第二冊重點整理 PAGE:11
例:求 3100 為幾位數, 2 −50 小數點後第幾位出現不為 0 的數
例:若 47100 為 168 位數,求 4717 為位數
n
5
例:求滿足 < 10 −5 ,的最小正整數
6
例:比較 1516 ,1615 的大小
例:求 2 26 + 316 為幾位數
例:設 A 為 700 與 800 之間的偶整數, B 為四位數,已知 A 的尾數為 B 的尾數的兩倍,求 A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