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历史溯源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7-18 14:50
标题: 建置沿革
文号:
时效:

建置沿革

发布时间:2024-07-18 14:50 来源:大同市地方志研究室
| | | |

夏大同区域的部落称熏鬻,商时称鬼方,西周称北戎。

春秋 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唐)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

战国 大同地区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及简子卒,毋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又载:“(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史记·匈奴传》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雁门郡(治所在今朔州市右玉县南),因雁门山而得名。代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因代国而得名。其地为雁门郡,东属代郡。当时城邑有:平邑(今许堡村)、新城(又名小平城,在今朔州西南)、延陵(今天镇新平)、平舒(今广灵平城)、武州塞(今左云古城)、平城(今大同城北御河西岸,以祈福思安而得名)。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远在公元前300年,成为赵国边陲要地。

秦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秦攻赵,次年破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派王贲攻代,虏代王嘉,赵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其时见于记载的城邑有: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

西汉 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所善无,辖14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埒、马邑、疆阴、平城,平城为东部都尉治。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所桑干,辖18县,在今大同境内者10县: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灵丘、且如、平邑、参合。

东汉 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大同地区为雁门、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阴馆,属县十四,今大同市境内有4县:繁峙、武州、崞、平城。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属县11,在今大同市境内有6县: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代郡治高柳。“建安中省云中、定襄五郡,立新兴郡于太原界,郡为一县隶之,而别置平城县于勾注陉南,往属焉。”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魏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无论属冀州新兴郡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

三国 大同地区为乌桓、鲜卑所据。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晋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西晋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 天兴元年(398)拓跋珪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郊甸范围: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平城由宫城、京城(都城)和郭城组成。北魏延和元年(432),改司州为万年尹。皇兴三年(469),在城西立平齐郡,旋废。北魏曾在平城南郊置鼓城县,属代郡,不久废。神䴥二年(429)太武帝时,于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内蒙古五原县北)、怀朔(内蒙古固阳县西南)、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武川、柔玄(内蒙古兴和县台基庙东北)、怀荒(河北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组成北部又一道军事防线。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北魏长城),东起上谷,西至河,广袤皆千里。北魏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平城一直是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平城时代又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管辖6郡14县:代郡治平城,领平城、太平(大同西15千米)、武周(旧高山村)、永固(大同北镇川堡)。孝昌二年(526),六镇之变,平城陷废。北魏末分东魏、西魏。

北齐 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千米。天保六年,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千米。天保七年,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

北周 天保八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北周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这是大同称云中之始)。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 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开皇五年,置代州总管府。

唐 初依隋实行州县制。唐武德四年(621),平刘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武德六年,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武德七年,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分天下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贞观十四年,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中和二年(882),改大同节度为雁门节度。中和四年,云州复隶河东道。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

五代 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同光二年(924),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

辽 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辽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宋 大同地区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宋宣和五年(1123),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8州,与云州合称“山后九州”。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后金失约,除武、应、朔、蔚诸州于宣和五年,一度归宋,旋为金人所取外,西京仅在雍熙三年(986),云州观察使杨业攻占云州3个月外,再未进入宋之版图。

金 辽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西京路辖2府、7节镇、8刺郡、39县,9镇。皇统元年(1141),以西京路隶属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金天德二年(1150),改置西京路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使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辖大同、云中、宣宁、怀安、天成、白登、怀仁7县。省奉义县为镇,入大同。

元 初大同仍称西京。元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二年(1265),省云中县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一领事是录事司,设在大同。属县有大同、白登、宣宁、平地、怀仁5县;八州为弘、浑源、应、朔、武、丰、东胜、云内。上都路管辖今大同和河北部分地区。顺宁府治所蔚州,领灵仙、飞狐、定安、灵丘、广灵。元改天城为天城县,隶属宣德府。后隶属兴和路。大德四年(1300),在西京黄花岭立屯田。大德六年,立万户府。

明 洪武二年(1369),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明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7县。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明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置大同都卫治白羊城。洪武八年,改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五年,徙治大同。初领卫二十六,管辖范围:东至北京居庸关,西起黄河转弯处偏关,北临丰州滩,南抵雁门关,东西延绵千余千米,南北亦有数百千米。其范围之大,实属九边之首。后领卫十四,有大同前卫、后卫、左卫、阳和、天成、威远、平鲁、云川、玉林、镇鲁、高山、宣德、东胜。洪武二十九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永乐六年(1408),置巡抚都御史。永乐七年,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辖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大同分4道,辖9路,驻军最多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明王朝为防御蒙古、女真无休止侵扰,采用“高筑墙、广积粮”政策,各府、州、县城修筑得十分坚固,全部砖砌。尤以大同城“为肩背之地,镇守攸重”。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东西长1.8千米,南北长1.82千米,周长7.24千米,面积3.28平方千米。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

清 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十三年(1656),裁宣大总督,置山西总督,驻大同。康熙四年(1665),裁总督,并入雁门道。雍正四年(1726),于右玉林卫置朔平府,并废除明代卫所,改天镇卫为天镇县,阳高卫为阳高县,左云川卫为左云县,右玉林卫为右玉县,平虏卫为平鲁县。大同府治所大同县,辖浑源、应州,大同、怀仁、山阴、阳高、天镇、广灵、灵丘二州七县和丰镇厅。清末,大同县辖580村,城东194村,城南177村,城西91村,城北118村。朔平府治所右玉县,辖右玉、左云、平鲁、朔州、马邑。

民国民国元年(1912),大同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县辖5个行政区,9街585村。

抗日战争时期,大同地区行政区划为三种。日伪行政区划:1937年9月13日,日本关东军侵占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隶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统辖雁北13县;1939年9月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大同县划为2街、22个联合村。国民党行政区划:1937年9月至1939年12月为山西省第一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第一行政区治所五台,属县十七,在大同地区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怀仁、大同、阳高、天镇9县。第二行政区治所岢岚,属县十三,在大同地区有朔县、平鲁、左云、右玉4县。1945年8月,大同被国民党阎锡山政府所统治,恢复原县建制,仍属山西省,辖5个区,86个治村。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各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第十区辖大同、怀仁、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7县;第十一区辖右玉、山阴、应县、左云、平鲁、偏关6县。行政督察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山西省政府大同行政公署”,大同县辖4区、30街、70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城防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到1948年雁北13县政府流亡大同,大同城内集中国民党行政组织机关22个、党务机关7个、特务机关11个。

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区划:东雁北为1937年年底属晋东北十八县政治主任公署,1938年6月改为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2月成立第二专员公署,属县有灵丘、繁峙、广灵、浑源、应山县。归晋察冀北岳区管辖。西雁北(大同以西)为1937年冬属晋西北根据地,1940年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1941年8月属晋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归晋绥边区管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改东雁北二专署为第五专署,属县有灵丘、繁峙、浑源、应县、代县、山阴、大同、阳高、怀仁。1946年5月,第五专署改为冀晋区第一专署,1949年2月,撤销晋绥边区,西雁北划为晋西北区,设置晋西北行政公署雁北分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