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身著1942年4月後款式的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階級襟章的親衛隊中央行政本部負責人戈特洛布·贝格尔

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德語:Obergruppenführer发音:[ˈoːbɐˌɡʁʊpm̩fyːʁɐ][1]納粹德國準軍事組織親衛隊」中的一個階級,於1932年由同為納粹黨準軍事組織的衝鋒隊首創,並於翌年被親衛隊正式採用。1942年4月以前,本階級是親衛隊中除全國領袖外的最高階級[2];其下位階級為親衛隊集團領袖[3]。1942年4月間,親衛隊在本階級與全國領袖之間新設了「親衛隊最高集團領袖」這一階級。

創建與歷史

[编辑]

「上級集團領袖」階級於1932年由當時的衝鋒隊領導人恩斯特·羅姆創建,藉以提供可供羅姆與衝鋒隊將領調遣的資深納粹突擊步兵英语Stormtrooper官員獎勵[1]。在其原始的設計概念中,本階級僅能授予衝鋒隊最高指揮部(Oberste SA-Führung)成員與特定衝鋒隊集團(SA-Gruppen)的資深指揮官。早期獲晉升至此階級者包括恩斯特·羅姆本人、其繼任者维克托·卢策、羅姆的副官埃德蒙·海内斯英语Edmund Heines、衝鋒隊官員弗里茨·冯·克劳塞尔德语Fritz von Kraußer慕尼黑警察長德语Polizeipräsident奥古斯特·施奈德胡贝尔德语August Schneidhuber等。

至1933年春季以前,「衝鋒隊上級集團領袖」均是衝鋒隊中的最高階級;但羅姆稍後創建了「衝鋒隊參謀長英语Stabschef」這一高於上級集團領袖的最高階級,並相應地將自己晉升至此職位T[4]

1933年夏季,海因里希·希姆萊獲得納粹黨領導人阿道夫·希特勒拔擢至此階級,意圖在使希姆萊能與衝鋒隊資深指揮官們平起平坐[5]。雖然希姆萊常自稱為「親衛隊全國領袖」,但至1934年夏季以前該階級均只是親衛隊領導人的一個頭銜,而非一個正式的階級[6]。希姆萊晉升不久後,希特勒又進一步晉升了國家物資管理局總監弗朗茨·克萨韦尔·施瓦茨英语Franz Xaver Schwarz,同時將希姆萊的升級時間回溯至1933年1月1日,以確保後者在親衛隊中擁有絕對的領導地位[7]。1933年9月,希特勒為避免組織內部出現權力鬥爭,遂將負責管理柏林地區親衛隊成員的庫爾特·達呂格晉升至此階級。達呂格的晉升是了避免親衛隊分裂為兩個組織,分別為由達呂格領導的北部德國親衛隊勢力與由希姆萊領導的巴伐利亞地區親衛隊勢力。不過,親衛隊的內部鬥爭很快便因為對衝鋒隊的共同厭惡而逐漸消弭。

1934年間共有四人晉升至此階級,分別為杜塞道夫警察長德语Polizeipräsident弗里茨·魏策尔英语Fritz Weitzel、帝國糧食部長里夏德·瓦尔特·达雷、納粹黨官員瓦尔特·布赫英语Walter Buch與納粹黨副領導人魯道夫·赫斯。1934年7月長刀之夜事件發生後,希特勒的友人約瑟夫·迪特里希亦獲升級,晉升時間回溯至1933年7月,使其成為繼希姆萊與施瓦茨後第三資深的親衛隊官員。於1941年升任上級集團領袖的保羅·豪塞爾於1944年再度晉升為親衛隊最高集團領袖

納粹黨高級官員烏多·馮·沃伊爾施英语Udo von Woyrsch弗里德里希-威廉·克吕格尔於1935年雙雙晉升至此階級;瓦爾德克和皮爾蒙特親王約西亞斯、納粹黨官員馬克斯·阿曼親衛隊與警察領袖英语SS and police leader卡尔·冯·埃贝斯泰因英语Karl von Eberstein與元首個人事務辦公廳主任菲力普·鮑赫勒等人則於隔年獲得晉升。1936年有許多人獲得晉升,其中包括稍後成為東部戰線親衛隊與警察領袖英语SS and police leader弗里德里希·耶克尔恩。戰爭爆發前的最後一次晉升為1937年的弗次瓦夫親衛隊與警察領袖英语SS and police leader恩斯特-海因里希·施毛泽英语Ernst-Heinrich Schmauser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獲授此階級者共有17人。

晉升歷史

[编辑]
晉升至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者,按年份排序
年份 人數 姓名
1933 3 海因里希·希姆萊弗朗茨·克萨韦尔·施瓦茨英语Franz Xaver Schwarz庫爾特·達呂格
1934 5 弗里茨·魏策尔英语Fritz Weitzel里夏德·瓦尔特·达雷瓦尔特·布赫英语Walter Buch魯道夫·赫斯約瑟夫·迪特里希
1935 2 烏多·馮·沃伊爾施英语Udo von Woyrsch弗里德里希-威廉·克吕格尔
1936 8 瓦爾德克和皮爾蒙特親王約西亞斯馬克斯·阿曼卡尔·冯·埃贝斯泰因英语Karl von Eberstein菲利普·布勒沃尔夫-海因里希·冯·赫尔多夫弗里德里希·耶克尔恩维尔纳·洛伦茨英语Werner Lorenz奧古斯特·海斯迈尔英语August Heissmeyer
1937 1 恩斯特-海因里希·施毛泽英语Ernst-Heinrich Schmauser
1938 0 無人晉升
1939 0 無人晉升
1940 3 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馬丁·鮑曼漢斯·拉默斯
1941 8 奧托·迪特里希萊茵哈德·海德里希汉斯-阿道夫·普吕茨曼英语Hans-Adolf Prützmann埃里希·馮·德姆·巴赫-策萊夫斯基威廉·雷迪斯保羅·豪塞爾威廉·赖因哈德英语Wilhelm Reinhard (SS officer)阿尔贝特·福斯特
1942 20 卡尔·考夫曼弗里德里希·希尔德布兰特英语Friedrich Hildebrandt卡尔·菲勒迪特里希·克拉格斯英语Dietrich Klagges保罗·克尔纳威廉·穆尔英语Wilhelm Murr弗里茨·紹克爾里夏德·希尔德布兰特英语Richard Hildebrandt威廉·科佩特奥多尔·贝克尔曼英语Theodor Berkelmann威廉·开普勒英语Wilhelm Keppler卡爾·沃爾夫约瑟夫·比克尔阿图尔·格赖泽尔英语Arthur Greiser特奥多尔·艾克埃米尔·马楚保罗·沙弗英语Paul Scharfe奥斯瓦尔德·波爾瓦尔特·施密特德语Walter Schmitt (SS-Mitglied)赫伯特·巴克英语Herbert Backe
1943 23 西格弗里德·陶贝特德语Siegfried Taubert (SS-Mitglied)約阿希姆·阿爾布雷希特·埃格林英语Joachim Albrecht Eggeling恩斯特·威廉·博勒英语Ernst Wilhelm Bohle康斯坦丁·馮·諾伊拉特尤利乌斯·绍布金特·潘克英语Günther Pancke恩斯特·卡爾滕布倫納康拉德·亨萊因恩斯特·薩克斯德语Ernst Sachs (General)卡尔·赫尔曼·弗兰克奥古斯特·艾格鲁贝尔弗里德里希·赖纳胡戈·尤里英语Hugo Jury魯道夫·奎爾納英语Rudolf Querner弗里德里希·阿尔佩斯英语Friedrich Alpers戈特洛布·贝格尔奧托·霍夫曼漢斯·阿爾賓·勞特英语Hanns Albin Rauter汉斯·于特纳阿图尔·弗莱普斯费利克斯·施泰纳阿尔弗雷德·温嫩贝格卡尔·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英语Karl Pfeffer-Wildenbruch
1944 32 哈特曼·勞特巴赫爾英语Hartmann Lauterbacher卡爾·漢克乌尔里希·格赖费尔特英语Ulrich Greifelt威廉·施图卡特英语Wilhelm Stuckart奥托·温克尔曼德语Otto Winkelmann (SS-Mitglied)赫爾曼·赫夫勒英语Hermann Höfle (SS general)恩斯特-罗伯特·格拉维茨莱奥纳尔多·孔蒂英语Leonardo Conti弗朗茨·布赖特豪普特英语Franz Breithaupt维尔纳·贝斯特英语Werner Best马克西米利安·冯·赫夫英语Maximilian von Herff格奥尔格·开普勒瓦尔特·克吕格尔卡尔·马里亚·德梅尔胡贝尔英语Karl Maria Demelhuber库尔特·克诺布劳赫英语Kurt Knoblauch库尔特·冯·戈特贝格奥斯卡·施韦克德语Oskar Schwerk海因里希·冯·毛尔德语Heinrich von Maur卡爾·瓦爾英语Karl Wahl弗里茨·韦希特勒英语Fritz Wächtler于尔根·冯·坎普茨德语Jürgen von Kamptz埃尔温·勒泽纳本诺·马丁英语Benno Martin古斯塔夫·阿道夫·谢尔保罗·韦格纳英语Paul Wegener (Gauleiter)卡尔·古滕贝格尔德语Karl Gutenberger卡尔·奥贝格威廉·畢特利希马蒂亚斯·克莱因海斯特坎普奥古斯特·弗兰克英语August Frank弗里茨·施莱斯曼德语Fritz Schleßmann赫伯特·奧托·吉爾
1945 1 漢斯·卡姆勒

標記

[编辑]
下位階級
親衛隊集團領袖
Gruppenführer
親衛隊階級英语Ranks and insignia of the Schutzstaffel
親衛隊上級集團領袖
Obergruppenführer
上位階級
親衛隊最高集團領袖
SS-Oberst-Gruppenführer

參見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McNab (II) 2009,第15頁.
  2. ^ Commandant of Auschwitz: The Autobiography of Rudolf Hoess.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3. ^ McNab 2009,第29, 30頁.
  4. ^ McNab (II) 2009,第15, 16頁.
  5. ^ McNab 2009,第29頁.
  6. ^ Kershaw 2008,第316頁.
  7. ^ Biondi 2000,第7頁.

圖書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