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八嘎」: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標籤移除或更換文件 清空章節
回退118.169.190.213 (讨论)做出的 4 次编辑,到由JuneAugust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標籤復原
第1行: 第1行:
{{Otheruses|马鹿|subject=日本的罵人話|other=动物}}
日本發音 : バカ
{{Japanese|japanese=馬鹿|kana=ばか|romaji=baka}}
[[File:Protesters with Blue Sky White Sun flag.JPG|thumb|250px|2005年,反對台灣獨立的示威者在華盛頓街頭高舉下方寫有“馬鹿野郎”的[[李登輝]]照片]]

'''八嘎'''<ref name=ren/>({{lang|ja|馬鹿}}<ref name=ren/>,[[日語假名|假名]]:{{lang|ja|ばか}},罗马字:baka),意为笨蛋<ref name=ren>1952.09 任明编《北方土语辞典 初编》第七页 </ref>,是一句[[日語]]罵人話。[[日本汉字|日語漢字]]亦可寫成“'''马鹿'''”、“'''莫迦'''”、“'''馬稼'''”、“'''破家'''”等,有時亦會以[[片假名]]「{{lang|ja|'''バカ'''}}」表示。而[[男性]]的說法又有{{lang|ja|'''馬鹿野郎'''}}(意思:笨蛋混帳)([[日語假名|假名]]:{{lang|ja|'''ばかやろう'''}}、{{lang|ja|'''バカヤロー'''}}),[[漢語]]通常音譯作“'''八格牙路'''”<ref>{{cite web | ur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21/c87423-25880355.html | title=翟俊杰谈抗日电影:不赞成把日本鬼子“八格牙路化” | publisher=人民网 | accessdate=2014-12-08}}</ref>、“'''八格牙鲁'''”,粵語發音為“'''八加廿六'''”(8+26)。

==文字==
在现代[[日語書寫系統]]中,侮辱性词汇 ''baka'' “傻子;笨蛋”是[[片假名]]バカ,[[平假名]]ばか,或[[借字 (日語)|借字]]馬鹿,即[[日本汉字]]的音译;早先的''日本汉字''得到的词汇包括莫迦、母嫁、馬嫁或破家。<ref name="kokugo">{{cite encyclopedia |year=2007 |title =ばか 【馬鹿・莫迦・破家】 |encyclopedia=日本国語大辞典 [Shogakukan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publisher=Shogakukan |location=Tokyo}}</ref>

===历史===
[[file:馬鹿.svg|thumb|100px|「-{馬鹿}-」的日本汉字。]]
第一次使用书写的 ''baka'' 为[[南北朝时代 (日本)|日本南北朝时代]] (1336–1392),即“南北诸侯”对立征战的年代。

最早的例子中,《[[太平記|太平记]]》史诗在1342年记录了用“馬鹿者”作为侮辱。<ref>{{cite book|last=Varley|first=Paul|title=Warriors of Japan: As Portrayed in the War Tales|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TBkqqPMgUuwC|accessdate=19 April 2013|year=1994|publisher=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isbn=978-0-8248-1601-8|page=210}}</ref>[[足利氏]]司令土岐頼遠拒绝崇敬退休的[[光嚴天皇]] (r.&nbsp;1313-1364), “土岐頼遠可能是喝醉了,大声地所谴责什么笨蛋(''馬鹿者'')鲁莽地让他下马。”根据卡尔的说法:“新村发现最先的版本(十四世纪)的《太平记》将 ''baka'' 写为バカ。”<ref>{{Cite book|author=Shinmura Izuru 新村出 |year=1971 |chapter=馬鹿考 [Baka ko] |title=新村出全集 [Shinmura Izuru zenshū] |pages=100–104 |publisher=Chikuma}}</ref>

在[[文明_(後土御門天皇)|文明]]时代(1469–1487)版本的《節用集》词典中,将 ''baka'' 注释为馬鹿,或写成母嫁、馬嫁或破家,意思是[[wikt:狼藉|狼藉]]。

许多经典日本文字都使用 ''baka''。例如,[[甲陽軍鑑]](c. 1616)将 ''baka'' 写为馬嫁。[[井原西鶴]]的《好色一代男》(1682),即[[浮世草子]]名篇,也将 ''baka'' 写为馬鹿。

在現在的日本[[互联网用语|網路用語]]中,甚至也有「驫麤(分別為「馬」與「鹿」的[[疊字]])」的延伸用法。

===词源===
[[Image:Mumashika.jpg|thumb|250px|《百鬼夜行絵巻》1832年的馬鹿画像]]
虽然''baka''的来源不明,但日本学者根据各种[[语源学]]和民间语源发现最常见的两种来自中国[[文言文]]和[[梵语]][[外来语]]。
第一,最古老的提议是 ''baka'' 是源於[[中國歷史]]「[[wikt:指鹿为马|指鹿为马]]」的[[成語]]典故。 这一词源首先出现在《運歩色葉集》,其中''baka'' 馬鹿指代“指鹿曰馬”。《[[史记]]》中记载:

{{quote|[[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秦二世|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ref>《史记·[[秦始皇]]本纪》</ref>}}

而赵高也證實皇帝昏庸癡蠢,終於也把胡亥[[謀殺]]了。馬與鹿截然不同,卻愚昧到無法辨認,故以「馬鹿」稱笨蛋。<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blog/2007-03/15/content_5850516.htm| title=日本国骂"八嘎牙路"源自中国的"指鹿为马"| publisher=新华网| accessdate=2014-12-0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18122631/http://news.xinhuanet.com/blog/2007-03/15/content_5850516.htm| archivedate=2015-05-18}}</ref>

日本习语中第一出现的是11世纪小说《[[源氏物语]]》。

{{quote|……暴怒:“失宠之人难以果腹。现在他住在豪宅裡说我们的坏话。不难想象卑躬屈膝的家伙们都跟他说鹿是匹马。<ref>{{Cite book|author=Murasaki Shikibu|others=Translated by Edward G. Seidensticker|year=1976|title=[[The Tale of Genji]]|publisher=Knopf|page=268}}</ref>}}

第二,梵文稱“[[癡 (佛教)|癡]]”为{{lang|sa|मोह}}({{lang|sa|{{IAST|moha}}}}),日本僧侶寫為「{{lang|ja|馬鹿}}」、「{{lang|ja|莫加}}」、「{{lang|ja|破家}}」等,用以指責不肖弟子,此為學界主流之說。

==用途==
[[File:Japanese_Ohka_rocket_plane.jpg|thumb|250px|被美国水兵戏称为“马鹿弹”的[[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
此語詞由於[[日本人]]使用的情形相當普遍,根據使用者、被使用者(或對象)、所使用的場合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變化。需要注意的是,“马鹿”或“马鹿野郎”未必是真要痛骂他人时才使用,有时也用在揶揄或撒娇的场合。<ref>{{cite web | url=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8345-20140310.html | title=米西,米西和八格牙路 | publisher=日经中文网 | accessdate=2014-12-08}}</ref>一般来说,在关东地区用在揶揄(或“取笑”)程度的情形较多,但在关西地区则是真要痛骂他人时才使用;与“马鹿”相反,另一句日语中常见的骂人话“{{link-ja|阿呆 (日语)|阿呆|阿呆}}”({{lang|ja|アホ}})在日本关西地区多为调侃之意,而在关东地区则带有侮辱性。由此可看出地域性的差异。<ref>{{cite book | title=全国アホ・バカ分布考―はるかなる言葉の旅路 | publisher=新潮社 | author=松本修 | year=1996 | isbn=9784101441214}}</ref>

此外,二战期间日本[[特別攻擊隊|神风特攻队]]使用的[[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亦被美国水兵称为“马鹿弹”(Baka bombs,或曰“笨弹”),<ref>{{Harvnb|Francillon|1971|p=118.}}</ref><ref>{{Cite book|last=Evans |first=Toshie M. |year=1997|title=A Dictionary of Japanese Loanwords |publisher=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pages=11–12}}</ref>这一说法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945年5月7日的《[[新闻周刊]]》中。<ref>{{Cite journal|title=Among the New Words|author=Russell, I. Willis|journal=American Speech|issue=3|year=1947|volume=22|page=113–114}}</ref>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於 2019年6月17日 (一) 11:12 的修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馬鹿
假名ばか
平文式羅馬字baka
2005年,反對台灣獨立的示威者在華盛頓街頭高舉下方寫有「馬鹿野郎」的李登輝照片

八嘎[1]馬鹿[1]假名ばか,羅馬字:baka),意為笨蛋[1],是一句日語罵人話。日語漢字亦可寫成「馬鹿」、「莫迦」、「馬稼」、「破家」等,有時亦會以片假名バカ」表示。而男性的說法又有馬鹿野郎(意思:笨蛋混帳)(假名ばかやろうバカヤロー),漢語通常音譯作「八格牙路[2]、「八格牙魯」,粵語發音為「八加廿六」(8+26)。

文字

在現代日語書寫系統中,侮辱性詞彙 baka 「傻子;笨蛋」是片假名バカ,平假名ばか,或借字馬鹿,即日本漢字的音譯;早先的日本漢字得到的詞彙包括莫迦、母嫁、馬嫁或破家。[3]

歷史

「馬鹿」的日本漢字。

第一次使用書寫的 baka日本南北朝時代 (1336–1392),即「南北諸侯」對立征戰的年代。

最早的例子中,《太平記》史詩在1342年記錄了用「馬鹿者」作為侮辱。[4]足利氏司令土岐頼遠拒絕崇敬退休的光嚴天皇 (r. 1313-1364), 「土岐頼遠可能是喝醉了,大聲地所譴責什麼笨蛋(馬鹿者)魯莽地讓他下馬。」根據卡爾的說法:「新村發現最先的版本(十四世紀)的《太平記》將 baka 寫為バカ。」[5]

文明時代(1469–1487)版本的《節用集》詞典中,將 baka 註釋為馬鹿,或寫成母嫁、馬嫁或破家,意思是狼藉

許多經典日本文字都使用 baka。例如,甲陽軍鑑(c. 1616)將 baka 寫為馬嫁。井原西鶴的《好色一代男》(1682),即浮世草子名篇,也將 baka 寫為馬鹿。

在現在的日本網絡用語中,甚至也有「驫麤(分別為「馬」與「鹿」的疊字)」的延伸用法。

詞源

《百鬼夜行絵巻》1832年的馬鹿畫像

雖然baka的來源不明,但日本學者根據各種語源學和民間語源發現最常見的兩種來自中國文言文梵語外來語

第一,最古老的提議是 baka 是源於中國歷史指鹿為馬」的成語典故。 這一詞源首先出現在《運歩色葉集》,其中baka 馬鹿指代「指鹿曰馬」。《史記》中記載: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6]

而趙高也證實皇帝昏庸癡蠢,終於也把胡亥謀殺了。馬與鹿截然不同,卻愚昧到無法辨認,故以「馬鹿」稱笨蛋。[7]

日本習語中第一出現的是11世紀小說《源氏物語》。

……暴怒:「失寵之人難以果腹。現在他住在豪宅裏說我們的壞話。不難想像卑躬屈膝的傢伙們都跟他說鹿是匹馬。[8]

第二,梵文稱「」為मोहmoha),日本僧侶寫為「馬鹿」、「莫加」、「破家」等,用以指責不肖弟子,此為學界主流之說。

用途

被美國水兵戲稱為「馬鹿彈」的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

此語詞由於日本人使用的情形相當普遍,根據使用者、被使用者(或對象)、所使用的場合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變化。需要注意的是,「馬鹿」或「馬鹿野郎」未必是真要痛罵他人時才使用,有時也用在揶揄或撒嬌的場合。[9]一般來說,在關東地區用在揶揄(或「取笑」)程度的情形較多,但在關西地區則是真要痛罵他人時才使用;與「馬鹿」相反,另一句日語中常見的罵人話「阿呆日語阿呆」(アホ)在日本關西地區多為調侃之意,而在關東地區則帶有侮辱性。由此可看出地域性的差異。[10]

此外,二戰期間日本神風特攻隊使用的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亦被美國水兵稱為「馬鹿彈」(Baka bombs,或曰「笨彈」),[11][12]這一說法的最早記載出現在1945年5月7日的《新聞周刊》中。[1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952.09 任明編《北方土語辭典 初編》第七頁
  2. ^ 翟俊杰谈抗日电影:不赞成把日本鬼子“八格牙路化”. 人民網. [2014-12-08]. 
  3. ^ ばか 【馬鹿・莫迦・破家】. 日本国語大辞典 [Shogakukan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Tokyo: Shogakukan. 2007. 
  4. ^ Varley, Paul. Warriors of Japan: As Portrayed in the War Tal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210 [19 April 2013]. ISBN 978-0-8248-1601-8. 
  5. ^ Shinmura Izuru 新村出. 馬鹿考 [Baka ko]. 新村出全集 [Shinmura Izuru zenshū]. Chikuma. 1971: 100–104. 
  6. ^ 《史記·秦始皇本紀》
  7. ^ 日本国骂"八嘎牙路"源自中国的"指鹿为马". 新華網.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8. ^ Murasaki Shikibu. The Tale of Genji. Translated by Edward G. Seidensticker. Knopf. 1976: 268. 
  9. ^ 米西,米西和八格牙路. 日經中文網. [2014-12-08]. 
  10. ^ 松本修. 全国アホ・バカ分布考―はるかなる言葉の旅路. 新潮社. 1996. ISBN 9784101441214. 
  11. ^ Francillon 1971,第118.頁
  12. ^ Evans, Toshie M. A Dictionary of Japanese Loanword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11–12. 
  13. ^ Russell, I. Willis. Among the New Words. American Speech. 1947, 22 (3): 113–114.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