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Yyw12留言 | 贡献
top:​ 標點符號
Yyw12留言 | 贡献
top:​ 標點符號
第141行:
1920年,1月31日-2月2日,立春七日[[萊園]]紅梅正開,「[[櫟社|櫟社」]]開觀梅會,來會者:升三、卿淇、滄玉、少舲、沁園、大智、南強、壺隱、太岳、望洋、豁軒、肖峰、子昭、子材、鶴亭及主人[[林獻堂|灌園]]等16人;擊缽吟詩題為「空氣枕」,次「折梅」、次「火山」,次分詠格詩鐘「寫真」、「馬」;2月1日紀念撮影。
 
1920年,9月27日,「櫟社」會於臺中大智之瑾園,社友出席者:升三、卿淇、蓮溪、守拙、枕山、壺隱、少舲、灌園、太岳、豁軒、南強、肖峰、子昭、大智、鶴亭等15人,鶴亭報告自1月至8月之收支決算後,即商議辛酉(1921)二十周年祝賀及紀念事,議決右開四項:1.辛酉秋季開成立二十周年祝賀會。2.選刊社員詩集。3.發行社員紀念章。4.立紀念碑於霧峰之萊園。事務分擔亦議定:林子瑾負責辦理紀念章及紀年碑文書字。<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大通書局|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15-17}}</ref>
 
1921年,6月18日-20日,櫟社會於臺中大智之瑾園,出席者社友13人,即基六、升三、笏山、少舲、沁園、子材、大智、南強、太岳、灌園、豁軒、望洋、子昭等;來賓為王石鵬、王竹修、王達德、黃爾璿、蔡梓舟諸氏。詩題有「啖荔枝」、「瑾園聽雨」等。先是,各交宿題之「田橫」詠史詩,選取後,乃擊缽。越二十日,散會。
第150行:
櫟社者,吾叔癡仙之所倡也。叔之言曰:『吾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其有樂從吾遊者,志吾幟!』同時,賴丈紹堯及予聞其言而贊之;既而,傅君鶴亭、陳君滄玉、陳君槐庭、呂君厚庵、蔡君啟運、從兄仲衡聞其風而贊之,始定社章、立題名錄,為春秋佳日之會。
自是和者寖眾,丙午(清光緒三十二年)莊君太岳、張君子材、陳君豁軒、鄭君濟若、王君學潛、黃君旭東、鄭君汝南、蔡君惠如、丁未(三十三年)林君望洋、魏君品三、張君升三、袁君炳修、陳君基六、己酉(清宣統元年)連君雅堂、庚戌(二年)從叔灌園、呂君蘊白、辛亥(三年)林君少英入社。是歲三月,集全島詞人大會于瑞軒。再會于萊園,時梁任公、湯明水兩先生亡命海外,適然戾止;觴詠之歡,有逾永和。然而耆舊風流,抑亦盛極不可複繼矣!逾月,蔡君啟運徂謝;乙卯、丁巳(中華民國四-六年)之間,癡叔、賴丈亦相繼下世。當一線未絕之秋,奪我老成;此非特吾社之憂,蓋亦吾土斯文所同戚也!己未(八年)蔡君子昭、施君嘯峰、林君竹山、丁君式周、庚申(九年)林君耀亭、張君笏山入社;辛酉(十年)仲秋,複開大會於萊園。溯自壬寅結社,至是二十年矣。經營肇造於癡仙、規模大具於鶴亭,提攜羽翼,則又灌園之力為多。計前後大會者三次、小集者數十次;登社友錄者若干人、存者若干人,其中道退社者不列焉。
世變以來,山澤臞儒計無複之,遂相率而遊乎酒人、逃於蓮社;有一倡者,眾輒和之。迄於今,島之中社之有聞者以十數。嗚呼!是亦風雅之林,民俗盛衰之所系也;可不慎歟!
辛酉秋(孔子降生二千四百七十二年),林資修撰文、林少英書石。<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大通書局|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21-22}}</ref>
 
1924年3,3月22日午後4時,櫟社舉二十周年紀念銀瓶贈呈式於霧峰灌園府第之應接室,社友至者有:基六、升三、蓮溪、作敬、沁園、鐵生、蘊白、豁軒、壺隱、南強、灌園、望洋、子昭、太岳、少舲、笏山、鸛亭等17人。席定,由沁園代表社友贈銀瓶於鶴亭,而鄭重敘禮;式畢同至萊園為贈瓶紀念撮影。式畢,以《櫟社第一集》梓成,計300冊,決定社員每人配付5冊,已故社友之遺族及全臺各詩社、各圖書館各贈與1冊。<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大通書局|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23}}</ref>
櫟社第一集梓成,計300冊,決定社員每人配付5冊,已故社友之遺族及全臺各詩社、各圖書館各贈與1冊。<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大通書局|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23}}</ref>
 
櫟社第一集所梓者:無悶、悔之、南強、啟運、厚庵、鶴亭、枕山、沁園、壺隱、太岳、子材、豁軒、濟若、卿淇、旭東、少舲、鐵生、望洋、升三、炳修、基六、雅堂、灌園、蘊白、大智、子昭、肖峰、蓮溪、作敬、守拙、笏山、雲從等32人之詩,計617首。<ref>{{Cite book|title=櫟社第一集|publisher=博文社印刷|year=1924|location=臺中州|editor-last=林|editor-first=幼春}}</ref>
 
=== 櫟社第一集 目錄 ===
第181行 ⟶ 第180行:
操戈同室盡仇讎,借箸頻聞起代籌。勢弱但知秦客貴,言庬更雜楚人咻。馬肝諱死甘心日,牛鼎分羹染指秋。我 本周嫠空恤緯,南冠無地哭神州。
 
1926年6,6月15日傅錫祺自客歲遊歷青島、北京、天津等處歸來,櫟社爰假灌園府第開小集兼洗塵會。是日,社友至者有:灌園、南強、作敬、少舲、沁園、豁軒、基六、鐵生、蓮溪、太岳、升三、蘊白、笏山、子材、守拙、子昭、鶴亭等17人;客有台南謝星樓、台中王石鵬、吳子瑜等3人。詩題為「洗塵宴」七律(「真」韻)、「歸船」七絕(「微」韻)。翌日午刻,林階堂招宴,並在其右廂小亭為紀念照像。林獻堂推薦王石鵬、吳子瑜2人入社,諸社友均贊成。<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大通書局|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25-26}}</ref>
 
1930年4,4月2日,「櫟社於霧峰萊園開總會,先議收支決算,次議[[連雅堂]],不將其3月2日發表之阿片論文為之除名,而用16回未出席,認其退社;[[林獻堂]]提議林子瑾誘拐同姓女子亦當除名,討論後無記名投票,以八年未出席于總會決定認作退社。<ref>{{Cite book|title=櫟社沿革志略|last=傅|first=錫祺|publisher=臺灣大通|year=1987|location=臺北市|pages=33-34}}</ref>
 
== 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 ==
<ref>臺灣日日新報</ref>
 
1918年9,9月20日,櫟、鼇聯合會會于鼇峰[[蔡惠如]]之伯仲樓,[[蔡惠如]]深慨漢文將絕於本島,倡議設法維持,臺灣文社之設立,即胚胎於此會。
 
1919年10,10傅錫祺、[[林獻堂]]、[[蔡惠如]]、林子瑾、[[林幼春]]、鄭汝南、林載釗、陳滄玉、陳聯玉、陳基六、陳懷澄、莊伊若等12名創社理事共同發表〈臺灣文社設立之旨趣〉 ,決意將臺灣文社打造成立足[[臺中]]、引領全臺的文藝團體,大力維持和發展漢學的文藝園地。
 
1918年12,12月12日,傅錫祺(總務)、[[林獻堂]](財務)、[[蔡惠如]](外務)、林子瑾(內務)、[[林幼春]](文務)、鄭汝南(編簒)、林載釗(編簒補助)、陳滄玉(財務補助)、陳聯玉(文務補助)、陳基六(文務補助)、陳懷澄(內務補助)、莊伊若(外務補助)等12名創社理事訂文社規則12條。
 
1918年12,12月15日以前,[[林熊徵]]、林子瑾、[[林烈堂]]、鄭拱辰、[[林獻堂]]、林階堂等人交社費五十元以上為名譽社員。
 
1919年1,1月1日,「臺灣文社發行《臺灣文藝叢誌》第一號,定價四十錢,封面由林少英題字,發行所位於臺中廳臺中花園町五丁目五六(即林子瑾瑾園)
 
1919年6,6月14日於[[臺中]]大智之瑾園(今臺中市東區大智路104號),),由傅錫祺、[[林獻堂]]、[[蔡惠如]]、林子瑾、[[林幼春]]、鄭汝南、林載釗、陳滄玉、陳聯玉、陳基六、陳懷澄、莊伊若等12名創社理事召開臺灣文社理事會。
 
1919年10,10月19日,「臺灣文社假臺中街之臺中座召開正式成立大會,出席會員北至[[基隆|基隆、]]南至[[阿猴]],大會推舉林子瑾為理事代表陳述文社的成立過程、資金來源、叢誌設置概況及主要供稿者名單,林子瑾並在隨後的演講中列舉漢學不可廢的四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