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ewbot留言 | 贡献
去除重複的轉換規則: 去除與公共轉換組重複的轉換規則 (1): 存在於轉換組 Movie: zh-cn:时时刻刻;zh-hk:此時·此刻;zh-sg:此时·此刻;zh-tw:時時刻刻 (本次機械人作業已完成4166.4%)
 
(未显示9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noteTA
| G1 = Show
|T = zh-hans:时时刻刻; zh-hk:此時·此刻; zh-tw:時時刻刻;
|G1 G2 = ShowMovie
|3 2 = zh:弗吉尼亚·吴尔夫; zh-cn:弗吉尼亚·伍尔夫; zh-tw:維吉尼亞·吳爾芙; zh-hk:維珍尼亞·吳爾夫;
|G2 = Movie
|1 3 = zh-hans:时时刻刻吴尔夫; zh-hkcn:此時·此刻伍尔夫; zh-tw:時時刻刻吳爾芙; zh-hk:吳爾夫;
|2 4 = zh:弗吉尼亚·吴尔夫; zh-cn:弗吉尼亚迈克尔·伍尔夫坎宁安; zh-tw:維吉尼亞麥可·伍爾芙康寧漢; zh-hk:維珍尼亞米高·吳爾夫根寧咸;
|3 = zh:吴尔夫; zh-cn:伍尔夫; zh-tw:伍爾芙; zh-hk:吳爾夫;
|4 = zh-cn:迈克尔·坎宁安; zh-tw:麥可·康寧漢; zh-hk:米高·根寧咸;
}}
{{Infobox_Film
| name= 時時刻刻
| original_name = {{lang|en|''The Hours''}}
| image= The Hours poster.jpg
| caption =
| director = [[斯蒂芬·达尔德里]]
| writer = '''原著''':[[麥可·康寧漢]]<br />'''劇本''':{{link-en|戴维·黑尔|David Hare (playwright)}}
| based_on = {{based on|《{{le|時時刻刻 (小說)|The Hours (novel)|時時刻刻}}》|[[麥可·康寧漢]]}}
| starring=[[妮可·基嫚]]<br>[[茱莉安·摩爾]]<br>[[梅麗·史翠普]]<br>[[艾德·哈里斯]]<br>[[克萊兒·丹妮絲]]
| distributor=[[派拉蒙電影公司]]
第20行 ⟶ 第19行:
| runtime= 114分钟
| language=英语
| country= {{美國}}
| budget= 25,000,000美元
| gross = $108,846,072
第26行 ⟶ 第25行:
| cn_name = 时时刻刻
| tw_name = 時時刻刻
| sg_name = 此時·此刻
| hk_name = 此時·此刻<ref>[http://www.tela.gov.hk/cgi-bin/tela/film_search.cgi?title=%E6%AD%A4%E6%99%82%E2%80%A7%E6%AD%A4%E5%88%BB&director=&search_in_days=&page=&language=big5&Submit.x=26&Submit.y=18&Submit=Search 香港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電影搜尋]{{Dead link}}</ref>
|}}
{{作品名稱|name=''The Hours''|hk=此時·此刻|sg=hk|tw=時時刻刻|equiv-cn=tw}}是[[斯蒂芬·达尔德里]]导演、{{link-en|戴维·黑尔|David Hare (playwright)}}编剧的2002年美国[[劇情片]],根据[[麥可·康寧漢]]的{{le|時時刻刻 (小說)|The Hours (novel)|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小说《[[达洛维夫人]]》对三名不同时代女子人生的影响。[[妮可·基嫚]]扮演1923年创作小说的作者[[弗吉尼亚·吴尔夫]],[[茱莉安·摩爾]]饰演20世纪50年代颇有自杀倾向的家庭主妇,[[梅麗·史翠普]]饰演现代女子,为[[艾德·哈里斯]]诠释的诗人朋友理查德承办聚会。<ref name="Anderson">{{cite news | url = https://www.newspapers.com/clip/39943482/a-woolf-in-plain-clothing/ | title = A Woolf in plain clothing | last = Anderson | first = Jeffrey M. | date = 2002-12-26 | work = 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 page = 21 | accessdate = 2021-05-16 | via = Newspapers.com | archive-date = 2021-05-16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6154651/https://www.newspapers.com/clip/39943482/a-woolf-in-plain-clothing/ | dead-url = no }}{{free access}}</ref>
 
影片2002年12月25日首映<ref name="Anderson"/>,27日开始[[有限上映|限量发行]],2003年1月14日在北美[[全國上映|全面上映]]<ref>{{cite news | url = https://www.newspapers.com/clip/39944511/streep-continued-from-page-f-7/ | title = Everyone's fave | last = Longsdorf | first = Amy | date = 2002-12-04 | work = The Record | page = 49 | accessdate = 2021-05-16 | via = Newspapers.com | archive-date = 2021-05-16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6213417/https://www.newspapers.com/clip/39944511/streep-continued-from-page-f-7/ | dead-url = no }}{{free access}}</ref>,以2500万美元估计预算取得1.08亿美元全球票房<ref>{{cite web | url = https://www.boxofficemojo.com/release/rl1901626881/weekend/ | title = The Hours | publisher = [[Box Office Mojo]] | accessdate = 2021-05-16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0073003/https://www.boxofficemojo.com/release/rl1901626881/weekend/ | archive-date = 2021-01-10 | dead-url = no }}</ref>。
 
== 剧情概括 ==
除了開場一幕描述[[維吉尼亞·吳爾芙]]於1941年投{{link-en|歐賽河|River Ouse, Sussex}}自盡的場景,整部電影交錯敘述三個年代的同一天,並描述三位女性的生命歷程,分別是1923年的維吉尼亞·吳爾芙、1951年的蘿拉·布朗、2001年的克勞麗莎·沃恩。
 
[[弗吉尼亚·吴尔夫]]([[妮可·基嫚]]扮演)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伦敦的郊区。她在与精神上病魔所带来的折磨相抗争的同时,她也在写着她的小说《达洛维夫人》。
 
20年后,家住洛杉矶、为人妻母的劳拉·布朗([[茱莉安·摩爾]]扮演)开始阅读《达洛维夫人》。她深深感到这本书带给她的启迪,并对自己所选择的生活产生了质疑。劳拉准备选择[[自杀]],但是最后她犹豫了:她决定选择生存,但是生存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是2000年代的克拉丽莎·沃恩([[梅麗·史翠普]]扮演),一位现代达洛维夫人的翻版。克拉丽莎的前男友理查德·布朗([[艾德·哈里斯]]飾,布朗正好是劳拉抛弃的儿子),他因[[爱滋病]]而面临死亡。沃恩却在为他筹划最后的聚会。理查德在宴会開始前,當著沃恩的面前跳楼身亡,他的母亲劳拉的到来,给了沃恩新的启示。
 
三位女人的故事相互交融,前后呼应,充满了巧合。在故事的最後,鏡頭帶回[[維吉尼亞·吳爾芙]]獨自於{{link-en|歐賽河|River Ouse, Sussex}}自盡前的時刻,還有她留給丈夫的獨白,要丈夫銘記著他們共處的歲月與時時刻刻
 
== 演員陣容 ==
;1923年
{|class="wikitable"
第51行:
| [[妮可·基嫚|妮可‧基嫚]]|| [[弗吉尼亚·吴尔夫]]|| 英國女作家,長年受[[憂鬱症]]所苦,劇裡以弗吉尼亚和自身精神疾病共處的歷練和其個人理念,交述描寫和帶出時代男性處境。其著作《[[達洛維夫人]]》作為貫穿劇情的關鍵讀物,出現在蘿拉·布朗的生活和對克勞麗莎·沃恩的處境隱喻。最終因無法承受疾病影響而投水自盡。
|-
| [[史蒂芬·迪蘭]] || {{link-en|[[伦纳德·尔夫|Leonard Woolf}}]]|| 公務員兼政治理論家,弗吉尼亚的丈夫,支持妻子寫作的理想。因為擔憂弗吉尼亚的精神問題選擇搬遷至鄉村地區。最初獲知弗吉尼亚希望遷回[[倫敦]]的意願時持反對意見,後來尊重其選擇。
|-
| [[米蘭達·李察遜]] || {{link-en|凡[[瓦妮莎·贝尔|Vanessa Bell}}]] || 弗吉尼亚的姊姊,劇裡登場期間帶著兒女探視弗吉尼亚。
|-
| {{link-en|琳西·馬紹爾|Lyndsey Marshal}} || 洛蒂·荷普<br>Lottie Hope ||
第64行:
!演員||角色||簡介
|-
| [[茱爾巴立莉安·]] || 蘿拉·布朗<br>Laura Brown || 理察·「理奇」·布朗的母親,和丈夫過著看似和諧實則待有隔閡的生活。因為查覺己身性向和現實困境,加著閱讀《[[達洛維夫人]]》後對自己的處境作出反思,試圖自盡求解脫但因為恐懼而未遂,最終產下理察的妹妹後為擺脫自身困境離家出走,擔任圖書館的職員。
|-
| [[约翰·C·赖利|-{zh-tw:約翰·C·萊利;zh-cn:约翰·C·赖利;zh-hk:約翰·C·韋利;}-]] || 丹·布朗<br>Dan Brown || 蘿拉·布朗的丈夫,在年輕時期邂逅並和蘿拉結婚,將蘿拉帶進了自己的生活。故事裡1951年的劇情,主要環繞在蘿拉為丹·布朗籌辦生日慶祝會的期間為發展。故事尾聲透露蘿拉離家後,丹·布朗和及後出生的女兒已於多年前去世。
|-
| {{link-en|傑克·羅威洛|Jack Rovello}} || 理奇·布朗<br>Richie Brown || 蘿拉·布朗的兒子,個性敏感纖細,因為曾被當時試圖前往汽車旅館尋短的蘿拉交給他人臨時托付一天,警覺母親的異狀而留下精神創傷。
第120行:
{{史蒂芬·戴爾卓}}
{{金球獎最佳劇情片 2001–2020}}
{{弗吉尼亚·伍尔夫}}
 
{{DEFAULTSORT:Hours, The}}
[[Category:2002年美國電影作品]]
第132行:
[[Category:1950年代背景電影]]
[[Category:派拉蒙影業電影]]
[[Category:美國非直線敘事電影]]
[[Category: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獲獎電影]]
[[Category:金球獎最佳劇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