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唱片: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Xiplus留言 | 贡献
取消59.124.113.239对话)的编辑;更改回42.200.112.107的最后一个版本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6个用户的4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TANoteTA
|G1=IT
|G2=Communication
|1T=zh-cn:毫米激光唱片; zh-hanshk:毫米鐳射唱片; zh-hanttw:毫米雷射唱片; zh-twsg:公釐激光唱片;
|21=zh-hanscn:唱片; zh-hanthk:鐳射唱片;zh-tw:雷射唱片;zh-sg:激唱片;
|32=zh-cn:数字激光; zh-hk:數碼鐳射; zh-tw:數位雷射;zh-sg:激光;
|43=zh-hanscn:视频数字; zh-hanthk:視訊數碼;zh-tw:數位;
|54=zh-hans:频; zh-hant:音訊視像;
|5=zh-hans:音频;zh-hant:音訊;
|6=zh-hans:光盘;zh-hant:光碟;
|7=zh:毫米;zh-hans:毫米;zh-hant:毫米;zh-tw:公釐;
}}
{{Redirect|CD}}
{{Otheruses|subject=一種用以儲存數字資料的[[光盘]]}}
{{Infobox media
| name = 雷射唱片<br>Compact Disc
| logo = [[File:Compact Disc wordmark.svg|150px]]
| image = [[File:OD Compact disc.svg|200px]]
| caption =
| type = [[光]]
| encoding =
| capacity = 700[[Megabyte|MB]](80分鐘音频)
| read = 780[[纳米|nm]][[波长]][[激光]]1200kbps (1x)1200kbps(1x)
| write = 1200 kbps (1x)kbps(1x)
| standard =
| owner = [[飛利浦|Philips]]、[[索尼|Sony]]
| use = 音频及数据存储
| extended from =
第27行 ⟶ 第30行:
[[File:Interference-colors.jpg|thumbnail|right|260px|標準(120毫米)CD]]
[[File:Small cdisk ubt.jpeg|thumbnail|right|260px|80 毫米的CD]]
'''-{zh-hans:激光唱片;zh-hant:雷射唱片}-''',又稱'''-{zh-hans:雷射唱片;zh-hant:激光唱片}-'''({{lang-en|'''C'''ompactCompact '''D'''iscDisc|lit=微缩光盘<ref>{{Cite journal |author=馒头粉丝 |year=2023 |title=游戏发展史上,曾走过的一段弯路 |journal=[[大众软件|电脑游戏新干线]] |publisher=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issue=12 |page=60 |quote=CD光盘全称Compact Disc,就是微缩光盘的意思,……}}</ref>}},縮寫:'''CD'''),是一種用以儲存數位資料的[[光学盘片|-{zh-hans:光学盘片; zh-hant:光學碟片;}-]],原被開發用作儲存[[數位音訊]]。CD在1982年面世,至今仍然是商業錄音的標準[[儲存裝置]]。
 
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大多是屬於-{zh-hans:[[模拟信号]]; zh-hk:[[模擬訊號]]; zh-tw:[[類比訊號]]}-,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密紋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CD發明之前就沒有數位音響
 
== 歷史 ==
CD光碟機起始於1974年,由[[荷蘭]]的[[飛利浦|飛利浦公司]]與[[日本]]的[[索尼|Sony]]合作所發表的[[音樂光碟]](Audio CD),亦稱為[[CDDA數位音樂光碟|CD-DA]](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從此之後,因其它儲存媒體市場的發展而連續推出一系列的光碟規格與產品。
 
CD原本僅是為了家電、唱片市場所設計,並沒有想到CD將來可以用於[[電腦]]的用途。當時電腦的資料儲存還在5.25吋的[[磁片]]階段,包括3.5吋的磁碟亦尚未被發明。
 
CD技術其後被用作儲存資料,稱為[[CD-ROM]]546。可錄式光碟隨後面世,包括只可錄寫一次的[[可錄光碟|CD-R]]及可重複錄寫的[[可重複錄寫光碟|CD-RW]],直至2007年為止,成為[[个人电脑|個人電腦]]業界最為廣泛採用的儲存媒體之一。CD及其衍生格式取得極大的成功,2004年,全球Audio CD、CD-ROM、CD-R、CD-RW等的合計總銷量達到300億張。
 
自CD出現在音響市場之後,30公分直徑的模擬制式[[密紋唱片|LP唱片]]就開始慢慢隱退。以後所有有關CD的同類產品,包括[[DVD]]與[[藍光光碟]],均是由此衍生的。
 
== 物理分析 ==
第51行 ⟶ 第54行:
* 讀寫速度:1X = 150 KiB/s = 153,600 Bytes/s
* 容量:700MB
[[File:Print vs. bytes.jpg|thumbnail|300px|一张CD可存放700MB,相当于数百万字的书籍700MB]]
 
最初,[[飛利浦]]和[[索尼]]打算製造一種播放時間為60分鐘,直徑為100毫米(索尼)或115毫米(飛利浦)的數碼光碟,但時為索尼副社長的[[大賀典雄]]堅持「不能讓[[歌劇]]在幕中中斷,並且需得納入[[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若不是使用者能接受的媒體那就沒意義了。」<ref>[{{Cite web |url=http://www.sony.co.jp/SonyInfo/CorporateInfo/History/SonyHistory/2-08.html |title=Sony Japan |{{!}} Sony History 第8章 「レコードに代わるものはこれだ」] |access-date=2010-10-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20113637/http://www.sony.co.jp/SonyInfo/CorporateInfo/History/SonyHistory/2-08.html |archive-date=2008-12-20 |dead-url=yes }}</ref> 由於已知當時貝多芬九號中最長演奏為[[福特萬格勒]]1951年拜魯特音樂節的九號是市面上貝多芬九號中的74分鐘錄音版本<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129201342/http://www.research.philips.com/newscenter/dossier/optrec/beethoven.html Optical Recording: Beethoven's Ninth Symphony of greater importance than technology (cache)], Philips</ref>,最終雷射唱片定為能容納74分42秒音樂的120毫米光碟。
 
=== 音频CD ===
音频CD(Audio-CD)包括一條或以上的[[立體聲]]音軌(Track),以16[[位元|bit]] [[脉冲编号调变|PCM]]編碼,[[採樣率]]為44.1[[kHz]]。標準CD的直徑為120毫米或80毫米,120毫米CD可儲存約80分鐘的音频。80毫米的鐳射唱片,有時被用作發行單曲鐳射唱片(CD singles),則可儲存約20分鐘的聲音資料。
 
音樂CD采用“交叉交错的[[里德-所罗门码]]({{link-en|CIRC|Cross-interleaved_Reed–Solomon_coding}})”与“[[八比十四調變]](EFM编码)”保证所刻内容的质量。<ref>{{cite web|title=CD光盘的编码与纠错|url=http://www.soomal.com/doc/10100000331.htm|date=2005.-01.-18|author=赵效民|accessdate=2018-06-23|archive-date=2018-06-2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23113344/http://www.soomal.com/doc/10100000331.htm|dead-url=no}}</ref>
 
== 保養 ==
無論日常使用還是在環境暴露的情況下,-{zh-tw:光碟;zh-cn:光盤}-都很容易受到損害。由於小坑更接近於碟片標籤的一面,所以在播放時,儘管在乾淨面上的缺口和污垢容易成為焦點而被當做數據錯誤地解析出來,但是划痕可以用折射率相近的塑料填充或通過精心打磨而去除。相對地,當CD在標籤面受到刮擦時受到的損害實際更大。
 
== 參看 ==
{{commons+cat|Compact disc|CD|Compact discs}}
[[File:光碟片的發展歷史.jpg|thumb|從右至左依序為mini cd,[[CD]],[[DVD]]4.7G,[[DVD]]8.5G,[[VCD]],[[錄影帶]],[[LD]],[[錄音帶]]]]
* [[DVD]]
* [[Blu-ray]]
第98行 ⟶ 第100行:
{{Reflist}}
 
{{电脑基本部件}}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光碟| ]]
[[Category:1982年初次投入使用激光唱片| ]]
[[Category:1982年面世]]
[[Category:聲音儲存]]
[[Category:數位音訊]]
第107行 ⟶ 第111行:
[[Category:荷兰发明]]
[[Category:日本发明]]
[[Category:光碟| 索尼]]
<!-- interwiki -->
[[Category:飛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