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辞世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希格斯辞世 享年94岁
欧洲 – 2013年,彼得·威尔·希格斯因“亚原子粒子质量的生成机制理论,促进了人类对这方面的理解,近来经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属下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超环面仪器及紧凑μ子线圈探测器所发现基本粒子而获得证实”,希格斯与弗朗索瓦·恩格勒共同获授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表时间:
4 分钟
![Peter Higgs, prix Nobel de physique et père du boson, est mort à 94 ans](https://s.rfi.fr/media/display/e59c09f4-f6a7-11ee-bb71-005056bfb2b6/w:980/p:16x9/000_DV1591488.jpg)
广告
彼得·威尔·希格斯(Peter Ware Higgs),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爱丁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4],他以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世。彼得·希格斯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塞,他在1960年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1960年到1996年期间曾在爱丁堡大学任教。
2012年7月4日,CERN宣布LHC的紧凑缈子线圈探测到质量为125.3±0.6GeV的新粒子(超过背景期望值4.9个标准差),超环面仪器测量到质量为126.5GeV的新粒子。而在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机制广泛被视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
彼得·希格斯获得过许多奖项,包括1997年获得狄拉克奖章及英国物理学会理论物理杰出贡献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和2010年荣获樱井奖。 2013年,因为“次原子粒子质量的生成机制理论,促进了人类对这方面的理解,近来经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属下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超环面仪器及紧凑缈子线圈探测器所发现基本粒子而获得证实”,希格斯与弗朗索瓦·恩格勒共同获授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