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鄭家純贊助小草帳篷稱「以德報怨」 看柯文哲上銬照感慨:一樣悲傷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南韓逾6千醫師罷工請辭 法規如何保障勞動權?

南韓住院醫師因不滿政府大幅增招醫學生政策,自2月中起集體請辭罷工。美聯社
南韓住院醫師因不滿政府大幅增招醫學生政策,自2月中起集體請辭罷工。美聯社

一、時事掃描

政府不讓步 南韓逾6000醫請辭 官方令700醫返回崗位

南韓政府日前宣布擴招醫學生引發醫界不滿,韓聯社報導,南韓保健福祉部20日表示,全國約100家醫院共計6415名實習醫生請辭抗議,部分醫院因此拒收病人或延後手術等,外界擔憂恐造成公衛風險。對此,南韓保健福祉部第二副部長樸敏洙表示,已下令757名實習醫師重返崗位。【2024/2/21世界日報】

二、命題趨勢

各國透過立法將勞動權利賦予勞工,並積極保障勞動權的落實。我國的相關法規包括勞動基準法、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前者保障個別勞動權,後三者保障集體勞動權。然而醫院之勞資雙方應約定必要服務條款,工會始得宣告罷工,因此對醫生罷工採取限制作為。

三、牛刀小試

南韓宣布2025年醫學院招生名額將增加65%,也就是每年增加2,000人;政策宣布後,住院醫生、實習醫生採取罷工以表示抗議,同時造成病患在就醫或治療上的困境。政府表示受到少子化、超高齡社會之影響,日後將出現醫生短缺,因此必須現在採取行動以為因應。在此事件中有關住院醫生與實習醫生抗議行動之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倡議個別勞工享有之勞動權利

(B)透過行使爭議權,以保障集體勞動權

(C)實施勞動檢查制度,以落實勞動保障

(D)反對派遣勞動進入醫界,以保障既得利益

答案:B

解析:罷工屬於集體勞動權之爭議權。(A)集體勞動權利 (C)與勞動檢查制度無關 (D)與派遣勞動無關。

四、歷屆試題

某社會運動者回顧近20年該國勞工運動發展時說:「…早年很多公司薪水超低、工時超長,所以大家當時努力推立法保障基本勞動條件。後來覺得,每個工作環境要爭取的保障其實不全然一樣,重點應該是讓勞工表達需求,所以我們就推勞工自行組織、討論,向資方爭取權益」。若僅依據此口述史推論,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國晚近勞運訴求?(111分科)

(A)推動勞權教育鼓勵勞工加入工會

(B)透過修法提高勞工基本工資保障

(C)爭取媒體報導支持讓工人文化發聲

(D)倡議立法增加國會的勞工代表比例

答案:A

南韓 罷工 醫生

相關新聞

嚴控3C、讓女兒每天手寫作文 AI創業家程世嘉:父母的任務是陪伴孩子轉動「自學」的輪子

嚴控3C、讓女兒每天手寫作文…AI創業家、史丹佛學霸程世嘉:父母的任務,是陪伴孩子轉動「自學」的輪子 AI來了,到底該如何是好?程世嘉直言,父母與其焦慮,不如多陪伴孩子,除了得養成基本能力、探索天賦,最重要的是陪著孩子學會「自學」,一旦孩子有能力轉動自學的輪子,未來想去到哪兒,都不是難事。

學校教育如何因應AI所帶來的衝擊?台大機械系教授詹魁元:國際工程教育4大趨勢 都指出同一個方向

「台灣大學2023年公布校內AI指引,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擁抱它、不要抗拒它。」台大鼓勵教師正面看待與善加利用,將AI視為精進教學的契機,更著重課程知識的實踐,而非單純的內容轉述。

考上台大2次卻未畢業 「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創辦人:我不太在乎學歷 只想著如何活下來

在網路上超高人氣的甜點店「深法」,38歲的創辦人從小功課好,念建中和台大數學系,20歲就創業、開補習班。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他,其實國、高中過著負債人生,每天放學後去補習班打工,努力賺錢養活自己。

台大電機博士學霸捨棄台積電高薪》丁立夫:我不想在20年後 回頭一看才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

丁立夫其實是個學霸。他國中念數理資優、高中讀建中,大學進台大電機系,並一路攻讀到博士,超狂學歷讓他在還沒畢業,就拿到台積電的聘書。然而,兒子、女兒相繼出生後,丁立夫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創業的道路。這個看似大膽的決定,其背後蘊藏著做為父親對家庭的愛,因為他渴望能夠重拾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資深國中班導:補習是補「不足」 而不是補「安心」 為什麼補全科成績反而起不來?

會考的容錯率低,多錯一題可能就掉1級分;在競爭激烈的基北區,可能就掉了1、2個志願。在題題計較的壓力下,不少家長送孩子去補習,追求精熟、再精熟。

捨會計金飯碗追釀酒師夢》詹蘋:撕下北一、台大標籤 我才知自己還有夢,不必活在別人的掌聲中

北一女、台大,畢業後進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人生劇本,在台灣社會總會得到眾人欣羨,主角詹蘋卻在職涯起飛之際,毅然喊卡,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追尋成為釀酒師的夢想,「因為,這是我的人生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