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吗?

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大多数人还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是兴致勃勃并且会非常自豪地回答肯定,但放在今天的背景下来看,要想在短期内超越美国,依然很难很难。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生产力的经济体之一,如果被我们取代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很多人讨论过了。

尤其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当时有关我国何时超过美国的预测就层出不穷,彼时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衰退,而在那之前,我国GDP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为了挽救自己,也为了挽救全球经济,我们在那一年里提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不仅帮助我们让国内经济重回正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全球经济加快复苏。

在那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们的经济稳步增长,关于何时超过美国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歇,我国经济仍以每年6%至9%的速度增长,一直到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

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我们面临的挑战开始显现,超过美国这个话题,尽管依然拥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对很多人来说,一个时代过去了。

首先,单就经济角度而言,新冠病毒这三年对我们的经济损失,绝对不比美国更小。

根据美国智库的报告,新冠病毒对美国造成了大约18万亿美元的损失,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是130万亿元,差不多是我国一年GDP的总量。

考虑到我们对生命安全的更看重,因此我们的防疫措施也是比美国更好的,那么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对我国经济的伤害也更大。

换句话说,新冠三年,对我们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粗略来看至少也在百万亿元左右,差不多约等于我国一年GDP总量。

这也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在后新冠时代,经济复苏会变得疲软,尤其是对国内的消费而言。

除了新冠病毒带来的问题,这三年时间里,房地产企业也开始陆续爆雷。

过去房地产行业在巅峰时期曾占据我国GDP三分之一,但由于地产开发商的债务爆雷,导致了国内越来越多的房企破产、倒闭,按照野村证券的估算,留下了差不多2000万套的烂尾楼。

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欧美贸易壁垒和保守主义的崛起,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多年来一直鼓励我们崛起的美国,也在2010年代末期开始遏制并压制我们。

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红利期逐渐见顶,往后也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增长之路变得越来越难走,加上结构性的问题开始到来,都让我们在短期内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变得越来越难。

地方债务,生产力放缓、低消费和人口老龄化,甚至是沉重的生活成本的增加等等,都开始让增长放缓,最终推迟了我们超越美国经济总量的时间线。

2021年,我国经济总产出已经接近美国的80%,除此之外人均GDP也无限接近于世界银行对“高收入国家”认定的标准线。

但自那以后,我们离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开始拉远,而和美国的经济总量相比,也依然维持在80%左右的份额。

但我们也并非没有优势。

人口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我国的城镇化率目前只有65%左右,如果未来达到80%,意味着将有2-3亿人口进入城市地区,这将大幅增加实体经济,2-3亿人口带来的增量,就是我们超越美国经济总量的最大底气。

但生产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我国经济在2000年代初之所以增长如此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率很高,在引入市场经济的前三十年时间里,我国生产率贡献了GDP增长的70%左右。

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生产率增长开始放缓,根据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兰特的说法,现在的生产率增长可能只有2008年之前的四分之一。

另外债务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的总债务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00%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持有的,巨额的债务也意味着未来留给货币宽松的空间也并不多,我们也很难像2008年那样,再度实施大放水的经济刺激计划。

另外,外国直接投资也已经连续12个月下滑,仅2024年前五个月,外国直接投资就下降了28.2%,这是双位数的下降,这也表明外部投资环境正在恶化。

尽管我们在研发、人力和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巨额的投资,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今天来看,基建的饱和乃至持续投入,并没有很好为经济带来持续的增长。

投资就意味着新增的就业岗位,当工作开始变得好找的时候,就会激发人们对消费的信心,尤其是对未来的消费。

而经济增长的最简单逻辑,就是有人花得比挣得多,有人投资比储蓄多;为什么有人会花钱消费会投资呢?

那是因为人们相信未来会有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投资回报,但今天,持这一共识的国人正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

除了外国直接投资的下滑,社融数据也在下跌,民营企业的投资也在下跌,这些数据都充分反映了今天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另外,由于我们的一些社会福利保障并没有跟上过去经济奇迹的增长步伐,这也导致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偏弱,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哪怕是很小的波动,就会形成防御性措施,那就是存钱。

而新冠病毒三年,其实波动也并不小,反过来还很大。

这也导致我们在2020年到2023年,四年时间里,国人存下了过去十年存款的总和。

消费不足,储蓄增高,背后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导致的。

另外,房价的持续下跌也影响到了家庭的消费信心,考虑到国内家庭资产七成占比都是房子,房价持续下跌也让家庭财富开始缩水。

这些都共同导致了国内消费的疲软,最终影响到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民营企业来说,当国内消费疲软的时候,这些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异常严峻。

2000年代后期,民营企业在国内经济占比中接近三分之二,起着龙头拉升作用,但到了去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40%,另外国有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规模则在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的低迷,企业为了生存下去,也不得不展开激烈的内卷式竞争,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企业利润越来越少,留给员工涨薪的空间,自然也就越来越低。

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排行榜上拥有最多上榜企业,但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4%,远低于美国同行的11.3%。

尽管美国内部也有着许多的经济问题,但要想在美国今天的体量下超越它,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专注于解决国内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地产、收入、消费、投资、就业、债务,这些因素互相发力、互相牵制又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今天我们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日本曾几何时也被寄予厚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1992年日本泡沫破裂,股市崩盘,大量账面资产化为乌有,经济陷入混乱,此后日本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都未能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今天我们的工业GDP已经是美国的两倍,去年我国GDP增长率为5.2%,同样也是美国的两倍多,甚至以购买力平价(PPP)作为衡量标准,我们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

比拼经济总量,其实意义并不大,真正重要的在于,就普通人而言,我们能否让14亿人口都过上美国那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尽管今天已经有一些人过上了美国人那样的生活,但我们依然应该争取,让更多的人过上美国那样的消费水平。

而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意义所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